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火红年代,开局大学演讲

火红年代,开局大学演讲 第384节

  他给的研制计划书,虽说没有那么完善,但前面的初期研究,应该是不成问题的。

  唐燕捷正色道:“3+2轴数控铣床完全由你来设计,也只有你,才能将80%的成功率,提高到90%,乃至100%。”

  “没错,再说联合研究也仅仅只是这几天的事情,大家一边等你,也在一边熟悉理论框架。”郭默解释道。

  ……

  说话间。

  护送李暮的车队,便浩浩荡荡地开到京都第一机床厂附近。

  周围早就被警卫直接戒严,过往的行人和车辆,都要被拦下检查。

  哪怕是唐燕捷等人也不例外,没人都需要出示自己的证件,以防被有心之人混进去。

  严格的程度,让李暮都不禁暗暗咂舌。

  但想到工业母机的重要性,这一切也百年十分合理了。

  要是被老大哥和M帝知道他们能有这好东西,恐怕也要眼红。

  ……

  经过检查。

  进入厂区后,李暮很快被唐燕捷等人带到了第一机床厂的会议室。

  这个会议室是平时厂内开会和搞活动室所用,地方可谓相当之大,能够容纳下近五六百人。

  此时里面人声嘈杂,到处都是在讨论着3+2轴数控铣床的声音。

  就连李暮他们进来,都没人发现。

  好在此时,第一机床厂的厂长徐标发现了他们,连忙走上台,道:“大家都安静安静,李顾问来了!”

  听到这句话,吵闹的会议室瞬间一静。

  众人的目光纷纷投向门口,在唐燕捷和郭默身上停留片刻,然后瞬间锁定在了李暮的身上:

  “真的是李顾问,今天终于见到真人了。”

  “没想到啊,他不仅在半导体计算机领域厉害,竟然连机械制造业这么精通。”

  “哈哈,不知道了吧,李顾问本来便是机械工程专业出身,只不过后来转去研究了半导体。”

  ……

  会议室内的专家和教授们望着李暮,目光满是钦佩。

  一个人能够横跨这么多领域搞研究,已经是非常的不容易了。

  李暮不仅横跨,还搞出了那么多重大的成果,简直令人匪夷所思。

  工业母机的重要性,没有谁比在场的众专家和教授还清楚——这是能够推动夏国工业大发展的动力源泉!

  一旦成功,他们的工业实力便能够奋起直追,超越老大哥和追赶M帝也不再是空喊的口号。

  唐燕捷和郭默看向李暮,道:“去吧,接下来就看你的了。”

  “好”李暮重重地点了点头,然后几步走上台,从徐标说中接过话筒,先自我介绍道:

  “大家好,我是李暮,时间紧迫,任务又重,我就不多废话。”

  “对3+2轴数控铣床,相信大家这些天应该已经有了不少的了解。”

  “那么我便来直接说一说它的几个技术难点,其一,是编程的复杂性,要精确控制两个旋转轴和三个直线轴的运动,需要考虑到刀具的倾斜角度和运动路径……”

  ……

  他的语速不算很快。

  毕竟下面有很多不太熟悉他的人,需要照顾到。

  先分析了编程的难点之后,李暮又分析继续说起加工精度控制、刀具的刚性和稳定性,以及材料和零部件的制造难点。

  最关键的部分,还是材料和零部件。

  李暮最后道:

  “想要达到完美需要的材料标准,只能靠着高级工人们的加工能力,因此很难实现3+2数控铣床的工业化生产,而这也是我们要攻克的难题!”

  他直接将心中原定的,只需要满足玄鸟-1直升机的生产需要的目标拔高。

  国家集结了那么多的力量,投入了那么多的资源,要是搞出来的只够满足玄鸟-1的生产,他自己没脸待下去。

  “那李顾问,我们具体要怎么做呢?”有专家立刻问道。

  李暮道:“首先,要实现铝合金、不锈钢和钛合金等多种金属材料的研制和工业化,以及一些塑性材料的研制。”

  此言一出。

  全程皆惊。

  这个难度,可谓是高到了天上。

  不锈钢还好说,夏国有着一定的研制基础,但合金研究,目前国内也仅仅才开始而已。

  而塑性材料——几乎没有任何研究。

  “李顾问,这个目标,是不是定得太高了一些。”有教授略带忐忑地问道。

  众人的眼神中也透露出一抹不自信。

  何止是高,简直是高到天上去了。

  要想全部完成,哪怕他们不眠不休地搞上几年,恐怕也十分困难。

  看着众人犹豫的眼神,李暮笑了笑,道:“既然我提出来,那便有着研究计划。”

  “而且我们有着这么多的专家和教授,群策群力,难道还怕做不出来吗?”

第307章 保证误差不会超过0008毫米

  “是真怕。”众人心中俱是忍不住道。

  不是谁都能有李暮这个自信,一搞便按最高的要求高。

  而所谓的群策群力,要是真管用的话,他们早把问题都解决了。

  刚刚那个开口教授继续问道:“所以李顾问,您的计划是?”

  他这一开口,众人从震惊中惊醒,纷纷露出期待之色。

  李暮道:

  “首先,肯定要先建造钛合金和铝合金的生产设备、烤炉、均匀华路、挤压机、拉断机、锯床等等,这些图纸,后面我会带领机械工程方面的专家和教授使用CAD绘制。”

  “然后是塑性材料的研究,一会儿会议结束后,材料方面的专家和教授留一下。”

  “我会给大家提供一个研究方案以供参考,当然,能不能行,还需要我们一起讨论讨论。”

  他的语速很快,三两句便将事情安排得明明白白。

  工业化最重要的问题,其实就是把材料搞定。

  这个问题解决,那么他们便成功了一半。

  ……

  随后,李暮又安排了一下3+2轴数控铣床其他部分的研究。

  按照铣床的结构,主传动系统、进给系统、工件回转和定位装置、自动换刀装置等,分为7个攻关小组。

  然后便是编程的问题。

  半导体研究所还在搞第二代超算,所以能够调过来的人并不多。

  李暮以苏东莊为中心,设立编程组:

  “精确的刀具路径规划、高效的编程方法,是解决编程问题的关键,但你们在做到这两点的情况下,还要保证安全这个前提,要避免因编程不当导致的设备损坏和安全事故的可能。”

  他的语气颇为严厉。

  一台3+2数控铣床的成本,少说都要几十万,这还是抛开研发成本的算法。

  更别提人力物力的投入。

  要是编程出了问题导致设备损坏,哪怕只搞坏一台,损失都不小。

  “李顾问您放心,我保证完成任务,不给我们所丢脸!”苏东莊掷地有声道。

  他和杨天形、周溪令两人一起进的半导体研究所。

  然后李暮去川渝,却没有带上他。

  心里可憋着一股劲呢!

  “光有信心可不够,说说你的想法,要怎么开展工作。”李暮笑了笑,继续道。

  如今整个研究团队的人员来自五湖四海,苏东莊毕竟年轻,一来便挑此大任,难免会让人非议。

  索性先把问题提出来解决掉。

  他话音刚落,一众专家和教授,便将目光看向了苏东莊,带着几分考校的意味。

  要是李暮担任这个组长,他们肯定没二话。

  但换成这个小同志,那就得看本事了。

  苏东莊看着众人的眼神,身体都不由站直了不少,开口道:

  “根据李顾问给出的方案,3+2轴数控铣床编程的核心内容,设计刀具补偿、平面选择、坐标系转换以及特定的编程指令。”

  “我们下一步的编程方向,便是完善指令,通过模态代码的方式,去控制刀具加工过程中的半径补偿。”

  “然后是坐标系的转换,通过编程确保刀具轴线方向和加工面矢量一致……”

  ……

  他的声音因为紧张,而微微有些颤抖。

  直到李暮抬起手,“啪啪~”地为他鼓起掌来,他悬着的心才终于放了下去。

  其余专家和教授见状,也跟着鼓起掌来:

  “说得不错,不愧是半导体研究所出来的,果然能被李顾问推荐的,就没有能力差的。”

首节 上一节 384/82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神豪,谁让他破坏商业规则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