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灶君 第174节
田城隍叹息道:“我思考来去,觉得寻常大义,难以包容在内,越写越悲哀,越写越忿怒,只回忆到当初百姓被虐杀的模样,如今虽为鬼神,少有流泪的时候,却也难免写几字,就落泪一次。”
“文章总为泪所湿,越写越是字字泣血。”
宋无忌沉默,没想到田城隍是因为这个,才没把檄文写完。
随后亲自执笔,让田城隍一边念,自己一边写。
先写在纸稿之上,随后写在了布帛之上。
越写也是越沉默。
心中不由念起当初岳鹏举的词满江红。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
如今亦是此番,只是胡人、匈奴,都变成了妖魔鬼怪!
随后将檄文上传天罗地网,广而告之。
便将此檄文,让李广亲自走一遭,入洪州城内,一来传檄,二来商议会盟,三来谋划权利交接之事,四来观察防布。
李广是一个纯粹的“新人”,比陈修、吕瀚,又或者其他人,都不容易引起怀疑,反弹。
“正所谓,三军易得,一帅难求,我亦有自知之明,对兵事难以知悉,因此需要李将军亲自走一遭。”
“鲍师傅,你作为主使,代我前去。”
鲍师傅的胳膊,已经又长出来了,只能说徐甲祖师还是厉害,太上清生池,直接把断臂重生了出来。
而鲍师傅作为第一批宋无忌的祭灶行走,后续又得天赋,得宋无忌几次传薪祭火,专走庖丁之道,主屠宰之业,刀功之菜,在庖丁刀法上,已经八品顶绝,只是因为宋无忌还是七品,而不能突破到和宋无忌一般的境界。
另外作为灶司衙门主官,他还主后勤之事。
宋无忌给他的任务,是和洪州知府谈及那个可以源源不断产生粮食的秘境,以及在洪州城建设[七政官庙]级数的灶王庙的事宜。
灶王庙其实就是灶司食堂,专注厨灶之事,另主传火集薪,传播灶司仪轨,另更多的人家,把宋无忌的灶火请回家中,念诵灶王宝诰,点燃体内灶火。
这是宋无忌[阳宅主]的仪轨主事。
当然灶王信仰,也会横夺府城隍的城隍信仰。
李广点点头:“必不辱使命。”
宋无忌又把两个虎符给他:“这玩意一个可以藏兵50,两个就是藏兵100,你的实力有七品,而且是双仪轨,如果府城隍真有异动,就果断出手,武力镇压。”
“另外我亦会让陈修在城外驻兵,等候你们平安归来,最好是达成和谈。”
宋无忌虽以萌头算过,知悉知府,总兵都有推卸责任之意,但因大义,需要找一个合适的托付之人。
但建立国家体制,铸造洪州大鼎之时,会有内外勾结之魔劫。
初步怀疑是城隍,但直接解决城隍,那么真正劫难来临的时候,是否会变化呢?
因此宋无忌并没有选择提前解决,这正是因果之道,把因果放在可控范围之中。
“好!”
当即二人,连带一些其他文人使者,被派遣入了洪州城。
而宋无忌则等待李广消息,万一有变,便会直接变身真龙,飞入洪州府城镇压,捞人。
如此和平交接的原因,是宋无忌不想再人族内耗了,一次刀兵见血,又要死上好多人,且不是与妖魔斗战而死。
能有“王霸之气”,引得群雄来投最好,而洪州城就是这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
有了洪州城这个例子,后面再接触其他还幸存的人间城池,便可以更为顺利的收伏,归整。
人间道会更为一个整体,保存更多实力,也有更多人才可以为自己所用。
最重要的是,继承“前朝正统”,前朝虽然在妖魔乱世之前,还没有崩坏社稷,但这般下来,也已经名存实亡了。
宋无忌收拢人间道,就需要从前朝把法统继承下来。
继承其人才,继承其百姓。
土地倒是不用继承,毕竟都是击杀妖魔打下来的。
正当宋无忌等待消息之时,林法净那边传来消息,虎方秘境中的阳山之铜,确定就是首阳山,那八卦炉,也确定是老君所留,虽然不是原本八卦炉,但搭配八卦阳燧阵,可以一次性浇筑出洪州鼎。
因此他们需要工匠参与铸鼎。
另外,对虎奴他们也有研究,认为是上古商朝之民遗留而来,是属于“古民部落”,虽然有虎耳朵,虎尾巴,但并不属于人妖混血,而是“天神血脉”的表现。
因此建议不再以虎奴为奴,而是恢复其古代遗民的身份,并将其教化,协助铸造洪州鼎。
宋无忌没想到这些好似福瑞的虎奴,竟然还是上古遗民。
不过想到上古人族,都好像带着一些神异变化,有的是龙首,有的肚子是透明的,这些虎方遗民带着老虎耳朵、老虎尾巴也算是正常了。
于是在天罗地网上宣布了这个消息,解除了虎方秘境,虎方族作为虎奴仆役的身份,并把虎方秘境化作了虎方古族保护区、开发区,放开了和虎方遗民婚嫁的限制,只当境中多了一个少数民族。
宋无忌给了虎方族这些待遇,解除其枷锁后,诸多虎方之民,就自然而然明悟。
虽然宋无忌曾经击杀了虎神苍玄、杀了虎方大祭司,虎方国主,以及大量炼化虎魄而变化成了虎妖的虎方贵族。
甚至在掌握[调禽御兽]天赋之后,又有大量百姓,涌入虎方,把虎方之民照顾的虎群全部契约去了,让他们无虎可照顾。
但他们还是激动万分,面色通红,双手摆动,蹦蹦跳跳。
“虎方只有一个境主,那就是宋境主!”
“虎方只有一个太阳,那就是宋境主!”
“虎方只有一个天,那就是宋境主给我们撑起的一片天!”
虎方之民的全民入生民册工作,很快便由户房官吏进行录入。
录入之后,虎方之民又全员祭祀灶火,获得了上网权限,和自由出入秘境、自由选择百业仪轨的权利。
第276章 府城隍
虎方遗族之后,宋无忌便又专门设了一个[移民局]。
专司秘境之民,迁徙到现世之中,比如斋僧秘境、鹊桥秘境之民,此二秘境之中,有饿鬼道化生天人之民,有大槐树下源源不断等待迁徙之民。
其中大槐树迁徙之民,每过段时间,就有一批新的,从不知名处迁徙而来,补充人口。
宋无忌已经把这个秘境当作“流民刷新点”,但这些百姓的“质量低”,对仪轨之力并不敏感,属于天地大变之前的普通百姓之类。
宋无忌以萌头神通推演,知道秘境之中,不断刷新的流民,属于“小千之民”,其实是时光长河之中随机获取的。
取意就是“大迁徙”“大移民”。
小千之民,本源不足,因此有些木讷,但只要一百日,就能适应现世,到时候也可以获得相对应的仪轨之力。
而另外一边,鲍师傅和李广,带着其他使者团便入洪州城了。
洪州知府,对使者团很是重视。
当然,更重视的,还是使者们带来的新技术、以及各种炼制出来的灵丹、法器、神兵。
接待的主官,是洪州府学官、府衙通判,以及兵曹吏、户曹吏。
使者团的驿站,安排在府营旁边,这是监视,也是保护。
因为洪州知府,也不知道宋无忌是个什么情况,双方的接触,需要一点点试探。
一行使者团先住一晚后,第二日,便被允许在洪州府逛逛,行走。
这个时间,就是给私下谈话的时间,等着第三日,才能开官方的大会。
鲍师傅第一个收到的请帖,却不是洪州知府、又或者洪州总兵,亦或者其他府州大族的,而是洪州府城隍庙的。
鲍师傅与李广相议:“这府城隍相邀我们,究竟何事?”
李广略微思索:“这是一个试探,也是离间。”
“我们若是不去,他便知道咱们要对付他。”
“若是去了,洪州知府、洪州总兵就会生出疑心,他们之前已经发过信息,认为洪州府城隍之仪轨,和之前罗刹城隍一般,是旁门左道,都是需要斩罪人,缝尸体、例如这等仪轨。”
“只是换了一个名字,叫做阴业,即活人行冥府之业,画皮、缝尸、背尸、走阴、选阴宅……,各自都受了城隍符诏,不过他们叫做勾牒阴箓。”
“那去不去呢?”
“去。”李广道:“主公说,希望兵不血刃,便是这府城隍,最好也别让他发作。”
鲍师傅想起之前太昌县前任的罗刹城隍,一发作,那些信徒、二十四司行走,就全部被抽干了精气神三宝,甚至魂魄都被抽干了。
于是点头道:“那就我去会面吧。”
李广道:“我会先和总兵接触,你却要小心。”
“死了也不怕,能得造化,复生叻!”
鲍师傅对这个却自信:“我看他葫芦里卖什么药,此行,境主传授了我集薪之法,一式白骨瞬杀斩,可以瞬间提升到七品境界,可不惧他区区鬼神。”
说是如此说,但鲍师傅本质还是厨子出身,只是在讲大话而已,但正因是此市井之民,才能藏住家国大义。
李广点头,宋无忌也嘱咐过他类似,实在不行,谈崩了,就离开。
一般来说,不斩使者,再者宋无忌杀妖魔,是有恩于洪州府。
两边也提前交谈过,是要会盟的,主要需要探明,解决的是,看看府城里有几个声音,哪些是真的拥促,哪些不满。
鲍师傅微微整理了一二衣冠之后,便往城隍庙而去,而李广,则运了一个遁术神通,去往总兵府了。
鲍师傅进入府城隍庙后,便觉此庙森严浩大。
虽是城隍庙,主祭是城隍,但还有一个城隍夫人,赏善判官、罚恶判官,二十四曹曹吏,日夜游神、守门大将、勾魂使者,土地巡查。
各个恐怖威严,这个拿着刑具,那个拿着丧魂棒、打魂棍、一个个都目视来者。
仿佛只有一个念头:“汝有罪孽,需下地狱!”
那大堂上写着[阴律无情],下面有又一块[明镜高悬]。
鲍师傅虽有灶火护体,却依然感觉周身阴寒,感觉此城隍庙,已经把阳间改造成了阴间。
只是好一会儿,不见府城隍出面,不由皱眉:“城隍既然相邀,如何不出来一见?”
却见一个庙祝从庙后出来,这庙祝面容青惨,瘦骨嶙峋,身上却有纹身,就连脸上都有,这些纹身,都是恶鬼模样。
他咳嗽道:“城隍正在冥境之中处理公务,使者上一柱香,就可以进入冥境了。”
鲍师傅呵呵一声:“看来城隍是不想谈了,我可不是那些愚民百姓,我代表的乃是境主,他也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