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文豪1983

文豪1983 第16节

  俞敏宏赶快把眼泪抹干净。

  在作者本人面前流泪,还是自己学弟,有点太难为情了。

  《未名湖》这个刊物,是燕大学生自己组织的刊物,主要是刊登校内学子的诗歌,但是也有文学研究、小说、散文这些。

  他们形成了一个一度在国内很有影响力的诗歌组织“五四文学社”,后续又搞了包括《未名湖》、《天方》、《第三者》……在内的各种文学杂志。

  《未名湖》最老要求最高,大家都以刊登上《未名湖》为荣。

  但是,不是每个人都喜欢诗歌。

  农村来的俞敏宏就只对看小说感兴趣。

  “我之前都没有翻过《未名湖》,我就是看到上面有小说了,才想办法拿了一本。”他说,“这上面不仅仅有你的小说,还对你的小说有评价,他们说你表达了同情和无奈,你在用这个小说做出了批判!你的创作手法上跨越了时空,也有点‘主体论’的意思。”

  啊?余切也惊呆了,这完全胡说八道啊!

  盗版我的小说也就算了,怎么还做我的阅读理解,念他们的经。

  俞敏宏又高兴又羡慕:“原来你就是余切!我们学校又出一个才子了!”

  但是余切一点也不高兴,他撸起袖子。“我没有授权过《未名湖》版权,他们没有资格在我不知情的情况下,出版我的作品,更不能拿我的作品去给他们的诗唱戏搭台,我现在就要去找他们!”

  “余切,你要干什么?你要去打架吗?”

  “我当然是去讲道理!”余切问俞敏宏,“你要不要跟我去?”

  俞敏宏在犹豫当中,于是,余切又加了一句话,“那你继续看小说……等着我给你写《高考1978》、《高考1979》,俞敏宏,好事情是要你自己干出来的。”

  俞敏宏咬咬牙,“我跟你去!”

  ————

  未名湖畔,五四文学社的一帮人正在聚起来谈论诗歌。

  他们会旁若无人的忽然大喊,朗诵经典现代诗:“啊,雷!你那轰隆隆的,是你的车轮子滚动的声音!我要和着你,和着你的声音、和着那茫茫的大海!”

  也会交流自己原创的,“雨后的葵花,静观的葵花。喷薄的花瓣,在雨里……”

  如果能吸引到姑娘的注意,那就完全的成功了。

  这些老哥中的个别人确实有才华,但是也有滥竽充数的,有的人为了抒发自己的“诗意”,不乏行为艺术,比如当场跳进湖里裸泳,或者愤怒起来了互相打架。

  有时能引得姑娘惊呼:“啊!你在做什么?”

  于是裸泳的人就当场高兴起来,“我正在搞创作!”

  余切领着俞敏宏风风火火的闯到未名湖畔,正看到有人在那生硬的撩妹,他肯定很看不惯了,直接过去喊:“有管事儿的人吗?”

  没有人回应他,大家都沉浸在自己的情绪中。

  于是,余切的声音就变大了:“有~管~事~儿~的~人~吗?”

  “啪!”

  余切把《未名湖》这本刊物卷起来,像棒球棍一样,来回的掂量。

  大家就知道,这个人似乎是来找茬的了,所有人都望过来。

  俞敏宏悄悄后退一步,紧张地吞了吞口水。

  有个长得堪称是清秀的帅哥过来,脾气很好的问:

  “同学,你怎么了?”

  “《未名湖》是你们搞的吗?”余切问。

  “是我们一起出版的。”

第26章 未名湖畔

  “好,你能管事儿吗?”

  “我叫骆一禾,我是副社长。”

  “副社长,那我直接问你吧,”余切把《未名湖》翻开,跳到了刊登有自己小说的那一页,指着《高考1977》问,“我朋友发现这上面有我的小说,但是,我自己都不晓得给过你们授权,既然大家整天创作文学,那么是不是该有最起码的对文学的尊重?让文字的创作者本人知情。”

  骆一禾马上晓得怎么回事了,他说,“你就是余切?我们发刊的时候联系不到你。”

  “我天天都在上课,联系不到我,说明我不愿意发刊,是不是?”

  “余切,对不住了,下次我肯定不这么做了。”

  要不怎么说骆一禾脾气好呢?他直接把锅担下了。

  事情是这样的:

  余切因为发过上省刊的小说,又做了个很出名的高考报告,所以一进来就比较有名气了,几个文学社团都想笼络他,却不知道余切长什么样?

  但是都知道,有个叫“cot”的新生,写了篇《川省文学》刊登的小说。

  大家都爱跟风,有的人比如俞敏宏会觉得余切写得好,还有的虽然不会写小说,但是会当书评家,评论余切的小说。

  那最可恶的,就是拿余切的书,写自己的话了。

  余切绝不能被称为支持知青文学的作家。

  因为知青文学不光有好的,也有消极的,但是也不能被认为是不支持知青文学的作家,因为很多大佬是知青苦过来的,这比拉美文学那个圈子猛一百倍。

  所以,余切现在只能是个写小说的。他写小说,拿稿酬。

  余切说:“你既然已经刊登了,我也没办法删除人记忆,但我有几个要求:以后没经过我允许,不要发我的作品;其次,不要评价我的作品,因为我还活着,你也不了解我;最后,如果我允许了你发表,得有稿酬,哪怕是一块钱、一毛钱。”

  “这表示,我不是为了发牢骚来创作的,而是为了稿酬来创作的。”

  五四文学社的诗人们,对余切很失望,骆一禾也不开心了,他说:“文学应该不受到表达的限制。”

  余切摊开手:“这和限不限制没关系,只有我知不知情的关系。”

  “大家以为你在书中表达了……”

  不能再和这些人扯下去了,余切问俞敏宏……诶?俞敏宏呢?

  他怎么跑最后面了。

  俞敏宏被余切硬拉到了最前面,“这是俞敏宏,他是西语系c班大三的师兄。”

  “他们寝室有六个人,除了俞敏宏师兄,其他人都看了《高考1977》那篇小说,俞师兄,你说是不是这样?”

  啊?他们不看小说啊……

  “是这样!”俞敏宏只能这么说,他不知道余切要做什么。

  “你想想,这就是六个人,而这篇小说本来是刊登在《川省文学》和其他刊物上的,他们都要给稿酬,你们把我的小说刊登了,那不是其他的人就不买这些书了,燕大多少个寝室,这些寝室能买多少本刊物,燕大又能影响多少学校?”

  “这么一直搞下去,全国大学生不就不买《川省文学》了吗,我还能有稿酬吗?”

  什么歪理?这特么就是来找茬的!

  这下,五四文学社的总算是受不了了。骆一禾试图维持大家的情绪,但有的人已经喊出来了:“文学不是钱!我们校内的刊物,不要版权!”

  “要诗歌,不要金钱!”

  他们挥舞着拳头,朝余切过来。余切三两下躲开了,他扭头就跑,身后乌泱泱一片人追,俞敏宏见状也开始狂奔,他并不想殿后,但他跑的没有余切快,于是,这些拳头都打到了俞敏宏的身上,像雨点一样。

  “不要打了,不要打了!”俞敏宏跳进湖里面躲拳头,结果大家把他眼镜打掉了,他又拼命捞自己碎掉的眼镜,好不容易捞起来了,俞敏宏大声喊:

  “我今天才认识余切,我真的什么也不知道!”

  “狗屁!你就是余切的帮凶!”

  “我真的不认识余切!”

  “这个蛤蟆镜一直撒谎,他就是余切的帮凶!狠狠打他。”

  八十年代正值思想活跃、个性张扬的年代,诗人们对人生、理想、社会现实等议题讨论激烈,常常言辞激昂。情绪激动之下,也会演变成肢体冲突。

  未名湖畔成为争论、冲突的见证地,而安全屋则是最近的教学楼,再怎么王八蛋的人,也不能在这儿开打了。

  终于捞起眼镜的俞敏宏,凭借着碎镜片提供的些微视野,跟着余切已经跑的很远的模糊小人,钻进了教学楼。

  余切立刻关上大门,背对着锁上了。

  诗人们见状,闹了一阵就离开了。

  “俞敏宏,你还行吧?”

  “我跑得慢,他们把我眼镜打碎了。”

  “我给你重新配一副好的,多亏你跑得慢,不然挨打的就是我。”

  “谢谢,谢谢……”

  俞敏宏给整哑巴了:什么不是我跑得慢,挨打的就是你?

  他没有拒绝,因为他没有钱,而且他需要一副新的眼镜。

  “俞敏宏……”又一个声音传来了,这次是教学楼内。

  一个长相姣好的姑娘吓得书都掉了,把书捡起来后,非常嫌弃的说,“俞敏宏,你就成这个样子了?你看看你这个鬼样子?”

  俞敏宏因为没有戴眼镜,没有认出来这个姑娘是谁,他大口大口喘息说,“你是谁?”

  “呸!我永远不会理你了,俞敏宏!”

  姑娘留下了一道消失的背影。

  看来是一个漂亮学姐,而且俞敏宏追过这姑娘,现在姑娘不愿意再给俞敏宏机会了。

  余切给了俞敏宏调节情绪的时间,然后才问:“那是谁?”

  “我真不知道。”

  “你又不知道了,你追过的人,怎么会记不得是哪个人?”

  “余切,”俞敏宏抹掉自己身上不断滴落的不知道是水还是泪,“我追过二十五个人,没有一个答应接受我,也不拿正眼看我。我真的不知道刚才那个是二十五分之哪个一。”

  “二十五个?你还挺厉害……”余切服了。“但是,这个女的肯定记得你了,她十年后也记得你,因为你刚才不认识她!那叫什么?不屑一顾。”

  余切的视线和俞敏宏对上,两个人忽然忍不住都大笑起来。

  俞敏宏说:“我在学校待了三年,一直在看小说,大家都嘲笑我,没有哪一天像今天这么痛快!”

  “说明你本来也是个有脾气的,你只是压抑住了,俞敏宏。”

  我不知道骆一禾是不是副社长,没有可信资料

首节 上一节 16/13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第一次世界妖法大战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