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钱赛什么车? 第39节
这就意味着能开超级卡丁车,同样能开华赛方程式。
可问题是陈向北这个新人,他又能开好超级卡丁车吗?
对此伊藤雅治持有怀疑态度,又不好回绝陈向北的坚持,只能把目光望向华赛总裁张智聪。
毕竟这里是东海的华赛体育赛车基地,张智聪才是那个拥有决定权的人。
“老梁,就靠着模拟器经验,能直接上手方程式吗?”
面对伊藤雅治询问的目光,张智聪朝身旁梁驰问了一句。
“听说国外有先例,反正我没见过。”
梁驰开口回了一句,他同样不敢打包票。
职业赛事里面,国外确实有过模拟器玩家,转型成为专业车手。
不过那大多是GT赛事,并且他们专业级模拟器跟家用版本差距很大,陈向北那所谓的模拟器经验,理论上是毫无用处。
“那怎么说,要不要让向北试一试?”
张智聪有些拿不定主意,陈向北这个要求实在有些天方夜谭。
“试试呗,反正你华赛都要倒闭了,死马当活马医。”
“退一步说,没见识过之前,你能相信这小子在赛道上跑赢韩涵吗?”
梁驰后面这一句话,戳中了张智聪内心的犹豫。
确实在陈向北身上见识过奇迹的诞生,那为何不能再相信一次呢?
做出决定之后,张智聪就靠了过去,开口道:“伊藤,现在预热调试CFR2000,就用这辆车来进行练习。”
说完之后,张智聪把目光望向陈向北补充道:“驾驶方程式有一定的危险性,必须穿戴全套防护装备才能上车,休息室里面有库存的赛车服跟头盔,先去换上吧。”
如果驾驶KZ3这样的入门卡丁车,陈向北戴个头盔就差不多了。
但驾驶CFR2000这样的标准方程式,哪怕在封闭赛道内练习跑,依旧要做足全套防护措施。才能保障意外情况下的车手安全。
“向北,跟我来吧。”
这时候站在旁边的陆晓曼接了句话,领着陈向北前往车手休息室。
普通赛车学院的休息室,就跟电视里面看到的球员休息室差不多,属于大家共用一块场地,里面摆放着一排排衣柜,用来存放私人的赛车装备。
比如头盔、手套、赛车服、赛车鞋等等物品。
如果能达到F1车手这种级别,休息室就跟独立包厢差不多了,里面还会摆放沙发床铺等家具,来给车手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
早年间F1著名花花公子詹姆斯·亨特,还在休息室里面跟赛车女郎弄出不少桃色新闻,后面拍成了一部叫做《极速风流》的电影。
“向北,你身高体重多少?”
陆晓曼问了一句,一方面是帮他寻找合适的赛车服,另外一方面身兼数职,她必须得了解车手的数据信息。
“身高175公分,体重67公斤。”
“不错嘛,身材挺标准。”
陆晓曼一边说着,一边用眼神上下打量着陈向北,看的他十分不自在。
“梁工说你是一台毫无感情的赛车机器,我倒觉得挺有趣的嘛。”
陆晓曼之所以对陈向北好奇捉弄,就在于梁驰对他的评价。
【没有感情的赛车机器。】
这个词汇换作其他行业,可能还有贬义的成分存在,对于一名车手而言,绝对称得上是最高评价。
只有技术、心理、投入的全方位极致化,才能做到如同“机器”一般的稳定性跟精准性。
陆晓曼说完这句话后,就帮陈向北从库房中找来一套赛车服。由于不是定制的缘故,穿起来只能算凑合,总比没有强的那种。
穿戴完毕陈向北跟陆晓曼走出大厅,这时候CFR2000已经完成了油液预热,正被技师们推向赛道停车区域。
见到陈向北出来,伊藤雅治拿着手写板说道:“华赛基地属于卡丁车跟方程式共用赛道,全长3.7公里,共有15个弯道,其中急弯9个。”
“目前环境温度12°C,地面温度8°C,意味着胎温上升较慢,需要长时间的暖胎,行驶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弯道的抓地力变化。”
伊藤雅治向陈向北介绍着赛道跟环境信息,却并没有因为他的新手身份,去“教导”如何开车。
方程式赛事与其他赛事的最大区别,就在于比赛工程师偏向纯粹的辅助者,怎么开完全由车手自己决定。
因为越高层次的方程式车手,特别是F1那个级别,全世界就那么几十号人,已经强到没有人可以教他们如何去开车。
“嗯,赛道记录是多少?”
陈向北随口问了一句,有个参照物才更好去超越。
“赛道记录是由青训成员张榛东跑出来的1分27秒66,他是前年的CKC年度总冠军。”
张榛东?
听到这个熟悉的名字,陈向北嘴角浮现出一抹笑意,后世CTCC四冠王还是有些知名度,没想到自己要打破的第一条赛道记录会是他的。
“我知道了。”
陈向北点了点头,就坐进了CFR2000驾驶舱,整个人呈现出一种半躺姿态。
就在这个时候梁驰靠了过来,开口嘱咐道:“小子,别逞强,慢慢适应一下别想着赛道记录的事情!”
梁驰他听到了陈向北询问赛道记录,按照这小子的秉性不会做毫无意义的举动,必然是有这方面的想法。
1分27秒的赛道记录,换算下来平均时速差不多150km/h。
就算封闭赛道有着再多的防护措施,依旧架不住这种夸张的时速,用陈向北经常告诫王胖子的那句话形容,梁驰怕这小子玩命真的会死啊!
感谢Lzennnnh护法跟我是甜菜打赏,感谢各位大兄弟的投票跟追读支持。
第55章 传说中的无师自通
“放心吧,梁叔,我没问题。”
陈向北笑着朝梁驰竖起大拇指确认,然后放下头盔面罩,整张脸都隐藏在阴影中,再也看不到任何表情变化。
放在外界的眼中,他是个房车天才,第一次接触方程式的纯新人。
事实上陈向北驾驶方程式的时间,要远远超过房车。
准确来说,方程式才是他的老本行!
别说是150km/h,就算再翻个倍,对于准F1车手而言都属于极其寻常的速度。
尾速跑不上300km/h的F1赛车,通通可以称之为拖拉机,赛道上的移动路障!
见到陈向北这副没有“重视”的神情,梁驰反倒是更担心了,他都有些怀疑自己是不是过于信任这小子,从而跟张智聪做出了一个冲动的决定。
一切准备就绪赛车点火,方程式特有的赛用引擎狂暴声响起,给了陈向北一种熟悉的感觉。
要知道哪怕就是性能车,如果不是刻意去轰油门,怠速也就两千转上下。
方程式这种为赛事而生的车辆就完全不同,哪怕怠速依旧有着接近万转的超高转速,这才是真正其他车辆的极速,仅仅就是方程式的怠速!
“赛道较短,最好两圈暖胎,向北君,准备好了吗?”
“嗯。”
陈向北点头示意了一下,仅是练习就没有启用发车灯。
“GO!”
伊藤雅治做了一个起步的手势,伴随着CFR2000的呼啸,陈向北瞬间就窜了出去。
“中村,居然没熄火。”
技术总监宫本志雄用着诧异的语气,朝身旁电子工程师中村泷诉说了一句。
要知道方程式赛车采用的是序列式变速箱,离合器的角度、力度、耦合点跟房车完全不同。
就好比让一个新手去开手动挡汽车,可能根本就到不了车辆行驶这一步,松离合的那一刻就直接起步熄火。
身为本田赛事公司外派的技术总监,宫本志雄为陈向北提供技术支持,是为了遵守合同的契约精神,不意味着他真的看好这个年轻中国车手。
理由很简单,不是每一个十几岁才接触方程式赛车的年轻人,都可以靠着后天努力跑出来。
世界方程式赛车这么多年历史,仅有一个佐藤琢磨!
“宫本总监,数据有些不对,你看看哪里出了问题。”
电子工程师中村泷没有在意什么起步熄火,他目光死死的盯着电脑屏幕传来的赛车数据。
正常情况下CFR2000这个级别的方程式赛车,是不会如同F1赛车那样装配各种传感器来实时监控,往往是由赛车电脑记录数据,等跑完之后再链接电脑读取。
可是华赛CFR2000至今为止都没有正式量产,意味着陈向北现在开的这辆是原型车,它比同级别赛车装备了更多的传感器,用来辅助赛车的研发跟调校。
如今华赛方程式项目已经彻底破产,收集到的赛车数据,刚好可以当作陈向北练习记录使用,算是提前享受到GP2或者F1级别的数据分析。
“赛车哪里有问题?”
宫本志雄凑过去问了一句,刚才CFR2000起步姿态良好,没有出现任何异响的情况,应该没什么大问题。
“不是赛车问题,是向北君的起步数据有问题。”
“宫本总监你看,赛车起步扭矩曲线跟换挡时机太精准了,这根本不是新人能拥有的熟练度!”
方程式赛车之所以难开,除了操作技术跟驾驶习惯的因素外,还有就是在于它极致的赛事化发展,省略了很多民用车上的辅助驾驶设备。
最基础的一点,就在于早期方程式赛车没有TC,也就是俗称的牵引力控制系统。
就算是大马力后驱超跑,你一脚油门下去虽然会烧胎打滑,但是行车电脑还是会尽可能的计算四个车轮的速度差,来减少驱动轮的滑转率,维系车辆的行驶稳定性。
方程式赛车就完全没有这些电子辅助设备,你一脚油门下去别说什么地板油,但凡踩的力度不够线性,亦或者升档配合不够及时,它当场就给你来一个原地旋转升天!
并且这个配合难度远比想象中更大,哪怕达到了F1车手的级别,依旧能经常在赛事中看到起步失误的情况发生。
陈向北身为一个新人,起步没熄火这点中村泷还能够理解,可是这种线性的扭矩曲线跟精准升档时机,他就完全不能理解了。
没开过卡丁车或者方程式的新人,连最基本的转速档位都换算不明白,哪来的这种熟练操作?
宫本志雄经过中村泷的提醒,也意识到这种情况有些夸张了。于是乎把比赛工程师伊藤雅治给叫了过来,三人对着数据电脑屏幕面面相觑,心中生出同一个疑惑。
难道这个世界上真有无师自通的天才?
此时正在赛道上暖胎的陈向北,自然不知道本田技术人员对自己的议论。
说实话,他正常起步暖胎已经刻意往低调方向掩饰,只是有些东西已经成为了深入骨髓的本能,就好比踩油门的力度跟下意识的升档配合。
上一篇:北欧摆摊,带火大夏美食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