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混在1980

混在1980 第38节

  李权笑了下,转身就要走,突然又停了下来,从帆布包里拿出另一封信:“板儿爷,你的电报,差点给忘了。”

  把信往摊子上一扔,蹬上自行车,一溜烟就走远了。

  “呸,捧高踩低的玩意儿,整个一嘎杂子琉璃球,不就是邮递员嘛,不知道的还以为你是邮局局长呢。”

  李红兵黑着脸,啐了一口。

  “兵子哥,别生气,他这人就那样,之前我没写小说,碰见我也没个好脸色,捧高踩低惯了。”陈凡嗤笑。

  大杂院里,踩高捧低多的是,不过李权确实比较奇葩,踩高捧低放在明面上,那是把人往死里得罪呢。

  这样的人注定是走不长远的。

  不过当下的社会体系,李权确实有张扬的资本,邮递员都是带编制的,工资高、待遇好,端的是金饭碗。

  如果是偏远地区的邮递员,还肩负着读信、写信的工作,社会地位非常崇高,无论走到哪儿都有人热情招待。

  “我就是看不惯他那样儿。”

  李红兵黑着脸,一开口又是板儿爷,又是酱菜不地道,要不是一个院子的,他都想把人削一顿了。

  “跟这种人生气划不来,还是先看电报吧。”

  “也是邪门了,谁会给我发电报?”李红兵好奇地拿起信封。

  要不是刚娶了媳妇儿,他就是个孤家寡人,连个亲人都没有,在外边也就认识几个蹬三轮的朋友。

  “兵子哥,会不会是你的家人?”

  陈凡突然想了起来,上辈子也差不多是这个时间段,李红兵的家人找了回来,没多久就带着他一起去香江了。

  “不能吧?都十几年没音信了。”

  李红兵的手突然颤了一下,深吸了口气,缓缓地撕开一口子,抽出里边的电报纸看了起来。

  瞬间,眼眶就红了!

  又看了几行字,眼泪刷刷地流了下来,然后就像个孩子一样,蹲在地上,抱着头呜呜哭了起来。

  好一会儿,李红兵才站起来,使劲抹了把眼泪:“小凡,帮我看下摊子,我回去跟你嫂子说一下。”

  “赶紧去吧!”

  看着李红兵跑回家,陈凡微微扬起嘴角,那桩机缘终于来了。

  张建军,这辈子你没戏了!

  PS:感谢“李嫑靠近啊”老铁打赏!多谢老铁们票票支持,分类新书榜往前冲了不少,谢谢!

第43章 完成截胡

  “小李呢,人没在?”

  “刚有事回去一趟,我帮他看一会摊子,您要来点啥?”

  “不都是甜酱黄瓜,还有啥?”

  “……”陈凡愣了下。

  自己犯迷糊了,李红兵目前只做单品,也就是甜酱黄瓜,还经常忙不过来,就没有增加品类的打算。

  “那您要多少?”

  “给我来三两。”

  “好嘞!”

  陈凡把他的碗拿过来,利索地夹了些甜酱黄瓜,麻利儿地过称收钱,一气呵成,这活儿他也是干过的。

  上辈子破产过,陈凡也摆摊了一段时间,后来才重新站起来的。

  接连来了一波客人,忙活了大半个小时,缸里的酱菜已经剩下不多,李红兵这才赶了回来,眼眶都还是红的。

  “兵子哥,恭喜啊,你家人要回来了吧?”陈凡接过李红兵递来的烟,掏出火柴直接点上。

  “快了,过几天就回来了。”

  李红兵搓了搓手,这一激动起来,现在还有些哆嗦:“十几年没音信了,我还以为这辈子都见不到了呢。”

  陈凡吸了口烟,安慰道:“改开了,以前的事情都过去了,他们这些年在香江,过得都还好吧?”

  “都好着呢,在那边开了公司,还有两家工厂呢,这趟回来就是接我过去的,刚跟你嫂子说这事儿,还把你嫂子给吓着呢。”

  闻言,陈凡莞尔。

  王春雨不久前还是农村姑娘,机缘巧合之下嫁到城里,才刚适应京城的生活,转头又要去香江,确实容易被吓着。

  八十年代不是后世,大伙只觉得香江就是一个经济比较发达的地方而已,很多东西还不如内地呢。

  可在这年头,香江就是“高大上”的代名词,流传着数不清的传说,很多人偷渡都要往那边跑呢。

  感觉去了香江就能翻身一样。

  事实上大多人去了都只能住鸽笼房,干的也是最苦最累的活儿。

  但有一点不能否认,当下香江的工资水平确实高,很多工人能拿到 3-5千港币,按照现在的汇率,相当于 1-1.5千元左右。

  “兵子哥,你打算什么时候去?”

  “等他们回来,住两天就走,对了小凡,你之前不是提过要买房吗?我那两间你觉得怎么样?要的话,就转给你了。”

  “那敢情好,我都住习惯了。”

  陈凡等的就是这句话。

  之前故意跟李红兵提要买房,就是给李红兵留个印象,等他要走时,能够顺理成章地把房子买下来。

  这房子,就是机缘!

  准确的说,是房子里的东西:“兵子哥,你开个价吧。”

  “两间一起,三千吧!”

  “兵子哥,那不行,一千五一间,那是前院倒座房的价格,可买不到后罩房,两间三千六吧。”

  陈凡的报价大差不差,如果是中院的正房,一间最少得两千,保存比较好的房子,还得往上加价才行。

  “哥哥都要去香江了,还差你这点?就三千。”

  “就是去香江才要多带点,身上有钱心里不慌,要不这样吧,三千六,你把屋里的家具啥的都留给我,省得我再去买。”

  “那些破家具能值几个子?这样吧,家里的酱菜,还有三轮车也都留给你,也省得我再折腾。”

  “行,那就这么定了!”

  陈凡高兴地应下,约定了明天去办理过户,就告辞回家了。

  等拿到屋子里的东西,张建军这辈子就想屁吃吧。

  张建军可不是能力很强的人,他上辈子能混的风生水起,靠的全是屋子里的东西。

  “怎么这么晚,咋样了?”

  关月梅已经等了一下午,心里就静不下来,就怕儿子这性格,到了那边还胡咧咧,给人留下坏印象。

  “您就放心吧,都搞定了,就是被灌醉了,在那边睡了一觉,我丈母娘还给熬了粥,喝完才回来的。”

  “那就好!”关月梅松了口气。

  对于许今秋这姑娘,她是打心眼里喜欢,人长得漂亮不说,性格也是一顶一的好,到家里从来不会端着。

  这样式的儿媳妇,那是提着灯笼也找不着的。

  “先坐下,再吃点,晚上你还要看书,别给饿着了。”

  招呼儿子坐下,关月梅给盛了一碗米饭,又问道:“秋儿家里怎么说的?有没有提什么要求?”

  “没说什么,他家人挺好相处的,我琢磨着,周末把两家人约一块吃个饭,把订婚的事情谈下来。”

  “是这么个理儿,秋儿现在一天到晚都在咱家,院子里那些个嘴骚的,已经在传闲话了,等订了婚,就没人嚼舌根了。”

  “明儿我跟秋儿通个气,对了,秋儿的两个姐妹,明晚到家里吃饭,到时我自己下厨。”

  这是回家前,陈凡邀请的,曾阿黎和赵园园都同意了

  “太好了,哥哥做饭最好吃了。”

  陈意一听,眼睛都亮了起来,想起前段时间,陈凡给许今秋送吃的,天天下厨,味道那叫一个好。

  “舅舅做菜,囡囡也爱吃!”小奶团子嗯嗯点头。

  “两只小馋猫!”

  陈凡莞尔,许诺明天给她们做大餐,又逗她们闹了一会儿,直到把饭吃完了,这才回后院的房间。

  从兜里把信掏出来。

  数了一下,一共十一封,仔细看了下信封上的地址,其中七封是报社的,三封是杂志社的。

  最后一封是出版社的!

  陈凡随便拆开一封,果不其然,是写信来约稿的,信里说的非常客气,无论小说、社评,还是其它类型的文章都行。

  把其它的信一一拆开,内容大差不差,有些写的比较直观,直接在上边写明了稿费数额,都是按照最高标准来着。

  唯一一封内容不同的,就是出版社写来的。

  京城出版社!

  出版社的想法不一样,他们是看上了之前的两篇社评,想跟陈凡约稿,再写一些短篇,凑个 8-10万字,出一本文集。

  出版社给的条件也很好,文集的文章可以先投递给其它媒体,只要有 20%的稿子由文集首发就行。

  这也是正常操作,很多文集都是发表过的文章凑一块的。

  看到这个条件,陈凡还真有些心动,最近闲着也是闲着,写一些短篇还是可以的,出版社也没要求一定要是社评。

  之前发表的两篇社评,还能翻出来再挣一次钱,按照千字十元的标准,那两篇一篇 84元,一篇 86元,加一起就是 170元了。

  “那就动起来!”

  陈凡拿出书写纸,本来是打算写信拒绝报刊和杂志社的,不过有出版社的约稿,陈凡觉得可以给他们投稿试试。

  如果只是写一两篇,自然要投递给人民文学,这是之前答应王伟的,可量大了,人民文学就吃不下了,毕竟是月刊。

  至于人民报那边,根本不用多想,那报纸可不是什么文章都能登上去的,陈凡能连发两篇,已经是别人一辈子求都求不来的。

首节 上一节 38/22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从面试被拒,到顶级游戏制作人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