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海滩的人力车夫开始崛起 第7节
“青山啦,你这个外甥做事太急躁了,才来一个月,就想着赚大钱。”
“是是,年轻人不懂事,我也不管他了。”
“嗯,只是个外甥,没必要管太多。”
杨青山拉着车,来到外面,追上在等他的陈光良。
“光良,你太冲动了,虽然你有那笔钱,但总不能坐吃山空!”
陈光良并没有颓废,毕竟再怎么样他也有216大洋的‘第一桶金’。
“二舅,你先在王老板这里干着,我打算先去打探一下消息。如果实在办不到牌照,我宁愿跑野鸡车。”
“那抓住可是要罚款的!”
“一辆黄包车一个月就需要缴纳近三十的租车费,相当于一百天就可以买下一辆新的.赌一把有什么问题?”
他也是跑了一个月黄包车,但却没有碰到查车,这里面显然有空子可以钻。
“好,你先想办法,我先在王老板这里做着。”
“嗯二舅,记得不要泄露消息,特别是不能让王老板知道。”
“知道的”
陈光良花了五个大洋购买了一套像样的中山装,又花了六毛钱购买了一双布鞋,还是双层底的。
全部行头换上后,顿时有了几分派头。
虽然不至于像有钱人,但至少也是普通市民的模样。
随后,陈光良来到公共租界的‘工务部’交通科,打探情况。
工务部,是租界的政府单位,是由九名董事组成的董事局来作为最高权力机构。
在此之前,工务部的九名董事全部是洋人,但今年应该是要增加三名华人董事。
故此,向杜月笙这样的流氓大亨,是一定非常希望当选的,这是华人在租界奋斗的最高目标。
“你找谁?”
刚走进交通科,就被一名华人职员喊住。
“我找交通科的科长,有点事情和他谈谈。”
华人职员上前,打量陈光良一番,随后不客气的说道:“有预约吗?再说你会英语吗,就要找科长?”
很显然,交通科的科长是洋人。
“在下会一点点英语”
“What are you doing here?”
“license plate”
“你这英语水平找我们科长没用,沟通不了.对了,你要办什么牌照?”
华人职员马上就听出,陈光良最多也就是会一点点单词。
陈光良虽然被人揭穿,但并不脸红,而是老实的说道:“我想咨询一下黄包车的车牌问题?”
“来这边”
华人职员还挺热情,可能是看在陈光良换上了中山装,再加上会一点点英语。
通过介绍得知,华人职员叫做李超,是交通科的职员。
“公共黄包车的牌照是1924年颁发的,数量都是固定的10000。不过牌照也是有期限的,一定时期我们会回收一些,但不会再向外面颁发新牌照的。”
王承运居然没有骗他,事情果然很糟糕。
但陈光良听到了一点点弦外之音,他说道:“那是不是可以从你们这里买到牌照,比如价格高一点的?”
李超见陈光良也是聪明人,便问道:“你是哪个车行的人?”
陈光良说道:“我想做这个生意,就是开车行。”
李超点点头,也没有怀疑,说道:“整个租界,包括法租界,一共有一百多家车行,不到一万的牌照,竞争也是很激烈的。既然你有心加入,我也告诉你一个渠道,我们这里确实还有一些车牌,但费用要150大洋一块。”
很显然,这是交通科的内部福利。
不过外面200大洋的牌照,这里只需要150大洋,显然这是个机会。
“可以登记我名下吗?”
“可以的,你从别的车行买的自然不能登记,但从我们这里买的,自然就是合法的。”
也就是说,黄包车的牌照是不能转让的。
其它车行之间的转让,不过是白纸黑字来作为一种证据,相当于后世的‘安置房’。
“李先生,你为什么愿意帮助我?”
陈光良突然问到一个问题。
但这个问题并不突兀,因为外面如果两百左右一个牌照,这里则只要150大洋一个牌照。那么交通科的人,完全可以勾结更大的车行。
李超很满意陈光良的灵光,很自然的说道:“上面也不愿意车行太过垄断,再加上我们都是年轻人,我更愿意做主卖给你,当然我权利也不算很大,做主的数量不多。”
算不上帮大忙,卖给其它车行也是这个价,无非是刚刚陈光良给他留下一些好印象。
陈光良知道,有时候运气来了,一定要抓住。
所以,他并不满足只是在李超这里购买一张两张牌照,而是另有所图。
他说道:“李先生,有没有兴趣合伙,这黄包车的生意还是很赚钱的,就是这个牌照也很有上涨的空间.”
这下轮到李超惊讶起来,眼前的年轻人可谓是个精明的人,他压低声音说道:“你有多少本钱?”
“晚上我做东,一起吃个便饭如何?”
“好”
陈光良心里很兴奋,虽然表面很沉稳。
因为李超作为交通科的人,简直就是一个人脉,如果能合伙做生意,那绝对是他的福气。
当然,其它车行也不可能和李超合伙做生意,毕竟谁愿意分享自己的蛋糕,以及李超看样子也不算交通科权利很大的人。
第9章 势力初建
待李超下班前,陈光良已经叫了两辆黄包车在附近等待,然后同他一起来到一家小吃摊,并点了锅贴、牛肉汤。
李超自然也不会嫌弃,毕竟他看得出来陈光良也不算富裕。
“陈先生今年多少岁?”
“十七岁”
李超惊讶道:“才十七岁.我比你大了整整六岁呢!”
正因为他年轻,才有可能促成今天的合作。
今天交通科的华人职员有几位,但也只有李超愿意接待一下陈光良。
陈光良主动介绍更多的事情:“我出生社会的早,十三岁就从宁波出来闯荡又跟我二舅拉了一段时间的黄包车。不过李先生放心,我得一个大学教授的资助,购买一辆黄包车和车牌的实力还是有的。”
李超感觉自己今天遇到了奇人!
不过上嗨滩就是这样,今天可能你一无所有,明年就可能什么都有。
反过来,亦是如此。
“嗯我还是很好奇,你说的合作是什么?”
陈光良便解释道:“目前,一辆黄包车的租金一个月可以收租近三十元,而一辆黄包车全新的也就一百元,再加上一百五十元的牌照费,相当于成本是二百五十元,仅需八个月差不多就能回本,这是其一;现在全国形势是不容乐观,GM党正在四处发起清D,所以接下来会有很多人流入沪市,不仅仅是地产很有搞头,就是交通也很有搞头,所以黄包车的牌照一定会继续上涨,将来三百、五百也不一定。”
“没想到,陈先生还有如此的见识,你这个合伙人我认了。”
从陈光良能讲出,接下来有很多人会来到沪市避难、生活,地产和交通都会有投资潜力时,李超便觉得这个合伙人是非常不错的。
李超本人也只是出身一个中低产阶级,加入工务部交通科的薪水不算高,也就三十多元,其它全靠额外的油水,例如倒卖牌照,但这个上面要吃大头的,他能分的也不多。
陈光良高兴的说道:“有李先生加入,那我们的事业真是如虎添翼。我的想法是,筹措六百大洋的原始资金,购入两辆黄包车并上牌,再购入一辆黄包车做野鸡车。”
李超疑问道:“野鸡车?你不怕被查?这个可不归我们交通科管,巡警逮住可是现场处罚,甚至扣留。”
陈光良自信的说道:“要想发财,自然要冒险。不过我跑过一段时间,发现野鸡车有生存的空间,只要三个月不被抓住,成本便回来了。就算被抓住,只要塞钱,亦或者交一定的罚款,都可以过关,成本是可以接受的。”
李超思考一下,说道:“兵分两路也是个办法,这样我投200如何?”
陈光良马上说道:“正合我意,我也是投两百。其余两百都是我认识的可靠车夫.他们若是车行的股东,这个生意更安全,大家也更团结。”
李超感叹道:“陈先生的每一步,都十分专业。车夫来做股东,恐怕沪市上百家车行中,你还是唯一的一个。”
“我们其实还不能算是车行,不过我相信可以发展成一家不错的车行。”
“好,我信你!”
接下来,两人就亲近很多了!
李超也告诉陈光良他的一些情况,他加入交通科业才三年时间,是苏州人。
另外,李超还告诉他,只要有资金,他有办法让陈光良拿到比外面更便宜的车牌,当然数量也是有限的,但绝对够陈光良当前发展的。
第二天。
由杨青山邀请了六位人力车夫前往番瓜弄聚餐,其中包括陈光良看中的何向东、潘成,以及其余四人都是和王承运较疏远,又比较年轻的‘可用之人’。
大家看着换了行头的陈光良,纷纷好奇,黄包车车夫什么时候如此体面了。
“大家坐下来,边吃边说!”
众人在杨青山的家里坐下,里面虽然拥挤,但坐八个男人不是问题。
小丫头杨秀英忙前忙后,为大家准备饮食,今天可是特意买了四斤肉,还准备了酒。
坐下来后,陈光良说道:“相信昨天大家也听过王老板说的话,知道一张牌照得要两百多大洋,这是彻底堵死我们想拥有黄包车的路啊!”
谈到这个,何向东最是郁闷,说道:“富人越来越有钱,穷人越来越穷,真TMD是个破社会。”
梦想破灭,他实在苦闷。
大家纷纷咒骂社会、资本家,心中的不平这一刻涌出来,口无遮拦。
陈光良并不感到有什么,接下来则说道:
上一篇:我情感主播,一句免费让全网破防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