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娱:你就是这么玩音乐的?! 第746节
吉他的音符仿佛连接着数字音程,可视化的给出了一种微积分式摇滚。
咚咚咚!
李灿狠狠的敲响架子鼓,密集的碎拍切分让舞台灯光的强弱都跟着震颤起来!
伴随着贝斯与键盘模拟吉他音色的和弦接入。
以灰白灯光为底色的舞台,似乎开始有了色彩。
观众们为之一愣,已经有懂的多的人意识到了这O.D是药物滥用的黑话。
这灰白底色,以及伴随细切的音符展现出来的色彩,仿佛令人明悟到了什么一般。
很快,音符变的略显柔和了起来。
灯光也随之不再闪烁,而变成了色彩斑块的投影。
整个舞台,被一个又一个巨大眼睛所笼罩,十几只眼睛纹样的舞台布光打在了洁白的假人身上,令人不寒而栗。
投屏之上,那巨大的瞳孔正带着黑眼圈直视着全场所有人。
一种迷幻而令人略微有些头皮发麻的美术表达呈现给观众们。
可是,随着眼睛图案在舞台上缓慢旋转扩散后。
蓦地,又变成了一片片的灰白。
也正是在此时。
架子鼓开始提升力量,咚咚咚的几声重鼓仿佛唤醒了一种渴望。
那红黄色的灯光蔓延,力量之中,吉他,贝斯,架子鼓的拍子被切的更碎,不断的滚动进行,一种急切感中,仿佛带有一丝丝疯狂与失神。
终于!舞台的投屏变成了双眼。
无神的双眼凝视着所有的观众,缓缓的扭曲旋转,其扭曲的幅度,速度,以及瞳孔所闪烁着的如梦似幻的五彩黑色,完全是基于吉他音程的数字链接!
可瞬间切换后,整个舞台却又再次变成了灰白!
终于,投屏上的眼睛开始失去色彩。
舞台之上,大舞台两侧隔着很远的陈罡与赵泽周边的灯光瞬间出现差异。
以舞台中心为边界。
李灿的这边,架子鼓如心跳,依然蔓延着彩色的律动,可温妮这边的吉他,却如疯狂灵魂的歇斯底里与依赖,激荡着另一边舞台彩色灯光的悦动,自己周边的颜色却陷入了灰白。
这种极其显眼,极其强烈的色差对比,配合着音乐层次中那细腻而又抽象的表达。
一种无言的震撼蔓延,甚至令人不知道该说什么。
索菲娅捂住嘴,奥卡丽瞪大眼睛。
这样的演出表达甚至让两人感到一阵又一阵的窒息。
观众们或许没有品味到DP乐队到底想表达什么,可莫名的,总是有一种似乎懂了但说不上来的奇妙感觉,一种来自于作品解读厚重感迎面袭来。
哪怕是真一头雾水,但也不明觉厉,绝不会认为这样的演出就是纯在装腔作势,故弄玄虚。
“卧槽.”
郑杰和林欣对视一眼,两人这回是真被李灿的大招给震撼麻了。
相比于其他人,DP乐队在表达上显然更接近一种疯狂,来到了抽象的领域,完全无愧于前卫摇滚之名。
这个抽象,可不是网上所言的抽象,而是一种哲学表达意义上的抽象!
提前了解了作品的两人,在这一刻,彻底读懂了光影所暗含的深意。
O.D。
药物依赖。
有了病态依赖的人,已经不能算人了,他们是舞台上的假人,被灯光所左右。
巨大的眼睛如实体化的深渊,亦如依赖者无神的眼睛。
而DP乐队,却如依赖者的内心世界以及物质感官,在表达着随着药物刺激而悦动,底色却是灰白的虚假色彩。
就连李灿和温妮侧身的站位,彼此互不对视。
也意味着虚假与真实,灰白与色彩之间的间隔只有一步之遥,却如隔天堑。
这是一道深渊,投入者将彻彻底底的失去真实的色彩感知。
这样的表达,同样让金属风暴的众人瞳孔地震。
“.轰力谢!!”
索菲娅嘴唇开始哆嗦。
隐藏在极致光影之下的,是温妮那完全超神的吉他技巧。
索菲娅甚至直接都看湿了。
配合着吉他布控光影,通过音符,数学,光影色彩,共同表达一种深刻而又抽象的哲学主题。
浑身一抖,只感觉仿佛起满鸡皮疙瘩。
第396章 火车也能玩漂移是吧?!
璀璨的音乐必将有表象与内涵。
而优秀的音乐,能够让人通过表象去理解内涵。
演出,是初演,很少有观众能够快速领悟其内核与表达,更不会马上对音乐开始深层次的解读,所以,外在的表象极为重要,做不好表象的,同样做不好内涵。
索菲娅是少数能够直接看穿表象的观众。
更多的观众,看不到深层,但通过迷幻的表象,观众们仿佛看到了一道漩涡状的传送门。
这是一种很难形容的感觉。
即,听到后觉得很有深意,只是不知深意具体如何。
待下意识瞥见音乐名字后,便似乎有了种种猜想。
这不是源自于阅读理解的本能,而是源自于炸裂的现场表现。
光影只是一种视觉的折射。
而听觉上的变换莫测才是主体。
切分的碎拍变化堪比妈妈的脸色阴晴不定,这样的迷幻节奏,配合着李灿的表情,显然不是嗑大了就是喝大了。
敲的有点爽,有点沉迷。
但表情并不如何夸张狰狞,反而有种理性的光辉。
手上的动作十分迅捷精准。
可那眼睛却已然微微闭了起来。
温妮的表现更是梦幻。
没有以往的狂野炸裂,也并不是温婉的罚站。
那对待吉他的样子,仿佛如怀抱婴孩,轻轻摇曳,仿佛赋予了其生命。
但似乎在迷醉中不够清醒,当下一秒节拍骤强后。
温柔的脸下动作却显得有些冷酷。
配合着每一次技巧的变换,持琴的架势都会有所改变。
终于,鼓点和吉他贝斯声归于平静,只有陈罡键盘旁调音台上的音块在跳动。
电子音效的氤氲蔓延中,舞台瞬间变暗。
打出四道光柱。
三道灰色,照在李灿,温妮,赵泽的身上。
三人沉默着转身背对观众,便再也没有任何动作。
只有陈罡的追光灯为变换着的彩色,伴随着手上的切换动作律动。
那是属于电子音乐的鼓点桥段。
黑暗中,隐约可见舞台上那些姿势各异的假人,但却看的不够真实。
诡异的舞台美学表达与强烈的反差对比,只从表象便足以让人头皮发麻。
音乐戛然而止,没有一丝一毫的预兆。
仿佛如人嘎嘣去世,也仿佛如意识空白游离。
灯光持续了三秒,台上众人一动不动。
舞台也安静了整整三秒。
观众们有种节目结束后的鼓掌冲动,但非常迟疑,根本不确定这演出到底有没有结束。
这一段光影的数字表达,配合着乐器秀,属实给观众们看傻了。
看了这么多的演出,哪看过这样的节目?
也没人唱啊!
但也就是这么一个迟疑。
在三秒后。
温妮拿起了另一支吉他。
迎着追光灯,不急不缓的将吉他挂在身上。
与此同时,整片舞台完全黑暗。
唯一的亮光处,吸引了所有观众视线,观众们并没有意识到,此时的工作人员们正在摸黑忙碌,配合升降机更改布景。
温妮将手里的吉他向后一甩,又挎上了另一把七弦吉他。
两把吉他一前一后。
大屏幕上的《O.D》变成了《Ego Death》。
上一篇:沪上阿姨,我真不想上班了!
下一篇:战火军途:从1978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