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看仙倾 第161节
丰州最不缺的就是土地,也就意味着这些高高在上的仙人老爷想盖多大就盖多大。
而这宅子若放在其他州,气派程度已经堪比世家了,这也难怪那些仙庄就算没了供奉也不愿意离开。
匡诚此时将目光收回,转头看向季忧:“来的路上,你不是已经占下了落月山庄?”
季忧点了点头:“但这个更大一些,而且州牧建议我还是把家宅放在距离丰州府更近的地方,这边距离长宁渡更近,来回方便不少,我觉得也是这个道理。”
“看来州牧大人也深知仙权至上的道理,十分是想傍上你这个世家。”
关于季忧择地一事,其实丰州各级官员都有心思。
毕竟这是丰州的第一个世家,离谁更近一些,未来对自己的家族自然要更好一些。
在其他八州,因为依附于千年世家而让家族屹立起来的事情并不在少数。
所以在五大仙庄搬离之后,贺章便主动邀请季忧来此转了转。
其实对于贺章的这番心思,季忧自然是明白的,思来想去,也觉得此地不错。
这地方马车半日便能到长宁渡,仙船半日便可到盛京,来回也算是方便不少。
另外虽说仙权至上是青云天下的定理,但丰州府始终是丰州的心脏,消息接收,反应速度,总比下属的丹水郡要快一些。
季忧随后朝前迈步,带着众人走入了原浮烟山庄的宅院。
入内再看,白玉大道的两旁皆是翠柏林立,向内走便是一花草丰茂的园林和宽阔无边的池塘,由廊桥连通,池心有座小亭。
主殿就在池塘后方,东西两院原本是庄内弟子的住所,如今已是人去楼空。
邱家夫妇看着这一幕,忍不住张大了嘴巴,而方家父女也是心中震颤。
奉仙山庄搬离玉阳之后,有些胆子大的曾入内看过,但与这里相比,也不过是陋室而已。
“老邱。”
“少爷。”
季忧看着他:“以后这就是新的季家了,管家还是你来做,我先前已经交代过州牧,待我回天书院后,丰州税奉一事要你经手,你在季家做了多年管家,这件事对你应该不算问题。”
邱忠听后抬起头,表情有些惶恐。
他做过季家的管家是不错,但那也仅仅只是一个玉阳县的地主门庭,可现在他要管的,几乎是整个丰州的税奉。
但季忧也没什么办法,就如那些人描述他是孤身一人那般,他此时所能信任的人着实不多。
而且对于算数什么的,他着实也不在行。
这也就是青云大陆为何将“生生不息”看的几乎和“修仙”一样重要的事情。
因为在这每个角落都存在利益争斗的地方,血缘永远都是最直接且牢靠的纽带,一个人再强永远也有力所不能及的地方。
匡诚此时不禁皱眉:“季兄,丰州如今虽然安稳了不少,但其他仙庄终究还在虎视眈眈,老邱是个凡人,让他主理一件这么大的事,我怕会有危险。”
“没关系,裴师姐决定留下了,她会帮我看着此地,以她融道境的修为,不会生出什么乱子。”
“裴仙子不回天书院了?”
季忧点了点头:“她也是思考了许久,昨日才跟我透了口风的,我当时也觉得有些意外,但细想之下倒觉得合理。”
裴如意是丰州本土人士,出身官宦之家,拿了名额入了天书院。
但因为没能入的了内院,身后又没有修仙世家,便和季忧一样孤身没有去处。
五年期满之后,她为了继续留在天书院加入了掌事阁,从行走做到了招生,虽然被称为外院首席,但其实她自己心里清楚,这意义不大。
尤其是在岐岭一事之后,她更加觉得待在天书院也没什么好的。
所以在他们长途跋涉,闯入丰州府的时候的,裴如意便想清楚哪里才是归处。
季忧在玉阳县认下了七十二名义子义女,这虽然是当初一个取巧的手笔,但随着季忧身份的变化,她觉得自己似乎找到了更合适的事。
她打算留在季家做教习。
义子干女能否修仙这件事,青云仙规并没有什么明确的规定。
另外丰州这地方,地广人稀,也没有人真的会一直遵守青云仙规,不然夜城山也就不会尸骸遍地。
她一年前在玉阳县见过邱茹,知道经过季师弟漫长的灵气温养,这小姑娘在修行之路上一定会走的十分平顺。
而其他一些孩子也暗中被季忧所温养过,应该能有所建树。
对于裴师姐的这个决定,季忧当然举双手欢迎,毕竟家中有人看着,他才能够放心地去天书院熬老头。
听到季忧的讲述,匡诚恍然大悟:“所以,这也是你请陈夫子过来的原因?”
“不错,回玉阳县的那几日,我不是去听过陈夫子几堂授课?觉得他虽然有些迂腐,但忠孝仁义教的还是不错的。”
季忧转头看去,就看到一位老头正捋着长须,领着一批孩子在宅院之中闲庭信步。
这位就是陈夫子,应该有六旬了,身材清瘦,是个迂腐的老者。
季悍匪此生有许多的师父,如将他领入仙宗的曹劲松,如教他剑道的齐正阳。
但其实最开始的那个教他了解世界的,就是这个陈夫子。
此时的陈夫子正迈步从院中而来,仰头指着牌匾:“季忧啊,你这门匾之上有个错字,宅院的宅和山寨的寨虽然音似,但可不是一个字啊。”
“没错,就是这样的,通假字。”
“?”
陈夫子看着牌匾上的“季寨”二字,琢磨半晌之后捋了捋长须:“呵,有点意思。”
匡诚也看到了那个“通假字”,此时转头看向季忧:“这么大的寨子,季兄可能还真的需要一个能镇得住的压寨夫人啊,不然后院难免会起火的。”
“镇得住的,我对她有信心。”
正在此时,刚晴朗的一日天空忽然又有隐约雷鸣,似乎又要下雨。
于是众人抬头看向天上,随后再低头,就见陈夫子已经迅速地走到了连廊之下,靠在廊柱后面准备躲雨。
不过有时候打雷未必有雨,陈夫子就又从连廊探出头来,对着阴沉的天空凝视了许久。
季忧看向陈夫子:“胆子还像以前那么小?”
匡诚点了点头:“一向如此。”
随后州牧府的管家便来了此地,说是州牧大人在府中设宴,邀请几位再去丰州府做客,聊表心意。
于是众人便从季寨离去,到了贺章的府中。
邱茹吃的停不下来,小小年纪,食欲旺盛的不行。
她极其喜爱鸡腿,但还是每次都吃一个,然后泪眼朦胧地把剩下的那个留给少爷,但留下的时候嘴巴都要馋哭了,内心的挣扎展现的淋漓尽致。
曹劲松看着她忍不住开口:“看来邱茹也到了该启灵的岁数了。”
裴如意闻声开口:“等师弟与教习返回天书院,我会教她感受先天灵气,助她启灵。”
孩童食欲旺盛代表着生长发育的极速阶段,身体也相对而言稳定了不少,这个阶段,体内的先天灵气最为活跃,身体也足够承受外来灵气的灌入,是最适合启灵的。
在其他的世家当中,孩童也基本都是在这个年岁启灵。
小丫头从小跟着邱忠吃苦受罪,便连肉的味道也没尝过,但此刻的起步却丝毫不输给那些世家子弟了。
“可我不想修仙啊。”
“?”
邱茹眨着眼睛,看向姨姨伯伯们,用稚嫩地语气开口:“修仙的都是坏人,我要跟少爷当土匪,到时候吃香的喝辣的。”
此时满桌的人都忍不住转头看向认真干饭的季忧,眼神显得十分古怪。
季忧抬头看他们,心说怎么了?这是我打小教的好啊,看看这雄心壮志,随后便把鸡腿给了邱茹:“吃,以后你就是丰州第一女悍匪。”
邱茹口水哗哗的,当悍匪的理想深刻地烙印在了心中。
晚宴结束之后,众人离席散场,匡诚被季忧叫到了他目前所住的东厢。
他的房间并不整洁,但也不能说是乱,因为里面摆放的全都是一些文书与籍册,散乱在床上,书案上,许多都是已经被翻动过的。
季忧挑了几本,伸手递到了书生的怀中。
“这是什么?”
“丰州这些年来所有的官方文书,黄册,以及仙庄入丰州择地成庄的记载。”
匡诚微微一怔:“这是贺大人送来的?”
季忧点了点头:“他说虽然我只是在此建立世家,但还是要对税奉、仙庄之事了解清楚一些才好,这样即便我远在天书院,也能心中有数。”
匡诚忍不住抬起头,无奈轻笑:“如今的大夏官员,当真成为了为仙家服务的工具了。”
这些文献资料在大夏律法之中是不可以向任何人公开的,除了州牧之外,也就只有户部及当今大夏皇帝可以查阅。
但这条明文规定,此时却如同虚设。
匡诚伸手翻开手中的黄册,细细观之,随后眉心慢慢皱紧。
所谓黄册,就是征收税款所依据的户口登记,玉阳县每年秋收之后所念叨的人头数便是由此而来。
各州郡官员每隔五年,或是更换年号之时,都会对辖区内的人口进行统计核查。
所有被登记核查的人记录在案,然后下放各州郡成为凭单,以税率换算人均,每一个人头数在仙宗、世家及仙庄的眼中,都是一份供奉。
而与黄册所对应的,便是所谓的仙籍。
黄册之上万万人辛苦劳作,养的便是仙籍之中高高在上的仙人,让他们可以心无旁骛的修仙,随后大笑一声飞升而去。
“敢问季兄,这份黄册是哪一年的?”
“是今年的。”
匡诚愣了一下,随即想起今年曾改换年号,是要重新编造黄册的。
然后他又拿起先前看过的那一本,重新翻看。
这是三年前,也就是太吾初年的那一份,翻看之下神色逐渐凝重。
因为根据黄册上记载人口对比,仅仅是三年时间,丰州四百万人便锐减了几乎两成。
而如果细看,会发现一些登记在册的村落几乎是一起没了,便连半个人都没有剩下,这还是在没有天灾的情况下所发生的。
季忧昨晚便翻看过这份黄册,也觉得触目惊心。
这半年以来,修仙者总在叨念什么乱世将至,什么人族气运有异。
但对百姓而言,其实这世道一直都是乱世,甚至可以说是末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