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灶君 第97节
“当初林真人说此蛟龙,五百年当出世,是为困龙升天之格,其能一举既以五百年牢狱之劫,抵消消杀劫,二来也是当初本来要尽数斩草除根,被人劝下,幼龙罪不及死,真君爷便将其镇压,却预言五百年后,此龙非但不会改过自新,反而还会作乱赣鄱。”
“但确实是三百年前就已经到了五百年期,当时铁柱宫住持,并没有如约将其放出,既是害怕其报复,又是因为天地灵机衰退,修行越发困难,便加固了铁柱赤井,如此又镇压了三百年。”
“谁知忽然天地大变,三界六道失序,此孽龙趁机扯断了三根链子。”
这时井下又传来声音,苍凉凄厉。
说的是姓许的不讲武德,说五百年,多镇压了三百年,等他出来,必定要杀光你的徒子徒孙!
宋无忌暗自印证,顿时觉得这铁柱宫中风气只怕也不怎么样。
为佛的敛财,为道的恣肆。
视角都是下垂的,俯瞰众生,有些高高在上了。
但这道人五品实力,宋无忌也不好大开杀戒,否则第一时间就被杀了。
林法净道:“道家讲承负,这确实是我铁柱宫的承负,但只靠自己,已经完不成此事,我等长年借孽龙气运而修,故而有亏,但若是真放了,即便皆死,也难谢罪,况且真君爷也留下预言,五百年后他将再次作怪,祖上也是因此预言而再次加固,其实问心无愧也。”
“如今求上境主,境主既然不愿,那就罢了,至少多了一段锁链,贫道再在此坐镇,也能多些时日宽待,或许也有解决之机。”
宋无忌这才点点头,看这个道人顺眼不少。
但总觉得这一出,根蜀山邪剑仙事件差不多,心中又多了一缕忧思。
林法净又道:“境主虽未应答,但这是有境主的考量顾虑在,贫道并不强求,如今有第二桩事,相求境主。”
“我那山门,毕竟是清修之所,闭山门之时,有些灾民逃灾而来,我宫观也庇佑了一段时间,但既然境主已经保全本境,这些生民百姓,还当由境主登记造册,带下山门。”
“否则五百多人些许,住在棚户,七情六欲,难以遮掩,吃喝拉撒,都在一处……”
宋无忌点头:“这些百姓,可以随我回去,多谢道宫这些时日护持,我替这些百姓对铁柱宫中感激不尽!”
林法净摇头:“只希望境主莫怪,妖魔大变之时,我等紧闭山门,不救苍生就行。”
他自己知道什么情况,祖师爷都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如今人间道乱世,风雨飘摇,他们也需要谨慎些,紧闭山门尚能避免一些灾劫,若是主动应劫,只怕要对应的,就是超过五品,甚至可能是四品大妖魔,是波及赣鄱三山五府之地……
第165章 织女
从铁柱宫中出来之后,宋无忌得出结论,这铁柱宫,是可以轻度合作的,不可视作倚靠。
而宋无忌其实最想问林法净关于道观收徒标准,最终还是没有问,毕竟自己没有选择帮忙疏通火脉。
驳回了他的三昧真火符箓种子,已经算是冷了面子了。
不过……五品道人修成了一粒符箓金丹,这个金丹境代表五品境界……铁柱宫一方宫观之主,如此厉害,下面肯定有六品的、七品的道人不计数。
入职道宫,起码代表前进之路顺畅,不像是如今太昌城中,清晰的传承仪轨,没有一个,宋无忌都是修成一品,才知下一品如何修持。
“佛门有僧牒,道门有道箓……”
法蝉道人恭敬的送着宋无忌出山门,旁边还有一个道人,托着一个木盘:“境主,这是我们住持真人送的一些丹丸、符箓,以相助太昌境击杀妖魔,当然,也是希望能守望相助。”
宋无忌并没有拒绝,看了看,都是一些道门灵丹、灵符,很是实用。
宋无忌趁机问道:“替我谢过住持真人。”
随后边走边说:“铁柱宫如今还招收门人弟子么,又是个什么情况?”
知客道人道:“如今重开山门,便是争夺气运,自然是招收门人弟子的,只是要求八字中有十灵日、太极贵人、天乙贵人、华盖、童子的。”
“我们宫观,不搞广开山门一路,传的是真道真法,条件苛刻也正常,不仅需要师选徒,也需要徒选师,如此一辈子可能收到这么一两个徒弟传承衣钵。”
“如今虽说多招道童,却也要多日考核,才能从中选出合格者,虽授经箓,却不一定收为真传弟子,只算普通宫观弟子,听大课,念大经,究竟学到什么,看自己悟性、天份,毕竟经课之中,都有大道之理。”
宋无忌听了,心中有数,人家是属于道门正宗,收徒弟宁缺毋滥,不像是丐帮采生门,只要是残疾人,再给供奉一个五香狗腿,就能成为丐门弟子。
就连宋无忌的司灶,也得命中有火土木三合、天厨、食神的格局。
随缘吧。
出了山门,门头道人便跟着灾民百姓宣布:“从今日开始,山门任务仅限道观童子做,诸位,这位是人道太昌境主,能保各位平安,且随他下山去吧!”
诸多百姓很多都有不舍,充满对外界的好奇心和恐惧心。很是不想出山。
但道宫不再提供山门任务,他们就换不到辟谷丹和铜钱,继续在这里生存,只会逐渐饿死。
因此还是有不少百姓开始收拾东西,准备跟着宋无忌离开。
宋无忌让着万向平等几个维持秩序,让百姓们先别急,先在山门继续待一日,明日派人来此,登记户籍,如果愿意入城,就入城,如果不愿意入城,可以在逍遥山下建村。
建设材料其中不难获得,妖魔乱世之后,太多荒村了,随便拆拆搬搬就行了。
其实住荒村也行,就怕晚上闹鬼,不如重新建设。
宋无忌对着万向平道:“你愿不愿意在这里做这个村长?准确来说,你万家愿不愿意守着此处?”
宋无忌道:“我之前问了,许真君的奶奶,就是万氏,你们万氏族人,也许有些余荫,或许有人可以拜入道宫,此道宫住持,乃是五品实力。”
万向平不能回答,但也觉得这是一个机会:“城主,我得回家问问。”
宋无忌点点头:“到时候找我回个信就行。”
万向平所在的万家,当初与田县令有约,捐了几万斤粮食,五十根金条,换取了万向平成为九品。
虽然田县令死后,这些世家见危机渐渐解除,开始想要争权夺利,但宋无忌却不想内斗消耗,想要将他们一个个全部都分封出去。
万家也可以作为第一个,获得大量优待和支持。
比如这些丹药符箓,宋无忌直接抽出一份来交给万向平:“学会制作符箓之术,便是有了立足之本。”
随后,宋无忌便去安抚百姓,最重要的就是说明外界什么情况,以及城中百业诸职,尤其是可以修炼到九品的仪轨。
大部分的百姓已经看开,铁柱宫要收弟子早收了,而不是这么久只收了一些道童。
因此听闻太昌城中,种地的可以获得力量,木匠、石匠也可以获得力量,都十分高兴。
其中有一个三旬年岁的妇女举手道:“官老爷,这么说的话,妾身其实也受到了百业赐福。”
“这不是编草帘的罗家媳妇么?她编的草席又密实,又舒服。”
宋无忌没想到这里还有一个收获,不禁问道:“不必叫我什么老爷,叫我境主或者城主就行,你的赐福是关于什么的?”
“应该是和编织有关。”罗氏小声道:“只是有时候灵,有时候不灵,比如我有一个箩筐,明明只有这么普通箩筐这么大,却能装进去两个箩筐的东西。”
“有时候编草席也是这样,分明很薄的草席,盖在身上,却像是盖了层被子一样,只是这样的东西,妾身都自己留着,不敢拿出来。”
她是个有决断的,当场给宋无忌点名,就是希望获得一些地位,可以在城中过得好一些。
宋无忌估摸着道:“正所谓男耕女织,你的赐福或许是与织有关,只是山上没有什么布,你只能做草编、竹编。”
却是让罗氏将织物拿来看,宋无忌鉴定一二。
却发现,那些席子不算什么,虽保暖十分,但也算不得法器,只有那箩筐,内含空间,被灶书鉴定为[锦绣箩筐]。
说实话,如今城中合适女性的百业并不多,很多女子都是选择做农民去了,毕竟做匠户更累。
至于花中优伶的九品仪轨,大部分女性还是接受不了成为“贱业”下九流。
如果可以将此仪轨发掘出来,完善男耕女织,至少如今太昌城自给自足的田园经济是完成闭环了。
“回去可以试试织布,我记得应该有些妖魔毛发之类的材料,缫丝成线……又或者祭祀嫘祖。”宋无忌安排道:“必定让你早日成就九品。”
第166章 迁族分封
回至太昌城,宋无忌让吕瀚拿着生民簿,去往逍遥山铁柱宫,给山中百姓登记造册。
没过多久,万向平和他老爹,万家家主便来寻宋无忌了。
万家家主是个略微富态的中年人,名为万里云,但其年轻的时候也是习武之人,只是没有考取功名,后来娶妻生子,渐渐生疏了武艺,变作了富家翁。
后来一心培养自己的几个儿子,想要培养出一个武举人出来做武官。
万里云一开始也有些看不起宋无忌,只觉得是个乡下来的小人物,得了些气运,发迹了。
但随着宋无忌成为境主,又具备强大的武力,且掌握着全城百姓的吃喝,他便也不敢造次了。
说实话,若没有灶火,百姓们吃妖魔之肉,有很大概率中妖毒,妖化异变。
加上此时,他对宋无忌的决策,判断不出喜恶,便更拿不出气势来。
“境主,老朽听犬子向平说,境主有意将我万家族迁至逍遥山脚下,罗湖之畔。”
宋无忌点点头:“确有此事,城中毕竟太小了,原本的小城容纳四五千人,便已经极限,更何况如今两万多人,吃喝拉撒,十分臃肿,即便扩建城池,也不是一朝一夕,很多百姓还是住大通铺,一间屋子住二三十人常有。”
“因此我打算以宗氏族群为主,外迁出去,一来恢复村庄民生,二来开垦荒野。”
宋无忌道:“如今整个太昌县境内,八品的妖魔,应该都清理完了,剩下的就是九品妖魔,以及大量不入品小妖,至于秘境,或许还有些比较隐秘,没有发觉,但应该数量不多了。”
万里云,开门见山道:“虽说如此,但毕竟城外危险,我们虽然愿意听从境主安排,可族迁出去,毕竟风险太大,一家老幼,只怕两三百人口。”
宋无忌知道他这是在要好处,要保障,直接道:“若发觉秘境,秘境令牌和境内律令法度有关,需要集中至太昌城中。”
“至于秘境产出,除却交五成稅收,剩下五成可由你们自己分配,当然,如果你们解决不了,让太昌城派人相助,那就按劳分成,太昌城就至少需要占比七成。”
“第二个便是驻地安全的问题,我是灶王传承,可以传薪集火,可以为你们亲自垒一口灶,安置镇物,布置百家灶火康宁局,至少一般的九品妖魔无法袭击村庄驻地。”
“第三个,便是开荒补助,由于城中产出有限,补助也有限,只能有些口粮和开垦工具上的补贴,另外允许村庄驻地,拥有一支二十人的民兵队。”
“至于税收,只要是开荒的土地,开荒后前三年免税,又三年收半税,只一样,需要登记造册,否则不受太昌境内律令庇护,便沦为属于野地。”
“此外,便是要维护官道,尤其是靠近驻地的那一段。”
万里云听了宋无忌的这些条件,想要扯一扯皮,但宋无忌根本不给他扯皮的机会:“愿意就愿意,不愿意就不愿意,条件已经足够优待了,莫要多言。”
万里云肯定是愿意族迁出去的,这完全就是在外当土皇帝了。想要争取的,不过是妖魔灾变之前,他万家的族产,祖地。
但宋无忌根本不会管这个,况且那些族地,都是宋无忌打算重新再分配的荒野,哪里会让他们重新要回去。
打发了万里云,宋无忌又处理了一些政务杂事。
其实事情很多,也都挺重要的,但最大的问题还是一个,没钱,没粮,人口既多又少,吃饭的时候,觉得人太多,干活的时候觉得人太少了。
开荒的事情,兵制规模的事情,探索秘境的事情,接引逍遥山灾民的事情。
宋无忌把这些事情一件件拢合起来,心中布起横纬数经的棋盘,看似在思量后续如何,真实现起来,也不过是走一步看一步。
如此又过了几日,陈修从虎方国秘境出来,失去了虎神苍玄,以及虎妖赤魇乃至于大祭司,虎方遗民基本乱作一团。
陈修带着宋无忌曾经降伏的虎方贵族虎追,以及一部分虎奴进入秘境,加上自身八品实力,很快平定了虎方之乱,将虎方遗民全部编整。
只是依然有些虎方贵族,再次带着百姓离开了阳山之地,往别处迁徙,离开了秘境,不知去往何方。
陈修向宋无忌汇报着情况:“虎方贵族们希望归降之后,还能维持贵族的身份,我没有同意,但觉得这些虎方国人,比我们的百姓体格强壮,勇猛,如果可以编整入军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