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80:我的文艺人生 第19节
方明华沿着湖边小路毫无目的的乱转,突然听到前面不远处草坪上传来录音机里的歌声,周围还围着一群人,他走近一看,只见里面有几个青年在跳迪斯科。
没有戴蛤蟆镜也没有穿喇叭裤,都是很普通的仿绿军装或者中山装,胸前竟然都插着校徽。
怎么是西大的学生?跑到这里来玩啊?
“喂,你觉得他们跳的怎么样?”
“还可以吧?我不会跳舞,所以我也不大懂。”
方明华突然听到旁边几个姑娘在低声议论,其中一个姑娘声音很好听,也有些耳熟。
他转过去一看,竟然是西大文学社的李丽。
李丽这时候也发现了方明华,看他注视着自己,就很大方的招呼了声:“你好!”
“你好!伱们出来玩?”方明华说道。
“对,今天下午没课,我们几个同学就过来玩。”李丽回答了句,又看着方明华:“你不上班?”
“我是一家保密单位的门卫,今天值夜班。”方明华回答道。
本来想说是延河杂志社的,但知道这姑娘是文学爱好者,免得刨根问底,就干脆说是家保密单位。
李丽听到方明华是看大门的,微微有点惊讶:“那你怎么懂那么多文学方面的知识,而且英语基础也挺好。”
“就因为我是门卫,业余时间比较多所以可以多看书。”方明华解释道:“我也比较喜欢文学。”
“嗯,能看出来.而且你还报了我们学校的中文函授班,挺有上进心的。”姑娘夸奖道。
嗯,这姑娘不错,起码没有瞧不起看大门这个职业。
但姑娘后面的话让方明华哭笑不得:
“方明华,那一次在食堂吃饭的时候,你说过顾城写过一首诗:风在摇它的叶/草在结它的籽/你站在那里什么都不讲/已十分美好”,到底发表在哪本杂志上呀?我找了好多本杂志都没看到。”
这姑娘,这么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性格?
可是我怎么知道啊?
方明华只好回答道:“我真的忘了,这样吧,如果我记起来了,告诉你好不好?”
也只能如此了。
李丽点点头。
“你喜欢顾城写的诗?”方明华随意问道。
“是啊,我觉得他写的诗,不同于北岛,他的诗歌明丽纯净,专注于自然界那些美好、纯净而明媚的事物,就像一个童话世界.你说,是不是?“李丽看着方明华。
“你说的很对,比北岛的诗简单纯粹。”方明华点点头说道。
“所以啊,我猜想他是个很单纯善良的诗人,我很崇拜他。”
是吗?
可他心中却隐藏着魔鬼啊。
谁会想到这个看上去手无缚鸡之力的诗人会杀妻?
当然这话不能说,说出去也没人信。
但要给眼前这个姑娘打打预防针。
“其实,你没必要崇拜某个人,喜欢他们的作品即可——无论是诗人还是作家,走近了你会发现,其实都是很平凡的人。”
“是吗?”姑娘笑了笑:“方明华,我发现你是个很自信的人。”
别说我自恋就好。
就在这时候,跳舞的男生已经跳完舞,旁边扎着小辫子的女生冲着李丽喊道:“李丽,我们要去划船,你去不去?”
“我啊,不去了,我晕船。”
“那好吧,划完船我们在公园大门口集合回去。”
“好的,我到时候去找你们。”
“你一个人注意点啊。”小辫子姑娘又看了方明华一眼,和朋友们一块向售票处走去。
“你真晕船?”方明华有些好奇。
“怎么,你不信?”
“听你的口音,似乎带点江浙那边的。”方明华解释道。
“难道南方人都会游泳,都不会晕船?”姑娘反问道。
这?
方明华一时语塞。
“我奶奶家在浙省,我小时候在我奶奶家长大的。”李丽解释道。
原来如此。
“不过你的声音很好听,完全可以当播音员。”
“是吗?好多人都这么说我。”姑娘抿嘴一笑:“其实我没法和广播电台的播音员相比,人家讲究的是字正腔圆,你也听出来了,我的口音带点吴音。”
“这样挺好啊,辛弃疾不是说:”醉里吴音相媚好”吗?还有苏东坡的“吴音娇软带儿痴,无限闲愁总未知”,都说吴音好听。”
李丽听了笑起来。
“你知道的诗词可真多。”
“我说过,我是门卫,工作清闲所以没事看看书。”
“估计你是天下最喜欢读书的门卫了。”
这评价有点高啊。
感谢小建1989、火天大有投的月票。
第24章 理想国
两人正说着,又有几个青年扛着录音机走了过来,这次不同于刚才的学生,一个个戴着蛤蟆镜穿着喇叭裤,又在草坪上跳起迪斯科。
很明显,这几个社会青年,要比刚才学生跳的好看。
方明华发现姑娘正认真看着,于是问道:
“你也喜欢迪斯科?”
“我喜欢看但我不会跳,我有个表姐是文工团的,不仅会跳芭蕾,迪斯科也跳的很棒的。”李丽小声说道。
哦.
或许是李丽长的漂亮的缘故,方明华发现跳舞的小伙子一边跳一边向这边频频张望,于是说道:“我们随便转转吧。”
李丽也很快发现这个细节,点点头,两人沿着湖边向前走去。
岸边花红柳绿、湖面碧波荡漾。
划船的人挺多,不远处有个女生在船上边划船唱着歌:
让我们荡起双桨
小船儿推开波浪
海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
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
做完了一天的功课
我们来尽情欢乐
我问你亲爱的伙伴
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的生活
方明华不由自主停下脚步。
女生嗓音不算多么好听,但方明华却感受那发自内心的快乐和热情。
想想若干年后,做完一天功课还要干什么?
还要上辅导班。
“你喜欢听这首歌?”李丽看着他,问道。
“是啊,挺好听的。”
“可它是一首儿歌。”
“不,不。”方明华却摇摇头,看着湖面上依旧划船歌唱的快乐女生:“它叙述的是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或者是理想国。”
“理想国?什么意思?”
“《论语》中有这么一段话,有一次孔子跟弟子探讨人生理想,他的弟子曾皙回答说,“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意思就是说暮春时节,身着春装,与几个大人、小孩一起,到沂水中沐浴,登舞雩台临风,然后,一路歌咏,一路回家。”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他非常赞赏这样的生活。”
说到这里,方明华看着眼前的姑娘:“伱喜欢这样的生活吗?”
“喜欢呀,不过不是很平常嘛?”李丽回答道。
很平常?
方明华笑了笑没有回答。
若干年你就知道是多么珍贵。
“方明华,你真厉害,《论语》竟然还记得这么多。”李丽这次是真的佩服。
“我是个”方明华刚开了口头,就被姑娘抢过话茬很俏皮模仿他的口音:“我是个门卫嘛,业余时间比较多所以可以多看书。”
两人都笑起来。
其实这段,方明华在网上看到的针对这首歌的一个评论而已,觉得很有意思就记下来了。
两人边走边聊起来,开始还是文学,从荷马史诗到鲁迅全集,后面慢慢的聊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