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文豪1983

文豪1983 第1节

文豪1983

作者:小时光恋曲

简介:

  简介:

  (重生文豪文,无系统,每个作品都有符合时代的解读和改编)

  六十岁的余切就坐在那里,深情的目光望去,满眼都是自己二十岁的影子。那时他刚投递完人生的第一部小说,被认为是文坛的后起之秀。

  如今他已经名满天下,是20世纪末的良心,人类文学最后的巅峰。芥川奖、茅盾奖、卡夫卡奖、龚古尔奖、雨果奖……诺贝尔文学奖,他是古老中国的第一人,无数年轻人的精神寄托。东方文学的文化图腾,当代通往未来的先行家。

  二十岁的余切向他回头,却说,我那时只不过想搞一点钱来用。

  ————

  尽可能解读同时代文学作品;部分改编和原创;有大纲

第1章 余切的决定一

  1983年夏天相当炎热,万县太白岩脚下,一株黄桷兰树前围着一群市民,大家都仰着脸瞧着树干上粘贴的布告。

  布告上说:《红岩》杂志社征求文学作品,每千字五元起,下面盖有鲜红的大印。

  五块钱,可以买三斤猪肉,或是十斤鸡蛋。

  作为川东门户,万县地区的月工资水平在30元到60元之间,这是城镇里的水准,乡村地区更低。

  一本《红岩》杂志要四毛钱,并不便宜,但布告面前,却有不少定期购买《红岩》杂志的市民,当然也包括其他文学杂志,《当代》、《昆仑》以及《川省文学》等等……

  这是一个《安娜卡列尼娜》这种严肃文学动辄卖出几百万册的时代,大量“纯”文学杂志得以畅销,广大群众对文学的热情难以想象。

  即便物质再怎么贫乏,人们也舍得购买一些消遣。

  不少家庭省吃俭用也要买收音机和电视,它不单是人的饥饿问题,而包含了对精神世界的复杂追求。

  ——

  余切从人群中挤出来,找到他那二八大杠,拨了下铃,匆匆往邮局骑去。

  他要寄送的,正是这次征文的投稿,一篇名为《天若有情》的中篇小说,十来万字。

  得益于刊物和出版条件的变化,大量二三百页页码的文学期刊创办,中篇小说很吃香。

  比如管谟业的《红高粱》、李存宝的《高山下的花环》,阿成的《棋王》,都是这一时期的作品。

  稿费也很不错。作家在这时候是有钱人。

  余切有个四十年之后的灵魂。

  上辈子他是小有名气的网文写手,正在攻读自己的经济学博士学位;前身则是复读两次考燕大却总是棋差一着的同名同姓倒霉蛋,于高考前夕眼前一黑,挂在了自己的课桌上。

  余切继承了这位的遗愿和记忆,前几天,他如愿拿到了燕大的录取通知书。

  读书和写作在这个年代的性价比很高。

  大陆今年毕业第一批完全本土培养的博士生,这些人后来成为学术界的泰山北斗。

  文坛则诞生了一系列知名作家,正处在有史以来的最好时代,产生了和读者前所未有的亲密关系。

  这次投稿的《天若有情》,是一个后世看来普通的商业故事,剧情、人设相当程序化,放在眼下却会有奇效:

  【华弟挟持了港地来投资的富家女乔乔,两人意外生情。】

  【尽管身份悬殊,乔乔仍选择跟随华弟。然而他们的生活陷入危机,被迫走上逃亡之路……】

  原剧情出自7年后的1990年在港地上映的同名电影,余切保留了其中爱情的主线,删去了过多的暴力和涉黑元素,华弟不再是个社团人士,而充其量只能算个争狠斗勇的小混混。

  故事的最后一幕,富家女正准备和华弟结婚,然而华弟却在当晚搏斗中大脑受钝物击伤不治。

  说明啥?

  混黑不得好死嘛。

  它写成小说会吸引人,不因为余切的文笔和润色,而因为符合了1983的政治正确:

  当个老实人,别作死。

  要是真有小混混看了小说,改变了人生轨迹,那我就功德无量了。

  不求娶到港地富婆,至少不会吃花生米。

  余切想到这里,使劲儿蹬了两腿自行车踏板!

  “让一让!”

  眼下万县城区遍布的大马路还没有出现,经过邮局的是一条狭长泥土路,时不时遇见少量客车、货车和自行车。

  万县城区和乡村之间的运输更多依赖渡船或小型货车,长途运输则主要通过长江的水路航运。

  本地人南下鹏城打工,抢到火车票之前得先抢到船票,哪怕是十年后,如果有冒险家去往魔都,得先祈祷水底下无数暗礁不让你船毁人亡。

  这种现状,要等到三峡工程的提出,炸了从万县到临省的无数暗礁,才能够得到大幅改善。

  这就是他现在的家乡,诞生过何其芳、刘孟伉的地方,如果把下边儿管辖的广大区县也算上,那还有个文坛大哥马识途。

  作为小地方,此地似乎有点大帝血脉,然而,如今大帝血脉已有枯竭之势。

  据他所知,四十年后,最有名的本地人是直播网红冯提莫。

  文学?

  四十年后还有文学吗。

  去邮局的路格外漫长,天色渐黑,余切扭开手电筒取亮。

  路灯?

  别做梦了。

  迎面的人不觉得他是远光狗,倒觉得他舍得用电池,天还没全黑呢。

  白象牌电池两毛钱一个,两节叠起来才管三四小时,多么奢侈啊。

  现如今,自行车是他家里唯一的大家当,不仅如此,家里唯一的手电筒也被借走,留给余切赶夜路。

  余切是这个家庭的宝贝,也可能是这个县的宝贝。

  1977恢复高考以来,他是这个小地方第一个上燕大的学生,消息迅速流传,身边的人都知道了,轰动一时。

  那么,谁是现在本县最有名的人?

  遗憾的是,并不是余切。

  小小万县,竟有卧龙凤雏。

  路过写有“万县中德商店”的地方,余切停下来看了会儿。里边儿出来一个秃了前额,穿白衬衫、大腹便便的中年人,招呼他进来,神神秘秘,“看货?”

  “不是。”

  中年人介绍道,“我们这里卖座钟,和魔都的‘555’牌一模一样,但是价格便宜很多,你放心的买,不会出事,也可以送人,上档次。”

  “买钟送人,不吉利。”余切摆摆手。

  中年人立刻变得警惕了,“那你在看啥子?”

  “听说这个地方有名,路过看看。”

  中年人随即赶他走:“不要来消遣我,我生意做大得很,莫来烦我、搞我。”

  “看你长得挺俊,怎么喜欢消遣人?”

  余切:“我算命的,看你店的风水不好,你可能要遭一劫。”

  “爬!”

  余切大笑,挥挥手告辞。

  中年人是牟期中,有可能在不久后和他这个燕大生一起登上本地报刊。

  因为牟期中马上要坐牢了。

  “炸开喜马拉雅山一个大口子,让青藏高原变成鱼米之乡”是牟期中的名言。此人在未来当过大陆首富,可能具有表演型人格,对装逼有瘾。

  不过说真的,谁不喜欢装逼呢?

  9年前牟期中在锅炉厂做工人,因为喜欢讨论且宣传自己观点,锒铛入狱,而后悟道了,79年受关照提前出狱,创建了万县中德商店,做起了最初版本的百货商店和经销商,最畅销的商品是藤椅。

  今年年初,牟期中拜托兵工厂仿造魔都“555”牌座钟,25块钱买收购,32块钱卖给经销商,几个月赚了7万块钱,之后因“采取非法手段,买空卖空,牟取暴利”即将再次入狱。

  余大师说他风水不好,一点儿没错。

  所谓个人的命运,固然要靠自我奋斗,但也要考虑到历史的进程。

  倒爷这一行人才济济,南方的鹏城特区,后世鼎鼎大名的王石头眼下也在寻找机会,倒卖玉米,也赚着钱,据说有数百万之巨。

  王石头凭什么能全身而退?

  不因为在鹏城嘛,特事特办,有巨佬愿意欣赏他。

  所以,还是写小说吧!

  去挣那靠自己双手劳动,自己剥削自己,不依赖任何人的文学工作者。

  赶着中美蜜月期,说不定还能拿个外国文学奖玩玩!最少,也能挣点刀乐!

  余切这样想着,不久,他面前出现邮局的标识,从自行车上下来,余切捏着十多万字的文稿走进去。

  柜台的人收拾东西准备走人,抓了一把胡豆,赶他走:“放信箱,下班了。”

  大厅里有挂钟,余切一看:“还差五分钟。”

  “我,下班了。”对方想要强调这个事情。

  不仅要强调,而且已经在做其他事情了,他拿了本双月刊小说翻开,有折页,说明没看完。刊物封面是黑白边,上有俩大字。

  正是《红岩》刊。

  在渝市乃至于川省的任何一个单位,怎么会没有《红岩》呢?

  有可能整个白天,这位也是在工位上学习和批判通俗文学。

  “我是来投稿的。”余切扬了扬手上的手稿,“投的是《红岩》杂志。”

  “投稿?”

首节 1/13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第一次世界妖法大战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