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1980 第37节
陈凡被呛了一下,翻着白眼道:“合着您喜欢违章是吧?”
“我是心善,不忍心拒绝你。”
“你俩差不多得了,见面就给我俩撒狗粮,考虑下单身人士的感受好么?我劝你们善良。”曾阿黎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大姐……”
许今秋闹了个红脸,坐到曾阿黎身边,撒了会儿娇才问道:“我俩哥哥呢?怎么没看到他们?”
“你们进门时,他俩刚被许叔打发出去买东西,应该快回来了。”
许今秋大哥叫许今朝,二哥叫许今夏。
许今朝是最幸运的,作为家里的长子,高中一毕业,家里就托关系给找了工作,避开了上山下乡。
许今夏就没那么幸运了,到了他这儿,就必须下乡了。
听许今秋说过,许今夏以前还喜欢曾阿黎来着,可惜落花有情,流水无意,等下乡后就死心了,找了个女知青结婚。
也就是许今秋现在的二嫂。
轮到许今秋下乡时,大哥许今朝就想让许今秋顶岗。
打算自己代替许今秋下乡,不过他哪会儿已经结婚生子,许今秋哪敢拆散大哥的家庭,就跟赵园园一起去了大理。
到了饭桌上,这两位舅哥对陈凡是相当不友好,酒是一杯接一杯地灌,摆明了要给陈凡一个下马威。
陈凡来者不拒,主要是理解他们,毕竟自己是来抢人家妹妹的,上辈子陈意带男朋友回家时,自己也没好到哪儿去。
没多久,陈凡就喝迷糊了,被俩舅哥扶着到里屋躺着。
“这小子,酒量不行啊!”
许今朝端起酒杯,敬了长辈们:“不过喝酒倒是不孬,被灌酒了,还能笑着喝下去,脾气倒是不错。”
许今秋瞪了哥哥一眼,没好气道:“陈凡还没吃多少东西呢,你就使劲灌,有你这么喝酒的吗?”
“这还没嫁出去呢,胳膊肘就往外拐了?头一次上老丈人家,谁不是这样过来的,当年你哥我被灌得更狠。”许今朝揶揄道。
“别拿你妹妹打趣。”
许长青瞪了大儿子一眼,又对妻子说道:“晚点再煮一锅粥,等小凡醒了,先让他暖暖胃。”
曾弘文掏了根烟点上,揶揄道:“老许,这还关心上了,看来你对这新姑爷是没啥意见了?”
“这小子不孬,也不像奸诈的,看着也就还凑合吧。”
许长青也拿了根烟点上,吸了一口又道:“趁着今天有空,吃完饭去钓会儿鱼,晚上再搞点鱼汤喝。”
“要去你自己去,我才不跟你一起玩。”曾弘文呵呵。
多少年的老邻居了,谁不知道谁呢,你拿着全套新装备,哥们拿个马扎蹲你边上,给你当背景板啊。
越想,就越不得劲!
“闺女啊,过完年你就二十一了吧?”
“爸,现在才上半年呢!”
曾阿黎迎上老爹的目光,知道老爹又要作妖了。
“甭管上半年,下半年,反正过完年就二十一了,你妈到这年纪时,你都能走路了,是不是也该找对象了?”
他们哪会儿,法定结婚年龄是男的二十,女的十八。今年才刚改了规定,男的二十二,女的二十。
“您是担心闺女嫁不出去?”
“那倒不是,我就想着,一个女婿半个儿,亲儿子还小,暂时指望不上,要是有个女婿,也能孝敬我……”
“您别说了,明儿我找陈凡要图纸,也给您做一套行不?”
曾阿黎无奈地翻着白眼,别人家都是坑爹,咱爹是专坑闺女。
老爹也是没辙,工资都在老娘手里握着,想让老娘出钱置办这样一套钓具,那是想都甭想的事儿。
曾阿黎自打工作后,这老头子就没少逮着她坑。
“那就没问题了。”
曾弘文瞬间就舒坦了,端起酒杯,愉快地碰了一个。
“园园啊……”
“爸,您别开口,我也给您弄一套。”赵园园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曾母和赵母纷纷翻起白眼。
俩大老爷们坑起闺女来,真是一点都不带手软的。
陈凡这个主角已经倒下,酒席没多久也散了,大伙儿一块动手收拾好了,李秀珍这才把闺女喊来:“给你交代些事情。”
二更到~多谢老铁们投来票票支持!!!
第42章 香江的电报
李秀珍一脸复杂地看着闺女,暗暗叹了口气,不知道该说闺女捡到宝了,还是说闺女怎么找了这么一个对象呢。
“妈,什么事啊?您这是对陈凡不满意?”许今秋的心里有些忐忑,老娘这眼神,看着就挺怪异的。
“那倒没有,就是这小伙子太成熟了,也不知道算不算好事。”
“您是不是对成熟二字有啥误解啊?陈凡这人特闹腾,经常没个准谱,要嘛就是鼓捣点儿嘎七马八的事儿出来。”
回想起跟陈凡从认识到相恋的点点滴滴,许今秋忍不住莞尔,这人就不是那种稳稳当当的,啥事儿都要闹腾一下。
“所以说,你还嫩着呢。”
李秀珍白了闺女一眼,拉着闺女坐下:“一个男人成熟与否,不是看他闹腾不闹腾,而是看他碰上事情是怎么处理的。”
“你看看陈凡,无论是追你,还是逼农机厂道歉,又或者今天上门应对丈人丈母娘的,办事都是有准谱的。”
“能把事儿办妥了才是衡量一个男人是否成熟的标志,就是他才十八岁,这也太早熟了。”
闻言,许今秋仔细一想,还真是这样式的。
陈凡做事套路贼多,但总能把事情办成了,就是没个正形,让人很难把他跟成熟二字联系起来。
“成熟不好吗?”
“成熟自然是好的,不过丫头,你还小呢,以后过日子,搞不好就让陈凡牵着鼻子走,不一定能称心如意。”
李秀珍愁的,正是这些。
不过闺女还小,还能培养一下,得先把“调教丈夫”的技能学会了,好男人可都是女人教出来的。
当年许长青也很跳脱,不一样让自己调教过来了。
李秀珍也不磨叽,拉着闺女就开始传授“御夫经”,曾母和赵母在边上补充,还把曾阿黎和赵园园喊过来一起学习。
“掺和不起啊!”
许长青听了几句,默默为未来姑爷祈祷两句,就拎上钓具,往自行车后座一绑,迫不及待去体验新式钓具了。
曾弘文和赵大力嘴上说着不去,但也架不住好奇,推着自行车就跟了上去,俩人也不带钓具,就打算蹭着用。
等陈凡醒来时,已经下午四点。
喝完媳妇儿端上来的热粥,陈凡就先告辞了,这边离家也不远,走路回去也就十几分钟的事儿。
“兵子哥,忙着呢。”
走到胡同口,陈凡停下来看了一会儿,李红兵的酱菜摊子生意还挺不错,过来买的,也都是街坊邻居。
有意思的是,李红兵不提供瓶子罐子,过来买酱菜的,都是自己端着碗过来的,买好了,端着碗就走。
“忙啥啊,一天天的,搁这闲着呢,也就饭前忙一会儿。”
给客人打好了酱菜,李红兵递了根烟过去:“这边的销量,估计是到头了,一天就卖一缸,大差不差的,我正琢磨着,让你嫂子去旁边的胡同也支个摊子呢。”
南锣鼓巷两侧,各有八条胡同,就像一条十六足的蜈蚣。
李红兵的摊子摆在胡同口,覆盖的也就周边的两三条胡同,以及对面的两三条胡同。
“是可以摆过去,就是嫂子适应这边的生活了吗?”
王春雨确实贤惠,嫁进来还没多久呢,已经把家里打理的有条不紊的,院子里那群刁钻的大妈们愣是说不出一句不好来。
倒是没少酸溜溜的说,李红兵这个老光棍还真是命好,三十几岁了还能娶个年轻、漂亮、贤惠的。
院子里有些年轻人都起了心思,要不去农村找个漂亮媳妇?
有这样想法的,基本都被家里镇压了,农村媳妇进城,户口迁不进来,就没有定量,只能花高价买“议价粮”。
“正适应着呢,这两天也跟我一起出摊,刚回去做饭呢,我琢磨着再练几天,就差不多能单独出摊了。”
趁着没人,李红兵把烟点上。
叮铃铃……
一辆带着邮政标记的二八大杠停了下来,后座上挂着两个军绿色的帆布包,上边绣着“为人民服务”五个红字。
“李权儿,要买酱菜?”
李权,跟他们一个院的,就住在前院,是邮局的邮递员。
“酱菜我就吃六必居的,那玩意才叫地道。”
李权一张嘴就让李红兵黑了脸,搁这骂人呢,我家酱菜怎么就不地道了。
“我找小凡的。”
没理会李红兵发黑的脸,李权麻利地把自行车架好,从帆布包里拿出一沓信封:“小凡,都是你的,省得再送你家去。”
“谢谢啊,权哥!”
陈凡接过信封,大致数了下,有十几封呢,这让他很好奇,谁会给自己写信?
知道这边地址的,也就几个要好的知青和林场职工。
看了下信封上的地址,竟然都来自不同的地方,每个地址的尾缀都很有意思,不是报刊,就是杂志社。
陈凡想起王伟之前说的,两篇社评发布之后,不少同行都在打听自己的信息,估计会向自己约稿。
这些信,估计就是约稿的。
“客气啥,都一个院子的。”
上一篇:从面试被拒,到顶级游戏制作人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