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从上海滩的人力车夫开始崛起

从上海滩的人力车夫开始崛起 第164节

  还有在‘打桩’工程领域,也是有英国的打桩公司占领着最大份额。

  陈光良也有种身为华夏人的自豪!

  到了三十年代,一切都变得更好了,例如后面的‘国际饭店’,那就是二十层的建筑大厦,总投资高达几百万大洋,由本土四大银行共同投资。

  只可惜,要不是他知道五十年代后的形式,哪怕是冒着抗战风险,陈光良也想投资一个真正的‘地标性建筑’在沪市,名垂青史。

  毕竟只要战后能拿回,暂时被没收征用也可以接受,就怕私有变成公有,将来拿不出来,这就是打水漂了。

  别看陈光良已经投资了‘香格里拉饭店’,而且投资也高达100万大洋,但饭店本身可以经营到1937年,期间经营大概是五年时间,这个都已经差不多可以赚回本。其次,陈光良只需要在1936年底开始出售,还能大赚一笔呢!

  风险不存在的,毕竟哪怕是从1937年继续经营至1941年(孤岛时期),同样也能赚钱。

  “杜厂主,首笔建筑资金我们会准时在6月6日交给你们!”

  “陈先生客气,在上海滩谁不知道长江地产的信誉。你放心,我们会在6月8日正式开工。”

  “好”

  送走杜彦耿一行人后,陈光良又和郭德明、陆元台在办公室里谈起工作。

  现在是四个区域,在同时开工:

  愚园路还有三分之二的项目(差不多两百多幢楼),没有交付;

  靖安寺路(南鲸西路)的项目,‘新城花园’住宅和‘香格里拉饭店’商业的总造价已经高达二百多万;

  威海路的项目,这个项目虽然不大,但重要性不言而喻,毕竟是陈光良的‘新房’;

  霞飞路的项目,这里的项目也是价值一百五十万以上,毕竟现在仅地皮就值60多万了。

  “霞飞路的这些项目,我们争取在第四季度分批销售,倒是不用急迫,毕竟地段有优势!”

  陆元台随即说道:“只是这个项目开发后,我们已经没有新的地皮开发,倒是员工一年的开支不会少。”

  他不是在指‘减少员工’,而是觉得应该有‘后续的项目’。

  陈光良摆摆手,说道:“次轮地产走势已经见顶,无需急着买地。等我们忙完手中所有的项目,再考虑其它地盘,这样就能维持长江地产,讲究一个‘货如轮转’。当然,长江地产的商业部分现在也有不少,所以无需忧虑后续的业务。”

  “好的”

  ‘一·二八’事变后,租界的地皮虽然也会回落,但是租界房子应该还是很有市场,毕竟租界安全性好。

  届时,长江地产实行‘买一幅地皮,卖一个楼盘’模式,风险就小很多了。

  而且,陈光良还想有机会去重庆开发房地产。

  做房地产确实非常赚钱,保守估计,这一波结束,仅地产利润就可以达到600万,大大超出预期。

  地产、金融,永远都是在‘掠夺式’赚钱!

  陈光良再次来到‘捷瑞煤球厂’,只见这里有‘三轮自行车’进进出出,相当的业务繁忙。

  目前的‘捷瑞煤球车’已经开设了四家分厂,其实就是‘捣煤球’和‘晾晒煤球’的场,真正的工厂还是在苏州河边。

  每家场地制作好煤球后,再由三轮自行车运往各个网点;当有人需要时,继续由三轮自行车送货到家。

  “光良,你来得正好,现在中华煤球厂已经制作出蜂窝煤,看样子也准备抢夺沪市的市场了!”谢蘅窗一见面就有些紧张的说道。

  看样子,‘煤炭大王’刘鸿生在煤炭行业的影响力,还是非常大的。

  陈光良却不在意的说道:“他们的煤球炉是从哪里来?”

  谢蘅窗回道:“周边城市的作坊”

  陈光良这时候则信心十足的说道:“别看我们才铺开三十多天时间,但其实我们已经在沪市的主要需求区域,形成一个个销售网络(分厂、网点),更何况广告也已经打的够响亮,不用担心他们。再说能生产是一回事,批量生产又是一回事,蘅窗公无需担忧。”

  谢蘅窗这才舒心的说道:“你这样一说,倒是让我放心不少。”

  陈光良接下来又说了一句:“蘅窗公,我想将‘蜂窝煤’技术在报纸上公开,就以捷瑞煤球厂的名义。”

  谢蘅窗马上放下的心,又紧张起来,他说道:“公开,岂不是到时候小作坊到处都是,毕竟我们的生产工艺就是手工的,没有什么机器。”

  “不公开又能如何,该别人知道的,人家花点功夫就知道。与其如此,还不如主动讲出来,为捷瑞煤球搏一搏好名声,特别是全国可以效仿,也算是做的好事。”

  左右不过是投资二十万的小生意,对陈光良和谢蘅窗来说,其实都不算多大的生意。

  “也不是不行!就像你说的,技术都已经泄露,还看得那么重做什么。另外一方面,以我们目前积累的用户,已经占据沪市的相当份额,这个工厂赚钱已经不是问题了!”

  最终,谢蘅窗还是欣然答应。

  毕竟到了他们这个财富地步,‘爱国之心’基本是人人具备的,特别是特殊的时代造成的。

  “实业救国”便是这个时代最好的证明!

  陈光良最后说道:“我们免费将技术公开,自然也要做一波广告。另外一方面,我们只要控制成本,自然业务无需发愁。”

  “这倒是,就这样说定了!对了,这个技术是你发明的,干脆就以你的名义发表文章好啦!”

  谢蘅窗也不是那么小气的人,不然当初打个牌,说卖给陈光良一副地皮就直接卖掉。

  以自己的名义发表,陈光良可不像再出这种风头,所以他说道:“就说是一个煤炭工人发明的,是我们捷瑞煤球发明的,还能做一波广告。”

  “好”

  两天后。

  刘念礼拿着一份报纸,来到自己父亲的办公室。

  “爸,捷瑞煤球厂公开了他们的‘蜂窝煤’技术,连需要的设备都公开了图纸。”

  刘鸿生马上接过《东方日报》,随即认真的看了起来。

  良久,他感叹道:“好一招化被动为主动,本身‘蜂窝煤’技术不难,设备又很简单,他们主动公布,无疑是希望大家承认他们的发明专利,享有大义。”

  缴纳专利费不太可能,毕竟这涉及民生,而且国内也不支持。

  刘念礼当即说道:“按照现在的形势,随便一个人都可以选择自己捣煤球,不像我们以前,至少可以用机器来降低成本,从而大家都愿意使用我们的煤球,毕竟成本更划算。如今蜂窝煤不一样了,只要有场地,基本都可以自制。”

  刘鸿生思考片刻说道:“将来对我们有好处,我们可以提供煤屑,成本优势在外面。只是眼下的情况,怕是大家会更认准捷瑞煤球厂了。”

  当下,整个沪市的客户,因为还没有普及‘蜂窝式煤炉’,就算有小作坊生产蜂窝煤,也很难推出。只有像捷瑞煤球厂,掌握着配套的,才能顺利推出。

  所以捷瑞煤球此举,变相的是追求当下的利润,至于将来,本来也不可能垄断市场。

  最近标金的走势太强势了,从5月初的530多,到月底交割时已经升至590出头,涨幅竟然超过10%。

  按照这种走势,‘黄金第一波行情’预计将在6月份达到顶峰,也就是‘金银兑换比达到62’;当然标金期货一般是高于‘金银兑换比’,也就是可能达到620以上(十两黄金),一般都是高出10大洋。

  长江钱庄单月(5月)盈利超过100万大洋,标金期货总利润达350万大洋,现货标金利润近150万大洋,入市后的总利润近500万大洋,总资产近800万大洋.这些数据,无疑都让长江钱庄成为一个聚宝盆。

  在长江钱庄的会议室,股东和高层悉数到场。

  陈光良直接说道:“下个月,还是开盘就买进去,不需要犹豫。若是价格能上620,我们就考虑抛空平仓。大规模的炒期货标金活动,也得暂停下来了!”

  严智多询问道:“光良,你认为标金涨到620,就会下跌?”

  若是下跌,那就应该反手卖空。

  他跟着陈光良做生意,赚了上百万的大洋(还有大华地产),间接的也赚了上百万(持标金现货)。

  可谓女儿还没有嫁,‘聘礼’就已经收得手软了!

  没办法,谁叫人家不急,他作为‘未来岳父’总不能上赶着两人订婚、完婚吧!

  好在他算是看得出来,陈光良是比较喜欢自己大女儿的,虽然两人见面机会不多,但人家隔三差五送点学习资料和书籍,显然也是很上心的。

  陈光良笑道:“下跌的可能性较低,毕竟世界经济大萧条才刚刚开始。我觉得阶段性的涨幅已经结束,缓慢上涨的可能性很高。”

  众人听得津津有味,老板可是真正的金融大王。

  这个年代资产上千万者,确实不少,但像老板这样掌握着‘庞大现金流’的富豪,怕是已经找不出多少了!

  长江钱庄的资金,应该都算得上现金流。

  接下来,严智多提出一个问题:“现在以你陈光良在金融上的影响力,你何不考虑成立一家银行?”

  有点心动,陈光良一直都认为,在民国真正的富豪,总是要涉猎银行的。

  虽然开银行会被南鲸政府剥削,但以陈光良如今的财富,就算不开银行也会被剥削的。这个‘剥削’是陈光良可以接受的范畴,因为一般就是让买‘公债’,而不是说直接捐款。

  公债可以从市场‘买卖交易’,至少也是流动的资产,可以变现。

  “后面有机会倒是可以考虑,多谢伯父提醒!”

  严智多见陈光良真的想做银行,内心不由得很是满意这个‘未来女婿’。

  事实上以如今这个女婿的身家,和他们严氏家族的财富,也是差不多一个等级了!

  更重要的是,人家还掌握着舆论。

第191章 婚事

  时间匆匆,转眼来到7月。

  这一天,一则新闻登上各大报纸的头条——《清华首批女大学生吴靖逃婚,家人登报寻人》。

  陈光良也从《东方日报》看到这则消息,但也只是当做一个八卦新闻看待。

  他在内心上,当然还是支持这个叫做‘吴靖’的女大学生,毕竟这是新时代的女性抗争的一个案例。

  只是他原本还在看热闹,但一个电话却打到他的办公室里,将他卷入这个事情当中。

  “光良,我是你严伯母!”

  “伯母你好”

  “你严伯父将仁美关在家里,仁美也以绝食抗议!”

  陈光良连忙询问原因。

  对面传来严人美‘继母’徐青畹的声音:“最近仁美的表姑吴靖逃婚,闹得纷纷扬扬,你严伯父便担心仁美重蹈覆辙,不允许她下学期继续读书,父女俩就闹出了矛盾。”

  吴靖的母亲严淑英,那是严筱舫的大女儿,和严子均是一辈的。

  陈光良愕然,合着吃瓜吃到‘自己家’头上了,他果断的说道:“我马上来拜访严伯父,多谢严伯母告知,这个恩情我记住了!”

  对面的徐青畹正准备客气一句,便听到对面已经挂了电话,顿时无奈的笑了笑。

  世人都以为后妈不好,哪怕是仁美的爷爷、外公、外婆,也担心她这个继母对仁美不好。

  但大家又怎么会知道,她这个继母从小就对仁美视为己出。

  她的姑妈是启秀女校的校长,继女严仁美到启秀女校读书期间,因为这层亲戚关系,没有住在学生宿舍,而是住在校长办公室。

  这里面,便是她在走动关系。

首节 上一节 164/18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情感主播,一句免费让全网破防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