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道心不稳?不,贫道初心一直不变

道心不稳?不,贫道初心一直不变 第139节

  宝珠、瑞珠对视一眼,忙把小丫鬟赶出去。

  没多久,屋外的丫鬟、婆子,果然听到一声声唱戏的声音。

  不过从秦家跟着过来的两个婆子,脸上的笑容那叫一个灿烂和暧昧。

  心里还祈祷着,小姐能早点为主家诞下麒麟儿。

  其他的丫鬟婆子,则是既羡慕又心安。

  侯爷和夫人关系越好,家中越是无事。

  她们这些下人的日子,不仅安稳,夫人心情好,伙食都能好一个档次。

  工钱更不用说了,还时不时就能得点赏。

  而且秦可卿确实是个,打理家中大小事务的好手。

  根本不用李景孝操心。

  长的又千娇百媚,还对李景孝百依百顺。

  没一会,宝珠和瑞珠免不了,去帮秦可卿分担火力。

  晚上吃晚饭时,李景孝还特意让宝珠和瑞珠一起上桌。

  一脸雨后风情的秦可卿,只是白了李景孝一眼。

  就笑着让看向自己的宝珠和瑞珠坐下,顺带着,还让小丫鬟上碗筷。

  这下算是真正认可了两人侍妾的地位,甚至能算是贵妾。

  否则即便是妾室,也不可能和老爷、夫人同桌。

  宝珠、瑞珠激动的眼睛都红了,但脸上的笑容却灿烂的很。

  一旁的丫鬟、婆子,也是羡慕的很。

  吃完晚饭,宝珠和瑞珠服侍李景孝、秦可卿时,越发的积极。

  秦可卿心里这才真正放心下来。

  坐在李景孝身边闲聊、消食时,想起自家官人已经是侯爵了。

  现在这套宅子,显得有些不符合身份了。

  心里不由暗暗嘀咕着,官人救驾,立了那么大的功劳,圣人和陛下为什么就不赐一栋大宅给官人?

  不过这想法出来后,很快又想到二叔。

  兴安伯府虽然远没有公爵府大。

  但相比民宅来说,占地可不小。

  只需要改一改伯府的规格,当作侯爵府还是没问题的。

  圣人和陛下要是赏赐侯爵府,那江州李家等于有两套超过一般官员规格的府邸。

  到时候,肯定会收回旧宅。

  可二叔、二婶在老宅养病、养老,总不能把人赶走吧?

  官人自己又不愿意和二叔、二婶住一起,大概圣人和陛下也觉得麻烦。

  这才没赏赐侯爵府。

  甚至干脆当作没看到。

  秦可卿想了想后,觉得直接问,官人应该会不高兴。

  秦可卿也不愿意自己男人为难。

  这才换个话题问道,“官人,等元春姐姐嫁过来,家里会不会显得小了点?”

  李景孝想想也对,贾家陪嫁的人,肯定比秦可卿陪嫁的人多几倍。

  元春住的地方不难,中院西厢房很合适。

  陪嫁的丫鬟也有地方住。

  只是元春带过来的管事、仆役、婆子,可就没地方住了。

  虽说不用对仆役太好,但也不能前院三间倒座房,住二三十人吧?

  不过也不是没解决的办法。

  即便是贾家,也不是所有仆役、丫鬟都住在宁荣两府里。

  像是管事、管家、男仆、已婚的婆子什么的,基本上住在宁荣两府后面的民宅里。

  像是赖大、赖二,更是自己在外面建大院子。

  赖家名义上是贾家的奴仆,可实际上,赖大、赖二其实完全可以当成,有奴籍的职业经理人。

  专门为宁荣两府打理外面的事。

  只有老爷、夫人身边的管事,才会住在宁荣两府内。

  只要做的不过分,当老爷的即便知道贪污,也只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当初李景孝让锦衣卫和厂卫的番子,去查抄了兴安伯府的几个管事的家和产业。

  其中三个管事,查抄出的银子和铜钱就有3万两。

  还有店铺5间、田产1600亩、房产4间(两进院子)。

  而李景孝敢抄家,那是因为他掌权,能直接碾压这些管事。

  也就不怕有人爆料二叔和兴安伯祖上的丑事。

  万一真有人敢告密,以当下的律法来算。

  仆役告发主人,除非主人家犯了谋逆等十恶不赦的重罪,否则官府可以不问缘由,先直接打死仆役再说。

  即便是十恶不赦的大罪,告发主人的仆役,最后的结局不会比死了好多少。

  所以那三个管事,才那么老实的被发配去了田庄,这么久,也没传出兴安伯府的丑闻。

  但李景孝怕被人下毒,或者报复在自己的子嗣上,从一开始他就没想过住在兴安伯府。

  也更愿意相信秦可卿从秦家带来的仆役。

  平时的吃穿,都是宝珠、瑞珠服侍。

  吃的也是贾蘅他娘,贾陈氏在小厨房做的饭菜。

  厨房里的婆子、也是秦家带过来的。

  历史上,那么多皇帝,不是不知道内务府的蛀虫多。

  之所以有限程度的放任,一来,换一批最后其实还会贪。

  二来,没好处,谁给你卖命?

  三来,保不齐你这个当皇帝的,哪天就中毒了。

  即便没人敢明目张胆的下毒,在你吃的饭菜里吐口水,也不是没可能。

  所以从古至今,权贵向来都善待厨子、剃头的师傅、贴身丫鬟和护卫。

  只有给足了,这些人才会心甘情愿的服侍和保护你。

  甚至这些人,当年给你做过很多见不得光的事,到老了,更要善待他们。

  所以贾母不是不知道赖家贪污,可她从来不动赖家。

  贾家的子弟,见了赖大、赖二,还得喊赖爷爷。

  即便是贾赦、贾政,见了赖嬷嬷,都得以礼相待。

  查抄了赖家,即便能搜刮出不少银子。

  但在李景孝看来,不过饮鸠止渴。

  说不定今天炒了赖家,明天贾家的对手,就拿到攻击贾家的人证和物证。

  而奴仆越贪越多,不过是主家没了权力。

  ——

  抄家得来的4间二进院子,倒是可以住下几十人。

  只是住的太远,每日往返浪费的时间才长了。只能在周围买些民宅,先住着。

  随即,李景孝对着秦可卿叹息一声说到,“要是左右邻居,有人想卖宅子就好了。”

  秦可卿笑着说道,“官人有时间,不妨去问问左邻的陈主事,说不定人家就愿意了。”

  李景孝一听就知道,自己媳妇肯定听到什么动静了。

  搂着秦可卿在她腰间挠痒痒,抖得秦可卿连连求饶。

  忙解释起来。

  这位刑部清吏司的陈主事,其实年前就有人想买他家的宅子。

  原因很简单,李景孝不喜欢应酬。

  真算起来,也就贾珍请客,去了一趟望江楼喝酒。

  又去了一次宁国府,认识了贾家多年的老亲、老关系户。

  之后不管谁请客,从来不去。

  客人上门拜访,李家的管事,又说自家主人身体不适,不能见客。

  可李景孝成天上衙、又去坐诊,哪有生病了的样子?

  明摆着不愿意搭理,想攀附他的官员们。

  李景孝又是锦衣卫,他不主动找别人麻烦,已经是烧高香了。

  所以这个陈主事,住在李景孝隔壁,心里的压力还是很大的。

  刑部清吏司可是肥差。

  光是掌管着,收放审案所得赃款,以及没收田产、店铺等实物的差事,就能让人吃的满嘴流油。

  要是死刑犯的家人肯花钱,找个替死鬼,少说上千两银子。

首节 上一节 139/23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剑出大唐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