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与天仙一起生活的日子 第30节
这一刻,胡小北将对艺术的深刻感悟具象化地展现了出来,周身散发着远超年龄的沉稳气场,深厚积淀展露无遗。
就在采访渐近尾声之际,胡小北整了整衣衫,深吸了一口气,胸脯微微挺起,目光炯炯有神地看向台下的记者们。
郑重其事且声音洪亮清晰地宣布:“我利用课余零碎时间,精心撰写了两本书。
其中,《对话古今之典耀华夏》深挖传统典籍智慧,轻抚古籍,梳理脉络,似闻墨香。
还有,《对话古今之大秦帝国》聚焦大秦历史,闭眼如闻金戈之声。
有兴趣的出版社,稍后可以来北电洽谈。”
此言一出如巨石砸湖,现场顿时沸腾,记者们似被瞬间点燃。
他们一个个举着话筒往前挤,追问起了细节,闪光灯狂闪间,似在见证新星升起,让人遐想无限。
历届高考状元在大众眼中都是学业成功的典范,许多学生和家长希望通过阅读他们的书获取成功秘诀,从而提高学习成绩。
因此,出版社为追求经济效益,往往会利用状元的光环效应,来找他们出书。
胡小北身为历届裸分最高的状元,想看他书的学生和家长多如繁星,不可计数。
而这大半个月来,却没有丝毫这方面的消息传出。
此刻,胡小北的一番言语可谓正中出版商们下怀。
毕竟,这种书都是稳赚的,基本不需要怎么宣传,且自带名气和大量受众。
华夏绝大多数父母都有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痴心妄想,追捧状元乃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
要知道,他们已然到了饥不择食的地步,连哈佛女孩那种“握冰学习”的极端做法,都想着要去模仿借鉴一番。
更何况这新鲜出炉,由历年最强高考状元所著的新书呢!
经过北电方面的推荐和协助,当日下午,胡小北就和华夏出版社达成出版协议。
共计出版两本书,一本是《对话古今之典耀华夏》中的第一部前三卷。
另一本是《对话古今之大秦帝国》中秦国崛起篇的上册。
至于下册,暂时先不出版,等上册反馈一阵,再做计较。
由于胡小北选择了阶梯式版税,所以分成方面会按实际销售数据来计算。
销售额低于五万册的话,按最低3%来计算,基本相当于白送了。
高于十万册,则按10%计算,此后按比例递增。
直至销售过100万册时,按最高20%版税来计算。
这对双方来说都是比较能接受的,正常情况下,高考状元出的书,当年销量最低也有个几万册,高的话几十万册也属正常。
一般来说,状元的书都是当年比较好卖,胡小北则不同。
出版社方面认为,除非有比他裸分更高的状元出现,否则,他的书应该每年都能卖一些出去。
呃,即便有,那99%的概率也是理科的,文科想超越这个分数的话,实在是太难了。
胡小北向华夏出版社交付的,除了小说文档外,还有一系列他亲手绘制的应景插画。
说来挺巧,前阵子他钻研导演专业知识时,想到日后或许要绘制分镜头脚本,便抽空学了绘画技能。
比起让书法爱好者们念念不忘的字来说,他的画,或许意境上稍欠火候,但论写实程度,着实可圈可点。
毕竟,处于灵识感知状态时,胡小北宛如拥有一个超高清的“记忆宝库”。
人物的细微神态、物件的独特纹理、场景的光影变幻,只要映入“眼帘”,便能深深烙印心间。
秉持着绘制分镜头脚本的严谨态度,他把小说中那些至关重要、扣人心弦的场景,精心勾勒、细腻还原在画纸之上,使之跃然眼前。
接下来几章要给女主上场做正式铺垫。
然后,会根据我查到的资料,展现出神雕选角的一些内幕。
我尽量从搜集到的各类资料里,分析还原出当年神雕选角的真相。
当然,一些无法确定的内幕,我都写的比较隐晦,将证据以剧情的形式表达出来,尽可能的不直接表述,除非我忍不住。
吸取上一本书被审核到欲仙欲死的经验,这本书我尽量都在控制自己,尽量以剧情表达的方式来描述这段过程。
这段内容大家能追读就尽早看完,我不清楚会不会触及审核内容而被修改。
最后,再说明一点,这本书从开局我就在使用真实的数据,哪怕是你们看到的日期、地理和天气描写,都是有查资料取证的。
所以,大家可以按真实的时间线来分析选角问题,有些事情我不会明说,但是剧情里会尽可能的直观展示。
毕竟,我展示的内容,都是有真实资料为依据的。
当然,我也不敢说自己查到的资料、分析出来的结果就一定是真相,只是尽可能的将当时的情况,不那么直观、不那么激烈地展现出来吧。
第41章 风吹鸡蛋壳
7月14日,京城难得晴好。
天空像被水洗过一般,澄澈湛蓝,阳光毫无保留地倾洒而下,暖烘烘的。
胡小北沿着绿茵茵的足球场跑完晨练的最后一圈,额头上挂着些许汗珠,顺着脸颊悄然滑落,滴在了跑道上。
他没像以往一样直接往食堂赶去,而是大步迈出校门,径直走向街边的报摊。
报摊前,他手指轻叩着台面,快速挑了七八份报纸,付了钱,便往回走。
刚踏入食堂,热气腾腾的肉包和酸菜包的香气便汹涌袭来,直往鼻腔里钻,勾得人肚子里的馋虫瞬间闹腾起来。
只能说,这些小包子已有取死之道。
眨眼的功夫,胡小北便已端着一大盘不要钱的早餐,寻了个空位坐下。
他先是端起豆浆杯,凑到嘴边轻抿一口,温热的浆液顺着喉咙滑下,暖了暖脾胃。
随后抓起一个肉包,三两口吃下,面皮的软弹、肉馅的鲜香瞬间在舌尖“炸开”,肉汁四溢,浓郁醇厚。
没等这滋味散尽,再咬上一口酸菜包,酸与辣携手“冲锋”,激活着每一处味蕾,弥漫着整个口腔。
好好好,吃的就是这个没有科技狠活的味。
他一边吞嚼,一边快速浏览起了报纸。
其中五份报纸都用显眼的版面、醒目的标题,刊载了他昨天在京城的那场首次媒体采访。
照片里的他神色自若,访谈内容也详实记录着,似在向众人宣告他的“初登场”。
其中,又不免要写到胡小北已经自己写了两本书的事。
很好,这免费的广告硬是要得。
也不枉他等了这么久,才开始正式接受京城媒体采访。
顺着报纸一页页的快速浏览下去,陡然,胡小北发现了惊喜。
是的,奇生,我胡小北发现了华点。
只见报纸上明晃晃的写着:2004年6月16日腾讯在香港交易所主板上市,发行价为3.7港元,发售不到一个月便跌破发行价。
真是天要我发,我不得不发。
本来他还想着这个时间段去买养猪场的股票,是不是太晚了一些。
没想到这才没过多久,别的赚钱机会就送到了眼前。
胡小北曾看过不少网文,穿越重生之类的该怎么赚钱。
炒房、买股票是最常见的一种方式,还有赌球什么的,不过这玩意他不熟。
再有就是买币了,少点还好说,买多了,那就是取死之道了。
什么股票有搞头?
很简单,只要记得住日常生活所出现的大品牌就行了。
买了,大概率是亏不了的。
腾讯的股票才刚上市不到一个月,那是肯定要买的。
印象中这只股票应该翻了三四百倍,当然,周期有些长。
不过没有关系,我,胡小北,愿意等。
胡小北默默盘算了一下自己的资金,奶奶留下的钱,基本都花在了这段时间更换全身装备上面了。
至于高考状元的收益一共是73万,买回老屋花了15万,还剩58万。
呃…真实情况是,余额还差几百才到58万。
嗯,软妹币已经不少了,可以一战了。
胡小北不急着去买股票,仍旧是三两口解决一个包子,再怼一口豆浆。
随后,他扎进书堆,指尖摩挲着书页,循着以往的学习流程,逐行逐句钻研,文字似有了生命,在眼前跳跃。
日光从窗户缝挤入,不知不觉移到头顶,一晃便到了午饭时间。
他将书一一归位,抬手拍拍书上的浮尘,朝图书馆管理员扬了扬下巴、咧嘴一笑,算作招呼,而后大步迈向食堂。
——
午后的空气仿若黏稠的热浆,闷得厉害。
胡小北迈着自信的步伐,大步流星地走在车水马龙的西城阜成门外大街上。
这条街金融机构扎堆,抬眼望去,楼厦比肩而立,玻璃幕墙反射着耀眼日光,刺得人眼眯起。
可那股子商务范、满街财富涌动的气息,却直勾勾地吸引着人想往里走。
街边车水马龙,喇叭声、引擎声交织灌进耳朵。
胡小北怀揣着对未来投资版图的热望,一心要在当日把购入腾讯股票这事敲定。
毕竟,这可是不容错过的财富机遇。
街边鳞次栉比的高楼里,各类金融巨擘、券商行号隐匿其中。
他目标笃定,脚下生风,似熟门熟路地朝着国内头部券商——中信证券营业部走去。
这家券商实力雄厚,在香港设有分支,跨境业务做得也是风生水起。
抬脚迈进那锃亮的玻璃门,凉意扑面而来,瞬间拂去周身黏腻燥热,也平抚了他紧张又激动的心情。
上一篇:全职法师:巨龙之巢,龙族共主!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