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1979:文豪,从知青回城开始

1979:文豪,从知青回城开始 第23节

  吴燕正在厨房做饭,听到消息顿时喜上眉梢,扔下锅铲穿着围裙跑了出来,快步赶到桌边。

  “真的吗?跃新把档案要到了?”

  吴燕神情激动道,不敢相信这一天真的来了。

  “那还能有假?”

  许强说着抓住书包,把开口对准吴燕,“瞧,这是补发的工资。”

  吴燕看到满满一书包的钞票,高兴得眉头扬了起来:“好,实在是太好了。从今往后,咱家日子能宽裕些了。”

  许强最初恢复讲师职称时补发过一次工资,数量远没有今天的多,后来大多拿去接济农村老家的父母、兄弟姐妹了,导致两人手中积蓄很少。

  因为夫妻二人都是从农村走出来的,当年属于集全家之力供一个人读书,他们成才后得回报家人。

  欢声笑语中,吴燕拎起书包,从里头点出一叠钞票,放到许跃新前边的桌面上:“都谈对象了,手里得拿点钱才行。”

  许强听到了面色大喜:“儿子谈对象了啊?好啊,长成大人了。”

  “啊,妈你都知道了?”

  许跃新有点搞不懂了,自己明明没跟母亲提过陈巧巧。

  “有一回巧巧在家门口等你,叫门卫大爷看见,他后来告诉我了。”

  吴燕揭示谜底道,把钱往许跃新眼皮子底下推了推,“快拿着吧。你爸能平返,里头有你一份功劳。”

  “行,那我不客气了。”

  许跃新见母亲坚持,只好答应道,把厚厚的钞票拿到手里。

  “今天不知道老许能恢复职称,没买什么好菜,晚上将就着吃一顿。明天把小立他们两口子叫过来,一起吃顿好的。”

  吴燕说完走进厨房,没一会里边重新传来炒菜的声音。

  ……

  晚饭后,一家人围坐在桌边兴奋地交谈。

  这时,吴燕从口袋里拿出两封信,交给许跃新:“今天晚上我回家,在邮箱跟前看见有你的信,就拿了回来。”

  “刚才太高兴忘了跟你讲。”

  许跃新拿起信,看到一封的寄信人是王潮垠,另一封信的落款是迷路知青,上边附有王潮垠的署名备注。

  “跃新,这是一名《高山》读者写的信。他是个知青,借着探亲假机会赶到BJ,把信交给我,委托送给你。”

  专程来京城,就为了保证把信送到自己手中。

  许跃新感受到这位读者的诚意,心情有些感动。

  “爸,妈,我先回屋去。”

  许跃新说完带着信和母亲给的钱回到屋里,先把钱点清放进抽屉,接着先拆开王潮垠的信。

  一行行劲瘦张扬的字体跃入许跃新眼帘。

  信中大概意思是《高山下的花环》出版事项正在推进中,预计一个月内付梓投入销售。

  信的末尾,王潮垠还委婉地问了许跃新目前有没有创作灵感,什么时候有空一起聊聊。

  原来是约稿的。

  许跃新知道最后的内容才是重点,笑了笑后把王潮垠的书信放下,去拆第二封信。

  看到寄信人使用的名称时,许跃新就意识到内容可能比较消极。

  打开一看,里边的文字的确令人动容。

  写信人是一位出身知识分子家庭,父母早逝的知青。

  插队到农村后,他响应政策号召,主动把户口迁到农村,没日没夜地积极劳动,努力表现,希望能把农村建设起来。

  有一次发生洪水,他为抢救集体财产,还奋不顾身跳进了湍急的河流中。

  公社因此把他树立为积极投身农村建设,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榜样,多次对他进行表彰。

  谁知后来其他人陆续通过高考回城,享受更加优越的生活条件,拥有更好的发展机会。

  而他,反倒成了所有人眼里的傻子,一些人开始在背地里嘲笑他,其中甚至包括他曾经帮助过的村民。

  不仅如此,插队期间父亲病重时,他由于大雪封山,未能回家见到父亲最后一面。

  等到母亲去世时,这位知青又由于消息传递不及时,未能送她最后一程。

  重重打击下,他丧失了对生活的热情,怀疑自己的人生究竟是不是一个笑话,几度想要轻生。

  他写这封信给许跃新,就是希望能得到解疑答惑。他坚信能写出《高山》这样小说的人,必定拥有深邃的思想,能点拨开他心灵的迷津。

  “也是个可怜人啊。”

  看完信的最后一个字,许跃新不禁自言自语道。

  在这个时代,像信中知青这样曾经充满诚挚奋不顾身,后面又经历幻灭的人……

  有很多。

  他们年少时崇高,长大后迷茫,有一些甚至走向了自暴自弃,自我毁灭的路途。

  自己回复写信的知青,固然可以挽救他。可是像他这样的人有千千万万,自己一个一个写信劝说,写得过来吗?

  不如,就用作品来浇灌他们枯涸的心灵。

  许跃新放下信,作出了决定。

  他打开抽屉,取出陈艺雪送的派克金笔,拿出一叠稿纸,开始在上边奋笔疾书。

第26章 高考,开始冲刺!

  夜色已深,窗外只剩夏日的虫鸣。

  许跃新面前的书桌上,已堆有数张写完的文稿,而他仍没有停下手中的笔。

  “先写到这。”

  终于,当又一张稿纸写满时,许跃新搁下手中的派克金笔,伸了个懒腰。

  粗粗一估,从看完那位迷茫知青的来信开始,他一共写了2000字,放在实体作家里属于高产那一挂。

  洗漱,睡觉。

  ……

  第二天早晨,许跃新醒来吃过早饭,才想起还没有回复王潮垠的书信。

  昨晚创作太投入了。

  回到书桌前,许跃新从抽屉里找出信纸,写下洋洋洒洒的一封信。

  感谢他和出版部门全体同志努力,很高兴看到自己的书即将投入市场。迷茫知青的来信已看完,颇有感触。过两天会去编辑部看他。

  信的内容就是这么些。

  写完信,许跃新从书架上取出一只信封装了进去,没有立即下楼投递。

  再写会小说,待会出门游玩时把信一起寄出去。

  许跃新把信封放到桌角,抽出数张稿纸,沿着昨晚写到的剧情继续往下创作。

  这是一部回应千千万万曾经怀有理想,如今又陷入迷茫者的作品,许跃新在写的时候非常投入。

  不知不觉中,许跃新一直写到中午才停笔。

  下午,许跃新带着给王潮垠的信走下教职工楼,去外边买了张邮票,贴在信封上扔进邮筒。

  寄完信,许跃新骑上自行车,去新华书店买高中教材。

  昨天,他被这个年代大学校园的意气风发所吸引,觉得自己应该去体验一回这样的校园生活。

  离教职工楼最近的一家新华书店位于未来的三环内。许跃新蹬了二十来分钟自行车,抵达后把二八大杠停在书店面门前。

  工作日的午后,店内依旧有不少看书的人。所有书中最受欢迎的,要数《人民文学》和《诗刊》,一些读者手里捧着这两本书,目光全神贯注像雕塑般一动不动,只有偶尔翻页时才会发出动静。

  “劳驾,让一让。”

  “哎,同志麻烦让一让……”

  许跃新从一个又一个看书的人身旁经过,走到书架最里边,从琳琅满目的教材里挑出一摞60年代初版本的。

  据说这个时期的教材质量最高,最适合自学,能与之相提并论的只有后面80年代出品的教材。

  “同志,麻烦结个账。”

  许跃新捧着一堆课本放到柜台上,提醒正坐在柜台后边看书的营业员道。

  营业员放下手里的高中课本,抬头看向许跃新,这时她的眼睛一下亮了。

  “哎,跃新,你回城了啊?”

  女营业员高兴地站起身,和他打招呼道,“什么时候回来的,也不跟我们这帮老同学说一声。”

  “年初,中间事情太多,没来得及找你们。”

  许跃新笑呵呵地说道。

  女营业员叫尤佩玲,是他高中时期同学。

  班上曾一度传出绯闻,说她暗恋许跃新。

  许跃新未曾对此进行过考证,不知道真假。实际上他整个高中下来跟尤佩玲没说过两句话,只记得她是个文静怯弱,皮肤还算白皙的小女生。

  没想到数年未见,尤佩玲已出落成相貌姣好的大姑娘,身材也丰满起来,眉眼间有了自信。

  “那咱们下回有空聚聚,你家还在五道口教职工楼,是吧?”

  尤佩玲热情地问候道,“买这些书是想参加高考?”

  “对,还在那。这回考着试试。”

  许跃新随口答应道,感到有些不习惯,因为已经有顾客用好奇的目光看向这边。

  尤佩玲倒不以为意,还热心地帮起了忙。

  “里边有两本边皱了,我给你换成品相好看点的。”

  尤佩玲抽出语文和历史,小跑向仓库。

首节 上一节 23/39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人手万魂幡?我大炎黄人人魔修!

下一篇:让你模拟作案,没让你完美犯罪啊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