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业 第543节
而未等他再出言,此时长空之上忽有一声大笑响起。
旋即便见一团雷光照耀天地,刺得场中诸修皆是无法睁眼,旋即从中施施然显出于世通的身形来。
“老匹夫好不知羞,这么多年过去,还是如此的不要面皮!
弃暗投明?尔等所在的仇渊若论阴煞险恶,可更要远甚于那些幽冥魔国,活了如此年岁,连黑白都不分了?”
于世通大笑一声,道。
陶瑱冷哼一声,也不理会于世通。
他知晓在自己动手的刹时,于世通便已赶来了此刻,之所以迟迟不露面。
一是因自己并无杀意,二来,也是在好奇自己会说出什么言语来。
而在被陈珩回绝,隐隐丢了面皮后,于世通也是第一时间赶来嘲笑。
对于此辈,陶瑱着实懒得同他多费什么口舌。
见陶瑱并不答话,于世通放声一笑,道:
“老匹夫,闲话便少提!按法契制束,你我双方不得出手干预,而今既是你破了条例,那后果如何,也不必本真人多言了罢。”
“愿赌服输,隅阳国是你的了……我自会领兵撤回仇渊,丹蒲、中曲二国,也是你的了。”
陶瑱面无表情道。
“不够,今遭乃是你为了自家弟子,先先坏了规矩,需得再拿出些东西来作补偿。要知邓师弟遇刺时候,我可未有如此反应。”
于世通摇头。
陶瑱此时也是自知理亏,在犹豫几个回合后,还是无奈道:
“你欲如何?”
“五枚混元神朴丹。”
于世通将手一张,道。
“什么?”
陶瑱白眉挑起,面色阴沉:
“五枚混元神朴丹?你这厮怎不去抢!”
“我这不是正在抢吗?”于世通微微一笑。
陶瑱闻言刚欲发怒,却见于世通袖袍微扬,里内隐有一道金光乍现,似在做龙蛇旋动,夭矫异常。
“阳德梵度金锏?”
金光虽仅是一闪而逝,但以陶瑱的目力,还是不难认出它的来头。
他瞳孔不禁微微一缩,吃了一惊。
“如今仅是好言相商,不过若是言语无用,那便莫怪本真人动上拳脚了。”
于世通意味深长道。
“……五枚混元神朴丹,着实太过,我身上也未有这么多的存货。”
陶瑱沉默半晌,在于世通逼视下,终是无奈,不得不松口:
“至多三枚,你若是不愿,那便斗上一场吧,大不了鱼死网破!你虽有重宝傍身,老夫却也不乏护命手段!”
“三枚?”
于世通微微挑眉,他想起邓云籍,心下也是摇头。
最后在一番讨价还价下,还是将混元神朴丹定在了四枚。
而之后在将丹药自袖袍掷出后,陶瑱脸色更是难看,一言也不发。
只不耐挥手,便放出旋螺金殿来,领着怙照兵马退去,望西而走。
“今日一别,我会来再找你的……”
这时,云头上陈珩忽听得一句传音,循声视去,只见顾漪睫毛动了动,面无表情看过来:
“陈珩,金丹寻药,我们还会有再见面的时候!”
“下次见面,你可未必就能有如此好运了,顾漪。”
陈珩同样传音一句,淡声一笑:
“若你还无什么长进,斗法时候,我会杀了你,为天下玄宗除一祸患。”
“竖子!”
“妖女。”
两人冷冷对视一眼,隔着遥遥长空。
两道目光,锐利如刀。
而在旋螺金殿走远后,于世通微微一笑,也是抬手放出了玉景飞宫,将诸修召入了殿内。
合一
第376章 丹丸
金钉朱户,轩宫碧瓦。
大殿之中千条瑞霞缭绕,万道紫气蒸熏。
于世通高居主座之上,有六名童子分左右侍立,如王森、陈珩等玉宸弟子皆是坐在殿中,面前玉案上摆着瓜果酒水,丹丸灵药等物。
一只双角耸蹲飞赤兽铜炉正袅袅散出香雾来,弥于殿中,好似螭龙引烟,雾幻迷离,须臾百变,在清心醒神之余,又别有一番奇巧。
此时于世通拿一卷书册,手握朱笔。
每当他将一人唤进来殿中时候,便会出言褒奖几句,旋即依着那人的功绩,赐下道功、珍宝不等。
场中气氛甚是热烈,被唤进殿里的道人无一不欢喜,皆脸上挂笑,溢于言表。
因此番到底是玉宸赢了局势,虽途中有些波折,但还是收回了隅阳土地,迫退魔贼,使得颜面不失。
又拓土有功,得了丹蒲、中曲这两方本是在怙照治下,价值十倍于隅阳、危雍的大国!
在此期间。
隅阳周遭的边域小国皆是心惊胆战。
叫几个自以为天高皇帝远,认定玉宸懒得对自己多加理会的小国君主更是畏怖,几乎寝食难安。
还未等得两宗分出胜负,还在隔着朔江对垒时候。
周遭列国殷勤送来了不少珍宝,用以劳军,只是被于世通训斥一番,才悻悻带着珍宝回返,心下更惧。
如此形势,倒是使一些久不识玉宸天威的小国真正见了世面。
这也是仉泰初、于世通的另一层用意。
在此景状下,连宸章派几乎坏事的李嶷、苏通两位,也因征战有功,到底是出了气力的,都得了不少赏赐。
乐得两人喜笑颜开,对着主殿诸修俯身施礼不绝。
而很快,随着童子一声传唤。
久候在外的灵数山池英终心下一凛,忙整了整衣袍,小心步入殿内,俯身拜倒在地,意态甚恭。
“起来罢,灵数山池英,你宗今番出力不小,着实辛苦了。”
于世通瞥了手中书册几眼,拿朱笔在上勾画几道,微微颔首,他看向拜倒殿中的池英,和善道。
“于真人谬赞了,为上宗出力,在下怎敢言说什么辛苦,实是份内之事。”
在于世通开口时候,池英便觉肩头一晃,好似有一股绵绵无形的力道,将他扶起。
池英瞳孔微缩,忙打了个稽首,恭恭敬敬道。
于世通闻言一笑,也不多言什么,只将对池英的赏赐道了一遍。
旋即不待池英俯身称谢,于世通便看向一旁的陈珩,开口言道:
“在两宗对垒时候,这位池真人乃是归于师弟帐下?以师弟看来,不知这下赐,是轻了或是重了?”
“池真人行事老成,治军严谨,实是省了我一番心思。”
陈珩起身,先是对着于世通拱了拱手,旋即看向阶下心头紧张,面上隐有不安之色的池英。
他微微一笑,并不明言:
“老实说来,还要多谢师兄将池真人归我帐下。”
于世通大笑一声,将手中书册放下,拍手道:
“师弟倒是个妙人,既你如此开口,那看来对于池真人的下赐,却还是轻了!”
他转目看向池英,思忖片刻后,道:
“若本真人未记错的话,你灵数山这百年来在玄教殿的评级皆是中考,未得上考。
虽是宗门攒下的功德足够了,却碍于玄教殿的评级,无法向道录殿奏禀,以功德来更易伱们灵数山的根本经典,可有此事?”
“于真人明鉴!”
池英闻言浑身哆嗦了一下,眸光精光大放,似想到什么惊喜之事,忙将眼帘一搭,颤声应道:
“在下不敢欺瞒,确有此事!”
……
玉宸治下的东弥州东域,共有大国二十四方,小国虚数三百,可谓无穷尽。
若论土地之广袤,着实是数方天外大地陆的体量相合于一处,才可勉强比拟!
而为了方便管束,节省心力。
在这无穷年岁里,玉宸也是不断开枝散叶,分化出了成千上万之数的道脉、别府,令他们保境安民,镇守一方。
这些道脉、别府虽是可以顶着玉宸的名头,并能享用玉宸的下赐好处,学玉宸的仙家妙法。
但也同样要受玉宸的法规制束,无法肆意妄为。
譬如每隔上三十年光景,玉宸便会遣出巡照道人。
上一篇:长生修仙,从画符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