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火红年代,开局大学演讲

火红年代,开局大学演讲 第417节

  于是果断先搁置,转而重新和游戏研发中心那边,搞了一款黑白游戏《狙击手》试试水。

  这个决定无疑极为明智。

  搞出好游戏,固然能赚更多。

  可研发周期太长的话,就有点得不偿失。

  毕竟黑白游戏的市场还是非常大的,只要数量更多,同样能够赚到不菲的外汇收入。

  郭默点点头,也很认同李暮的看法,不过还是道:“但还是需要你把把关,大家才能放心。”

第328章 别问为什么越到后面越离谱

  现在游戏部虽然也搞了个审核小组。

  但其实就是空架子,根本没有决定权,做得最多的事情,是对外贸委员会那边收集的国外各种数据进行分析。

  真正能够拍板一款游戏能不能上马的,还是李暮。

  “没问题,我也很期待吴希他们会做出什么样的游戏。”李暮点点头。

  夏国现在游戏研发实力,还是太薄弱了一些。

  直到现在,能研发游戏的,还是只有半导体集团的产品部,以及游戏研发中心这两个地方。

  不过初期发展缓慢些也正常。

  人才的培养本来就需要一个周期,

  沈建新这一批的游戏研发人员已经完全成长起来,并且带动了半导体集团那边的发展。

  以后他们也会继续去帮助其他的学校或单位,让其具备游戏研发的能力。

  ……

  和郭默谈完正事。

  又闲聊了片刻。

  喝完茶水,李暮便抱着郭默硬塞给他的一盒雨前龙井,走出国科院的大门。

  重新坐上车,继续前往外贸委员会。

  刚到门口,便看到董华兴送何振华从里面出来。

  两人看到他的车过来,立刻停下脚步,齐齐上前相迎。

  待车子停稳后。

  不待李暮伸手,站在外面的何振华便殷勤地打开了车门。

  “小何先生,没想到这么巧啊,竟然刚好撞上了。其实不必如此客气,我们只是合作关系而已。”李暮一边笑着,一边走下车。

  何振华道:“应该的,您为我们国家做了那么多的贡献,我为您开个车门,根本不算什么。”

  别说给李暮开车门。

  就是当司机,他都愿意。

  自从认识李暮以后,现在何家在香江的生意可谓是蒸蒸日上,在国外的业务也开展得十分顺利。

  说是日进斗金也不为过。

  “进去说罢,不会影响您的行程吧?”李暮不禁微微失笑,然后问道。

  何振华当即道:“别说没有,就是有,和李顾问您见面才是最要紧的,其他事情都得往后稍稍。”

  “好了,别在外面聊,走,进去说,李暮,我可给你搞了盒好茶叶,你待会儿尝尝,觉得不错就直接拿走。”董华兴插话道。

  说完,他便亲切地拉住李暮的手,走了进去。

  刚刚还被热情相待的何振华被冷落在一旁,却也丝毫没有介意。

  反而屁颠屁颠地跟了上去。

  ……

  来到办公室。

  李暮先听董华兴满脸兴奋得对这段时间来的外汇收入进行总结:

  “绘图仪、激光打印机、热得快等新产品,加上以前的老产品,每个月固定能带来上亿M刀价值的外汇收入。”

  “这么多钱,以前我们可是要花整整一年的功夫,才可能赚到。”

  “现在一个月顶过去一年,外汇紧张的困难已经得到大幅缓解,现在反而要担心怎么采购到我们急需的设备,哪怕价格高也没问题。”

  他说话时,语气难掩兴奋与激动。

  过去是真的穷怕了,恨不得一分钱掰成两半花,啥时候这么阔过。

  都快不知道该怎么花了。

  “收入增加是好事,能够更好地支援我们国家的各项事业建设。”李暮微微颔首,听到这个消息,同样十分高兴。

  夏国是真的一穷二白,啥都没有。

  否则后来也不至于会穷疯了,连大蘑菇都敢卖给中冬的沙某。

  闻言,董华兴笑道:“这可都要多亏了你啊,没有伱的努力,也不会有今天的大好局面。”

  “领导您说得没错,李顾问的才华和眼光,确实令人十分佩服。”何振华终于逮着机会,趁势拍了个马屁。

  虽说他自己也是香江何家的大少爷,名声地位都不低。

  但和李暮比起来,那真的是小巫见大巫,蜉蝣见青天。

  即便是引以为傲的商业本领,很多时候也会遭到碾压——那份超越时代的商业理解,足以令所有商人自惭形秽。

  李暮摆摆手,道:

  “术业有专攻罢了,没有领导,还有小何先生您的帮助,今天是成是败还很难说。”

  “不说这个。”

  “小何先生,您在香江办的公司现在如何了?”

  他的话音刚落。

  何振华便立刻汇报道:

  “李顾问您放心,按照您的提醒,我们在国外的市场拓展进行得非常顺利。”

  “虽然彩色液晶电视的出现,让那些老牌电视机生产商非常不满。”

  “但在拉拢了一批新的既得利益者,让他们成为我们的‘大树’后,便顺利地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

  ……

  他先简要地和李暮说了说夏国的产品,在国外的销售情况。

  然后又重点介绍了一下香江成立的家用电器公司,以及在贺兰、瑞狮等国家成立的空壳科技公司地发展状况。

  李暮一边听,一边频频点头。

  他对做生意没什么经验,但并不妨碍看出何振华,或者说他背后的何家,将事情安排得井井有条。

  待听完之后,他沉吟了片刻,然后道:“半导体照相机,应该很快也会做出来,你可以去先注册一家摄影器材公司,做好准备。”

  “半导体照相机?”何振华愣了愣。

  以他的身份,自然不可能第一时间知晓物镜生产设备得到突破的消息。

  甚至连夏国在研究什么东西,也不会清楚。

  李暮解释道:

  “对,半导体照相机,在成像质量上,远超过去的所有照相机,而且采用最先进的CMOS图像传感器,能将照片存储为电子数据。”

  “而且相机上实时显示所拍摄的影像,所见即所得。”

  “但也不是完全没有问题,在镜头上比之那些世界上的摄影器材巨头,还有一定的差距。”

  他并没有隐瞒半导体照相机的缺点。

  因为这个缺点对于这款划时代的半导体照相机来说,根本微不足道。

  “所见即所得……所见即所得,实在是了不起的发明啊!”何振华念叨了两句李暮所说的话,不由惊叹道。

  他对摄影器材行业颇有研究,不过并不是做生意积累的经验,只是学生时期的单纯爱好。

  一款拥有如此多功能的半导体照相机,绝对能够受到所有摄影者的喜爱。

  “只是不知道价格怎么样,会和国内的半导体电视机一样便宜吗?”何振华期待地问道。

  如果半导体照相机真的能够达到夏国国内现在销售的半导体电视机的价格。

  那么对于世界市场上的所有摄影器材巨头来说,只有一个结果——天塌了。

  即便是他们主动限制销量都没用。

  有了更加价廉物美的商品做对比。

  全球的摄影器材价格,都可能迎来一次大跳水。

  看着激动不已的何振华,李暮笑道:“当然不可能便宜,即便是最低的价格,也不会低于300M刀。”

  60年代,国内一台照相机的价格,从几十到几百不等。

  当然,质量也就那样。

  国外的质量更好,价格也更贵,至少都是500打底,好一点的上1000更是家常便饭。

  300M刀的价格,可谓是相当亲民了。

  他们也就赚个3成左右的利润而已。

  “我觉得您可以再提一提,其实400M刀更合适,然后中端的1000M刀,高端的5000M刀,典藏的10wM刀。”何振华眼睛放光道。

  别问为什么越到后面越离谱。

  有钱人根本不缺钱,缺的就是这个价格带来的优越感。

  要是卖便宜了,他们可能还不乐意——那帮穷鬼什么档次,和我用一样的相机?

  李暮心中感慨,本来以为自己已经够狠了,没想到何振华更贪。

首节 上一节 417/82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神豪,谁让他破坏商业规则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