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业 第598节
可以形体千变万化,可以占验祸福凶吉,可以开化鸟兽诸生。
至于出神入梦、养性延命等等,更是寻常之事罢,易如反掌!
此境中人寿数已达千五之整,再不同于凡流。
若是再精通些长寿之法,以药物来延生,术数以延命,使得内疾不生,外患不入,寿元便可以更为长久。
轻松坐看天间浮云起落,俗世诸国更迭,逍遥快活,也难怪被称呼为一句“真人”!
不过对于陈珩而言,他最为看重的,还是在修成金丹后的一身真炁都已转化为了法力。
这时己身战力足是翻了数番,与洞玄三重时不可同日而语,犹如鼷鼬之于巨象。
二相比较下。
这個中差距的确是叫人瞠目结舌!
此时在略思忖片刻后,陈珩也是神意一动,须臾来到一真法界内,映出了如今的心相来……
……
【摩诃胜密光定】
【名姓】:陈珩。
【功法】:太素玉身(元境四层)、阴蚀红水(大成)、紫清神雷(大成)、散景敛形术(大成)、周原秘本龟卜(大成)、九宫玄一圭旨(大成)、罗闇黑水(中成)、南明离火(小成)……
【法宝】:阿鼻剑(——)、遁界梭(上品法器)、月轮镜(上品法器)、五炁乾坤圈(上品法器)、玉景飞宫(中品法器)、湛延法玉(秘宝)、渊虚伏魔剑箓(秘宝)、真诰天盘(秘宝)、困龙钉(秘宝)……
【真经】:五行灵台秘要真经、方君相剑解、孔雀书……
【剑道】:第五境——剑气雷音、剑光分化。
【道行】:金丹一重——身根成象(玄中太无自然开元经箓)。
……
陈珩定目看了一看,脑中念头转动,很快便也将这一页摩诃金书连同心相消去,神意转回到了现世中来。
自修行伊始的胎息境界,再到练炁、筑基、紫府,直至是洞玄。
仙道修行皆是在每一重大境当中,又有小境的细细划分,各具玄妙。
而洞玄之上的金丹,同样也不例外。
金丹共有三重小境,分是:
身根成象、渐法九还、神中有形。
“身根”乃是人体之根本,即精、气、神三宝。
此三宝本天地之气。
神者受于天,精者受于地,气者受于中和。
但凡修成金丹者,皆是三宝集全,不泄不露。
而关于这
只是这步骤说来不难,但对于世间大多真人而言,做起却是着实需耗上些心思。
因丹分九品,等第森严——
金丹真人虽已是“诸气浑成,道身天赐”,自此免了采气的烦忧。
但若是只靠打坐苦修,以此来一点点增长丹力,那无疑便是个水磨功夫……
个中辛苦不提,就算最终功成,自家寿数也大多是耗去了不少。
若是有修士在年迈时候才侥幸成丹,更是只怕要在半途坐化,更莫谈什么今后大道了。
因此缘故,作为世间少有的一类,既可以推升修道人丹力,又无隐患的“真砂”,自然深得追捧,为此曾惹出过无数的风云来。
不过以陈珩如今丹品,他对于之后修行所需的这个正阳丹砂,却不甚挂心。
不提拜师后或许会如何如何。
单是凭他的一品金丹,宗门自会将修道资源向他倾斜,大力培养,一如先前的君尧故事。
他所要做的,只是安心修行罢,并不必为外物而过分操心……
而待得丹力圆满,破开一重境后,便是金丹二重“渐法九还”。
若论这一境界圭要,则是取金丹的五行之气,动三要之精,以定一物之元也。
还者,归其源者,乃是深掘己身道体的先天之性。
一还肾,二还心,三还肝,四还肺,五还脾,六还丹房,七还气户,八还精室,九还神室。
此“九还”是炼身火候,同样也是炼虚功夫。
而最后的金丹三重“神中有形”,则是需修道人乾坤两合,练出一片内景来。
此“内景”是成就元神法相之枢机,又有“小法象”的称呼,至关紧要。
身根成象、渐法九还、神中有形……
这便是金丹修持的三小境。
而金丹之后,若再粉碎元神十二重障关,窥破返虚之谜,渡纯阳三灾,便是九难合道。
九难之后,仙业自显,自此寿与天齐,跳出生死门户,喜得长生不老!
以人身而登天阶,凭有穷而窥无穷,便正是这般!
此时在脑中沉吟过片刻后,陈珩也是缓将一身磅礴法力收起,微微一笑。
他自杏黄蒲团上起身,向外间行去。
当日在结丹成功后,在符参老祖的带领下,他也是去拜见了太符宫的符愚道君,亲眼见得了这位大神通者尊容。
而因不好违背这位道君好意,陈珩也并未急着回返宵明大泽,又在阳壤山中盘桓了几日,熟悉新得的法力境界。
不过如今足是十五日功夫过去,他已将自身道行打磨的圆融如意,法力收发随心。
再停留下去也并无意义,那便也到该请辞的时候了……
“以往的道术,如先天大日神光、四山斗决种种,眼下于我已不再合用。
而紫清神雷下卷,神水神火,剑道六境,以及五老天官大手印等仙道神通……这些皆是我金丹之后的护道之法,需得寻个时日,好生修持一番。
且据派内规矩,丹成一品者,可从门中二十五正法任择一门,用以修行。
不过我已有《玄中太无自然开元经箓》,不缺根本修行法,那么这一次机会……”
陈珩心思转动,在分开了门户后,视野之中只见晴光万顷,好似海中巨潮在粼粼浮动,炫彩迷离。
偶有鹤唳声发于九霄之外,立时惹得群山响应,回音久久不绝,极是悦耳。
曜日浮轮,徘徊云锦……眼前的确是一派春和景明之象。
陈珩驻足欣赏片刻,将衣冠袍服整上一整。
他刚欲去拜见请辞,却方脚下一动,眼前诸景就倏尔一变。
等到再定住身形时,他已是来到距阳壤山脚不远一片高耸石林,落进了另一处地界。
“不必多礼了,去罢,去罢,勿要让我那个老友等急了。”
符愚道君声音遥遥传来,笑道:
“陈珩,你我今后还有相见之期,在丹元大会上,便看你神通了!”
陈珩不敢怠慢,朝向太符宫方向肃容稽首一礼,以示郑重。
而待得再抬眼时候,面前天地已是一片寂然,再无什么声响传来。
“老友……”
陈珩垂睫掩住眸光,心下暗道:
“丹元大会吗?”
……
……
浮云高卷,好似堆雪一般,晶莹皓白,随大风摇摆飘荡,时聚时散,变灭无定。
阳壤山一座峰巅上。
见符愚道君收回目光,道情头陀摇了摇头,将啃了一半的朱果抛回盘中,抹嘴言道:
“正统仙道的丹成一品,倒也不多见,若无意外的话,他应是你们丹元大会的下届魁首了?你们玄门好似上几届便是胜,这一届若还嬴,又是玉宸嬴,先天魔宗处岂不丢份?”
“玄魔之争,哪是那么浅显的东西?”
符愚道君也不正面应答,只转目盯着道情头陀看。
直至头陀自觉尴尬了,低头抓脸时,他这才收回视线,诚恳规劝道:
“头陀也不必再东拉西扯,旁侧敲击。
丹元大会乃是胥都天的头等重事,它同罡气层、无底山、北戮州的那尊河图大豁王傀一般,都容不得外人窥伺分毫,这是八派六宗当年共同签过的契。
我知你心中好奇,想探寻丹元大会的真正根底,但似这念头,还是尽早收了为好。”
道情头陀被他一语喝破了心思,虽有些遗憾,但到底也知晓个中厉害,只缓缓叹了口气,无奈点头。
“这么多年下来,你们八派六宗当真是愈发可怖可畏了……”
道情头陀嘟囔一声,自袖中摸出一只小匣来,道:
“你这老儿,多少年的交情了,也不给我些情面?拿着罢!”
符愚道君接过一看,匣中正是陈象先所求的那粒圆行大法丹,不禁白眉微挑。
“这是?”他问。
“法圣天那边又有符诏过来,过段时日,我只怕就要去面见夏稷,不能够在此躲清闲了。”
道情头陀摇头:“圆行大法丹炼制不易,便是以我能耐,少说也得几百载功夫……所幸我手中还有一粒余剩,看在陈象先带来的谢仪丰盛,还有你这老儿的颜面,那我手头这粒,便先给他用罢。”
“伱真要赴法圣天这趟浑水?”符愚道君皱眉。
“受人活命之恩,不得不去,终究还是要脸的……”
符愚道君本是欲说些什么,但话到嘴边,还是一语未发。
上一篇:长生修仙,从画符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