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海滩的人力车夫开始崛起 第34节
更不要说,只要他还在这个位置上,那么就可以接着和陈光良合作,继续增加收入。
他都挺后悔的,为什么陈光良不早一点出现,这样他现在说不定每个月已经可以多领1000大洋。
陈光良这时候也咨询道:“史密斯先生,不知道交通科什么时候才能有新的牌照,现在租界人口增加厉害,其实是可以适当的增发新牌照。”
说是租界的牌照是1万,实际上也就9600多个,所以这里面可以有‘猫腻’。
史密斯一听,稍作思考后便说道:“可以是可以,但也要稍微等一等。你放心,今年我争取再准备,届时至少50个牌照,你只管筹备资金便是。”
黄包车的资金,何须筹备!
陈光良现在已经取得银行的信任,可以直接用牌照抵押贷款,再去购买黄包车。
因为所有的牌照,实际上都是登记在陈光良和长江车行的名下,所以不存在困难。
“好,那我等你的好消息!”
史密斯这时候突然问一个问题:“陈先生,我想请教你,如果我哪天离职,我的那部分股份,该怎么办?”
陈光良毫不犹豫的说道:“当然是按照市场的价格,以现金的方式补给你。比如目前市场牌照是200大洋一个,一辆黄包车在50~100大洋,按照这样的行情来算。”
史密斯高兴的说道:“很好,我会继续选择和你合作的,而且我短期内不可能离职的。”
他还担心,拿的只是分红权,将来陈光良不认账股权,那可就有些不太好。
“好,合作愉快”
离开时,李超将陈光良送到门外,脸上也洋溢着笑容。
曾经他一个月才几个收入,如今一次分红就可以抵以前近半年的薪水。
“什么,王承运死了?”
陈光良不敢相信周兴高带回来的消息,有些惊讶起来。
好好的,怎么就死了呢?
自己都还没有玩够,想着等王承运出来,他好痛打落水狗呢!
两人的仇,可以说陈光良觉得他还没有报完,觉得不解气。
周兴高神秘的说道:“听说是王承运的小妾去看他时死的,已经有消息说,是受到刺激而死。要么是两人在监狱干着坏勾当,要么是王承运听到家里的噩耗被气死,后者的可能性很大!”
这个周兴高,对于这些事情还真有点‘本事’,这种事都分析得头头是道。
陈光良听完后,说道:“肯定是受刺激被气死.死得好,周哥你算是干了件好事!”
周兴高愕然,随后说道:“难道不是老板你那一招,让他们家主动送过来二十辆黄包车更气人?”
陈光良笑而不语,自然是没有回应,但心情显然是不错。
是他气死的更好,也算是报仇了!
要知道,要不是他一路走来,都懂得结交朋友,今天搞不好事败名裂的就是他了。
随后。
陈光良说道:“周哥,你最近顺便打听一下王氏家里的事,还有王氏车行的事情,不过不要再冲动了,不然我不会再帮你了!”
生怕周兴高一冲动,又去抢人家,万一闹出人命,那基本上陈光良的麻烦就是蜂拥而至。
因为很多人都知道陈光良和王承运有仇,至少周围的车行老板都知道。
这个时候再冒天下之大不韪,去欺负人家孤儿寡母,怕是其他车行老板联合起来对付他都有可能。
大家不是替王承运报仇,而是为了自身的利益而联合,毕竟会人人自危。
而前面王氏出事,完全是王承运自己咎由自取——打死两名车夫,怎么也和陈光良没有关系!
至于其它的,都是商业手段,算是在规则内进行,谁也找不出个问题来。
“明白,我会动脑的!”
周兴高吸取教训,指着自己的脑袋,认真的回答。
“嗯”
接下来,陈光良便不再理会王家的事情。
他还没有小气到,要去王家灵堂嘲弄一番。
虽然换成是反派,一定不会错过这样的机会——去假惺惺的悼念,实则去得意一番。
但很显然,陈光良不会这样做的,事已至此,人死仇消。
此时的王氏车行,一片哀悼凄凉之景色,黄包车业务再度停顿下来,因为最近很多车夫直接不交租金,甚至不归还黄包车。
幸亏王承运的夫人李燕,联合林律师以及打手,将所有的黄包车保下来,暂停了业务。
在凄凉的同时,王氏车行还有着吵闹声,那就是二太张春兰吵着李燕是要独吞财产,并且以孩子作为要挟,取得王承运朋友亲人的同情。
原来,自从张春兰去了监狱探望,并惹出天大麻烦,李燕就直接将其母子给关押在家,认为是张春兰害死了丈夫。
这样一来,两房只有继续闹下去。
张春兰认为是李燕犯下糊涂做错事,而且还想独吞财产;李燕则认为张春兰是罪魁祸首,她已经再三叮嘱不要去监狱乱说。
一时间,王宅闹得不可开交。
还有。
甚至有车行老板开始打听消息,王氏车行的一百辆黄包车要不要出售。
很显然,大家都不认为李燕一个妇道人家,可以开得了车行。
要知道车行本身就是‘鱼龙混杂’,最近那些人力车夫欺负李燕,便是最好的证明。
“林律师,等先夫入葬后,麻烦来家一趟,我想和商量一些事情。”
“好,王夫人放心,租界还是有法律的,任何觊觎王氏财产的人,我都可以将其绳之以法。”
“多谢林律师,你是先夫最信任的朋友,要不是你”
“夫人言重了,我也是工作。”
林毅确实很负责,最近那些车夫不肯交租、不肯退车,是他带着人全部收回的。
事情到了这一步,他怕是唯一是真心帮助王氏的,虽然也收取费用,至少非常有职业道德。
哪像高探长,简直是败类,此人甚至还假惺惺的来悼念,怕是担心晚上有鬼找他算账吧!
第48章 再谋地皮
陈光良来到愚园路的‘长江车行新基地’,这里的建筑很好,但是两旁房子不多,其他都是耕地,还种着庄稼。
最近他特意了解了一下这附近的建筑物,宏业花园(1900年前后始建,中西风格混杂,北部9幢假三层花园住宅为段祺瑞之子段宏业1920年代所建)、西园公寓(1912年兴建)、京兆别墅(1907年兴建,内有独立式假3层西式花园住宅2幢)、久安公寓(1910年前后苏州贝氏所建,这幢5层公寓据说是这一区域最早建造的一幢公寓楼)、洛克菲勒公馆(1913年建成)、严家花园(1920年建造,花园面积达4900平方米)、“游存庐”(1921年康有为所建)、新华村(1925年代建造英式独立大花园洋房5幢)、亨昌里、联安坊(均1926年建造)
发展的潜力很大啊!
更何况他购入的这一幅地皮,还临街‘靖安司路(南鲸西路)’,这条马路非常的长,是租界常见的柏油大马路,更重要的是直通沪市最繁华的‘南鲸东路(购物百货商业街)’。
地皮优质的没得说!
“老板,那个掮客已经在等你了!”
“好”
原来,周兴高在这边建设时,一个掮客就来打招呼,咨询这幅地皮的买主情况。
周兴高也是个聪明的人,知道老板最近在投资地皮,便留意下来。
所谓的‘掮客’,就是中介商。
“王先生,这位就是我们的老板陈先生。”
“陈先生,好”
陈光良看着浑身透露出精明劲的王左义,邀请他坐下,一起喝茶。
这里还是工地,一副干得热火朝天的情况。
“王先生,听说这里有地出售?”
王左义点点头,说道:“不错,有幅三亩的土地,业主要出售?”
陈光良问道:“有没有道契?”
所谓道契,便是华界或租界工部局发的‘土地证’。
沪市开埠后,在近代华夏货币制度紊乱的环境下,作为租界地产凭证的沪市道契(因当初盖有沪市地区最高行政长官道台的官印而得名)大行其道,它等同金银与现钞,但比现钞更可靠。
基于此,它后来一度成为上海金融机构的准备金之一,各大银行都持有大量道契。使之成为上海金融市场流通最易、数量最大的信用工具。道契也成为沪市市民财富与身份的象征,不少富户将其作为女儿出嫁的礼物。
王左义说道:“这是乡下人的田产,没有道契的。”
陈光良有些皱眉,没有道契是很难办的。
‘道契’一开始是租界的洋人,为了永久性、合法夺得华夏土地的一个手段。不过随着时间上的推移,它已经成为土地交易最好的凭证。
看出陈光良的忧虑,王左义随即补充道:“想要道契其实也是有办法的,具体操作可以这样办,先谈价格,然后签署‘让予契’,再然后请会丈局丈量土地,继续由沪市的县知事盖印后通过华洋交涉署发出,最后到律师公馆见证,一手交银,一手签字。”
程序比较复杂,但中介既然敢吃这碗饭,自然是非常熟悉里面的流程。更何况是一切办好后,再一手交钱,一手签字。
合情合理!
“行,约个时间,哪天带我去瞧瞧!”
“没问题”
陈光良此时手中,也就3000元可动用的资金(剩下的+分红),三亩土地肯定不止这个钱。
不过陈光良却可以暂时挪用长江车行的资金,反正10月份他分红+商品销售利润,可以达到1500的样子。
只要有两幅地皮在手,陈光良便可以利用这两幅地皮再贷款,筹谋车行的发展。
回到长江车行基地(番瓜弄)。
“陈老板,好!”
在这里休息的人力车夫们纷纷向他打招呼。
番瓜弄基地经过两次租地扩张,如今是一亩三分地,但对于拥有380名左右车夫的车行来说,还是显得非常狭小。
人多手杂,是最大的问题。
不过好在林峰已经建立一定的威信,再加上陈光良的仁义,在这里闹事的基本没有;哪怕是由杨青山和杨秀英父女掌管的商品批发部,也是不会受到欺负。
上一篇:我情感主播,一句免费让全网破防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