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鉴仙族 第742节
老人从案旁拿出一小木盒来,一只手打开了,里头放了厚厚一层布帛,显然早已经记录得很详细,李绛迁不明所以,接过来读。
这青年扫了几眼,伸出一只手翻了一遍,一口气看到最底下,又重新翻回来,仔仔细细读了西岸的事情,笑道:
“吃豹子胆了。”
李玄宣听得心中一紧,李曦晅等人到底是个凡人,怎么都经不起李绛迁的折腾的,老人连忙扯住他,答道:
“这些个好歹也是长辈,好一些都是德高望重,子女为族牺牲的不少,洲里的事情自然要解决,却不能让人太寒心。”
“我明白…我明白!”
李绛迁用一只手捉着那布帛,长条的白布绵延下来,拖到了地上,被风吹得轻轻飘动,他低着头看,笑道:
“这事情交给我就好,麻烦周洛叔再持几个月的家,省得底下话多。”
……
殿外。
李周洛从殿中出来,把主殿让给两人,一同李承淮下去,他这才想起来一事,把李曦治来信的事说了。
李周洛自然极为自豪,语气略有些激动,李承淮没有什么大的神色变化,等着孩子把话说完,沉默良久,这才道:
“他一向是很厉害的。”
父亲李承淮与大父李曦治之间的关系着实不算太亲密,李周洛略有迟疑,这才道:
“大父的意思是,希望我筑基之前去一趟南海,他为我挑一挑合适的道侣…就在南海突破。”
李承淮倒是点了点头,答道:
“那自然是最好,婚姻是大事,让他帮你掌掌眼,好得多。”
李周洛看了他的脸色,低声道:
“大父还让他的弟子全玉缎带了信回来,只是那时父亲还未出关,他自言要亲手交到父亲手中,一年前回来了,在荒野一带修行,我方才已经派人去请。”
王渠绾等人一同去了北边,早些时候还有信回来,说入了地宫还撞见了好几家的嫡系,可时间过了大半年,通信断了,连全玉缎都联系不上里面的人。
到了如今,北方的小室山道统足足耗了三年都没有声音,估摸着底下另有洞天,护送的全玉缎便呆不住了,也不知道有没有完成宗内的任务,这一两年东奔西跑,游历江北,近日也回到荒野来。
李周洛这么一说,提及李曦治给自己留过信,李承淮这才显得有些焦虑,在院中踱了两圈,天才亮,便见着一身大红袍子的全玉缎在护送之下疾驰而来了。
这青年模样的男子头顶玉冠,看了他身上的法衣,又望见他腰上挂的墨玉,认出了李承淮,略有激动,在他面前行了礼,恭声道:
“见过公子!师父师母这些年想念得紧,常常念叨公子…只是相隔万里,不能相见…”
李承淮生涩地扶他起来,全玉缎把话说了,果然从袖中取出一封信来,轻声道:
“此信是师尊手书,嘱咐我必须带到,驱散旁人,让公子亲启。”
李承淮摸了摸,发觉这信并不算厚,甚至很单薄,只是表面被灵布包住了,规格并不隆重,看得出是手书,左右扫了一眼,李周洛带着人紧闭殿门,一并下去。
他这才抬起手来,解开表面的印记,把纯白色的信纸取出来,入目就是李曦治飘逸的字体:
“春月廿夕手书,为父暂守南海,诸事平定,正择孙媳。”
“若有修玄证道、以求神通之志,可随玉缎越海而南来,玄丹妙药、法器灵物,宝地仙山,竭父所力,一一齐全。”
“若有庇佑宗族,安渡余生之心,已着玉缎带来多年道藏,绫罗绸缎,锦衣玉食,临桥听雨,足以荫子孙,三代荣贵不绝。”
“父治手泐。”
李承淮把每一个字都看得清清楚楚了,又把信翻过去背面,明明知道只字也无,却依旧上下扫视了,把手里的信翻来覆去地转。
全玉缎迟迟没有听到回答,稍稍等了,低声道:
“禀公子,师尊已经嘱咐我带来道藏,以一道紫府符箓压箱,筑基法器、灵物、符箓、宝药一应俱全…”
他口中一个接着一个往外吐名字,李承淮却浑然不觉,似乎如梦初醒,他沙哑着道:
“他可还有别的嘱咐?”
全玉缎听得不安,只恭声道:
“师尊…师尊昔年自身难保,难以顾及公子,今欲补之。”
本章出场人物
————
李玄宣【练气九层】【伯脉嫡系】
李周暝【练气三层】【紫府嫡系】
李周洛【练气八层】【家主】
李绛迁『大离书』【筑基前期】
李承淮『勿查我』【筑基前期】
第805章 名录
李承淮听了这话,只将手中的信收起来,收进袖子里,答道:
“我明白了,玉缎道友几时回去答复?”
全玉缎迟疑道:
“师弟还在北边,应当还有一小段时日,这段日子我都在岸边修行,公子大可好好思虑…有了消息,往荒野召我即可…”
李承淮稍稍点头,全玉缎便一路退下去,打开的殿门飘出长子李周洛带着笑向全玉缎问好的声音,嘎吱一声又紧闭了,一切嘈杂被隔绝在外。
李承淮立在原地,他掩着袖子,一动也不动,目光停滞,一直到光影变化,门外的李周洛等得久了,终于敲门进来。
“父亲……”
李周洛低声唤了一句,李承淮还捏着袖子里的那封信,嘴唇动了动,没有提及此事,而是问道:
“你可是与全玉缎同去南海。”
李周洛心中是巴不得日子一口气全过去,这三五年过得都是苦不堪言、一日日忙着转的日子,早就腻歪了,提及此事满是欣喜,点头道:
“正是,就等着人回来了!”
李承淮只听他语气,明白这孩子心中就等着跟着全玉缎去南海享福,见一见各门各派的仙子,心中满是期盼希冀。
这也是人之常情,换了李承淮自己年轻时被这种好事砸到了头上,也是要心神不宁,望眼欲穿的,倾了茶,答道:
“好,你要好好准备,不要浪费了机会。”
李周洛看出他心绪不宁,欲言又止,怕是想问那一封信的内容,李承淮趁着他还没问出来,挥手让他下去,长子只好依依不舍地下去了。
等着四下无人,他终于将那信取出来了,背面向上,轻轻放在桌面上。
李承淮当然知道这封信的分量有多重,毫不客气地说,这信中的任何一个选择都能让江南的修士喜极而泣,明明是一件值得欣喜的事情,他却半点笑不出来。
他独自在殿中站了大半夜,终于听见殿前响动,蓝灰色衣袍的老人推门进来,李承淮低声行了礼,答道:
“见过老大人。”
他这才将手中的信送过去,李玄宣坐下来倒茶,一边细细读起来,李承淮微微摇头,开口道:
“他欠了我什么…有什么好欠的呢,那些寄人篱下,无父无母的委屈日子,难道是用这些东西来补吗……”
李玄宣正盯着信看,目光深沉,李承淮表情还算洒脱,轻声道:
“不妨说与您听,若是早个二十年,这信准被我丢回全玉缎手里去,明明白白告诉他,我两个都不想选。”
他笑了一声,叹道:
“可来得太迟了,我李承淮已经为人父,在族里也是族老一般的人物了,要思虑的太多,怎么舍得丢呢?稚齿年少的光景已经过去,说句不客气的,曾经的忿怨已经可以称之为矫情,我才把信收下来了。”
李玄宣沉沉点头,答道:
“我明白…”
老人将茶满上了,摇头道:
“家中四曦…当年各有职责,莫说你,曦明与承晊也是一样的,承晊恭恭敬敬,我却知道他心中也对曦明亲近不起来,这事情…难做得很,伱莫说他不了解你,其实你也不了解你父亲。”
“当时要委屈求全的太多……”
老人抬起手来,摸了摸自己脸颊,摸索到小小的凸起,指给李承淮看,笑道:
“你看,那时我心魔作祟,一路求到了衡祝,皮肉里塞进去五颗金光之丹,至今仍能摸到,伤势虽然好了,脸上却不太光彩…”
“你这事情也是一个模样,当年族中忍血咽怨,委屈求全,害成这副下场,眼下也是摸着了崎岖,心里头不平,要说一说,问一问,理所应当…你父亲是明事理的人,回一封信过去,说开了,说明白了,不必装着摸不到。”
李承淮沉默片刻,李玄宣已经拉着他到主位上,老人把笔放进他手里头,一边研墨,一边催道:
“来,写。”
……
李周洛从殿中出来,红袍的全玉缎还在洲上观赏景色,李周洛虽然对大父的信很是好奇,却也没有开口去问,与全玉缎客气几句,一路回了主殿。
一路到主位上坐了,狄黎光便过来掌灯,李周洛笑了笑,问道:
“今后如何安排?”
李周洛没有多说,狄黎光很机灵,这样的人天生有嗅觉,自然能感受出李周洛当政的时间并不多了。
他也明白李周洛在问什么,恭恭敬敬地道:
“家主如何安排…属下就如何安排,若能跟在家主身后,那就是修来的福气了……”
李周洛要去南海的事情自然只有几个嫡系晓得,可眼前的狄黎光估计抱准了跟着他一定有好处,显得很是诚挚,叫李周洛连连点头。
他正在殿中读着卷宗,却见外头传报,崔决吟上来禀报。
李周洛持家这么多年,崔决吟始终有条不紊地处理【紫艮广谷穿山玄钉】的事情,向来是三月一报,如今突然前来,一定是紫府大阵上有情况了,他连忙站起身来,道:
“快把崔护法请进来!”
狄黎光连忙亲自下去请,等着崔决吟进了大殿,他又把左右给赶下去,自己亲自关了殿门,守护在殿外。
崔决吟与三年前相比没有太多的变化,这位崔家嫡系一如既往地谦逊行礼,禀道:
“禀家主,三十二道玄针中前十二道的主体已经打造过半,紫烟门却已经开始收拾行李,眼下洲中的修士即将回宗内,有另一批过来,据闻大人所说,是为了防止阵纹暴露太多。”
闻武能言会道,死的也能说成活的,还真打不准是怕暴露阵纹还是到了轮换之期,李周洛只听着,崔决吟则道:
“他连夜调动回去,来不及拜访家主,便托我致歉…还让我带个消息…说阙惜已经准备突破练气,各个丹药紫烟已经备齐了。”
李阙惜早早突破练气并不值得惊讶,李周洛估摸着时间还算晚,可无论对方需不需要,家里该送还得送,点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