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1980 第51节
陈凡揉了下小丫头的脑瓜子,又问老娘:“妈,这有现成的电视机票,干嘛不买?没事时,您还能看看电视,打发时间。”
“买啥买,对面院子的张老三买了电视,院子里老老小小的,全跑他家去看电视,一到晚上,家里就跟电影院一样。”
关月梅想到那场景,忍不住打了个哆嗦:“买电视就是花钱找罪受,等院子里有三五家买了,咱家再买也不迟。”
“那这票怎么处理?”
电视机票是有使用期限的,陈凡看了下票上的日期,还剩下半年左右:“秋儿,要不把票送你家去?”
“我们那大院有两台电视机,一到晚上也是乌央乌央的,买电视回去,就是帮他们分散火力,还是算了吧。”许今秋连忙摇头。
“大姐、园园,你们呢?”
曾阿黎和赵园园也都摇头。
陈凡忍不住吐槽:“别人想买,还搞不到票,到咱们这儿,成没人要的了,得嘞,回头我拿鬼市换成钱得了。”
“要不交给我处理吧。”
曾阿黎犹豫了一会儿,才缓缓开口:“团里分管人事的副团长提过买电视,要是把票转给她,应该能让园园提前转正。”
陈凡直接把票递过去:“还转啥啊,直接给送过去就行。”
“我敢送,人也不敢收啊。”
曾阿黎白了陈凡一眼,说道:“能把票转给他,就是人情了,她肯定会给钱的,就是给多少不知道,不够的,回头我补给你。”
“说这话,就见外了啊。”
陈凡呵呵,没搭理她,把工业券递给老娘:“您琢磨一下,咱家还要添置些什么东西。”
“还真是土地庙里的菩萨,没见过大香火,活这么多年,还是头一次见着这么多工业券,能置办的东西多了。”
关月梅高兴地接下,迅速数了一下,这一沓足足五十张呢。
张,是工业券的单位。
一张工业券的配额是 20元,打个比方,买块 100元的手表,除了 100元之外,还得搭上 5张工业券才行。
如果买 2元的铝饭盒呢?
那也不是问题,工业券的单位是张,但最小的面额是 0.1张。
购买两块钱的铝饭盒,只需要支付一张面额为“ 0.1张”的工业券。
很神奇的计数单位。
关月梅想了下,说道:“买台电风扇吧,天气慢慢热起来了,你和秋儿要准备高考,有台风扇才能好好休息。”
“四个房间,再买三台吧。”
家里已经有一台,虽说用了十几年,但并不妨碍它运转。
“那就买!”关月梅咬了咬牙。
“钱我出一半。”陈敏急忙说道。
如今弟弟买了房,她们一家三口子就算在这边住下来了,很多东西还是要分担的。
如今口袋里也宽裕了不少。
无论是之前摆摊卖花生、烤地瓜,还是现在卖酱菜,每个月下来都没少挣,就是时间短了些,钱还不够多,要不然她就全出了。
见陈凡要拒绝,陈敏一个眼神就瞪过去:“没你说话的份。”
“……”
陈凡翻了个白眼,不说话了。
亲姐的脾气,他能不知道吗?真要跟她唱反调,她是真能下得去手的,小时候调皮,就没少挨她揍。
即使长大了,一样发憷。
后世的人给这种现象取了一个名字,叫:血脉压制!
翌日中午,吃过午饭。
曾阿黎从包里拿出一沓钱递给陈凡:“园园转正的事情谈好了,很快就能定下来,这是对方给的钱。”
“怎么给这么多,你没往里边加钱吧?”陈凡都没敢去接,这厚厚的一沓大黑十,估计得四五百了。
“都是对方给的,一共四百元,价格跟鬼市差不多。”
让陈凡把钱接着,曾阿黎解释道:“现在的问题是,去鬼市也买不到票,人家也承这个情,就没在钱上做文章。”
“那是你们领导不差钱!”陈凡咋舌。
其实这也正常,无论什么年头,世界上都不缺有钱人,京城万元户占比也有 1%,舍得花钱买电视机的,简直不要太多。
只是买不到而已。
不算进口货,国内年产就四万台,分散到各个城市,有钱买不到电视机的,大有人在。
羊城那边有钱人更多,对电视机的需求更旺盛,曾经一度把电视机票的价格炒到上千元,比电视机本身都贵。
不过这玩意,再稀罕也就这几年。
随着不断地开放,工业发展非常迅速,到了八三年,国内电视机年产能就突破百万大关,渐渐地就不再稀罕了。
陈凡把钱收下,又递给老妈:“买风扇的,不够就找我姐要。”
说完,转身就回后院。
留下陈敏哭笑不得,说好了自己出一半的。
许今秋也跟着回去,今天都十五号了,七月七日就高考了,也就剩下二十来天了,得争分夺秒读书才行。
嘎吱……
门又开了,曾阿黎拿着一本杂志走了进来,风风火火的,脸上掩饰不住笑意:“陈凡,三哥真跟你写的一样?”
陈凡愣住,这姑娘……
好多变啊!
刚才还挺清冷的,这会儿又一副神经大条的样子。
PS:老铁们还有票吗?支持一波呗,再三四天就要下新书榜了,求稳定几天。
感谢尾号“……14741”的书友打赏支持!
第59章 赵园园请客
见陈凡愣住的样子,曾阿黎这才意识到,自己又失态了。
俏脸没来由地红了。
赶紧轻咳一声,迅速地恢复清冷的模样:“那啥,我就是想了解一下,三哥是不是真的跟你写的一样。”
“行了大姐,在家里就别端着了。”许今秋莞尔。
大姐这是第二次露馅了吧?
大多数时候,大姐都能端得住,但看书的时候就容易露馅。
尤其是太投入时。
嘴上、手上、脚上,不自绝地就会出现各种动作,也会像现在一样,变得神经大条。
也只有跳舞时,才能心无旁骛。
“说什么呢,我就是太好奇了。”
曾阿黎瞪了许今秋一眼,欲盖弥彰一般:“三哥的种姓是真的?怎么感觉跟没开化一样?”
陈凡莞尔。
但在曾阿黎的死亡凝视下,愣是没敢笑出声,一本正经地跟她讨论起三哥的各种奇葩事情。
种姓、信仰、牛粪、恒河水、手抓饭、荣誉处决……
比起文章中写的更加详细。
这些东西,后世短视频中经常能看到,对于陈凡来说,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儿,尤其是那句:干了这碗恒河水,来生还做……
但对于八十年代的人来说,这些事情就跟奇闻一样。
毕竟这年代信息传播非常慢,也非常封闭,别说国外的信息,很多人连隔壁城市什么样子都不知道。
也正因如此,才给了“公知们”生长的土壤,很多连国门都没出过的,吹起国外却头头是道,主打就是两个字:忽悠!
忽悠瘸了就对了,比如:
大佬美为了救一只鸟,全国停电七天……
小鬼子刷完马桶会喝里面的水,以此来检验刷的是否干净……
但很多人,还就信了。
反正陈凡这一番解释下来,连最后进来的赵园园都听傻了。
原来我们的邻居是奇葩啊!
“我要是生在隔壁……”
赵园园呢喃了一句,忍不住打了个哆嗦,这能活得下去吗?
要是生在达利特家庭,还不如刚出生就被溺死呢。
“你要生在隔壁?”
陈凡仔细地打量,还真别说,这姑娘一米六八的个头,同样是前凸后翘大长腿,天生一副好身材。
容貌上虽然稍微逊色她的两个姐妹,但也只差了毫厘,哪怕放在娱乐圈,也是最顶尖的那一批人。
而且她有小虎牙,笑起来时,大眼睛会眯成一条线。
属于清新可爱的风格。
最终陈凡得出结论:“别说生在隔壁了,就是去玩一趟,你都活不过三天。”
“怎么说?”赵园园好奇道。
“这就不得不提,隔壁男人面对陌生女人,尤其是面对漂亮的陌生女人的独特文化……”
三哥的强袭文化,文章中是没写的,陈凡这才提起呢,三个女生就都面红耳赤了,纷纷往外走,还啐了他一口。
上一篇:从面试被拒,到顶级游戏制作人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