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火红年代,开局大学演讲

火红年代,开局大学演讲 第95节

  尤其老农筐里的鸡膘肥体壮,品貌极佳,给便宜了他自己良心都过不去。

  孙奋斗见李暮愣住,很快反应过来他不知道价格,连忙道:

  “现在鸡的市场价是1斤6毛8,这一只鸡,少说要给198斤粗粮。”

  “198斤!”李暮惊了一下,他经常买肉,米却很少买,第一次知道一只鸡竟然能换这么多的粗粮。

  “后生,不用那么多,195斤就行”老农饿得发白的嘴唇微微颤抖着,再次降低价格。

  他来黑市卖了几天,鸡都没有卖出去,家里已经快揭不开锅了,再不弄点吃的回去,真得全家饿死了。

  “您在这里等等我。”李暮沉默了片刻,和孙奋斗说了声,然后便骑着自行车向着供销社的方向而去。

  ……

  15分钟后,李暮回到黑市,自行车的后座上多出了几袋的粮食。

  坐在地上的老农,看见他的身影出现,眼中立刻放出光芒。

  将自行车停好后,李暮向老农道:“白薯120斤、玉米面75斤!”

  “您要不要找个秤称称?”

  “不用,不用。”老农连忙摆手,看着李暮将粮食从自行车上卸上,满是褶皱的脸颊多了一丝满足。

  “行,那这大公鸡我可就抱走了。”李暮笑呵呵地拎着鸡,说完就转身和孙奋斗离开。

  老农看着地上的粮食,用绳子把几个袋子全部捆起来,然后一咬牙背到背上,准备立刻回家。

  然而肩膀感受到粮食重量的一瞬间,他的目光霎时变了变。

  “不,不对,怎么重了那么多?恐怕240斤都打不住!”

  老农吓了一跳,当即便想追上去。

  只是刚刚抬起头,他就看到远处的李暮头也不回地摆了摆手。

  老农的嘴唇嚅嗫了一番,想到家里饿得下不了地的老母,和嗷嗷待哺的几个孩子,最终还是沉默下来。

  ……

  离开黑市后。

  孙奋斗跟在李暮身边,终于还是忍不住问道:“李暮兄弟,你刚刚那几袋粗粮,恐怕不止195斤吧?”

  “不小心买多了点,索性就给他了,反正家里的粮食还够吃。”李暮点点头,没有掩饰。

  他的日子比起刚开始来这个年代的时候,已经要好太多太多。

  凭借超越时代的知识,他一直能拿到大量奖励,以至于他差点忘了,这个年代很多人是吃不饱肚子的。

  遇不上就罢了,今天遇上了,那就不能当看不见。

  “你们读书人啊!”孙奋斗笑了笑,不过也没有再多说什么,花得又不是他的钱。

  李暮没有在意孙奋斗的调侃,认真地想着一个问题:“要是能早点把杂交水稻搞出来,是不是能把粮食问题解决掉呢?”

  他知道杂交水稻的培育不是一时之功,但如果能早一天开始,就能早一天让夏国人都吃上饱饭。

  科技进步重要,但人民能吃饱饭,更重要。

  想到这里,李暮给阿斯克发去消息:“阿斯克,能帮我整理一下网上有关杂交水稻的详细资料吗?”

  阿斯克很快回复:“OK。”

  不久,李暮收到资料。

  他没有着急看,先和孙奋斗说了声后,才推着自行车一边看一边走向家的方向。

  “杂交水稻的成功育成,是在75年,14年的时间,如果我能做点什么,哪怕只缩短1年的时间都好。”

  “但杂交水稻的关键是天然雄性不育株,有它才能培育出雄性不育株。”

  “可袁老是先找到特殊性状的水稻,然后经过长期培育,才得到的天然雄性不育株,这根本没法复制啊!”

  ……

  脑子一团乱麻,李暮第一次感觉到无力。

  “任重道远啊!”深深地叹了口气,他在大杂院门口停下自行车。

  刚刚把放下脚蹬,便听见两道甜甜的呼唤:“哥哥~”

  扭头看去,李岚和李瑜两个小丫头蹦蹦跳跳地跑来,围在他的身边撒娇打转儿。

  看着他们的笑脸,李暮的的心情瞬间轻松了许多。

  走进院内,张大妈正在收晒了一天的被褥,看到他领着一只大公鸡回来,忍不住羡慕道:

  “小李,今天你们家吃鸡肉啊?”

  “在学校拿了点奖励,买只鸡庆祝庆祝,等会让您和钟大爷也来吃点。”李暮笑呵呵道。

  话音刚落,李奶奶便拿着簸箕从屋里出来,不禁埋怨道:“买只小点的庆祝不就好了,买这么大一只多浪费。”

  “下次可不许再这样了。”

  话是这么说,李奶奶的眼角却早已笑出皱纹。

  说完后,她又看向张大妈,道:

  “小暮说得对,伱等会喊上你家那口子来帮个忙,大军笨手笨脚的,鸡都杀不好。”

  李暮既然开了这个口,她肯定不能唱反调。

  再说一点鸡肉算什么,她家大孙子有本事,要多少鸡肉没有?

  “好好,我等会儿就让老钟过来。”张大妈顿时乐得合不拢嘴。

  李暮看着李奶奶自豪的样子,心中微微叹道:

  “罢了,先顾好小家,再去照顾大家吧。”

  ……

  半导体研究所。

  李暮来的时候,已经能听见里面激烈的讨论声:

  “你这个光学系统的透镜不行,这个精度,怎么可能实现精确聚焦,完成高精度的光刻呢!”

  “激光光束要想办法调整和整形,才能满足光刻的需求。”

  “对准系统用于确保光照和硅片之间的精确对准,既然精密度达不到,那就先用手动!”

  ……

  小心地推开门,李暮正打算进去,吵闹的会议室忽然安静下来。

  台上王绶觉面露喜色道:“你可算来了,快给我们出出主意。”

  “由原来的土光刻机研制的光刻机已经做出来了,不过精度还是个问题,有什么办法没有?”

  说着,他就把李暮拉上去。

  被赶鸭子上架,他毫不露怯,想了想,道:“现在我们在仪器上,其实突破的空间已经很小了。”

  这话一出,不少人顿时露出失望之色,很多人更是摇头叹气。

  精度达不到,就不可能实现大规模集成,更别提实用型芯片的制作。

  但李暮又紧接着道:“但也不是没有办法,通过增强分辨率,也能提高光刻机的精度。”

  “哦,怎么个提高法?”王绶觉迫不及待地道。

  李暮笑道:“很简单,通过相关照明的简化近似和数值孔径的调整,再去确定可分辨的最小光栅半宽。”

  听完,会议室内的众人顿时恍然大悟:

  “哈,我真实头猪,钻死胡同了,竟然没想到这茬,光刻机的分辨率越高,就能实现更小的线宽要求,从而提高器件精度。”

  “就是减少光的衍射,我怎么没想到呢。”

  “李暮同学这思维方式,非常厉害啊,这叫一语点醒梦中人!”

  在场的众人都是站在领域前端的人物,一点就透,看向李暮的眼中满是赞赏。

  紧接着,没有任何废话,他们立刻又按照这个思路,投入到实验当中。

  ……

  时间就这么慢慢过去半个月。

  光刻机的问题被解决后,李暮要做的事情就轻松起来。

  除了遇到很大的难题,王绶觉才会叫他去讨论。

  但这种情况几乎没有,在大方向不出错的情况下,一群国家顶尖人才,几乎遇不到什么阻碍。

  如果有,那就找李暮。

  ……

  半个月后的一天下午。

  李暮踏着“叮铃铃~”的铃声,走出教室。

  来到教学楼下,这段时间每天都要去半导体研究所,为了节省时间,他就把车放在了这里。

  不过今天他不打算直接去半导体研究所,而是准备回家一趟。

  这么多天不回去,即便捎了口信,李奶奶估计也要担心了。

  但就在他推着自行车往外走的时候,忽然,远处匆匆走来一个熟悉的身影。

  ……

  李暮回家的打算随着王绶觉的到来而中止。

  熬得两眼发红的王绶觉第一句话便道:“实验进入最后阶段了!”

  听到这个消息,他二话没说,便跟着王绶觉前往半导体研究所。

  进入实验楼中。

  走廊里站满了一个又一个的研究人员,伸长着脖子望向里面的实验室。

  察觉到两人的到来,他们目光灼灼的回过头,看向王绶觉身旁的李暮。

首节 上一节 95/82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神豪,谁让他破坏商业规则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