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代:从一枚储物戒开始 第96节
红薯是粗粮,给的多些也不怕;大米是细粮,但是多是南方人吃,接待客人刚刚好,但他估计也进不了客人的嘴巴;小麦是北方的主粮,这就表明,孙志伟是拿出自己的口粮了。
孙志伟看似什么都没说,但是又什么都说了,杨主任能当上街道主任也不是傻瓜,哪里会看不出来呢。
街道的杨主任每次都亲自过来感谢,他也是每次都热情接待。
之后,街道在对门的位置就设置了一个巡逻点,民兵每日都要在门口来回巡逻几次。
幼儿园门口的街面卫生总是最早打扫干净的,孙志伟也交待了大门的警卫,让他们定时给巡逻队和清洁队提供毛巾热水。
互相帮助嘛,这是他跟杨主任说好的,大家有来有往,相处才能长久,杨主任和孙园长深得交友之道。
1月份开始,报纸上的报道开始逐渐激烈起来,气氛逐渐凝固,来京的朋友们开始变少了。
过年的时候,干妈家跟孙志伟家是一起过的新年。
只是这个年过的也不太安稳,为了安全起见,大家都齐聚文津街的小院,才过了个安静的新年。
春季到来后,上级发布了三支两军的通知,街面上的军人开始多了起来,治安也开始好转。
同时街道的接待工作也正式结束了,杨主任算是卸下了一份重担。每个月都要到处凑粮食,他也是心力交瘁。
有好几次他这边都快要断粮了,如果真出现这种情况,那问题就大了。幸亏每次都有孙志伟这边的粮食给他打底,才能让他每次都缓过劲来。
年初开始,各地的委员会纷纷成立,4月份,京城的委员会也成立了。
城内各个单位都前往祝贺,孙志伟也派了几十个男同志过去敲锣打鼓摇旗帜。
这些动静对幼儿园的影响并不大,有他坐镇的幼儿园好像风平浪静的港湾,任何人想要破坏这份平静,都要问问他答应不答应。
但有一些事情对他们还是有很大的影响,那就是部分人已经下去了,那么孩子是不是要跟着下去。
经过深思熟虑,他决定护住这些孩子。
因为北海幼儿园在建立之初,第一批孩子们进园的时候,就有硬性规定:所有人都不登记姓,全部只称名字或者代姓,以规避孩子们之间的巴结攀比情况。
如今正好拿来做借口,所有上门要求带走孩子的,不管是哪个部门全都被他硬顶了回去,回复都是:查无此人。
当然是查无此人了,大家全都没用真姓名,你查100遍也没那个人。
唯一一份孩子们真实身份的资料名单就在孙志伟手上,他也不放心放在办公室,直接就存在空间里。
随着这种情况逐渐增多,孙志伟也很不耐烦,一个电话就打到上面:要不要统计九族?
此后,来要孩子的情况不再发生,幼儿园又平静了下来。
但他知道他只能庇护几年,等孩子们大了,超过幼儿年龄了,总要出去的。
也幸好就是开头几年难点,后面等复课了,情况就要好上不少。
他已经决定了,硬顶2年,把孩子们都护在幼儿园。
当天下午他就开了全体教职员工大会,要求所有人能住宿的都住宿。
“幼儿园的大门从今天起就关闭了,有事外出全部走小门从天蚕坛进出。”
老子从今天起就闭门谢客了,不管你是谁,概不奉陪。
可能是他的这种坚决的态度得到了某些人的默许,幼儿园如同逐渐被遗忘了一般,不再有命令下达。
但是奇怪的是,每月的供给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每次都会多发不少。孙志伟心中有数,什么都没说,开始默默的积蓄物资。
从六十七年的夏天开始,外面就真的热闹起来了。
为了保证安全,罗排长安排警卫24小时巡逻,孙志伟还从老师们中间抽出40多人,在课余时间轮流作为民兵,协助巡逻。
最紧张的时间其实也就那么几个月,到了10月底,学校开始复课了,局面开始好转。
他的亲朋中影响比较大的有干妈家的老大老二,他们都要直接下到兵团去参加劳动。
文津街小院的邻居岳老师反而成为了新校长,开始主持学校的复课工作。
现在都是讲究地盘的,文津街就是岳老师那所学校的地盘。
上次孙志伟家被闯进去的事情,岳老师全程目睹,对最后的处理结果也十分清楚。
所有闯进他家的十六个人,没有一个有好下场的。
有两个领头的被当场打死,对外公布是特务,其他十四个人全部被打残,还判了十几二十年。
这NN的谁还敢惹他们家,人家岳校长没那么头铁,这里反而成了重点保护街道,学校每天都派人在附近巡逻。
第165章 狡兔三窟
六十七年六月份,罗布泊上空一声巨响震彻环宇,蘑菇云腾空而起,照亮了整个天空。
那一刻,举国沸腾,人们欢呼雀跃,庆祝中国第一颗Q弹爆炸成功。
这是中国H武器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不仅提升了中国的国防实力,更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勇气。
这一壮举的背后,是无数科研人员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
他们用自己的青春和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赞歌,永远镌刻在了中华民族的历史丰碑上。
第二颗炸弹的爆炸当然是一件令人欣喜的好消息,大家在紧张的气氛下,松快了那么几天。
有六七个年轻人禁不住诱惑,觉得安全了,想要请假出去逛逛。
孙志伟也不勉强,所有来请假外出的一律批准,但他有一个要求,要请假最少三个月,期间不能回来,因为这期间幼儿园要封门。
这些老师们也不傻,这么明显的要求,他们心里能不发毛么?当场就有4人打了退堂鼓,最终还是有两个年轻人出去了。
三个月后,园里的老师发现,请假的两个老师没有回来,又等了一个月,才终于有人来找孙志伟,希望园里能找找两人。
孙志伟这才把他打听到的消息传了出去。
他从来没有忘记那两个老师,每个月他都要去看一下两人家里的情况。
如今,请假出去的这两个老师,一个死在第二个月的一次战斗中,一个在上个月被抓走了,目前下落不明。
消息传出去后,园内不再骚动,更有不少老师申请开始把家属带进园里来。
虽然孙志伟关闭了学校的大门,但是并没有隔绝内外消息,外面什么情况园里也都清楚。
考虑了一夜,孙志伟终于松了口子,但是并没有马上就让人进来。
倒不是审查安全的问题,主要是现在放太多人进来,房子就不够住了,他需要先安排后勤工作。
他看了看墙上园区附近的地图,目光投向了隔壁的天蚕坛,那边还有一大片古建筑正闲置着呢。
他这里人都快住不下了,蚕娘娘肯定会体会到民间疾苦,愿意让他借住几天。
他已经打听清楚了,隔壁上次来了不少人,现在一个完整的雕塑都没有了,都是空房子,连看守的人都回家了。
那还有什么好犹豫的呢,孙志伟直接派出警卫,当晚就去摘下了那边大门上的天蚕坛牌匾,又用有大木头将大门牢牢钉死。
园区原本通向天蚕坛的小门被扩大成了双扇门,门口没挂牌子,出了门就是原来只剩一半的天蚕坛古建筑群。
因为天蚕坛的大门也被封住了,现在整个园区已经跟天蚕坛融为一体,形成了一个全封闭的区域,面积扩大了一倍多。
第二天,孙志伟派人联系了北海公园的领导,申请在北海公园内开一个工作人员进出的小门。
这么点事,幼儿园又高保密单位,公园哪里敢不同意。现在幼儿园还占着他们的地呢,十来年了,公园从上到下也没人敢吱一声的。
孙志伟虽然级别高,但也不是仗势欺人的,还是给公园那边的领导送了点好处:明年两个入园名额。
正好公园两个领导一家一个,这可就是惊喜了,求都求不来的,人家根本不对外招生。
孙志伟也有自己的考虑,自去年年底北海公园关闭以来,这里经常有岭岛游玩,他们作为保密单位倒是不用特别在意。
他们的位置位于公园的外围,又不在岛上,员工进出也只是借用公园的东小门,等闲也碰不到大人物走这边。
但是,有公园那边配合那他们进出的问题就不存在了。公园领导收到名额后,很是识趣,次日就给他们每个教职员工发了公园的通行证。
这算内部证件了,表明他们就是公园的人,进出正规合法。
现在幼儿园就有两个门了,第一个是大门,日常关闭着,除非领导视察,不然一律不开。
外人想要进园子只能从那个大门进,但是大门孙志伟是不会轻易打开的。
想要硬闯,那就要过了警卫排那一关,现在的警卫排可是鸟枪换炮了。
年初的时候上面要求三支,孙志伟没要人员,只要了武器弹药,主要是全新仿AK的56冲,还有两门60火(63年式60mm迫击炮)。
本来他还想要点40火(69式40毫米火箭筒)的,结果一问才知道,现在只有56式(老40火:56式40毫米火箭筒)。
本着反正不要钱,有什么拿什么的原则,他也要了10发。
总之,现在幼儿园不像幼儿园,倒像是个蒙面分子训练园,只要敌人不上火炮,他们这里就固若金汤。
他也不怕有人动火炮,这里距离海子可就只有两公里,你敢动一个试试。
大门处是没问题了,另一个小门其实也安全的很。现在小门就开在公园里,而公园已经不对外开放了。
因为经常有领导逛园子,这里的警卫级别也高了起来。以后幼儿园里的老师和员工们都从公园这边的小门进出,安全性也提高了不少。
幼儿园现在其实形成了内外两层,外层是原本的天蚕坛建筑群,现在正在被改造成家属区,以后员工家属都住在这里。
内部原本住在幼儿园中的家属都要迁出来,里面只留临时宿舍和警卫排营房。
外面通往公园的小门要设门卫,中间通往教学区的大门也要设门岗。再加上公园本身的警卫措施,这安全性就别提了。
其实幼儿园还有第三个门,那就是防空洞对外的逃生门,那个只能从内部向外打开,目前是封住的。
出口的位置你根本想象不到,居然被开在了景山公园里,当时负责施工的就是部队的工程兵,施工完毕就全部调到外地去了。
目前京城知道出口位置的只剩两个人,一个是王园长,一个是孙志伟。
这个秘密他也不准备宣扬出去,如果用的上,那就是一条保命通道,如果用不上,就留给下一任园长。
第166章 节约开支
经营好幼儿园的三处出入口,时间也到了10月。
随着天蚕坛旧建筑的改建成功,教职员工们纷纷把家属迁来居住,这里俨然已经成了北海幼儿园的家属大院。
孙志伟和童佳佳也搬了过来,把教学区的房子都让给单身教职员工居住。
10月14号,学校开始复课了,实际上通知正式下发到校还要延后到25号左右。
当然了,这课也不是那么好复的,首先要通知老师和学生们。但现在学校都没几个人,根本不可能一家一家通知。
于是,各个街道就想办法找来汽车,安装上大喇叭,开始沿街宣传,循环播放复课通知。
“通知,XX小学结束停课,明天全校各年级师生到校报到。通知、通知,……”
上一篇:美漫:扮演黄猿,三秒光速下班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