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道心不稳?不,贫道初心一直不变

道心不稳?不,贫道初心一直不变 第223节

  称呼上也不再是夏太监,而是夏公公。

  夏守忠早就从厂卫那边知道,这两个三十左右年龄的女人,不仅是李景孝请来的护卫,还是两个活了几百年的大妖。

  皇帝为此还担心了好多天,最后还是太上皇一句,既然杀不得,也杀不掉。

  与其赶走,还不如明晃晃的继续待在李景孝身边。

  皇帝想了想,这才无奈的接受。

  而且真赶走的话,鬼知道会不会变化成其他人的模样,大摇大摆的进城。

第179章 整顿军纪是个麻烦事

  万一得罪狠了,两个女妖可能不敢对人皇下手,却不妨碍她们在边关搞事。

  北方鞑靼人崛起,几十年里,把强盛一时的瓦剌赶去了草原西边。

  又把‘兀良哈’所部,逼得只能去东边更加苦寒的地方,去和女真人争夺牧场。

  这也是女真人最近几十年,为什么不断南下进入辽东,在大周和高丽的边境地带,或者进入山林里生活的原因。

  这时期的女真人,确实过的挺苦的,但也是因为恶劣的生存环境,造就了女真人凶悍的战斗力。

  不是他们天生就善于战斗,而是被生活逼的只能和野兽抢食。

  而南下的女真人半耕半牧,战斗力就远远比不上野女真。

  而野女真人在一定程度上,战斗力还不如鄂温克和达斡尔组成的索伦兵。

  1千披上三层甲的索伦兵,是真敢冲击上万人的敌军,往往还能击溃对手。

  而明朝时期的女真人,根本不承认自己和野女真是同族,不仅歧视,很多时候还主动攻击他们,争夺更多的山林和牧场。

  也就是说,李景孝其实完全可以招募野女真和索伦部。

  可惜他没心思造反,这才一直没派人去黑龙江招募士兵。

  而鞑靼人的崛起,在皇帝心里,塞北的蛮族才是最大的敌人。

  一定程度上来说,李景孝北征之后,太上皇和皇帝父子俩对他的容忍度也提高了。

  好在李景孝自己就知道避嫌,这么一来,皇帝父子俩就越发的重视李景孝。

  别说不上班了,就算李景孝欺男霸女、猖狂跋扈,也不会对他动手。

  总要先劝一劝,实在劝不动,或者越发的变本加厉,让皇帝父子俩实在没法忍受,才会真正的对他动手。

  不过,动手之前,也肯定会做万全准备。

  没几年时间,根本不可能联络到足够压制李景孝的道家高人。

  所以说,只要李景孝自己不作死,大周勋贵第一人的称号,早晚会是他。

  ——

  李景孝对于皇帝让自己在真武观祈福的事,那是一口答应下来。

  请夏守忠去待客厅喝茶时,随手送了两颗‘颗大光润’的东珠给他。

  所谓东珠,是指松花江下游及其支流所产的珍珠,在明清时期一直都极为珍贵。

  夏守忠低头一看,就看出这两颗东珠是上品中的珍品,没三四百两银子根本买不到。

  脸上的笑容立马灿烂了三分。

  分主次坐好,眼看胡仙儿和柳翠彤,仿佛婢女一样端茶倒水,心里对李景孝不由佩服得五体投地。

  皇宫里的皇后、贵妃再尊贵,也不如两个活了几百年的大妖,心甘情愿给人当侍女来的有面子。

  李景孝见夏守忠盯着胡仙儿和柳翠彤看,就知道这两个女妖的身份,早就被皇帝和太上皇知道了。

  李景孝咳嗽一声,夏守忠这才回过神。

  眼看胡仙儿恶狠狠的瞪着自己,顿时吓得心肝都要颤抖起来。

  李景孝挥挥手,对着胡仙儿和柳翠彤说道,“好了,不用你们服侍了,去把石道长三师兄弟请过来。

  协助老爷我做法事。”

  胡仙儿立马低眉顺眼的屈膝行礼称‘是’。

  等两个女妖走了,夏守忠这才后怕的伸手,用衣袖擦了擦脑门上刚冒出来的细汗。

  李景孝笑着打趣道,“我说你也是跟着陛下多年的得力内侍了,怎么还这么强的好奇心?”

  夏守忠尴尬一笑,无奈摇摇头,本想解释几句,但转念一想还是算了。

  没说破,这两个大妖就是李景孝的侍女。

  说破了,那就不能真的当她们只是侍女。

  而且宫里多的是内侍和小太监信奉仙家,虽然这股子歪风已经压下去。

  但夏守忠多多少少知道一些禁忌。

  仙家其实最忌惮有人说破她们的真实身份。

  一旦有人指名道姓说胡仙儿是狐狸精,说不定就会对胡仙不利。

  到时候,这女人肯定恨死你。

  而狐妖大部分都不是什么大度的人。

  说好听点是恩怨分明,说不好听点,就是小心眼。

  报复起来那是没完没了。

  夏守忠正想着交代李景孝几句,忽然又想起,自己可是一直随身携带李景孝送的驱邪符。

  忙从胸前的衣服里,掏出个锦囊,里面的驱邪符虽然完好无损,却一点反应都没有。

  李景孝见状,哪里不知道这老太监的心思。

  不等他开口,就没好气的说道,“我说夏公公,人家可是身居功德的仙家。

  不仅从不杀人,你没惹急了她,她不会对你有恶意。

  我送你的驱邪符,虽然自问不凡,但也不是随便遇到个异类,就得喊打喊杀。”

  夏守忠这才放心下来,心里对胡仙儿和柳翠彤也没那么害怕了。

  这才叮嘱道,“国公爷,陛下体谅您北征辛苦,但您可别耽误了殿前司‘前后左右中’五千马军,和侍卫亲军3千新军的训练和教导。

  毕竟殿前司‘前’‘后’两军2千人里,多有鞑靼人、女真人和逃去关外的汉人流民。

  这些人可不像我大周百姓,对朝廷忠心耿耿。”

  李景孝点点头,自己带回来的900重骑兵、1600轻骑兵,2000佣兵被皇帝亲封‘虎贲军’之后。

  分成了前、后、左、右和中军,补充了几百人后,现在的殿前司马军足足五个千户所。

  率军回程时,牛展鹏、陈鸿升就暗示过,要小心这些鞑靼人和女真人。

  但李景孝想直接发一笔钱,解散这2000骑兵中的女真人和鞑靼人,牛展鹏、陈鸿升两人又不愿意。

  十几场大战下来,至少一半还活着的人里面,是从蓟州以北草原上招募而来的牧民或者无地的流民。

  一路征战几个月,加上李景孝赏罚分明,早就真正归心。

  真正要注意的,反而是大军离开塞罕坝的多伦湖,脱离了鞑靼人的追击后。

  大军攻击辽东那一万鞑靼人营地时,招募和补充的几百汉人、女真人和兀良哈所部,被鞑靼人抓来当奴隶的蒙古人。

  这些人的口袋里,可不像之前的佣兵,个个都装着最少上百两,多的几百两的银子。

  想让人家给你卖命和听话,得先施恩于人,再以军纪管束,最后许诺个好前途,才能真正归心。

  李景孝想了想,对外面喊了句,“二福”。

  鲁二福忙进来,就听李景孝说道,“明日你带着左镇抚司一个总旗的人,去给我看看,殿前司马军是否有人违反军纪。

  问题不严重,给我打板子。

  若是有胆大包天的,直接砍了。”

  鲁二福心里一紧,忙点头抱拳接令。

  等二福出去后,夏守忠张张嘴,想问只是监督殿前司马军可不够。

  但话到嘴边,忽然想到,侍卫亲军可不归李景孝管。

  让他插手侍卫亲军,那是自找麻烦。

  而且仔细想想,李景孝打了殿前司马军的板子,消息必然会传遍整个殿前司‘马’‘步’军和侍卫亲军。

  那3千多后勤兵,转变成侍卫亲军的新侍卫们,要是知道李景孝严明军纪的话,必然会老实起来。

  再被抓到有人违反军纪,那就是自己找死。

  至于造反或者违抗军令,只要李景孝还在,殿前司五千马军还在。

  给他们十个胆子都不敢胡来。

  李景孝可是实打实,带着他们一路转战千里,杀得草原人头滚滚。

  还在草原上,筑了多座几千、上万人的京观。

  说凶名赫赫,一点也不为过。

  送走了夏守忠,李景孝还是有些不放心的,让人去把牛展鹏和陈鸿升叫来。

  前军和后军的2千人,就是归属他们俩指挥。

  而这两千人,也全是之前的辅兵。

  既然夏守忠特意提起,肯定是已经有人违背军纪,或者其他问题。

  等牛展鹏和陈鸿升到了,就被李景孝骂的狗血淋头。

  俩人一看李景孝发怒,那是屁都不敢放一个。

  在草原上时,李景孝是真狠的下心杀自己人。

  虞侯、百户都被他杀了两个,要不然,光是有赏赐,可压不住这些兵痞。

  特别是大军孤军深入,前路茫茫,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全军覆没时。

首节 上一节 223/23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剑出大唐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