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心不稳?不,贫道初心一直不变 第163节
还花了不小的代价,请了两位高人当护卫。
即便是陷在万军中,想走还是没问题的。
贾珠三人不由大喜,又客套一番,这才急匆匆的回去告诉贾母这事。
李景孝自然是继续修炼。
贾珠三人回到荣庆堂时,贾政已经从衙门里回来了。
一看贾珠三人笑容满面,知道见女婿的过程应该很顺利。
而且谈的应该也很好。
不想,贾珠拿出10张镇宅符后,借用李景孝的语气,对元春那是一顿夸。
顿时让贾母、王夫人等人喜笑颜开。
元春虽然羞的脸色羞红,但心里却甜蜜的很。
等听到李景孝花了不小的代价,请了高人护卫,贾家众人放心的同时,不由好奇到底是什么样的高人。
可惜贾珠三人虽然暗示李景孝,可李景孝却几句话就敷衍过去。
没打听出高人是谁,荣庆堂里的众人,不由看向了元春。
元春撇撇嘴,一想就知道,肯定是道家的高人。
而且还是很厉害的那种。
至于到底是谁,元春只能猜测,可能和茅山有关。
众人一听这话,心里就更放心了。
贾敬能真的修炼出道家法术,还是靠着李景孝的面子,得茅山传授秘法。
又得到李景孝的指点,在符咒一道上,也有了些成就。
能画出正儿八经的驱邪符了。
光是这,已经让玄真观,成了权贵们心里的‘有道真修之地’。
那些见不到李景孝的勋贵,也把心思打在贾敬身上。
可惜贾敬到底才入门,体内的真气,每天也就够画四五张符咒。
而成功率,又低的可怜。
所以贾敬很快就体会到,李景孝为何成天不见客的原因。
但四王八公这些老亲上门求符咒,贾敬确实拒绝不了。
现在李景孝亲自画的符咒,而且还是道家护宅神符就在元春手里。
还一给就是10张。
让元春和贾家众人,觉得李景孝确实喜欢和重视元春。
只是这么一来,就连贾母都觉得,元春手里既然有10张,自己这个当祖母的,怎么着也应该得一份孝敬。
贾赦、贾政等人,自然更不用说了。
元春很快就发现,自家未来相公,虽然疼惜自己,却也给自己带来个不小的难题。
按说分祖母、父母一人一张,再正常不过。
相信相公知道了,也不会介意。
可大伯、大伯母、亲大哥贾珠、珍大哥、链儿,宝玉,甚至是兰儿这个亲侄子都送。
那自己手里的符咒,都不够送了。
元春到底是个心思通透,有智慧的。
稍微想想,就笑着对贾母说道,“老太太,孙儿留5张这神咒在您手里。
怎么用,全凭老太太做主。”
贾母等人稍微一想,就知道元春不敢过于偏向娘家。
免得人都还没嫁过去,就让丈夫觉得,新媳妇是个‘什么好东西’,都往娘家扒拉的主。
不过元春到底留下了一半在贾家,虽然放在贾母手中。
但贾赦、贾珍、贾珠、贾琏看来,元春已经不愧是贾家大姑娘了。贾母、贾政和王夫人,也是一脸欣慰。
感觉没白疼这个孙女、女儿。
隔天一早,贾蓉强忍着背上的疼痛,在几个仆役的搀扶下,凌晨4点就从宁国府出发,去殿前司衙门报道。
好在贾珍、贾赦和贾政也算心疼他。
除了仆役外,还让贾琏带着几个老帐房,打算去帮贾蓉盯着后勤和军械。
免得真出错,逼得李景孝不得不砍了这小子的脑袋。
第142章 这才叫一门双国公
一连几天过去,即便是元宵节这天,贾蓉都没敢歇息,照样守在殿前司衙门当差。
可见这小子这次是真被打怕了。
却连累的还没结婚的贾琏,也不得不陪着贾蓉一起守在殿前司。
甚至昨夜贾琏还在想着,自己是不是求李景孝,跟着大军一起出征?
贾琏已经在打理荣国府的外事,别看还年轻,却也走过不少地方。
原著里,还带着林黛玉回扬州奔丧,一走就是小半年。
不仅圆满的处理好林如海的丧事,还顺利把林家几代人积累的财富和林黛玉,安全、顺利的带回到荣国府。
又因为亲爹贾赦,和大同、宣府这些边镇的将领私下里勾结,运私货出关卖给鞑靼人。
贾琏又不得不亲自跑去大同、宣府好几次。
即便是骑马,去大同或者宣府,一路上也有六七百里路。
可见这小子虽然是个妥妥的纨绔,却也不完全是废物。
甚至可以说,他比后世绝大部分权贵、富家子弟厉害多了。
只是一想到上了战场,很可能要厮杀。
一个不好就会伤了,甚至死在战场上,贾琏这才怂了。
至于贾蓉,贾琏只能在心里暗暗为他这个侄子祈祷,千万别被李景孝带着,一起上了前线。
要是只待在山海关,或者辽东镇协助打理后勤,倒是没什么危险。
也不用跟着大军行军。
不仅没危险,也不用吃什么苦。
若是前线打了胜仗,还有一份功劳。
殿前司衙门里,这几天倒是没人敢轻视贾蓉和贾琏。
李景孝连未过门媳妇的侄子,都让人上门抽了10鞭子。
其他人要是敢懈怠,出错,甚至打粮草军械、战马和其他物资的主意。
一旦被发现,李景孝绝对会杀人祭旗的。
当然,李景孝平时虽然不怎么管殿前司,1千马军的具体训练。
但只要有人受伤,隔天去殿前司衙门找他,都能拿到伤药。
所以李景孝都不用询问太多,只需要和这些伤兵聊几句。
大致就能知道1千马军的水平了。
而那些被他治疗过的骑兵,亲身体会过丹药的厉害,心里对他这个主帅的认可度极高。
而且李景孝既然不缺丹药,那士兵们上了战场受伤后,就不用担心自己会因为伤口溃烂而病死。
古代两军对战,直接战死在沙场上的,其实并不多。
大部分还是因为伤口发炎而死。
光是这点,李景孝就能获得1千马军的一致拥护。
更别说,李景孝当了副都指挥使后,除了每天中午、晚上加一头猪解馋。
骑战、骑射训练前十者,每月赏银子10两。
11到50名,赏银5两。
51到100,赏银3两。
101到300,赏银1两。
剩下的,同样给钱,却只有500文,并且下个月负责打扫马厩、给马匹洗刷。
虽然挺累的,但吃的更好,500文用来买粮,多养活一两人完全没问题。
几个月下来,这一千人对李景孝不说归心,至少没人会违背他的任何命令。
这其实就已经足够了。
又是清点和整理了一整天的粮草军械,贾琏都累的有些腰酸脖子疼。
更别说贾蓉本来还受伤了。
那副脸色发白,走路时,牵动了背后的伤口,疼的龇牙咧嘴的样子,确实让殿前司的文吏和军将们后背发凉。
事情传到宫里,太上皇和皇帝嘴角的笑意,压都压不住。
而且像是牛展鹏、柳威、侯亮这些和李景孝有些交情的勋贵子弟,这下想求李景孝带他们一起出征,又开始犹豫起来。
万一李景孝真是个面黑心冷的主,自己要是违背了军令或者犯错。
保不齐会被他当着大军的面,给用来杀鸡儆猴警告兵卒和将官们。
五天后,李景孝眼看明天就要娶亲,接元春过门了。
贾蓉真的一直都没服用三花玉露丸,自己都开始心疼这小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