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修的老物件成精了 第592节
兰妆高高悬在屋檐上,不停地落下光影,不停吆喝:
【错了!错了!这块地砖不应该摆在这里!这些福字、寿字的地砖,排布有一定间隔的,你没看到吗?】
【错了!这几块方向都错了!这块左转九十度!这块右转!这样才能组成花纹!】
【错了!这些都是海水纹,挪到边上去!】
唉,幸好有兰妆帮忙。沈乐打了个哈欠,往廊柱上一靠,眯起眼睛:
这些拼拼乐的工作,让他去做,他是真心懒得做。更不用说,让他亲手搬动一块一块地砖,拼到适当的位置,在地面上拼出花纹来……
这些东西,没有几十吨重,至少也有十几吨重吧!搬着它们跑来跑去,那是多大的工作量!
兰妆和泥俑们却是乐此不疲。从夕阳西下,一直干到月上中天。最后一块地砖放下去的时候,砖体相互摩擦,“喀啦”一声,轻轻响动:
喀啦!
喀啦!
喀啦!
整个大宅,前后三进院落,左右护厝之间的夹道,所有地砖都在轻轻震动。它们摩擦着,前后推挤着,细微地调整着位置。
沈乐猛然回头,只见第二进院落的古井当中,寒气袅袅升起,扩散到整个院子,再不停地向外弥漫。
月光照彻寒雾,再穿透寒雾、落在砖块上,很快,就有繁复的缠枝莲纹样,在地砖上一块一块,不停蔓延开来……
“这是什么情况?”
沈乐伸手按住廊道上的木护栏,探身向外看去。看了一会儿,不得要领,索性轻轻跃出廊道,跳到屋檐上。
从上向下俯瞰,越发惊讶:
“这花纹……这花纹,不是那种在地砖上用的啊!甚至,在砖雕上使用,范围都很窄……”
它太繁复,太精致,也太华丽。华丽到,哪怕用在砖雕上,一般也是用于门楼和拱券,不会铺得满坑满谷都是;
而这种花纹,沈乐更熟悉的,是用在瓷器上,以及用在织物上。
是的,只有瓷器上精细的绘画,以及丝织品上面,纵横交错的经纬线,和细腻的绣工,才能完善地承托这纹样的美丽……
而现在,沈乐居高临下,看着寒雾缓缓浮沉,看着地砖上面,有一团一团的缠枝莲轻轻浮动。
甚至,这些缠枝莲当中,浮起了浅浅的红痕,由淡而浓,由浅而深。也不知道是寒雾被月色染红,还是地砖上沁出了鲜血……
沈乐总感觉,这些波动的纹样,尤其是它们波动之间的纹路和褶皱,有那么一点儿眼熟。
就像,就像是红嫁衣的裙摆,在地上肆意铺开,映照着月光,随着少女的步伐不停波动,不停向前——
“这是什么?总不见得,是珊珊的嫁衣吧?”
他趴在屋檐上,俯瞰了好一会儿,又跳下来伸手抚摸地砖。
指尖沿着地砖的纹路抹过,并没有摸到缠枝莲痕迹,但是,却总有一种奇异的感觉:
所有的力量波动,全都指向那口古井,那口寒雾弥漫,笼罩全宅的古井。
那里面,有什么?
第538章 活,我等着你,死,我等着你!
这井里有什么?
沈乐扒在井口低头往下看。古井并不深,之前沈乐的师弟师妹们用铅锤测量过,也用扫描仪测量过,得到的答案一模一样:
从地面到井底总共4米,从井口到井底,不过4.5米。刺桐市靠着海边,地下水丰富,本来也不用打太深的井——
至于井壁上面,自从沈乐的师弟师妹在井底消失,当地派出所下去摸过一遍,马师弟回来以后,自己也带着超声仪下去测过一遍。
答案是,无论是井底还是井壁,都没有任何异常空间,最起码,没有可以容纳一个人的空间。
那点石头和石头之间的缝隙,婴儿都容纳不了,不用说成人了!
沈乐光凭一双眼睛,确实也看不出异常来。他想了想,推出一件新到的设备,跳上房檐架好:
那是一台红外热成像仪。一架起来,整个院子,在屏幕当中就变了模样:
绝大部分地方都呈现青蓝色,只有少数几处,比如沈乐刚刚修复不久的几块地砖,还有那几根冥想世界中颜色焦黑的立柱,颜色略略泛红。
而地砖上的缠枝莲形状,也在热成像仪下呈现出浅蓝色的的花纹。
很显然,哪怕吸收了大量土行之力,也挡不住这股来自冥冥中的力量,执意表达它的存在。
至于那座古井,那个冒着寒雾的井口,在红外热成像的屏幕下面,颜色几乎深黑:
“哇哦,冷成这样了吗?”
沈乐轻轻地赞叹了一声。师弟师妹们翻资料的时候,确实翻到了对应的记载:
“古祠里有寒井,井水冷冽异常,虽在溽暑,触之体颤。然不可饮,亦不可沉李浮瓜,食者辄病,人谓有怨念云。”
不管是不是真的有怨念,这口古井,肯定是有问题的。沈乐操作热成像仪,记录相关图像,也记下了每个位置的温度。
他跳下古井,在井底努力挖掘起来。表面,下方0.3米深,0.5米深,1米深……
大地回应了他的要求,井底泥土柔软地分开,贡献出他想要的内容;
甚至,沈乐伸手抽开井壁砖石,在砖石后面挖土,井壁都很给面子地支撑住了,并没有直接塌下来。
他将挖出来的土挨个儿打包,贴标签,带回住处,直接交给师弟师妹:
“帮我看一下,这土里有什么!”
“什么……”
“我也不知道有什么,我就是想知道一下。”沈乐面不改色地说着车轱辘话,返身回去睡觉。留下师弟师妹们面面相觑:
怎么办,甲方有钱,甲方任性,关键是,甲方真的肯给钱。
那还有什么好说的,干活吧!
沈乐饱饱地睡了一觉起来,迎接他的,就是四双熊猫眼。黄初夏师妹迫不及待,第一个开口:
“师兄你这泥土从哪里找来的!”
“怎么?”
沈乐微微挑眉。黄师妹脸颊抽搐了一下:
“里面有骨头!有骨头啊!”
她昨天晚上,把那一包泥土铺开,先用筛子筛了一遍,再把杂物一点一点,用小刷子在平面上仔细刷匀。
她的本意是想要先挑出杂物,再探测土壤成分。结果,小石子、碎贝壳、碎砖块还没捡出来多少,先找到了一些碎骨片……
“这骨头的形状,很像人骨的好不好!”
“哦?”
沈乐眉头一挑。人骨和动物骨头,不是那么好分辨的,最起码,除了特殊的几块骨头之外,不是非专业人士能一眼分辨的——
“你们找到了什么?骷髅头吗?”
“没有!”
黄师妹往后缩了一缩,连同其他几个师弟,全都脸色古怪。如果是整个的骷髅头也就算了!
完整的骷髅头,他们也有心理准备了,大不了交到博物馆去——这就应了那句笑话:从苹果里吃出几条虫子最可怕?
答案不是一条,也不是十条,而是半条。因为,还有半条,已经在你的嘴里了……
“我们找到了一些骨片……但是那骨片,一看就是人骨头啊!”
她摸出手机,打开照片展示给沈乐。沈乐瞟了一眼,忍不住眉头一挑:
怪不得师妹看着像人骨头,他看着也像。他们这些文物修复专业的学生,也要学一些考古方面的知识,包括粗略的人骨辨别;
而这片骨头,一看就是颅骨的一部分,对,就是头顶那几块骨头当中的一块。
无论是形状,还是弧度,还是边缘锯齿状的缝隙,长得都非常有特色……
“所以,井底死过人,而且没有被安葬,或者,之前淘过井,但是没有淘干净,还残留了一些人骨在下面……”
沈乐喃喃道。至于更多的,他也看不出来了。他扭头望向师妹:
“送去鉴定了吗?”
“送去了,还在排队。”同样从井底出来的马师弟盯着那骨头照片,脸色也不好看。
如果师兄不来救他,如果导师门下没有这样一位师兄,有没有可能,他和师妹,就永远被那口古井吞噬?
若干年后,或者几十、几百年之后,被人扒拉出来,也只剩下这么一块骨头?
“师兄,我们要不要,把这个古井重新挖一遍?”
他有点心惊胆战地盯着沈乐看。沈乐沉吟一下,退后两步,转向听到动静,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过来的导师:
“老板,你看呢?”
“这个你看着办啊!要安抚这个古宅,要让它不闹腾,是重新挖一遍好,还是就让它这样沉睡好,我们也不知道啊!”
说得好像我就知道一样——我唯一能够确定的,就是不管它闹腾还是沉睡,我都有本事压制住它。
或者,我也可以干脆摄取它的气息,封印到模型当中,不让它伤人。但是,从古建修复的角度,我就说不好了……
“老板,一般我们修复古建筑,碰到这种人骨什么的,我们都是怎么处理的?”
沈乐诚恳请教。不料,这等诚恳并没有换来指点,反而换来迎头一顿教训:
“你问我?你问我干什么?我都什么年纪了?快退休的人了,还教得了你们几年?
这种问题,你们应该自己找到答案,还指望我事事替你们把关啊?”
沈乐和师弟师妹们抱头鼠窜。窜出走廊,在门口集合,沈乐才开始发号施令:
“我先把这个宅子净化一遍。王军,你去联络工人,把古井拆了,古井周围0.5米,往下两米的土,全都挖起来,重新填土;
马师弟,你把挖出来的土全部收起来,分拣一下,看看里面还有没有其他的骨片;
黄师妹,你联系一下实验室,检测这些骨片。如果能看出它们属于几个人,年龄、性别、年代,那就更好了;
师弟,你把黄家的族谱再查一遍,看看有没有能够对得上的,投井,或者被填井的人……”
师弟师妹们一哄而散,各自前去干活。沈乐传送回自家老宅,抱了模型回来,重新抓摄气息,重新塞进模型:
“啧……这些地砖,有几块格外特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