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道心不稳?不,贫道初心一直不变

道心不稳?不,贫道初心一直不变 第165节

  并没亲近的意思。

第143章 结个婚爆率都提高了

  眼看李景孝对东平郡王穆莳和北静王水溶的态度,都有些冷淡。

  一点都不像是贾家,老是把四王八公当成老亲,甚至是盟友。

  这下婚礼现场中,除了脑子不好使的,或者立场有问题的,其他人对李景孝那是眼睛一亮。

  特别是忠顺王。

  太上皇要掌权,必然会拉拢旧臣。

  可皇帝要收权,自然会把目标放在勋贵们身上。

  可以说,隆德帝是最想‘削爵夺权’的那个。

  不过,在对待异姓四王的态度上,太上皇和皇帝其实差不多。

  可以说,要是把四个异姓王爷都罢爵,朝廷上那些国公、侯爷、伯爵等勋贵的日子,肯定会好过很多。

  而水溶娶了江南甄家的姑娘,甄家和贾家又是祖辈上的亲戚。

  可以说,水溶和贾家的关系其实很近,贾家被抄家,贾政能无罪释放,还官复原职继承了荣国府的门第,都是水溶在后面出力。

  但李景孝却对水溶很是冷淡,在场的聪明人,不由在心里对李景孝竖起大拇指。

  就连水溶自己,脸上露出尴尬表情,怒意一闪而过,但心里却想着,李景孝这明显是自保。

  朝臣关系太好,可不是什么好事。

  即便是儿女亲家,必要时,都会表露出互相敌视的态度。

  说白了,其实就是做给皇帝看的。

  水溶那么聪明,一想就明白李景孝的意思。

  不仅没看低李景孝,反而在心里对他更加的夸赞起来。

  但该拉拢,水溶还是会拉拢。

  一来李景孝明显就是一股新势力,二来,谁都想要他手里的丹药。

  李景孝要做的,仅仅只是对水溶,对其他三个异姓王爷不冷不淡就行了。

  甚至就连皇帝的亲弟弟忠顺王,都不热情。

  可他越是这样,就越是有人想接近他。

  拜完堂,李景孝在祝福和欢笑声中。

  被各家带过来的十几个小娃娃,热热闹闹的簇拥着,牵着元春手里的红丝带,带着她去了后院的洞房。

  出了正堂,李景孝嫌弃红丝带不方便,干脆握着元春的手。

  惹得跟随的丫鬟、婆子们不由捂嘴偷笑起来。

  元春虽然脸红的仿佛煮熟了一样,心里却暗暗窃喜。

  丈夫喜欢自己,对于新婚媳妇来说,是依靠。

  也是在这个陌生的新家庭中,站稳脚跟的底气。

  元春亦步亦趋的跟在李景孝身边,跨过好几道门槛,进了后院的洞房。

  李景孝扶着元春坐在喜床上,交代媒婆、抱琴、尤二姐、尤三姐照顾好元春,要是饿了,就叫人送点热饭热菜过来。

  眼看李景孝这么关心自家小姐,贾家陪嫁过来的婆子、丫鬟、抱琴和尤二姐、尤三姐。

  心里对陌生地方,和今后居住的新家,不免期待和心安了起来。

  李景孝此时也没多少功夫多陪元春,外面还有那么多的宾客需要招呼。

  自己这个新郎官,还得一桌桌的去敬酒。

  又交代元春几句,这才带着人去了中院的正堂。

  作为新郎官,今晚免不了被人灌酒。

  好在李景孝是个开挂的,酒进了嘴里,一个念头,就出现在游戏物品栏里。

  不管喝多少都不会醉。

  而且外界早就传说,他是酒仙。

  以前还有人不信,他能喝十几斤,甚至三四十斤烈酒。

  这次趁着李景孝再次娶媳妇,不少人都跃跃欲试的要灌他的酒。

  可惜从头到尾,李景孝都没让伴郎们帮自己挡酒。

  反倒是十几个伴郎,跟着他一路走下去,只陪到四分之一,三分之一的桌子,已经有人撑不住了。

  最后李景孝酒仙的名头,是越发的响亮。

  一顿喜宴,闹到晚上十点多,才剩下最后几桌,各家的年轻一辈还在拼酒。

  李景孝倒是不缺酒,游戏20级地图的小镇里,能买到汾酒、杜康、烧刀子和猴儿酒。

  而且游戏出品的东西,向来质量都极好。

  这次拿出来的汾酒,一个个宾客喝的都极满意。

  不少人在李景孝敬酒时,还问过这酒是从哪里买的。

  看样子,对方这是也想买些回去喝。

  或者用来招待客人。

  可惜李景孝暂时没心思卖酒。

  从广惠寺盗走的24个,600斤银冬瓜,就值23万两银子。

  加上价格神婆、庙祝的家底,大概有三十五万两银子在物品栏里。

  这笔银子,即便像是宁荣两府那样奢靡无度,也足以支撑十年八年的。

  否则光是卖酒的生意,每年赚几万、十几万两银子,应该很容易。

  至于游戏币,反正每天李景孝都会在游戏里刷怪,游戏币多的是。

  既然不缺钱,有时候手里掌握一门太赚钱的生意,不见得是什么好事。

  天朝从古至今都是官本位思维,这些好酒与其用来赚钱。

  还不如保持稀缺性,今后用来送人。

  或者招待客人,会比赚那几万、十几万两银子带来的好处更大。

  而且手里有权,都不用自己想着如何赚钱。

  有的是人会想尽办法给你送钱。

  甚至不用贪赃枉法,光是打出李家的名头,商队沿途省去的各种盘剥,就能让商人省去三四成,甚至七八成的成本。

  一万两银子的丝绸,从江南运往京城,只要打着左镇抚司的名头,或者李景孝的名头。

  省下一两千两的成本轻而易举。

  有权就等于有钱。

  而有钱,在天朝社会不过是人家手里的钱袋子而已。

  李景孝如果想盘剥地方,只需要派遣左镇抚司的人,去金陵、扬州、苏州、大同、两广、川蜀等地的水道设卡检查。

  一年捞二三十万两银子,和喝水一样简单。

  李景孝交代管事照顾好剩下的几桌客人,想了想,还是先去了一趟东院。

  秦可卿见他今晚这个时候还来自己这边。

  心里感动的同时,又担心被元春知道了,还不知道心里会多恨自己。

  所以秦可卿没好气的搂着李景孝的胳膊,把人往外推。

  李景孝也是担心秦可卿伤心,现在见她不像有事,这才放心的去了西院的后院正房。

  刚进西园的后院,就有贾家陪嫁过来的丫鬟,急匆匆的跑去向元春汇报。

  李景孝也不在意,还特意慢走。

  进了洞房,媒婆一番喜庆、吉利的话说完,拿着李景孝赏的20两银子,欢天喜地的出门。

  剩下的事,当初和秦可卿已经经历过一次。

  所以李景孝一点都不急,掀红盖头,带着元春喝交杯酒,最后自然是洗漱之后,搂着浑身发烫的元春安歇。

  没多久,屋子里一直传来打斗声,最后元春实在斗不过李景孝。

  又担心自己新婚,就没法让相公满意,只能把紧张和期待不已的抱琴叫了进来。

  李景孝自然不会客气。

  陪嫁的丫鬟的本职工作里,就担负着替小姐承担压力的责任。

  李景孝去过贾家几次,教导元春练武的同时,也教导抱琴练武。

  几次接触下来,免不了肢体接触,主仆俩对李景孝其实已经熟悉了起来。

  这番比斗,有点水到渠成的意思。

  果然和秦可卿、宝珠、瑞珠一样。

  元春有50点经验,抱琴则是25点。

  直到子时,屋子里打斗的动静才消停了下来。

  还是小姑娘的尤二姐、尤三姐。

  强忍着羞意,带着贾母和王夫人亲自为元春选的四个家生子出身的小丫鬟。

  端着洗漱用具和热水,进了主卧。

  李景孝当初和秦可卿结婚后,还不习惯有人服侍。

  可被宝珠、瑞珠当废物一样服侍了这么久,也就习惯了。

首节 上一节 165/23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剑出大唐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