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道心不稳?不,贫道初心一直不变

道心不稳?不,贫道初心一直不变 第160节

  然后也顾不上亲自去贾家,派了自己的干儿子去贾家宣旨。

  自己则一溜烟跑去大明宫,向太上皇汇报这事。

第140章 撞到枪口上

  太上皇一个时辰前,刚听李景孝说,高丽有妖魔占山为王而感到忧心。

  没一个时辰,戴权又跑回来说。

  有猿猴类的妖怪,化身成了人形,出入京城如无物。

  还送了李景孝一百坛子猴儿酒,东厂、锦衣卫和守城的兵将却一无所知。

  心里顿时越发的忧心起来。

  这要是有妖魔想对皇家不利,自己连对方是人还是妖都不知道。

  而且上次李景孝还在蓟州城外的山里,剿灭了一伙猫妖和黄皮子的妖怪团伙。

  而宫里多的是各种猫咪,黄皮子也时不时的出没。

  要是这些猫咪和黄皮子中,出现个妖怪,跑到自己床头,守卫都不见得能发现。

  如此防不胜防,如何不让人心悸?

  这么一想,太上皇哪里还顾得上李景孝和猿猴结交的事。

  忙让戴权去请协助自己修道的道长们。

  只是这些道长们进宫听完太上皇的解释,一个个都面面相觑起来。

  自己等人虽然有点本事,但也极有限。

  若真是修行有成的高人,谁愿意跑来京城当什么皇家供奉?

  功名利禄在成仙做祖面前,根本不值一提。

  还不是因为眼看修道无望了,这才想借着皇家的资源,走外丹一道,期待着能练出真正的金丹,助自己成仙或者长生。

  想解决太上皇心里对猫、黄皮子等动物的担心,最合适的人选肯定是兴安侯。

  要是和李侯爷一样,修炼出雷法。

  一运功,浑身雷霆闪耀。

  脚步一点,瞬间十几二十多米。

  有这本事,在宫里一站,那些刚修炼出灵智的猫狗、老鼠们,肯定跑的比谁都快。

  至于忽悠太上皇,几个道士们此时可不敢随便忽悠了。

  太上皇自己都已经修炼出了真气,再哄骗他,那就真是自己找死了。

  而且李景孝的修为比自家掌教、长老们都厉害。

  万一太上皇又找李景佑论道,保不齐,两人聊着聊着,太上皇就觉得自己等人在哄骗他。

  十几个道长此时心里不由骂娘。

  一边怪李景孝为何如此厉害?

  一边暗暗可惜,太上皇为何有那个天资,年龄这么大了,居然真能修炼出真气?

  至于李景孝结交猿猴的事,这些道长哪里敢评说?

  甚至还羡慕李景孝能和山中精灵结交,并且得到那猿猴的回报。

  当然,这些道士们最羡慕的,其实还是李景孝居然指点了那猿猴。

  从百坛猴儿酒来谢恩来看,那猿猴得到的好处应该不小。

  否则即便猴子再多,想收集这么多的猴儿酒,也没那么容易的。

  可见那猿猴送礼,是真花费了一番心思和功夫的。

  太上皇一看这些道长们,一改以往天花乱坠的姿态,一个个都沉默不语,顿时失望起来。

  看样子,景祐说的没错。

  世间真修,哪里愿意在红尘中打滚,沾惹因果业障?

  也就景祐那小子,身在京城真武观,又不过16岁,虽然天资超凡,到底还是个刚长大的孩子。

  这才醉心功名利禄和娇妻美妾。

  这么一来,反倒显得李景孝越发的独一无二了。

  而且,等李景孝的修为越深,他对尘世间的名利,大概率也会和那些道家高人一样,慢慢的不在乎了。

  所以防备李景孝的事,当然不能放松。

  但也没必要像是防备那些王爷、大将军一样,成天像是防贼一样的防着。

  太上皇挥挥手,让十几个道士们离开。

  然后对戴权说道,“听说景祐和茅山关系极好,还受茅山掌教相邀,以师兄弟相称?”

  戴权猜到太上皇的心思,忙点头说道,“圣人,确有此事。

  听厂卫汇报说,茅山有三个真传弟子,被侯爷请去了道录司任职。

  平日里,称呼侯爷为‘师叔’,时常受到侯爷的指点。

  其中两位道长,一个主修茅山闪电奔雷拳,和侯爷在年三十宫里夜宴时,使出来的雷法是同一个功法。

  另外一位林道长,擅长符咒。

  这石道长和林道长,受侯爷所派,时常带着兵丁,在京城周围巡视。

  这几个月以来,两位道长还真的处理过好几起,妖邪、诡异为祸乡里的事。

  另外一位柳道长,好像是功力修为还不深,一直在道录司做些文案的差事。”

  太上皇不由动起了,邀请茅山掌教进京的心思。

  不过转念一想,京城已经有李景佑这个和茅山关系极好的存在。

  再把茅山的人,邀请入京,将来免不了一家独大。

  还不如把目标放在天师府,或者皂阁派,也就是灵宝派身上。

  只是一小会,太上皇就偏向了灵宝派。

  实在是天师府在三山符箓中,其实早就一家独大。

  前‘明’时期就敢和朱元璋的儿子联姻,这才遭到老朱的极力打压。

  到了本朝,天师府同样出了个另类的天师,又被打压的厉害。

  而灵宝派同样精通符箓,一定程度上和天师府的本事差不多。

  却又低调很多。

  自然就成了太上皇的首选了。

  一边命戴权拟旨,去请灵宝派的高人进京。

  一边又让戴权去命人,把宫里和大明宫的黄皮子、老鼠、蛇、刺猬之类的动物全请出去。

  至于狸猫和狐狸。

  狐狸确实极少,狸猫则多是宫中的嫔妃们养着当玩伴,排除寂寞之用。

  就算是太上皇,心里也有些顾忌。

  戴权也看出太上皇的犹豫,换成以前,这老太监肯定只是随便应付几下。

  可现在,就算不为了皇家考虑,也得为自己着想。

  想了想后,才汇报道,“圣人,宫里有些宫人心思不定,不妨把那些拜五仙的宫人,放出宫?”

  太上皇一听就明白戴权的意思。

  没了祭拜、崇拜胡、柳、黄、灰、白五种仙家的太监和宫女,这些容易成精的动物,自然就少了很多的机缘和吃食。

  一定程度上来说,宫人祭拜反而才是最大的问题。

  这次太上皇就没什么顾忌了,点头吩咐戴权去办。

  同时,还把这事告诉皇帝,免得皇帝不明就里,会在私下里护着那些宫人。

  皇帝听完,心思自然和太上皇差不多。

  有了这对父子的支持,宫中很快就掀起了清理运动。

  不少太监和宫女,虽然莫名其妙的被放出宫,但这次整顿内宫的行动,居然很是和谐。

  并没任何一个太监或是宫女,因为这而丢掉小命。

  说到底,戴权和夏守忠生怕这些人里,真有人能和五仙沟通,甚至借助五仙法力的本事。

  所以即便把人赶走,动作也很是温和。

  至于清理狸猫的事,最后还是不了了之。

  一来宫中多鼠患,二来,确实没人敢明明知道的把嫔妃们身边的狸猫赶出宫。

  特别是老太妃、皇后、贵妃这些人身边的狸猫。

  ——

  李景孝接了旨意,忙着尽快和元春完婚,当然没心思去管宫里的事。

  贾家那边是既激动,又担忧。

  皇家两次下旨,头一次是指定元春许配给李景孝。

  这次又特旨提前完婚,算是皇恩浩荡,恩荣不减。

  只是宫里的事,向来很难保密。

  更别说太上皇和皇帝暗地里的关系,算不上多和谐。

  天悬二日,宫里的事就更难保密了。

  李景孝完婚后,要带兵北上,抵挡鞑靼人南下的事,贾家只是花了两天时间就打听到了。

首节 上一节 160/23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剑出大唐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