玄鉴仙族 第4节
————
李木田带着三个孩子从村尾走到村头,路中倚在门槛上休息的村民笑着招呼:
“木田叔!往哪儿去~”
“给先生送点东西!”
李木田笑着提了提手中的腊肉。
到了村口,李木田四处望了望,拍拍李通崖与李项平的肩膀,低声说:
“去。”
两人会意,一弯腰迅速消失在浓密的芦苇荡里。
李木田忧虑地望望远方,长子不禁提醒道:
“早应嘱咐他们两人,若有神异之事,远远望去就退回,不可留恋。”
“通崖有分寸。”
李木田眯着眼,一切计算浮光掠影般浮现在心中。
他明白,今夜他有可能失去两个孩子,却依旧留有李长湖为嗣。但孩子也许会平安归来,给李家带来飞黄腾达的机遇,他深深痛苦地愧疚着,攥紧了拳头。
“两百年了。”
李家在这块土地上面朝黄土背朝天整整两百年了,面对可能存在的机缘,李木田理智地做出了符合家族利益的选择,却又在情感上痛苦不已。
“李兄!”
院门猛然打开,打断了李木田的思绪,先生韩文许端着小碗呆呆地看着他。
“先生。”
李木田脸上浮现出爽朗的笑颜,大步走到台前,将腊肉往木台上一放。
“这怎么好意思。”韩文许笑着点点头
他取来腊肉,折下一块细细地切了小碟,咸菜炒了炒也端成小碟。两人搬了小案,倒了两小盏米酒,坐在门前就聊了起来。
“这天上高来高去的仙人们可算不来了。”李木田长出一口气,流露出轻松的神色。
韩文许耸了耸肩,然后啧啧称羡地答复道:“仙人啊!”
“我十二岁那年,镇里来了个仙人。”他抿了抿嘴,惆怅地说着:
“他说要找开窍之人,全镇一千多位幼儿,仅仅寻得三位开窍之人,带着三位走了。如今天上高来高去的仙人,说不定就有我的同乡。”
“仙缘难得啊!”李木田沉默许久,安慰道。
“仙缘难得,仙缘难得啊……”
韩文许愣愣地望着天上的月亮,口中不断重复着这句话。
两人各怀心事,忧虑重重地沉默着。
第6章 玉石
却说李通崖与李项平两人入了芦苇荡,抚开层层叠叠的芦苇凑起一看,那青灰鉴子温温热热地闪着白光,李项平望了望方向,低声说:
“这是望月湖的方向,挨着古黎道走半个时辰即可。”
李通崖摇了摇头,开口说:“古黎道走不得,从芦苇荡中穿过去。”
李项平低低应了声是,和哥哥伏身穿行起来。
陆江仙只觉得那股引力越来越强,进入芦苇荡中更是眼前一亮,一幅模模糊糊的景色出现在面前,似乎是一片清凉透彻的湖泊,十几只白色的鸥鹭单脚立在岸边歇息。
随着李项平不断前进,他手中的青灰鉴子越来越烫,烫得他忐忑不安,抬头望望二哥,李通崖也是冷着脸不说话,唯独眼里写满了忧虑。
“仙缘真的是凡人可以染指的么……”李项平摸着镜子浑然不觉烫手。
“好鉴子,乖鉴子,马上到了。”他捧着青灰色宝镜喃喃道。
不多时,两人钻出重重叠叠的芦苇荡,波光粼粼的望月湖和一滩惊飞的鸥鹭跃入眼帘。
陆江仙直直地望向了湖中一块乱石沙洲,在那些布满青苔的乱石中,一块闪着白光的玉石正死死地卡在石缝间。
烫手的青灰色鉴子喷涌出一道淡白色的月华,李通崖与李项平两人眼前模模糊糊地浮现出那片沙洲,石缝间闪着白光的玉石。
李项平与李通崖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惊异与喜悦,李项平用力点头,脱光了衣服,正欲跨入湖中。
“慢着!”李通崖拉住他,摇摇头:
“我去拿,你拿着鉴子在岸边等着,倘若月亮移动到了那个位置我还未回来。”
他指着天上的方位。
“你就把鉴子藏在芦苇荡里,往古黎道上跑,别回家。”李通崖凝重地望着弟弟。“等到日上三竿再回来看情况。”
“是……”李项平不知不觉有了哭腔,抹着眼泪望着二哥。
李通崖哂笑着脱去衣物,露出精壮的臂膀,转身往湖中游去,留下李项平躲在芦苇荡里呆呆地望着哥哥。
他前些年同父亲和兄弟们来过望月湖,来回不知游了多少趟,轻车熟路就泅水到了湖中心。
小心翼翼地在诸多石缝中探了探,一柱香的功夫他就在沙洲上逛了个遍。
“没有。”李通崖皱了皱眉,再度仔仔细细地检查了一遍,掏出了五六只小河蟹。
果然,他发觉指间一阵微凉的触感,碰到了什么光滑的东西,两指用力,取出一块两指来宽的玉石来。
这玉石呈长条状,面上刻着写些字纹,李通崖对着月光辨了辨:
“太…月…气…养轮…”他只潦草识得几个字,李通崖幼时去先生处识过字,大多数字都能识得,可这玉石上花纹繁复,写法古朴特殊,实在是不好识别。
冷静地望了望岸边,他将玉石攥在手中,泅水向岸上游去。
“三弟!”
他上了岸,低低地往芦苇荡中一唤,李项平便探出身来。李通崖刚欲展示那玉石,才展开手那玉石就化为一道白光,“嗖”地落入了镜中。
两人被这变故吓得一颤,望着那镜面上白光涌动,月光也化为一道道月晕纷纷投入镜中。
陆江仙却觉得如遭雷殛,一道白光直直地撞上面来,浩如烟海的知识飞速涌入脑海,他痛呼一声,爽快地晕了过去。
李通崖与李项平眼看手中的鉴子一口吞了玉石后缓缓平静下来,白光也渐渐黯淡下去。
金红色的朝霞爬上了天空,落在李通崖赤裸着的上半身,显露出金灿灿的线条,他低头对弟弟说:
“先回家。”
————
李木田坐在红漆木桌旁,听着两个儿子把来龙去脉讲清楚了,点点头对着李通崖道:
“做得不错。”
他与李长湖昨夜翻来覆去彻夜难眠,现在见到了两个孩子平安归来,他悬着的心总算落了下来。
“咱们这屋前门后院不算小,后院更是靠着后山,前面两片瓜田我寻思着撅了建两屋,左右拱卫连成一大院,前门一关,不虞让人偷窥了去。”
李木田慢悠悠地说,他早些年就有此念,几个孩子一天天的长大成人,眼看就要分家。
李家凭着他的积蓄可以说是村里有头有脸的大户,李木田从军回来买了十亩多水田,加上父亲处继承来的五亩多良田,林林总总将近二十亩。
黎泾村善水土养人,芦苇荡和滩涂都是活命的宝贝。
若是淘去人工,二十亩地放在丰年足足可以养活十余口人,李家早已是可以关上门来做地主的级别了。
正因李家有粮有田,他的四个孩子才能读上书写上字,也就是李木田从来看不惯游手好闲的富户,这才要求几个孩子必须日日读书务农,日后分了家才都能好吃好活。
“如今这家是分不得了,媳妇也得找体己自己人。”
李木田想起在城中见的那些大户人家的模样,大院嫡亲一家,读书仕官,练武将兵,好不风光!倒是家穷农户分得干干净净,你不扯我,我不牵伱。
“就这么办!”
李木田眼前一亮,对着两个孩子照呼着。
“去田上把你大哥叫回来整平地基,田地留给那些租户去处理即可。你四弟下午也不必去摘桑了,今后便在先生处读一整日书。”
“好嘞。”李项平折腾了一夜却还精神抖擞,闻言一溜烟地出门去。
李通崖望了望父亲,沉思了小会,这才开口道:
“父亲可是要学那书上的宗族法度,立祠堂,开族府,读书出仕,习武将兵。”
“我李家积蓄两百载,也是时候了。”
李木田笑着摆摆手。
“至于读书习武,古黎道凶险无比,出入大黎山十死九生,读书习武也卖不到那越国皇帝那去,无非求一个传承家业,以求自保罢了…”
李通崖点点头,低声开口道:
“说不得有比读书习武更妙的事。”
“休得在这里胡说。”
李木田哈哈大笑,拍了拍李通崖的肩膀,仰着头背着手出去了。
第7章 法诀
清晨。
夺目的晨曦从大黎山跃出,抚过金灿灿的望月湖,风扫过层层叠叠,一望无迹的芦苇荡,带来眉尺河上孩子们嬉笑打闹声。
陈二牛坐在田埂上,忧虑重重地望着田里的作物,心里想着卧病在床的妇人。
陈二牛出生在大黎山东边的梨川口,二十年余前梨川口无缘无故平地大旱。不但滴水不降,地里还吭哧吭哧地冒白烟,吓得村里人四散而逃。
他当时还是个半大孩子,迷迷糊糊就逃到了黎泾村,在他苦苦哀求之下农户李根水收留了他,次年更是租了一亩地给他活命。
待到他年长时,他又多租了一亩水田,建了土房,娶了李根水的女儿,风风光光地在村子里扎下了根。
可妻子突然病了,好在他这些年还算有些积蓄,抬到村口让韩先生一看——小病而已吃几副药即可。他把妻子安置在先生处,提的心却迟迟放不下来,一病穷三代啊!
“姑父!”陈二牛出着神呢,一道爽朗的声音惊醒了他。
却见院口走了一个俊朗的年青人,脸上带着热切的笑意,正朝着他打招呼。
“诶,长湖啊,担不得,担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