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红年代,开局大学演讲 第773节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泥水平衡下盾构机的理想工作流程。
通过泥浆注入,形成泥膜并平衡地层压力。
再使用盾构机刀盘切削地层,使得渣土与泥浆混合。
再利用逆水管道,将泥浆-渣土混合物派出隧道。
派出的泥浆还可以在经过处理设备分离渣土后,继续循环使用。
最后是在盾构机的尾部拼装预制混凝土管片,形成隧道衬砌,用于支撑和加固隧道结构。
待他说完之后。
会议室内沉寂了片刻。
旋即爆发出热烈地掌声。
众人一边鼓掌,一边道:
“不愧是李顾问,太厉害了!”
“是啊,困扰我们许久的问题,竟然就被这么解决了!”
“要是李顾问能够经常过来指导我们就好了!”
……
听着所里大家的赞许和期望。
茅以身用希冀的目光看向前面。
他非常清楚。
如果李暮能够帮忙,对于他们的研究,绝对大有裨益。
泥水平衡不是结束。
只是开始。
盾构机想要成功,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
念及此处,他当即高声道:
“李顾问确实是咱们国家首屈一指的学者,帮了我们的大忙。”
“不过大家可不能太贪心,李顾问事务繁忙,能来一次就很好了。”
“方案是李顾问写得,泥水平衡的问题也是李顾问解决的,要是都这样做,要我们干什么。”
茅以身一边说。
一边观察着李暮的表情。
这番看似是在给众人解释。
实则是在暗搓搓地引起众人的好奇。
果然。
很快就有一个专家道:
“原来是这样,所长说得有道理,咱们确实不能想着都要李顾问来解决问题。”
他的话让会议室内的大部人不由得点了点头。
但紧接着。
又有一个教授道:
“话是这么说没错,但偶尔一次也成嘛。”
话音落下,所有人都露出赞同的眼神。
有些话他们不好意思明说。
李暮一次的指导,能顶得到他们十天半个月不止地研究。
如果遇到什么难题。
这个时间可能还会成倍地增长。
——现成的解决办法摆在面前,为什么不要呢?
李暮眼看着众人将话题往自己身上说,无奈地看了看茅以身。
这种小手段,他自然看得穿。
不过后者显然是料定了他肯定不会拒绝。
而事实,也确实如此。
他还是很希望能够尽快完成盾构机的。
毕竟只有交通足够便利,国家才能够迅速地发展,社会也能够更快地富裕。
李暮抬起手,道:
“我知道大家的意思,以后我会争取多过来看一看,尽量帮助解决一些问题,直到盾构机出来为止。”
“只是争取吗?”下面的众人略微有些失望。
但听到这话的茅以身,却是相当满意。
毕竟之前李暮可是明确表示不会插手。
现在肯偶尔来一次,已经是非常大的突破了。
再说,有一就有二,有二就有三。
只要关系处好,人还能跑?
……
在会议结束后。
众人各自散去,继续开始研究。
解决了泥水平衡。
还有其他的问题。
在盾构机没有成功之后。
他们除了吃饭睡觉,所有的心思,都要放在研究上。
这也是这个年代科研工作者们的常态。
只不过看到这一幕的李暮,在随着茅以身来到他的办公室后。
忍不住揶揄道:
“茅所长,我看贵所的同志们眼睛上的黑眼圈有点重啊,是不是晚上没休息好啊?”
一边说。
他一边走到办公室里贴着的宣传海报前。
上面用毛笔写着一份作息守则。
——由国科院提案,秦云亲自审批,上级领导亲自点头。
茅以身见状,却没有说话,只是长长地叹了一口气,道:
“大家也是想尽快将盾构机拿出来。”
“您或许不知道,在西南的山区,有很多的施工队,每天都冒着生命危险在施工。”
“之前五道口技术学院的刘辉献教授从西南回来,就带来了一个不好的消息……”
他没有讲话说完。
但后面的话,已然不言而喻。
为了建设祖国,建设家园。
施工队不会退缩,也不愿意退缩。
然而这也就意味着,他们要冒着巨大的风险继续施工。
在技术落后和设备短缺的情况下干。
哪怕有着工程师的指导。
事故依旧不可避免!
“抱歉。”李暮望着神色黯然的茅以身,道歉道。
茅以身摇了摇头,道:
“李顾问,您没有错,这是我们国家必须要经历地一步。”
“我们已经熬过了战乱,熬过了那段最艰苦的岁月。”
“现在苦一点累一点,根本没什么,因为我们心中有希望,有建设我们伟大祖国的愿景!”
他的每一个字,掷地有声。
或许一开始,他确实是想借这件事跟李暮求求情,让他过来多帮帮忙。
但此时想起那些牺牲的同志。
茅以身的眼眶微微泛红,眼中满是血丝,流露出深深的哀恸之色。
“就算您这么说,我也还是要提醒您要注意一下休息,否则我是要跟上面告状的。”李暮正色道。
闻言,茅以身微微愕然。
就在他出神的这会儿。
李暮走到他的办公桌前,从公文包中掏出纸笔。
瞧见茅以身还没反应过来。
他开口道:
“我今天还挺空的,要是还有什么问题的话,可以一并提出来。”
“对了,还要麻烦您把高家林叫来。”
上一篇:神豪,谁让他破坏商业规则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