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花开1981 第30节
穿上棉袄、穿上棉裤,李娟又拿起心爱的翻毛牛皮鞋往脚上蹬,
不过她刚刚蹬上一只,就看到眼前出现了一只黑色的、小巧的、款式新颖的高帮皮棉靴。
李娟弯着腰,保持着蹬棉鞋的姿势足足五秒,才抬头看向了妹妹李莹,对上了她那得意的目光。
“好看不?”
11岁的李莹跟只小公鸡一般在李娟面前显摆着转圈,33码的小皮靴发出“嗒嗒嗒”的踏地声。
李娟机机械的问:“你哪来的皮鞋?”
李莹把小脑袋抬高,骄傲的道:“阿娘给我的,省城货,棉的,比你的好看不?”
这话李娟听着耳熟,就在十几天之前,她也是这么在妹妹面前显摆的。
【阿娘偏心了,我从小做饭、洗衣、带孩子,小妹就知道吃.她不就是哭了一鼻子吗?就给她买了双省城货?】
李娟满脑子的不服气,蹬上鞋子就跑出房间,闯进厨房找韩春梅算账。
“娘,娘”
李娟刚进了厨房,就瞅见韩春梅的脚上,也穿着一双崭新锃亮的黑皮靴。
满肚子的话都说不出来了,她从小干活确实比李莹多,确实应该受到更好的待遇,但能跟韩春梅比吗?
从记事开始,阿娘就没有在天亮之后起床过。
李娟嘴里有些发苦,前些天她有多显摆,这会儿她就有多委屈。
娘仨就自已有翻毛牛皮鞋,自己不是低调做人却高调的显摆,
这下好了,老娘吹了枕头风,后爹就把新鞋子给买回来了,比自己的还好。
韩春梅看到李娟进来就数落:“今天起这么晚?不想吃饭啦?还不过去拉风箱。”
李娟低下头,默默的过去拉风箱,憋了好半天之后,才弱弱的问:“娘,爹给你和小莹都买了新皮靴啊?”
韩春梅正在忙着做饭,顺嘴说道:“他哪舍得花那钱,是伱哥托人从省城买的,家里每人都买了一双,
你的那双我给你放橱子里了,你今年别穿了,哪有一年穿两双鞋的,留着明年穿啊唉,你干啥去?”
“.”
李娟已经撂下风箱跑出了厨房。
一溜烟跑进屋子打开橱门,就看见了那双漆黑发亮的新皮靴。
李娟的眼眉瞬间弯成了月牙儿,笑盈盈的满心欢喜。
【穿不穿的有什么打紧?只要俺有就行。】
。。。
李野回到学校之后,开始了充实而忙碌的日子。
上课的时候,李野会花一些时间听讲,毕竟时代不同,考试的要求可能也是有些区别的。
然后就会开启脑海中的生物硬盘,把前世跟高考有关的知识搬运融入过来,然后顺手给文乐渝出一些试题。
到了自习课的时候,李野就会抓紧时间撰写《潜伏》,这些天他越写越顺,已经快要写到小说的后半阶段了。
但李野这边忙碌了起来,自然而然的也就“怠慢”了某些其他人。
“李野,这两道题我怎么也不会做,你给我好好讲讲吧!”
“抱歉啊!我这里有点儿忙,你先自己琢磨琢磨吧!实在不行去问问胡老师”
“李野,胡老师最近不太有空,你给我讲讲呗!”
“胡老师没空,你咋就觉得我有空?”
“.”
在写小说这段时间之内,李野也顺理成章的停止了给同学“义务讲题”的举动,
他自己的事儿还忙不过来呢!哪里还顾得上别人。
但是在连续多次拒绝同学们的请教之后,复读一班里又出现了“李野不好好学习,上课写情书”的流言。
以李大勇、胡曼、付英杰为主的几个人愤然而怒,对着几个“白眼狼”大肆声讨,
但是此举不但没什么效果,流言反而越来越盛,甚至出现了“李野上课谈恋爱”的版本,把文乐渝也牵扯了进去。
文乐渝也不是吃素的,当即采取了行动。
以前她在做完李野给她的卷子之后,晚上会拿回去给柯老师参考着出卷子的,现在直接不拿了,做完了就撕,毁尸灭迹。
于是在很短的时间之内,复读一班的练习卷子不但数量骤减,题型也逐渐失去了新意。
这么一弄,某些人就更觉得李野没什么用了,因为柯老师出的卷子上的题型,他们都似曾相识,使使劲也就琢磨出来了。
【李野,不过如此。】
这也就是个高考复读班,要是江湖大门派的话,说不定都要上演“教了徒弟打师傅”的戏码了。
以夏月、金胜利为首的“尖子生”们,再次活跃了起来,把许多被胡曼、李大勇骂的狗血喷头的学生,成功的拉拢了过去。
李大勇非常着急,他觉得这是“邪恶势力”死灰复燃的兆头,但是跟李野几次交流无果之后,也是徒呼奈何。
他却是不知道,李野当初答应帮柯老师出题,就是等的这个时候,谁是心机深沉的白眼狼,谁是可信仗义的好朋友,都会自己浮出水面。
。。。。
班里的流言,终于惊动了老师,因为牵涉到了文乐渝,大家只好隐晦的知会了柯老师,让她先了解一下情况。
但是柯老师问了文乐渝之后,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你说什么?李野不是在写情书,而是在写小说?”
“是的,我是他的校稿人,再有几天就要全部完本了。”
“校稿人?你”
柯老师有些无语,她当初让李野跟文乐渝互相帮助、互相学习,是为了改善文乐渝不爱与人交流的习惯。
但是你说你们俩孩子一起“写小说”?
这不是闹吗?
不过柯老师没有立刻反对,毕竟文乐渝这段时间的改变非常大。
眼看着女儿的眼神一天天灵动起来,不再是以前的死寂冷漠,柯老师心里是无比的欣喜。
所以柯老师没有再深入的询问文乐渝,而是等到文乐渝睡熟之后,才悄悄的打开了她的书包。
也不知从哪天开始,文乐渝就不让柯老师动她的书包了,柯老师也尊重了女儿的隐私,不曾想柯老师今天还是要做一次“小贼”。
厚厚的一摞书稿被拿了出来,让柯老师严肃了起来。
她是这个时代的高阶文化人,当然知道想要写出这么厚的稿子,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不管写的好坏与否,都值得尊重敬佩。
但是现在的李野是备考的高中生啊!这个时候不是积极备考,反而在写小说上浪费这么多的精力?
就算李野对于数理化的理解很有新意,但是全国的天才俊彦不知有多少,每年的高考就是残酷的战场,怎么能如此轻视?
【看来,我要拉李野这孩子一把了,这会儿误入歧途,可是耽误了一生.】
柯老师皱着眉头,捻开了第一页稿纸,带着批判的心态看了起来。
然后,不出预料的就陷进去了。
第35章 我们怎么能抢人东西?
在八十年代,喜欢文学的知识青年,会被冠以一个褒义的名头——文青。
而这里面,有真文青和假文青。
前者是真的喜欢文学,喜欢在文学的海洋中自由畅想的快乐。
后者则是喜欢文学所附带的各种利益,比如可以提升个人的社会地位,比如可以不花一毛钱,就能感受到漂亮女文青的崇拜眼神,
甚至发明出了“色而布淫”这种虎狼之词。
柯老师是真文青,而且文学水平还不低,但是她读过的文学作品,基本上都是纯文学作品,或者说严肃文学作品。
这种文学作品的写作要求很高,但它的读者受众群体,也是比较挑剔的。
有些人说,这一类的文学作品,其实就是一小部分人,写给另一个小部分人看的,能看懂的人,越看感觉越有味儿,但看不懂的人,感觉就不太好了。
比如说一篇《荷塘月色》,如果没有老师的讲解,一个小学生需要多久才能体会出它的完美意境呢?
而通俗小说就接地气多了,五年级小学生就能看射雕,也能做到一看就懂。
网络文学,在这方面更进了一步。
它不再纠结于文字的优美,更注重情节的描述,以在读者脑海中构建各种情节画面为目的,力图吸引读者的阅读欲望。
所以柯老师一读李野所写的《潜伏》,就被他新颖的描写手法代入了进去。
尤其是第一阶段的高超,余则成刺杀李海丰的一段。
【李海峰从轿车窗户中伸出手来,把手中的手枪扔在了地上,表示出了自己放弃抵抗的意图他要看看,到底是谁在伏击自己。】
【李海峰看见余则成端着手枪,敏捷而警惕的走了出来,不可置信的问道:“就你一个人?”】
余则成单枪匹马,利用死亡的恐惧,逼迫李海丰丢下配枪,走出轿车成为鱼肉的情节,被李野用各种渲染手法,搞得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另外余则成打死三个汉奸,然后挨个摸他们的脖子,确定是否没有了心跳的细节描写,更是让柯老师看得入迷。
“射雕”之中没有宰了人还摸脖子的桥段,里面的角色都是武道宗师,一眼就能看穿人的死活。
但《潜伏》不是,他描写的,就是活生生的普通人。
柯老师一页一页的读着,不知不觉间读到了最后一页,然后才恍然惊醒,
一看时间,已经是后半夜了。
【这本小说.好像有用】
柯老师突然感觉脑海中闪过一道光,想到了某个可能。
她的思绪迅速发散,头脑快速运转起来。
只见她时而皱眉,时而羞愧,时而轻叹,时而咬牙,不知不觉间,就到了天明。
。。
上一篇:离婚律师兼职做媒婆,全网杀疯了
下一篇:娱乐:手撕芭藜世家,杨蜜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