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鉴仙族 第412节
“不是金丹座驾就是什么古妖,什么大妖王…被修越请来的!既然是灴火,定然是某种有背景的鸾鸟,承了修越的情,驾着神通自北而南飞来。”
李玄宣抖了抖袖子,用法力驱去袖口上的湿气,隐隐约约听到镇中传来的欢呼声,下面的百姓只看云销雨霁,以为是这么多年的雨总算停了,他却苦笑道:
“我看未必是好事啊!”
李玄宣抓起一把山土,只觉得入手温热,喃喃道:
“不知道这东西维持多久,只要过了三日,这可不止种不下庄稼了!这是连林木都长不成了,通通蔫了干净。”
刘长迭看了看这老人,低声道:
“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两宗斗法,百年难得一遇。”
他叹气着下了山,心中犹自忖着:
“灴火能平湿去雨、化寒为热,可这百万之众的哀嚎又拿什么来化解呢?比起青池宗,修越的手段还是太苍白了。”
……
李家,中殿。
殿上的琉璃瓦赤红一片,白猿正伏拜在地,向着那远去的羽兽跪拜,身旁正站着男孩,白金色的衣袍在光彩之中闪闪发光。
他紧紧地盯着远去的羽兽,仿佛被触动了,足边几只飞落的薄蝉钻来爬去,或四脚朝天,在水中挣扎打转,或顺着他的裤脚向上爬。
李周巍浑然不觉,白猿很快起身,拾起地上的几只蝉,塞进口中,李周巍稚声道:
“好大只鸟儿。”
正低眉望着,台阶上走来一人,身着华袍,身后跟着一众侍从,这女子挥退众人,缓步进来,神色有些复杂地看着这孩子。
李周巍向她点头,微微弯腰,开口道:
“母亲。”
这人正是李承辽之妻胡氏,她本十一月怀胎生下李周巍,被这孩子折磨得够呛,对上这暗金色眼睛,心中微微惧怕。
这孩子从未与她表现过亲昵之举,也差点夺去了她的性命,可她的母性升起,还是能抵御这些恐惧,柔声问了些冷暖,李周巍应答,她才道:
“过上几日,你父亲就要为你挑选兵器,可曾想好了?”
李周巍偏了偏头,低声道:
“孩儿并无什么喜好,父亲教什么,孩儿便练什么。”
第491章 戟
李周巍应声,胡氏只好点头,看着他回到案前,替他研墨,这孩子提笔一笔一划写着,一言不发。
她看着孩子横平竖直地写字,规规矩矩,一时间不知说些什么。
胡氏一直待到深夜,李周巍竟然没有挪过位子,丝毫没有寻常孩子的调皮好动,就连表情都没有什么变化,默默练字。
胡氏盯着他的眼睛看,看着那颜色慢慢变化,随着天色变化越发耀眼,老猿上来点了灯,昏黄灯火照耀,让胡氏看得入神。
她一直坐到天色彻底昏沉,老猿上前,沙哑着道:
“夫人请回吧…公子要歇下了。”
白猿很早就烧坏了嗓子,无法发声,如今是用法力鼓震,听起来没有什么情绪,胡氏如梦惊醒,连忙起身,李周巍安安静静地随她起来,一路护送到院门口,轻声道:
“恭送母亲。”
门前的几个女侍等了许久,眼看胡氏出来,连忙迎接,胡氏走了一阵,还是魂不守舍的模样,忍不住回头望了一眼。
却见夜色黑沉沉一片,远远瞧见黑如深潭中依旧有两点金色眼睛,浮在半空之中,如同蛰伏在夜色里的虎豹,静静地盯着她的背影。
胡氏慌了阵脚,连忙回头,左右的侍从都看向她,她深深地吐了几口气,稳住手脚,却有些迷迷糊糊,喃喃道:
“这当真是我子…天生神圣还是…”
她把剩下的话吞进肚子里,心中发寒:
“还是天生妖邪。”
胡氏远去,李周巍则在院前站着,等到一行人远去,这才回头,声音有些稚嫩:
“母亲怕我。”
老猿蹲在他身侧,亦步亦趋,沙声道:
“院中人都怕世子,如今不怕的,迟早也会怕,如今怕的,今后会更怕。”
李周巍不说话,老猿为他脱下鞋子,送他进了寝殿,苍声道:
“老奴在这吴越之中辗转百余年,阅人无数,未见有如世子这般人,仔细算来,唯有当年那屠均门少主可以比较一二。”
李周巍偏头道:
“那少主可叫人害怕?”
老猿梳了梳白色的毛发,摇头道:
“非也,世子与他像又不像,有如霸主与仁侠,不能作比。”
李周巍似懂非懂地点头,缓缓闭上双目,两点暗金色的光影终于在黑暗中消失了。
……
李承辽这一年多忙得不可开交,越北的气象变得诡异莫测,时晴时雨,雨水东一块西一块,很是割裂。
唯一不变的还是这种不出庄稼的土地,除了个别世家,其余家族都有了迁移之意,人口四散,往南而去。
大势已成,明眼人都看得出【玄平中氛】的消逝已经无可挽回,一个个冷眼看着修越宗与青池宗在越北较劲,观察局势走向。
李承辽坐在这中殿之中,雪花般的消息一天一天回来,他仔细翻看了一阵,倒是看见些有意思的东西。
“萧家闭山三年,所有嫡系都撤回了山中…闭山不出…看来是为了躲避两宗的冲突。”
仔细思量过后,他又觉得此举过于激烈,暗道:
‘都说萧初庭是以算计登上紫府的老狐狸,想必此举不是那么简单的,有哪些自家看不到的地方罢了。’
他收了李曦治寄回来的几封信件,仔细读了,心中松了一口气。
“至少修越宗没有撕破脸皮,南下攻打青池的意思…不过兴许真要打起来了,【玄平中氛】要垮塌得更厉害。”
这事情也不能怪修越宗输了一筹,【玄平中氛】本就是最苛刻的几样天地灵氛,脆弱得很,能维持那么久无人打扰,已经透支了修越宗的威望和气势。
如今青池宗牵头,没有几个宗门愿意修越多一位金丹,明里暗里都在搞破坏,维持这么久算得上厉害了。
‘无论怎样…这些事情太大,自己管不上,只救助黎民罢了。’
李承辽收起信件,将思绪转移回来,身旁的陈睦峰提醒道:
“大人今日应要去…世子处的。”
陈睦峰犯了错,曾经被一口气打到了普通庭卫,李承辽明白当初是被许霄影响,如今这么多年过去,也有意无意让他爬上来,重新在玉庭卫做到了二把手,仅次于陈冬河。
“倒是忙得忘了!”
李承辽被他这么一提醒,顿时恍然,准备起身,下头已经有人上报,说是世子已至。
原来是等来等去,不见李承辽过来,天色渐晚,李周巍便自己寻机过来,他依旧身披白金色的衣袍,从台阶上进来。
他已经五岁,长得很快,长发束着,小小的眉毛皱在一起,看起来很严肃,拱了拱手,轻声道:
“父亲。”
李承辽哈哈一笑,开口道:
“一直要为你挑选兵器,不曾想忙得忘了,来来来!”
他牵起李周巍的手,挥退众人,快步到了后殿,几样玉盒已经摆好了,李承辽让他站好了,将第一枚玉盒打开,轻声道:
“第一是剑,诸兵之中最贵,能轻能重、能长能短,是天下最常之器,纵使不修炼剑道之人,常常也会佩戴在身,用以仪礼、相誓、自刎……”
“我家最善此兵,传闻族中有一样剑典,是五品级别,在各宗都是排得上号的…族中的灵剑更是多,【青尺】与【寒廪】都是筑基级别。”
李承辽言罢,亮出自己腰上的佩剑,便见剑身光滑皎洁,剑上鳞片般的纹路细细密密,淌着寒光,湛蓝一片,他解释道:
“这是家主配剑,唤作【蛟盘楹】,长三尺七寸,亦是持家的象征,他日你接过李家,同样会佩戴此剑。”
李周巍微微眨眼,仔细盯着这把青锋,轻声道:
“是。”
李承辽只好收起,将旁边的两枚都打开,是一柄长弓和一把长枪,他介绍起这些就简略了许多,大概说清优劣,轻声道:
“家中的灵枪【杜若】在清虹老祖手里,唯一的灵弓还在南疆,恐怕一时半会没有筑基法器可用。”
李承辽这话说得重,足见他对自己这个长子的重视,还未修行已经开始准备筑基法器了,李周巍也不奇怪,只道:
“可还有他物?”
李承辽这才一拍储物袋,取出一样兵器来。
这是一把深金色的长戟,长枝弯曲,如同月牙,足足高出李承辽两头,造型夸张,看起来沉重无比,让李承辽这个练气修士提着都有些费劲。
李承辽还未开口,李周巍的眼神已经亮了,李承辽笑了笑,将这筑基法器支撑在地上,开口道:
“这是古筑基法器,应该也是我家先辈曾用过的,正符合明阳,你看如何?”
他不敢松手,把这兵器轻轻地放在地上,平放在地,这才让李周巍仔细查看,这孩子抚摸着上头的金色纹路,喜道:
“父亲,这兵器才对!”
李承辽欣慰点头,解释道:
“这是老祖从洞天之中得来,家中没有一人能使得起它,曦明叔虽然是明阳筑基,却不得认可,用起来总差着些什么。”
“他老人家不喜斗法,拿在手上笨拙,一直存在库里给伱留着。”
李周巍爱不释手,眼巴巴地看着,李承辽等了片刻,收起这法器,笑道:
“你如今还早着,先用着木戟开始练习,我会派教习过去。”
李家如今家大业大,用戟的人还真不少,殿中的陈睦峰就是使的长戟,玉庭卫中的徐公明用的是短戟,李承辽只想着都叫过来,让这孩子学一学。
“只是这眼睛,暂时还能瞒得住……”
李周巍一直都在山上住着,见过的人不多,都是自己人,李承辽也明白这东西很难瞒住,只能拖一天是一天。
‘可惜用了这样多的方法都无法遮掩…毕竟是天生金瞳!’
李家当然想过用幻术或是别的什么遮掩住这一双眼睛,可这些手段通通失效,怎么看都是暗金色,又怕伤了他的眼睛,只好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