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心不稳?不,贫道初心一直不变 第215节
李景孝无所谓。
甚至就连殿前司副都指挥的位置,他其实都已经不想要了。
不过李景孝不想当,皇帝第一个不答应。
即便他什么都不做,甚至和皇后亲弟弟,也就是殿前司都指挥使曹伯年一样。
成天不去衙门报道,也不去宫里打卡上班都无所谓。
只要李景孝还是殿前司副都指挥使,兼马军统领,对外和对内都是一种威慑。
顺带着,升了个从二品的镇国大将军。
这种勋官实际上没什么用,也就是增加了俸禄和荣誉。
其他的官职不变。
李景孝无奈,只能向皇帝建议,殿前司马军因为从当初的1千骑兵,增加到4500人。
干脆设置四个指挥使。
升殿前司马军‘领班都虞侯’汤志杰、常瑞为指挥使,分别统领900重骑兵,1600轻骑兵。
从轻骑兵中选拔100人加入到重骑兵对,恢复到重骑兵1000人的编制。
再升牛展鹏和陈鸿升为指挥使,分别统领2000辅兵改变的轻骑兵。
反正牛展鹏和陈鸿升在草原上,就一直统领着雇佣而来的鞑靼、女真和塞北汉人组成的辅兵队。
太上皇和皇帝一看就知道,李景孝这是分权出去,他自己甚至都不直接掌握任何一支骑兵。
明摆着就是担心自己会被猜忌。
太上皇笑着看了眼皇帝,殿前司是皇帝直属近卫,和侍卫亲军司合称御前两司。
兵员数量,之前殿前司1千马军,2千步兵,加上侍卫亲军司的5600人,一共8600人。
李景孝带着4500战兵和3000后勤兵回来后,一下子就涨到了16100人。
而且李景孝这7500人,可都是有实战经验和精锐。
可以说,太上皇这次的让步确实很大。
隆德帝听完就脸色一喜。
但他没完全同样李景孝的建议。
四个马军指挥使没问题,每人也只统领1千人。
李景孝这个都指挥使,还是管着那900重骑兵,补齐了人数后,恢复到1000人。
其他四个人,每人一千轻骑兵。
不过千人队,可不仅仅只有战兵,大周一个千户有1120人。
人数不够就从侍卫亲军司挑选。
也就是说,今后殿前司马军一共五千六百人。
李景孝管理的人马,比过去1千骑兵,足足翻了五倍。
李景孝郁闷的点点头,好在以前他就不怎么管事。
又有四个从四品的指挥使在,再把赵军明和韩孟卓调到殿前司当领班都虞侯。
训练、值班、巡防之类的事,全扔给他们俩做。
隆德帝对于赵军明和韩孟卓的调任,想都不想就答应下来。
之后对大小军官们的封赏,也都挺丰厚的。
实权大多虽然只是六品、七品,但散官级别好几个都是正四品‘上骑都尉’。
或者从四品的‘骑都尉’
贾蓉这小子,直接成了殿前司正六品库曹官。
皇帝还加恩,赏赐了贾蓉麒麟服、从四品‘骑都尉’、锦衣卫左镇抚司、从五品副千户的官职。
乐得贾蓉人都傻了。
其他人对他也是羡慕的要死。
可谁让这小子是宁国府的子孙,又是新任国公爷的内侄。
牛展鹏和陈鸿升两人同样得了麒麟服,还得了正四品‘上骑都尉’,正四品明威将军。
比起他们老子,也只是差了一两级而已。
所以请客吃饭的,就是他们俩了。
牛展鹏和陈鸿升自然不会拒绝,大手一挥,直接在醉仙楼包下整个酒楼。
李景孝在草原上走了一圈,虽然说缴获6成归士卒。
他自己只拿1成,但实际上,有些东西根本不会分发下去。
李景孝光是黄金就带回了1.8万两。
银子则有21万两,珠宝、人参、鹿茸等珍贵药草31箱。
牛展鹏和陈鸿升作为辅兵队的统领,少说也分到了四五万两的银子。
花上千两银子请客,实在是毛毛雨。
贾蓉这小子虽然在后勤队,但他是李景孝内侄,搜刮到的好东西也不少。
镇国公府、齐国公府和宁国府更是大摆宴席,连着宴请三天。
一时间,京城里的勋贵和各家的子弟们,那先羡慕的眼睛都冒火。
牛展鹏、陈鸿升和贾蓉,一下子就成了诸多勋贵子弟巴结的对象。
至于李景孝,想进他家的门可不容易。
那些纨绔子弟此时见了他,一个个都像是鹌鹑一样。
李景孝喜欢建京观的事,这段时间随着朝堂上,因为如何封赏他而吵的不可开交时,早就传遍了京城。
还有为了整顿军纪,在草原上当着大军的面,亲手砍了十几个兵卒,其中还有个虞侯。
更是用鞭子抽了所属百户和其他虞侯的鞭子。
所以一些胆子小的纨绔,看到他更是瑟瑟发抖,生怕李景孝看自己不顺眼,用鞭子抽他们一顿。
——
第174章 还是家里好
李景孝出了皇宫时,已经是下午了。
一身麒麟国公服穿在他身上,隐隐已经露出一股子压迫感。
一些见过血的大内侍卫,一看就明白,这位爷在草原上,是真的杀了个尸横遍野,否则身上的气势不可能这么强烈。
而李景孝一出门,就看到贾衡带着十几个家丁,翘首以盼的等在皇宫外。
一看到自家老爷,在夏守忠、长顺和四个小太监的陪同下走出了皇宫。
立马脸色一喜,急匆匆的迎了上来。
噗通一声跪在地上,大喊着,“小人等恭贺老爷得胜归来。”
李景孝哈哈一笑,和夏守忠拱拱手,“公公留步,待某打理好家中琐事,再请公公上门喝一杯。”
夏守忠笑呵呵点点头,“公爷离家这么久,确实该好生休养几日。
咱家等着公爷的帖子,定要不醉不休。”
李景孝哈哈一笑,随手一张两千两的银票,悄无声息的出现在夏守忠的袖子里。
这太监目送李景孝上了追风,这才偷偷看了眼银票,顿时脸色一喜。
暗道还是公爷念旧,自己发达了,也没忘了老朋友。
两千两银票是真不少了,京城外能买下200亩田。
即便是上好的水田,也能买到一百四五十亩了。
但原著里夏守忠和戴权去贾家打秋风,一拿就是两三千两银子。
可见那时候,贾家其实已经预示着要出事了。
可惜贾家一家子的蠢货,以为给了钱就没事了。
却不知道,人家敢上门要那么多的银子,必然是宫里对贾家很不满了。
还有元春被立为贤德妃,一家子人以为靠着元春,就能继续享受荣华富贵。
却不知元春省亲时,早已经暗示,让贾家万不可奢靡浪费,亦要谨言慎行。
——
一路骑马回到家,远远就看到站在大门外,翘首以盼的秦钟和贾宝玉。
看到马队跑过来,眼尖的仆役立马大声喊起来。
几个小丫鬟藏在侧门后面,听到说‘老爷回来了’,一个个激动的忙往里面跑。
等李景孝在家门口下马,已经有仆役开了中门。
秦钟和贾宝玉两个小舅子,代替可卿和元春出门相迎。
齐齐拱手叫着,“恭迎姐夫平安归家。”
随后兄弟俩又说了一大堆喜庆的话,李景孝一听就知道,肯定是他们俩的姐姐们教他们这么说。
下马扶起两个小舅子,抬眼瞧了瞧。
暗道半年多不见,两个小子都长高了一些。
而且秦钟稍微晒黑了一点,看样子自己没在家时,这小子也没偷奸耍滑,应该一直都有认真习武。
至于粉雕玉琢的贾宝玉,李景孝对于让他练武,早就不抱什么希望了。
只要这小子老实点,其实待在家里和漂亮丫鬟厮混,也没什么不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