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火红年代,开局大学演讲

火红年代,开局大学演讲 第135节

  看到是钱树言后,他才掩去不悦,微微惊讶道:“院长,您怎么来了?”

  “哈哈,我来给张教授你送份大礼!”钱树言笑道。

  闻言,张教授愣了愣:“这不过年不过节的,您送什么礼?”

  钱树言解释道:“是这样,李暮在研究顶吹氧气转炉技术,而且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张教授,你是我们学院钢铁冶金方面的专家,不妨和他交流交流。”

  “你别看他年轻,能耐可大着嘞!”

  他本来是想夸奖李暮几句,让对方重视起来,没想到起了反效果。

  张教授本来舒展的眉头不自觉地又皱了起来,道:

  “院长,我知道李暮同学在半导体研究上有天赋,也取得了不小的成就。”

  “但是钢铁冶金和半导体不是一回事,没有长时间的研究做不出成果。”

  “李暮同学,与其在不适合自己的领域里徒费力气,不如把时间和精力放到自己更擅长的领域。”

  他的话其实有理有据。

  李暮又不是钱老、邓老那种经过了时间检验的科学家,搞跨界研究肯定会让人怀疑。

  这也是他之前去轧钢厂学习的原因。

  再天才的人,也没办法无中生有,搞出自己不了解的东西。

  面对张教授的质问,钱树言并没有着急,而是将手里一直拿着的图纸交给了他,然后道:

  “你不妨先看看这份图纸,再做决定。”

  “那我倒是要好好看看,他在钢铁冶金方面是不是也有天赋。”张教授一把接过图纸,在桌上摊开。

  他先是扫了一眼图纸,就把目光放到原理分析上:

  “从转炉的顶部垂直插入氧枪,将工业纯氧吹入熔池,从而氧化铁水找那个的碳、硅、锰等元素,同时发热提高熔池……”

  看着看着,张教授的瞳孔一缩,心神完全沉浸其中。

  这简单的几百个字,几乎把顶吹氧气转炉的大半工艺原理都写了出来。

  “唰”地一声,张教授猛地翻了个面,却发现图纸后面一片空白。

  他忍不住追问道:“下面呢,下面该怎么做?”

  “炉体的组成,到底分为几个部分,又该采用什么结构,还有转炉熔池的反应在遭受高温度……”

  张教授激动的提问,引起还在钢铁冶金实验室里的几个研究生纷纷投来好奇的目光。

  平时他们教授可没那么容易激动,做实验时老是板着一张脸,看着都吓人。

  “哈哈,现在不说他不合适了?”钱树言不禁打趣道。

  张教授告罪道:“之前是我小看李暮了,没想到他造诣这么深!”

  “这份图纸上的内容,很多都是我没有想到的。”

  “如果能研究下去,有很大概率解决顶吹氧气转炉技术的问题!”

第128章 全身长满了肝,也得累死

  听到张教授这么笃定的答案,钱树言哪怕早有准备,仍觉得魔幻。

  他先前答应李暮,其实心中还是难免有点怀疑的。

  可张教授在全国钢铁冶金领域,是数一数二的权威教授,他的判断,很难出错。

  “张教授您过奖了,其实这只是我初步的想法,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李暮在边上终于开口道。

  该谦虚的时候,他还是要谦虚。

  半导体方面,现在他学习吃透的东西够多了,即便达不到后世的专家水平,在这个年代也绝对算站在最前沿的实力大佬。

  但钢铁冶金,绝不是弄出个顶吹氧气转炉就能玩得转的。

  他背下来的那些资料,应付一般的学生或许可以,但想要糊弄张教授这种大佬基本不可能。

  张教授道:“是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不过不影响他整体的可行性,可以继续往下探索,我可以肯定,距离出成果已经不远了!”

  听到他这么说,站在实验室门口偷听的几个研究生一片哗然:

  “张教授竟然真的肯定了那个学生的方案。”

  “不可能啊,顶吹氧气转炉技术,我们一直没有突破,怎么他就能找到方法?”

  “是真是假,去看一看不就知道了?”

  ……

  听到背后的声音,张教授扭头呵斥了一声,几个研究生这才安静下来,不过脸上依旧满是不服气。

  待他转过头来,钱树言笑道:“既然你觉得可行,那要不从今天开始,你和李暮的课题小组,就在一起联合研究?”

  “不不,院长,我申请加入李暮的课题组,以他为领头人,彻底实现顶吹氧气转炉技术!”

  张教授摇头道。

  听到他这话,钱树言愣住了。

  一个教授到一个学生的手下做研究,怎么听都有点魔幻。

  李暮听完后也连连摆手道:“张教授,无论是学识还是地位,您都比我更适合担任课题的主持者。

  张教授道:“学无先后达者为师,你能拿出近乎完成的顶吹氧气转炉技术,证明伱在这方面的积累不会比我差。”

  “况且顶吹氧气转炉技术,你已经完成90%了,我担任领头人算怎么回事?”

  他的目光诚挚,丝毫没有因为辛苦研究几年的难题,被别人轻轻松松解决后的难受。

  毕竟他们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了国家!

  李暮无奈地笑了笑道:“张教授,其实不是我要推脱,而是我每天还要去半导体研究所,只怕无法兼顾。”

  “这样吧,我每天都来一次,和您交流试验的进度行不行?”

  “课题领头人的身份,还是由您担任!”

  张教授摇头,坚决道:“我没有抢人功劳的习惯,你如果没有时间,我可以暂代主持实验进程的工作,但领头人,依然是你!”

  “哪怕你不能每天来实验室,只要隔几天来一次,都行!”

  眼看张教授态度坚决,李暮只能无奈答应。

  随后,两人敲定了来实验室的时间和次数,便又沉浸在那张顶吹氧气转炉剩余探索当中。

  ……

  半天后。

  李暮总算摆脱了化身好奇宝宝的张教授,回到寝室。

  想到大领导的期盼,本来已经有点累了的他,立马又从床上爬起来,开始逐步完善顶吹氧气转炉的方案。

  第二天。

  天还没亮,李暮就爬起来。

  在学校的操场打了七八遍拳,锻炼完后,囫囵解决了早餐,又立刻前往钢铁冶金实验室。

  ……

  来到实验室门口,李暮本来以为自己已经够早的了,却看到里面还有一个身影在不停地忙绿着。

  他惊讶道“张教授,您没有回去休息吗?”

  “不用休息。”听到声音,张教授摆了摆手,大概是因为熬夜,顿了片刻才反应过来是李暮,忙回过头道:

  “快来快来,我有问题要问你。”

  “你说的这个超音速氧流我能理解,但是如何能够确保氧气有效的喷到熔池中呢?”

  “尤其是这个氧枪,国内现在还在研究,根本没有实现,怎么去实现超音速氧流?你难道有其他的办法?”

  看着张教授眼中的血丝,李暮有心想叫他先去休息。

  可他心里知道,如果他不说,张教授不可能睡得着。

  想了想,李暮掏出一张图纸:“我昨天其实也在考虑这个问题,这是我初步完成的氧枪图纸。”

  “它有喷头、内管、中管、法兰盘、进氧支管、密封胶圈、进水管和出水管9个基本结构组成。”

  “这下面是我设计的几种喷头结构,高压氧由内管进入,在碰头处分流进入若干个先收缩后扩张的拉瓦尔型喷嘴……”

  他仔细地将氧枪的结构和原理都介绍了一遍。

  听完后,张教授才长松一口气,夸赞道:“原来是这样,这个设计真是神来之笔,李暮同学,我看呐,你在冶金工业上的研发天赋,比半导体还强!”

  “要不……你把精力转入冶金工业,在这个行业进行深挖?”

  李暮心中一寒,连连摆手:“您过誉了!过誉了!只是一时的灵感而已!实际上,我对半导体更感兴趣一些!”

  心中无奈:半导体那庞大的知识体系,就够他肝到吐血了,再来一个冶金……

  就算全身长满了肝,也得累死不可!

  张教授遗憾的叹气:“可惜了!”

  “没事,你什么时候对冶金工业感兴趣了,随时来找我。”

  “现在有了氧枪的结构,我马上去联系工厂,让他们做出样品。”

  说着,他便想往外走。

  只是刚刚抬起脚,身体便不受控制地晃了晃。

  李暮赶忙扶住,道:“张教授,您先休息休息,这事交给我来做就行。”

  “宏星轧钢厂那边我有认识的人,叫他们帮忙,很快就能做出来。”

  “好吧。”张教授挣扎了一下,然而无尽的困意袭来,让他只能无奈地点点头,“到底是老了,不如你们年轻人。”

  ……

  从张教授这边离开,李暮骑上自行车,迅速前往轧钢厂。

首节 上一节 135/82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神豪,谁让他破坏商业规则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