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那年花开1981

那年花开1981 第636节

  李野摁了摁车喇叭,等着门卫开门。

  他记得以前在白天的时候,昌北机械公司的大门是不关的,就算是下午下班之后,小轿车摁摁喇叭就让进。

  但是门口的传达室里面却伸出一颗寸头脑袋:“摁什么摁,过来登记。”

  “.”

  李野愣了愣,下车笑着走向了门口的警务室。

  看来自从港岛那边主持工作之后,管理也原来越严格了。

  “叫什么名字?找谁?”

  “我叫李野,找李大勇。”

  “找李大勇?”寸头男瞥了李野一眼,警惕的道:“你是李技术员的什么人?找他有什么事?”

  李野笑道:“我是他同学,找他交流一些技术上的事情。”

  寸头男再次看了看李野,然后拿起了电话,竟然拨打了厂内的分机开始核实。

  电话那头李大勇不在,寸头男通知了一声之后,对着李野道:“伱得等一会儿,按照规定,所有拜访技术部门的人,都必须等技术员亲自出来接人。”

  “噢,好的,挺好。”

  李野真觉得挺好,就这个来客管理制度,都有点几十年后的味道了。

  而就在李野等待的时候,从厂里出来了两个人,其中一个是曾经的厂长王秦山,还有一个穿中山装的矮个子男人。

  两个人一边走还一边吵,那个中山装愤怒的道:“王秦山,我算是看透你了,你现在就是资本家的狗腿子,你的良心都喂狗了.”

  王秦山压着怒火道:“我说方老二,咱们有事儿说事儿,别侮辱人,你要是不服气,咱们出了厂门比划比划”

  “比划比划?好啊!”

  穿中山装的男人开始挽衬衣袖子:“我只要打赢了你,你把我们厂的钢材还给我们,我要是输了,我屁都不放一个。”

  王秦山也开始撸袖子,还愤怒的道:“什么你们厂的钢材?我跟你说八遍了,那是上面拨给我们厂的,跟你们没关系。”

  “你放屁~”

  名叫方老二的男人一蹦三尺高:“我打听的清清楚楚,本来那批刚才是拨给我们厂的,

  结果就是你这个狗东西过去死磨硬泡,又请客又送礼,把我们的钢材给截了”

  “.”

  李野不怎么待见王秦山,但是眼看着两个人就要在门口打起来,便对着门口传达室里面的寸头男道:“你还不赶紧出来,万一真打起来也好拉架呀!”

  王秦山是转业军人,看块头就比那个方老二大一圈,这要是一拳打脑门上,人家躺下不起来可就麻烦了。

  但是寸头男却不屑的道:“放心吧!打不起来的,都是老狐狸,净耍嘴皮子功夫。”

  “.”

  王秦山和方老二越吵嗓门越大,衬衣袖子越撸越高,但直到李大勇过来接李野,还真的没有打起来。

  李大勇上了李野的车,带着他开进了厂里,在经过王秦山的时候,王秦山看了李野一眼,眼神复杂。

  李野问李大勇:“这是怎么回事?那个方老二说王秦山抢了他们的钢材?”

  李大勇摇摇头道:“现在原材料短缺的厉害,大家八仙过海各显其能,我们不抢有别人抢.方厂长的那个厂子,拿不到那批钢材的。”

  “哦,原材料已经这么紧张了吗?”

  “何止是紧张,简直就是稀缺,”李大勇无奈的道:“我们能争取到的计划内材料,现在已经不足三分之一了,

  三分之二的缺口都需要以市场价补充,一天一个价,而且动不动有行无市,拿着钱都未必能买到东西,”

  “咱们的产品也只能水涨船高,可涨的再高.也赚不过人家。”

  “.”

  李野知道内地从去年开始实行了双轨制,根据市场确定计划内商品和计划外商品的销售价格,

  计划内商品由国家指定价格,计划外商品由市场决定价格。

  这一做法很有效的避免了激进改革带来的社会动荡等问题,可却也诞生了一大批倒爷。

  “倒钢材”“倒汽油”,在八九十年代可是最火的赚钱门路,无数人都削尖了脑袋,希望可以钻进来倒上一把。

  一把财富自由,真不是瞎话。

  以1986年时期的价格为例,根据国家物价局政策研究室调查,计划内钢材国家定价为约700元每吨。

  而计划外价格达到了1400元上下,相差了1倍,

  而原油更夸张,计划内价格为113元每吨,计划外达到了560元每吨,相差4.95倍。

  300%以上的利润率,就是绞刑警告,都不能阻止贪婪者的买卖。

  这种现象不是李野可以改变的,所以面对有些懊恼的李大勇,李野转移了话题。

  “王秦山以前不是总想着要调走吗?怎么现在也开始卖力气帮你们抢原材料了?”

  “他傻了才调走呢!”李大勇撇着嘴道:“现在不知道多少人想要调进来,降半级调进来都愿意,他要是再不卖卖力气,就要被人走关系给换走了。”

  “去了别的地方还要重新开始,在这里卧薪尝胆,一旦重新启用.他赚大了。”

  “.”

  李野好笑的道:“那他卖力气管用吗?”

  “管用。”

  李大勇就事论事道:“要说经营管理,王秦山的观念真的落后了,但要说走关系、跟人扯皮、打嘴仗,咱们根本就不是对手,

  这些天已经好几拨上门来找麻烦的了,都是被他给抢了,然后又两手空空的被打发走了,我真特么佩服.”

  “.”

  李野笑着点了点头,要是不点亮“扯皮”技能,那张椅子还真不好坐呢!

  “哥,你是经济学的行家,你说咱们什么时候全面放开市场经济啊!”

  李野摇了摇头:“不会的,永远不会全面放开。”

  李大勇一惊,然后低声道:“哥,那你咋办?”

  李野奇怪的道:“什么我咋办?你这话什么意思?”

  李大勇怪怪的看着李野:“哥你不是铁杆的改革派吗?如果不放开,你不是走错了路?”

  “.”

  “谁说我是铁杆.算了,你不懂。”

  李野好笑的道:“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现在的双轨制肯定是混乱了一点,但也给私营企业敞开了一道口子,要不然他们怎么可能抢得过王秦山这样的人?”

  八九十年代,是私营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很多私营企业,都是借着各种口子发展起来的。

  “那那咱们还发展的起来吗?”

  李大勇愣了,他可是整天被李野洗脑,说大天朝以后,是会重回世界巅峰的。

  可现在西方的自由经济思想被绝大部分人奉为圭臬,不完全放开,怎么追上人家呢?

  李野摇摇头:“大勇啊!你也是大学生了,没事儿多读读马哲,就可以从里面找到答案了。”

第597章 李野是挂逼,不是牛X

  听到李野说让自己去翻马哲,李大勇不解的道:“那么厚一本书我怎么找答案?哥你直接告诉我不就行了吗?”

  李野板着脸道:“我也在找答案呢!跟你说不明白,咱们还是先干正事儿,赶紧给我拿资料去。”

  “你不明白才怪了呢!你比那些算卦的大师算的都准。”

  李大勇嘟嘟囔囔的走了。

  两个人当年也是一根烟卷分着抽的兄弟,所以李大勇不理解李野为什么要瞒着他。

  但其实吧!李野真的没有完全弄明白,因为内地的情况太特殊了,不能完全从经济学的角度来推论解释。

  而且别说李野了,就是几十年后,那个被人调侃已经快要退化成财经专栏作家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都弄不明白。

  那位大佬公然发帖,说他实在是想不明白,种花家为啥明明都已经生产过剩了,却还在继续投资扩大产能,而不是减产维护世界和平,发钱刺激消费?

  他问出这个问题,只能说明他不了解种花家的历史。

  一个人很难理解他没有经历过的东西,种花家历史上就从来没有经历过生产过剩,反而总是因为生产力不足,而造成周期性的社会危机,从而引发改朝换代。

  所以不管西方人怎么灌输他们那套思想,一個传统的种花人是很难真正理解生产过剩这个概念的。

  而当种花家又接受了大胡子老马的思想之后,这个生产过剩就更加不可理解了。

  计划经济+生产过剩=gong产主义初级阶段,这个逻辑,李野上辈子就在课堂上听老师提起过,

  “什么时候世界上的物资极大的丰富了,咱们的目标就快实现了。”

  只不过李野记得,那时候老师是笑着说的,而且所有的同学听了之后也都哈哈大笑。

  毕竟班上最有钱的同学,也不敢浪费一粒粮食,不敢嫌弃肥肉不好吃,一支钢笔用秃了还要传给弟弟妹妹。

  大家根本想不到,几十年后的奶茶竟然有几十种口味儿,味道不对就喝半杯扔半杯这种事。

  而海外的经济学界总结经验发现,苏俄最鼎盛的时候,也没有完全生产过剩过,所以他们也没有走通上面那个逻辑。

  总之,生产过剩的灯塔国没有计划经济指导,有计划经济指导的苏俄没有生产过剩。

  而当几十年后,又有计划经济又有生产过剩的东大走的是不是一条前所未有的道路呢?

  如果走通了,大家是不是都来学一学哦?

  所以一条前所未有的道路,你让李野怎么说得明白?

  李野他就是一个挂逼,又不是牛逼的好不啦?

  。。。。。。。。。

  李大勇拿着一份资料走了过来,交给了李野。

  “哥,这是我们按照你提供的信息和要求,编排出来的技术要求,我们还询问了国内所有的机械厂,都表示生产不出这种精度的产品来,咱们的纺织厂是要全部使用进口设备吗?”

  李野随便翻看了一下,问道:“这你不用管,你只要确定以我给伱提供的加工设备和条件,做不到这种技术要求对吧?”

  “肯定做不到,”李大勇道:“赵教授帮我们看过了,说想要达到这种技术要求,你提供的那套生产设备必须要再次升级,

首节 上一节 636/122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离婚律师兼职做媒婆,全网杀疯了

下一篇:娱乐:手撕芭藜世家,杨蜜嗨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