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大灶君

大灶君 第53节

  “同时大开粮仓,百姓只要祭火就发粮食。”

  陈修大惊:“往后怎么办?”

  田承弼道:“可知破釜沉舟?”

  “虎妖也罢,蟒蛟也罢,甚至城隍,定会发难。”

  “今日一早,吕瀚来找本官,说他城门望气,观满城百姓,面容已有死气。”

  “便是本官脸上,也盘踞着死气。”

  “本官问他死气何解?”

  “他说,死气即死劫,三日必有大事发生,躲无可躲,避无可避。”

  “三日!”宋无忌一惊:“难道真是和虎方秘境有关?”

  “粮食直接发下去,那还是有用,百姓有一份感谢,可以虔诚祭灶,若不发下去,或者再也没有机会了!”

  田承弼道:“听闻你说八里亭有饿鬼木,树上满结饿死之鬼,只愿满城百姓,死前也做个饱死鬼,不要做饿死鬼。”

  “吕瀚呢?”陈修不相信,要亲自去问。

  宋无忌也觉得不可思议:“昨日我回来时怎么没有听县令你说过?”

  “瞬息万变之事,谁又能知呢?就像是本官不也是先听城隍所言,才知悉虎妖已经完成聚义么?”

  “死气昨日没有,今日就有,又有谁能预测呢?”

  宋无忌镇定下来,开口道:“天无绝人之路,必定有办法,虎妖也不是不可战胜的。”

  “虎妖一个也罢,但又有蟒蛟、城隍!”田承弼道:“无忌,万一有个什么意外,你需要活下去,不必管我们。”

  “我是县令,陈修是县尉,我们守土有责,死战而已,你不能,你是希望,就像是林家庄将最后的火种留给了天明,太昌县的火种,就交给了你。”

  宋无忌想要张口说什么,却又平静下来,最终道:“我绝不做心安理得的逃兵。”

第93章 八品火居掌灶仪轨

  祭祀启于黄昏,因为黑暗时候的火焰才显得尤为珍贵。

  因此一大早,便有县衙锣鼓喧天,游街宣告。

  祭坛也很简单,就是原先的祭坛,拔一拔草,清一清狗屎就行了。

  最重要的是发粮食,真发,只要不是秘境产出的血稻米,其余口粮一应全部发下去,人均能领三升粮食。

  这事并没有瞒着,因此城隍庙也知道了这个消息,城隍庙祝小心道:“县伯,他们不祭祀您,反而祭祀灶神,不是舍近求远么?”

  “是啊。”城隍叹气道:“在这座城池里,本神的意识,从诞生开始,无时无刻都在观察着这些人,市侩、愚昧、勾心斗角、贪婪……尤其是妖魔乱世之后,所暴露出来的一切问题都更加真实。”

  “可是,就是这样一群小人物,本神却离不开他们的供养,每日要接受大量没有意义的念头,一柱香的请愿,却做着天上掉馅饼的美梦。”

  “从前本神为官的时候,始终肉眼凡胎,看不明白,如今做了城隍,有了审判阴司之权,看明生前功过,方知因果报应不虚。”

  “芸芸众生,有情皆苦,有缘皆孽。”

  “痴痴惘惘,难脱红尘苦海啊!”

  “如今妖魔乱世,唯本神能救脱他们于苦海,他们却不信,提防打压,实在寒心啊。”

  ……

  “那要不要我们也搞一个游神?城隍巡境?”

  城隍的神情莫名,却摇摇头:“没必要了,罗湖蟒蛟与虎妖合作,封锁了地脉、水脉,整座城池,都不过是餐中之物。”

  ……

  宋无忌带着社火傩面,跳动着傩舞。

  傩舞本就是祭祀之舞,若说有记载,可见于周朝,称为八佾之舞,只有周天子,以及少数诸侯才有的礼乐歌舞团。

  当然,如今丝竹之乐,也算流入寻常百姓之家,婚丧嫁娶之时,还是可以请来一支乡乐的,但也只是下里巴人。

  因此祭乐,还是吕瀚想办法,吹奏的,也不是正经的专门祭祀灶王的音乐,而是祭祀火神、夏神的音乐。

  这已经算是僭越了,但实在没有办法,又想要弄得隆重一些。

  祭祀之礼,是少牢,太牢三牲,不符合县制,是形式上的僭越,礼乐方面,好歹不算专业,人对不上,吹奏也就是喜庆喜庆。

  一场祭祀,其实并不算隆重,甚至可以说得上仓促。

  就连来参加祭祀的百姓,除了少数是真心信仰灶王,已经请火祭灶的,其余大部分都是灾民。

  灾民们本身没有自己的宅屋,其实祭灶也没有火可以请回去,唯有粮食是真的。

  城中有家宅的百姓,也害怕存粮吃完,有粮食不领,岂不是王八蛋么?

  但无论如何,谈起这件事情,他们都夸赞道:“看来县令是个好县令啊,知道咱们小老百姓日子难过,给我们发粮食。”

  也有些作出担忧的:“怎么突然就发粮食了,而且城隍庙香火鼎盛,当初恶鬼攻城,还是城隍爷爷救的咱们,官府怎么不祭城隍,祭这个灶神啊?”

  “灶神更管用呗。”另外一个道:“自从祭了城隍,把我的家底都掏光了,当初说什么妖魔就要攻城了,只有城隍爷爷能救咱们,要钱还是要命……那咱们当然是要命了!”

  “可这么久了,妖魔也没打进来,城隍庙香火倒是旺起来了,烧的香,比我胳膊都粗,那些个庙祝也好,城隍庙行走也罢,他们倒是膀大腰圆了不少。”

  “你还希望妖魔打进来不成?说不定就是咱们捐了钱,旺了香火,城隍爷爷才能保佑咱们太平呢!”

  一场祭祀,看热闹的多,忧虑者少。

  只是每一户人家,领了米,便得了一根柴枝,要从宋无忌新垒的灶堂中引火。

  更有灶王行走等人,手中拿着火把,神情肃穆。

  他们早就把灶王宝诰背诵得滚瓜烂熟,此时围灶而诵,更增添一分神圣感。

  只是作为“神明”,但干着巫师,跳着傩舞的宋无忌,并不能真正的成为神灵,享受着这一场喧闹的祭祀。

  只有灶王残格不断闪耀,聚集着属于每一个人的薪火、希望。

  宋无忌甚至有一瞬间觉得自己其实不是灶王爷,而是某个拜火教的圣徒。

  县令将提前写好的帛书扔入火中,发出铿锵之音:“木燧承阳,金鹑吐焰。改火顺时,鼎鼐乃爨祭灶传薪,教民熟食,今遵时祭,伏惟歆格!“

  好吧,其实县令祭灶,祭的也是上古之遂人氏,遂人氏驯服了火,并教会了人族使用了火,火可以驱赶邪祟、带来夜晚的光明、可以制作熟食,杀灭寄生虫、细菌、给人带来健康……

  文明之始也。

  其实关于灶神究竟是谁,一直没有定论,但火神是谁,与遂人氏相比,祝融都得靠边些。

  但无论祭谁,祭灶,祭火,都是文明,祭的都是薪火相传。

  至少此刻,宋无忌是最接近薪火的男人。

  火居掌灶的仪轨迸发,当千家薪火聚集,集薪便已经完成。只剩下传火了。

  将灶火,真真切切的传递出去,就像是猫捕头获得灶火的力量成为了九品灶猫蜡虎。

  [燧人钻木.薪火相传,火德天命+1]

  宋无忌只觉得火焰的力量在升华自身,精气神三宝,在千家灶火的食相关之中氤氲,体内的灶火和自身的阳火融合,似乎是一场生命的进化。

  傩面张狂,瞬间赤红,随即宋无忌整个人也生出火焰。

  县令头顶的气运不断流逝,传入了宋无忌体内,参与祭祀的所有人也是如此,一股神秘的力量,从他们体内被吸摄走。

  但随即,一股更温暖的力量反馈了回去。

  温暖,阳和,轻柔。

  就像是四月的阳光照在了脸上,一股万物竟发的勃勃生机尤在眼前。

  吕瀚望气观之,只见从宋无忌身上,从司灶衙门那口宋无忌亲自垒的灶堂里,火焰汇入了所有参与祭火之人的肩膀、头顶。

  那里是传闻中人身三把火的地方,代表着精气神,也代表着福禄寿,传闻之中的三阳之火。

  这股火焰,把每个人都变成了柴薪,似乎在燃烧,但也更明亮。

  如此人人皆火象,整座黑气弥漫,死劫难逃的太昌城,竟然有了一丝光明破晓的意味。

  宋无忌的精气神三宝,在得到千人滋养之时,快速增长,甚至一度增长到了十左右,但又在交融之后,返还回去之后疯狂跌落,恢复到了之前的水平,甚至还要低落些。

  这就是传火集薪的仪轨。

  莫名有些世代传承的感觉。

  甚至宋无忌感应到了城中每个人的命运都和自己息息相关,他们火旺,自己就火旺,他们火焰衰败,自己也会火焰衰败。

  甚至饱含亲自祭祀的陈修、吕瀚、乃至于县令田承弼。

第94章 熬夜攒稿

  熬夜攒稿,难道不值得投月票吗?过往的君子啊,请投一投你们手中的月票吧!

  这也是传火集薪的一部分!

  助我燃烧!燃烧!

第95章 入虎方国

  礼成,分食胙肉。

  胙肉即祭祀之肉,也就是少牢,猪和羊肉。

  县令亲自手持竹刀分肉,细细割下,分与百姓。

  宋无忌则还沉浸在仪轨之中。

  这玩意儿有些邪乎,这让宋无忌想到了小时候的愿望:“要是全国每个人都给1块钱,那我不是有了14亿,成了富豪了么?要是全世界每个人给我1块钱,那不有70亿了么?”

  但这就是“集薪”之功。

  但不能只集薪,不传火。

  所以宋无忌的精气神三宝才会突然涨到10,然后又下降回原来的位置。

  为众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冻毙于风雪。

  千家集薪,自然千家传火。

  每个人给宋无忌体供百分之一的精气神,以用于薪火燃烧,自然也会反馈自其本身阳火壮大。

首节 上一节 53/8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玄鉴仙族

下一篇:紫微仙途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