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坐看仙倾

坐看仙倾 第3节

  抬头望去,三驾珠围翠绕的红木马车沿街驶过,华贵无比,与两侧泥瓦屋仿佛不该存于一世。

  前面两架之中坐了一老者和一女子,皆是身穿绣金白袍,腰系华贵的长剑,周身灵光若隐若现,面无表情,一副仙风道骨之姿。

  第三架随后而至,车上坐的是另一名女子,身着烟纱散花裙,眼眸如水,坐姿端庄,带着几分傲气,颇有大家闺秀的风范。

  不过在看到路边的季忧时,马车上的女子微微皱眉,伸手将珠帘垂下。

  便在这匆匆一眼之后,三驾马车沿街驶过,朝着县衙的方向而去。

  “看来是天书院仙长到访,要接方若瑶去盛京了,季少爷怎么不与其同去?”

  “季少爷风姿卓越,自然是看不上天书院这等仙宗。”

  季忧回过神,循声看去,就见饭庄里有两位食客正盯着他,带着不怀好意的表情。

  这二人一个叫贾思聪,一个叫董威,皆是原本那个季少爷的同窗。

  家业仍在时的季少爷,是个路边见到条狗都要骂上两句的纨绔子弟,所以在同辈人中结了不少梁子。

  贾思聪走到他身前:“方小姐后日便要启程前往盛京,前夜特地在府里宴请宾朋,我们可都去了,就是没见季少爷?你这未婚夫做的,未免太令人寒心了。”

  “贾兄糊涂了,方若瑶不早就与他退婚了?”

  盛京是大夏国都,当世七大仙宗之首的尼山天书院就在那里,据说太祖皇帝本就是出身天书院的圣人,王图霸业铸成之后,自然也就依尼山建都。

  传闻之中,盛京城内繁华至极,亭台高立,曾令无数文人墨客倾心,作出《盛京赋》《咏京》等千古文章。

  方若瑶如今被选为天书院弟子,前往盛京自然便是入学,县里百姓说她一步登天,倒也不假。

  “季忧,你莫要给我装作耳聋。”

  季忧往柜台前一趴:“掌柜的,这位少爷要鲜饺二笼。”

  贾思聪愣了一下,随即大怒:“什么鲜饺二笼?我早就吃完了!”

  “我帮你吃。”

  季忧看着热腾腾的鲜饺端来道:“说的这么热闹,不会是请不起吧?”

  贾思聪听完后涨红了脸:“你以为我与你这野孤一样?莫说两笼,便是十笼又能怎样?”

  “那要十笼,肉的,先上三笼,剩下的七笼留着,我待会儿回家取个筐来装走。”

  董威睁着眼看了半晌,越琢磨越觉得不对,这汝娘的非是我等拿他取笑逗乐,而是他在骗饭。

  眼看着贾思聪还要张嘴,董威立马拉住他的手肘:“别说了,他都流口水了。”

  “?”

  耳边清净之后,季忧便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从筷筒里拾了一双竹筷,开始享用这份大自然的馈赠。

  十笼鲜饺,他自己吃三笼,剩下打算装筐里带回邱家,邱茹那丫头,整日傻呵呵的,倒是有点口福。

  这一坐,午时的闲暇就匆匆而逝。

  季忧算了下时辰,觉得老邱也该从三十里铺的岳父家回来了,于是打算去家中取筐。

  不过就在他起身之际,门口几位食客的谈论吸引了他的注意。

  “听说没,城外南涯河往东第三家出事了。”

  “什么事?”

  “一个五岁女童被奉仙山庄的仙人看中,说是什么……灵光透顶,仙机无量?要拿她去做药料。”

  “这是何时发生的事?”

  “今日辰时,听说父女俩那时正在三十里铺借粮……”

  “咱们县里千百年就没出过仙人,一个女童的体内怎么会有那劳什子的仙机?”

  “仙人的事,我等怎会知晓?总之……那女童……唉……”

  (给萌新一点追读和月票吧,新书期这两个数据很关键,跪求……)

第4章 何来灵光透顶

  三十里铺在玉阳县西侧,那里还有一座修仙道场,名叫奉仙山庄。

  今日辰时,老邱带女儿前去借粮,行至白水河附近,正好遇到了从山上下来催缴供奉的仙人。

  起初,老邱并未觉察不对,只觉得那为首的仙人对女儿似乎十分喜爱,看了又看,还夸她灵光透顶。

  老邱原以为,这是好事。

  直到他背着粮袋带女儿回家时,遇到负责监运供奉的牛二上门道喜,说他今年的三成供奉可免,只需将女儿送到山上,他才知道,天要塌了。

  活人炼丹这种事在大夏虽不是鲜闻,但邱家夫妇从没想到此事会轮到女儿头上。

  彼时,街坊与亲朋齐聚邱家,而老邱则坐在石墩上,神情呆滞,不发一言。

  “究竟何为灵光透顶、仙机无量,茹茹连仙人都没见过,身上怎会有这些……那些仙人老爷必然是看错了……“

  “那是仙人啊,他们说有,我等贱民又有何办法?”

  “大夏律法都管不了仙人,他们既然已经开口,恐怕没人能救得了茹茹了。”

  眼见娘亲坐在院子里痛哭,五岁的邱茹吓得不轻。

  她只是顽皮了些,没听娘亲的话,非要跟着去三十里铺的外公家,还以为是这点惹怒了娘亲。

  眼见着娘亲哭上气不接下气,邱茹迈着小腿跑了过去抱住她的脖颈:“娘,我……我错了,我以后会听话的,您别哭了,我也不调皮了。”

  “你现在知道听话有什么用?早叫你不要去,你非要去!”

  李淑萍近乎歇斯底里,把女儿直接推倒在地,末了又将其抱在怀里,失声痛哭。

  邱管家沉默许久后抬起头,哆嗦着嘴唇道:“我明日去县衙一趟,求太爷给我们想想办法,当年在季家的时候,我与他毕竟是有旧的……”

  季忧先前在饭馆听了传言便到了城外,此时已在人群外看了许久。

  穿越到青云天下之后,他的日子虽苦了一些,但总体来说还算比较平静安稳。

  他并无大志,要不谁家好人去学哲学啊。

  反正之前的世界回不去了,他就只是想修有所成,过两年证道个绝世悍匪,以保证衣食无忧,三餐有肉罢了。

  但他却从没想到,原来那看似平静安稳的生活实则不堪一击。

  仙临天下,要你生便生,要你死便死。

  所谓的安稳,不过是还未落到自己头上罢了。

  季忧并未停留太久,毕竟悲伤与喜悦不同,并非一种需要与众人共同分享的情绪。

  他沿路回到祖宅,推开宅门,入了第二进的院子,隔壁有怪癖的书生今晚仍坐在树上,握着一卷书不断翻看,见他回来后立即起身。

  但这次,他却没有着急离开,而是居高临下地看着季忧。

  “邱家出事了。”

  书生名叫匡诚,玉阳县一书香门第之后,也是个大户人家的少爷,家宅与季家祖宅毗邻。

  这人平时酷爱为寡妇挑水,为瞎子引路的,属于别人家孩子的那种类型。

  在玉阳县内,他很有名,被视为是古道热肠的谦谦君子。

  因为两家毗邻,所以他是季忧在这个世界上认识的为数不多的一个。

  当年他刚刚来到这个世界,不会说玉阳话,还是听多了他在树上的郎朗书声才能勉强开口。

  这,是季忧知道的故事。

  不过他不知道的是,匡家少爷与季家少爷儿时曾是形影不离的好友。

  只是后来,季家少爷不务正业,贪酒好色,成了玩胯子弟,而匡家少爷苦读诗书,正气凛然,两人自然分道扬镳。

  可知道邱家出事之后,匡诚仍旧翻了无数典籍,从中找到了破局之法,在此等他。

  在他看来,邱家对他季忧有恩,他算是帮这位旧友最后一次。

  季忧听完书生的话后点点头:“我刚从邱家回来,邱茹的事,我已知晓。”

  “既然知晓,那你就不该还在此处。”

  “那我应该在哪儿?”

  匡诚从树杈上站起身:“你应该在方府,求方若瑶出手相助。”

  “奉仙山庄师承玄元仙府,莫说普通人,便是寻常仙门中人也未必敢管此事,但天书院有监察天道之责,又是大夏圣宗,自然可以。”

  “方若瑶如今入了天书院,就是天书院弟子,只要你能求她出面,邱家女童或有一线生机。”

  匡诚一口气将话说完,目光直直看向季忧。

  青云天下有句古话,仙人要你三更死,谁敢留人到五更,所以此事本该无解。

  但天书院的两位仙人恰好在玉阳镇,这就是变数,而变数通常就意味着破局的关键。

  在他看来,这关键便在县令千金的身上。

  不过方若瑶当初曾强行与季忧退婚,在他看来,让季忧去求她,并不是一件容易接受的事情。

  季忧听完之后仰头看他:“做了天书院的弟子就能救?”

  “这是此局唯一的解法。”

  “这种解法,匡兄是从何处得知的?”

  “自然是在书中看到的。”

  匡诚以为他不信,于是将书隔着院墙抛给了他。

  摸到那熟悉的书页,季忧又忍不住想起了当初刚来时那个两眼一抹黑的自己。

  老匡从书中得到的思路是对的,想让奉仙山庄放弃,只有天书院能做到。

  书生见他沉默许久,不禁开口:“看到了?”

  “看到了。”

  季忧合上书,忍不住遥望北方火红的长天。

  他看到了世事难料,看到了命不由己,看到了青云天下终究将少了一位惊才艳艳的绝世悍匪。

  匡诚站在树上莫名其妙地看着他,就见季忧并未出门直奔方府,而是一脸凝重地推门进屋,以黑帘将门窗遮罩。

首节 上一节 3/26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太上金阙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