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从上海滩的人力车夫开始崛起

从上海滩的人力车夫开始崛起 第32节

  李超知道,事情不会如此简单!

  不过他了解这个合伙人,做事很有头脑,所以也没有再问。

  和李超聊了很多事情,他才离开。

  李超现在对长江车行很尽职,这对陈光良来说是一件好事。

  作为陈光良的盟友兼好友,两人的合作会一直持续下去。

  甚至在以后,李超大概率会辞去交通科的工作,加入长江车行。

  他也是陈光良以后涉猎其它产业后,最理想的‘总经理’接班人。

  “章教授”

  “小陈,我来给你送一本杂志,《骆驼祥子》已经在半月刊《生活》上连载。”

  陈光良接过杂志,并邀请章其华在办公室里坐下饮茶。

  翻阅了一下,果然看到《骆驼祥子》的连载文稿,陈光良说道:“我相信一定会引起很大社会的反响.当然,章教授的文字功底也是没得说。”

  章其华这时候也大方的说道:“也多亏你当初给我的题材,不然我都不会想起写这样一篇文章。”

  正在倒茶的何向东,有些好奇起来,没想到老板还懂这方面的知识,那可真是学识渊博。

  如今老板表现出来的本领,就已经包括能看英文报、能识字计算、懂经济,现在又新增一个懂文学。

  陈光良笑道:“我也只是希望有人为我们人力车夫发声,并不是真懂文章!”

  在知识分子面前,就要表现出忧国忧民,不然哪里有共同语言。

  章其华果不其然附和道:“确实,人力车夫这一行长期从事体力劳动,导致身体出现各种问题,但薪资却不高。不过,这种事也不是写篇文章就可以解决的,只希望引起政府的重视,尽量将车牌不要集中在大车行手中,让每个人力车夫都有权利拥有自己的黄包车。股份当然也是不错,而且也更现实,毕竟哪怕是一辆黄包车,大家也基本买不起。”

  最后他补上一句,因为章其华了解,长江车行的入股制度,让很多连黄包车都买不起的车夫,真正享受到‘拥有’黄包车的权利。

  这绝对是善举,所以他也佩服陈光良的人品。

  陈光良沉思一下后,说道:“其实引起社会的舆论关注,对改善黄包车夫生存条件是很有帮助的而且,我有一个黄包车的改造计划,一旦实施,那么至少可以解决黄包车夫身体上的伤害。”

  “什么计划?”

  章其华忍不住问道。

  不过转念一想,这个可能是人家的商业秘密。

  陈光良说道:“将自行车和黄包车的融合。当然还请章教授为我保密,因为这个计划目前我还没有实力去实施,但三五年内,我一定可以做到的。”

  章其华脑海里闪过一个念头,‘自行车和黄包车’的融合,那就是黄包车夫骑自行车拉后面的黄包车了!

  这现实吗?

  不过他还是很相信陈光良的,说道:“这是自然!果然我没有看错你小陈,你是一个天才,也有一颗乐于助人的心。”

  惭愧啊!

  陈光良让黄包车入伙的初衷,不过是用最少钱办更多事;

  如今在很多人看来,他却是在做好事。

  包括那些人力车夫们,都很感激他!

  “您过奖了”

  三天后。

  陈光良坐着自家的黄包车,朝着靖安寺路(南鲸西路)、愚园路方向赶去,今天他要去看一幅地皮。

  他的心情别提有多高兴了,前后两世第一次购买地皮,而且还是沪市的地皮,想想也就够让人振奋的。

  等到了地盘,直接让黄包车现场等着,今天租上一个班。

  很快,陈光良来到要出售的地皮上。

  报纸上讲,这幅地皮面积足足3亩7分地,相当于6个篮球场或者三分之一个足球场。

  一名戴着眼镜的中介商,介绍道:“陈先生,这幅地皮一直是空着的,原业主是位英国人,现在他准备放出。消息才放出,你就打来了电话呢!”

  陈光良点点头,说道:“正好最近我的车行要扩张,所以在专门寻找适合的基地.这块地我是很满意的,具体价格怎么样?”

  这是一块不错的地皮!

  虽然说,目前沪市真正贵的地皮,都集中在外滩那地带,但他今天这幅地皮在后世那也是商业中心。

  现在叫做靖安司路,四五年后则叫做南鲸西路,后世的南鲸西路是购物中心一条街,有靖安司、恒隆广场、梅龙镇广场、泰富广场等建筑。

  当然,今天这幅地是夹在愚园路和靖安司路的中间,而且应该属于愚园路的范畴,且在靖安寺朝西的地段,倒是足足3亩7分地。

  “5200大洋,这是英国老板要的价格,不还价!若不是他要回国,相信这个价格还能卖更高。”

  陈光良马上心里核算一下,单价才1400大洋每亩,简直便宜到爆。

  当然值得一提的是,这里虽然也是公共租界,但已经是‘越界筑路’的范畴(租界通过筑路向外扩张,实质性归属有争议),位于靖安司路的西端和愚园路中间的腹地,所以价格才如此便宜。

  “手续是否齐全,能否合法的过户?”

  “这个你放心,业主还在沪市,道契(凭证)都在他的手中。”

  “好,约个时间,一起到律师馆签订合同。”

  既然是洋人签约,自然也得带上李超,他英文比陈光良好多了。

  “没问题,陈先生是爽快人,当然这幅地皮绝对有很大的升值潜力。”

  “哈哈,自用的,升值多少也不会出售。”

  实际上,陈光良心中笑开了花。

  这幅地皮虽然是边缘地带,但不出三年时间,涨几倍是毫无问题的。

  【PS参考文献:1927年,上海知名律师吴凯声花3000两银子买了一块地皮,仅仅三年多时间,便以十倍价钱转手卖出。民国名中医陈存仁在静安寺路、愚园路花5200元买了一块三亩七分的地,不到三年以3万元价格出手,数年后涨到10万元。】

第45章 购买地皮

  8月25日,星期四。

  陈光良和英国人皮特准备签署了一份‘地皮买卖合同’,达成了他人生第一次购买地皮物业的成就。

  此次他动用的钱,基本都是周兴高给的那五千大洋,而陈光良也承诺最迟明年初就给他换成黄包车股份。

  本来,周兴高的意思是‘见者有份’,更不要说老板‘洗钱’的功劳,所以他只想要2500大洋,也就是大概8两黄包车带牌照或相应的股权。

  但陈光良却直接答应还他5000大洋价值的黄包车或股权,在对朋友这方面,陈光良一向更看重交情,而非看重金钱。

  因为陈光良明白一个道理,这个时代钱多无势,很难保住财富。

  相反,多结识朋友,多接济穷人,总有一天会派上用场。

  连杜月笙都懂得的一个道理,陈光良又怎么会不明白呢!

  写字楼里,陈光良询问李超道:“英文合同有没有问题?”

  他特意要求地产中介准备了‘中英文合同’,也担心英国老板皮特使绊子;

  虽然在做生意这方面,洋人似乎更遵守规则,但防人之心不可无。

  “没问题,和中文是一个意思!”

  英国人皮特嘲笑道:“陈先生,你过分的小心谨慎了!”

  他要不是准备回英国,也不一定出售这幅地。

  不过他已经完成8年前踏上这片土地的目的,所以如今也是一切很满意。

  在8年前,皮特意气风发的踏上东方的路,因为当时大家都在说,东方是充满‘黄金’的地方,去那里可以赚到很多很多的钱。

  如今8年过去,皮特也承认这种说法,到东方来做生意,基本每一个英国人、美国人、法国人都是赚得盆满钵满。

  陈光良客气的说道:“这是我的全部身家,我必须谨慎,请皮特先生见谅!”

  他用的是英文,最近几个月时间,有李超的教导,再加上陈光良的发达大脑,他的英语水平已经可以正常交流的程度。

  当然就英文合同这种事,还得请李超来一趟,顺便装一装专业人士。

  “没关系,我有时间!”

  “好了,没问题,我们可以签合同了!”

  陈光良也是很爽快,随后签上自己的中文大名,英文合同上也签署一个中文名附带一个英文名‘Victor(胜利者)’。

  一切搞定后,陈光良主动请客吃饭,皮特不感兴趣给拒绝了,不过中介商却同意了。

  陈光良如今的身家,自然不用再吃小吃摊,而是选择了一家不错的餐厅。

  他、李超、王有道坐在一起,大家畅聊起来。

  期间,陈光良主动说道:“王先生,闸北那边你有没有资源?若是有,可以介绍给我。当然,我买不起太大的土地。”

  他手中还有1500多大洋,另外长江车行在9月初也开始首次分红;最后,陈光良便是打算将地皮继续抵押贷款。

  王有道眼前一亮,说道:“好啊,我帮陈先生留意一下,肯定有合适的地皮出售的。”

  没想到,这位还是个‘大生意’,拿下一幅地皮后,居然还不满足。

  “陈先生准备投资地皮生意?”

  “那倒不是,车行生意总会扩大的,一个基地未必会够,所以提前做准备。”

  王有道点点头,说道:“提前做准备好啊,现在地皮价格不算高,但将来肯定会升值的。”

  陈光良淡淡笑道:“希望吧”

  随后,大家聊起地价、租金等相关的事情,让陈光良感觉到,这顿饭没有白请。

  从王有道的口中,更能直观的感受到,沪市地价的具体情况。

  谈完后,陈光良脑海里都已经出现一幅地图,上面用颜色深浅来注明价格的梯形情况,外滩那一带颜色深得发黑,然后越朝着外面,价格越便宜的多。

  相差确实超级大的,贵的地方贵死人,便宜的地方也很便宜。

  不过陈光良明白一件事,在1927~1931年这三四年里,沪市将经历一场‘炒地大风波’,这一场风波会将沪市的地皮,推高至一个可怕的程度。

  所以,他现在买地,便是赚大了。

  当然,投资黄包车的生意也不差,首先是车牌可能涨至三倍以上,其次是本身也在产生利润。

  买下土地后,陈光良第一时间带着周兴高来到这里。

首节 上一节 32/18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情感主播,一句免费让全网破防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