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心不稳?不,贫道初心一直不变 第211节
大战期间士卒处于紧张状态下,稍微一点情况,就会让士兵们心里紧张。
大营里若是出现大的喧哗声,那些听不清楚到底是什么事的士兵。
第一反应就是拿起武器。
而古代军人穿的衣物,可不是现代社会一眼就能靠着衣服,就认出是否是自己人的统一军装。
有的人会穿戴盔甲。
有的人则是衣服都来不及穿,衣衫褴褛的急匆匆冲出帐篷。
要是和人相撞、跌倒,后面的人,是真有可能以为同伴被人砍死。
拿着刀就砍向对面的人。
有时候仅仅就因为这点事,就导致整个大营乱了起来。
这就是所谓的‘营啸’。
即便是近代社会的镁军都有过,夜里交战打了半天,才发现对面居然是自己人的例子。
十几声虎啸后,鞑靼人的大营里的马匹立马就惊了。
大量鞑靼人紧张兮兮的拿着武器冲出营帐,听到大营里乱哄哄的马蹄声和马匹的嘶鸣声。
还有同伴大声呐喊声,不知道情况的士卒心里就害怕了。
有人只想逃出大营,避开他以为的敌军夜袭。
有人想把周围的士卒聚拢抵挡敌人的袭击。
别说安抚士兵了,十几分钟后,虎啸声音没了时,整个大营早就彻底乱了。
等李景孝带着大军赶到时,整个鞑靼营地根本组织不起任何,有组织成规模的军阵。
李景孝立马带着二福等亲卫和重骑兵冲锋,而900重骑兵眼看自家统帅身先士卒,士气顿时爆棚。
跟随他直接冲进了鞑靼人的大营,杀掉任何挡在大军前面的人。
跟着重骑兵冲锋的2000千女真人,2000辅兵冲入大营里时,抵挡的力量就更少。
而这四千人,反而是最大杀伤鞑靼有生力量的功臣。
而且这四千人不仅肆意砍杀,还一路放火烧帐篷。
剩下的1600轻骑兵,则在绕着大营左右两侧射箭,击杀那些想逃走的。
一百多左镇抚司的校尉们,则专门负责击杀有价值的目标。
等李景孝带着900多重骑兵杀穿整个营地绕回来,再次冲杀进大营里时,大半个鞑靼营地已经烧了起来。
半个时辰后,李景孝骑马立在营地外一处山坡上。
眼看营地内所有人都杀疯了,忙拿出今天中午在游戏里,新刷到的30级古琴。
这琴只是拿出来,让人一看就知道肯定不凡。
琴身不仅闪烁着琉光,隐隐还有两条红色,长着长长龙须的鱼龙在琴身上游动。
鱼龙琴-法术威力+30%、法术消耗-30%。
附带镇魂、音震的效果。
弹了一曲《春江花月夜》才让狂躁不已,正在大营里肆意杀戮的军卒们慢慢恢复了理智。
而且听到这琴声,大周的兵卒很快猜到,肯定是自家侯爷弹的。
要不然,杀光大营里的鞑靼人后。
辅兵和女真人、还有大周的士卒,说不定也会自己打起来。
稳住了军心,李景孝这才开始不断下达命令。
隔天一早,等他从鞑靼人的主帐里走出来,大军已经打扫完大半的战场。
昨夜直接斩杀超过6千人,俘虏2千伤员,逃走的鞑靼人应该有两三千。
李景孝也不管被打散的溃兵,这些人基本上很难汇聚起来。
金银珠宝之类的财货,粗略清点之后,大致有十几万两银子。
李景孝按照和士卒们的约定,6成下发给了士卒们。
但实际上,真正有价值的是牛羊和战马。
剩下的4成,1成归自己,3成归军官。
就连女真人也一样待遇。
但女真人的赏赐和抚恤,李景孝直接交给了王忠。
要是这家伙不发给手下,那就失了人心。
要是下发,女真骑兵们可不会感激他这个首领,而是感激李景孝这个给他们发钱的主帅。
所以说有些钱,不是那么好拿的。
不过最大的收益,还是大军花了一天时间,把昨晚四散跑走的战马,最终找回了五千多匹。
至于几万头的牛羊,李景孝直接命令2千辅兵协助3千后勤兵赶回辽东。
之前在草原腹地破敌十二次,缴获的牛羊、马匹更多。
但马匹被大军留下之后,牛羊除了吃掉和做成肉干之外,带不走的全直接宰杀和遗弃掉。
不过这次因为离辽东只有三百多里,而且追兵早已经不追了。
李景孝自然不会再把缴获的牛羊都宰杀掉。
可以预见今年冬天,鞑靼人的日子会很不好过。
特别是那些跟着鞑靼人大汗,去攻打大同和宣府的牧民,回去后发现自己的部族被灭,牛羊帐篷等等生活必需品也没了。
就只能投靠其他部族,这么一来粮食肯定会短缺。
下午。
拿到钱的士卒们,对于再建设一座京观的事,不仅没任何意见,还干劲十足。
现在已经是七月初了。
尸体不处理好,麻烦很多。
隔天大军启程之前,李景孝还让石德龙三人设坛做法,超度死亡的鞑靼人。
免得怨气过重,最后都成了厉鬼。
虽然这里是草原,祸害的是草原牧民。
但李景孝知道,战场上死亡的兵卒不仅怨气重,容易化成厉鬼,将来说不定还会孕育出鬼王。
这种鬼王天然就敌视大周,一个不好,倒霉的还是大周。
而石德龙三兄弟,之前已经主持过十二次,所以算是得心应手。
更别说,有李景孝帮忙画度魂符,效果比石德龙三人厉害多了。
大量的度魂符贴在京观上,什么怨气都会被打散,魂魄被超度。
最后,李景孝又在一块巨石上,用长剑刻下几十个字。
还特意注明,这是大军的第十三场胜利。
看的石德龙三兄弟暗地里摇头,实在不明白自家大人,为什么如此热衷于铸造京观。
虽然算是勒石记功,但铸造京观的负面影响同样不小。
千百年后,有人对他歌功颂德的同时,也必然会有人骂他残暴。
但李景孝心里很清楚,有时候越是有人骂,名气反而越大。
若是像大魔导师‘汉光武帝’刘秀一样,明明功绩不小,却过于完美,后世知道他的人反而不多。
就连拍电视剧,都没什么人愿意拿他当主角。
做完这些,李景孝才带着二福等人和1600轻骑兵,追上早上就出发的主力。
李景孝骑着马,停在一处山坡上,看着漫山遍野的几万头牛羊,和足足两万六千多匹战马和四千匹驮马。
心里不免有些自得。
出发时,只带了一万多匹马,而且其中三千匹还是东拼西凑的驽马。
可几个月过去,马匹的数量直接多出2万匹。
牛羊加起来,少说也有七八万头。
要不是辅兵队伍里,大部分人都是牧民,或者被鞑靼人俘虏后,负责养马放牧的奴隶。
想把超过十万头牛羊马,顺利带回大周,肯定不会像现在这么容易。
好在草原上正是绿草遍地的时候。
李景孝亲自带着1600轻骑兵和2000女真骑兵,在大军前面探路。
顺带着驱赶或者防备着,一路上遇到的兀良哈蒙古人的部落。
好在兀良哈蒙古人,虽然和鞑靼人同属一个种族,但相互之间的关系却紧张的很。
鞑靼人过去能成为草原最大势力,自然免不了和兀良哈、瓦剌争夺草场。
瓦剌人还被鞑靼人驱赶到了草原西边。
兀良哈则被赶到了东边。
所以只要李景孝对这些兀良哈部落客气点,很容易就获得一个个部落的热情招待。
要是遇到部落有好马,干脆花钱,或者用牛羊和他们换。
比起京城马市的价格,草原上的马匹便宜了至少三四倍。
一匹上好的军马,在京城至少大几十两,甚至一百多两银子。
可在草原上,10两、20两就能买到。
普通的驽马就更便宜,几两银子就能买到。
四天后,大军抵达了王忠大儿子王台的地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