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火红年代,开局大学演讲

火红年代,开局大学演讲 第96节

  面对着这些目光,李暮的脊背都不自觉挺直些许。

  “进去吧,实验马上开始了!”王绶觉说完,便带着他穿过人群,走进实验室。

  ……

  实验室内,吴有望、黄新华、陆骞等一众教授齐聚,沉默地观看这正在进行的实验。

  看到这副场景,李暮瞬间反应过来,问道:“王所长,掩膜版和光刻机的问题都解决了吗?”

  “对,现在是第一次实验,目标是实现1001晶体管的大规模集成!”王绶觉脸色紧绷,哪怕极力掩饰,还是能看得出他内心之中的紧张。

  如果说300晶体管集成,是实现了从无到有、领先世界的突破。

  那么1001晶体管的集成,就是把全球半导体行业远远甩在身后,让那些国家只能看到他们的背影!

  “能成功吗?”李暮听完,将目光看向实验人员,亦是紧张不已。

  这次的大规模集成,他虽然提供了不少帮助,但后面的实验,他都没有参与,年免有所担心。

  而此时所有人参与大规模集成的研究人员,心绪如李暮一般,都紧紧地系在正在进行的实验上。

  ……

  晶圆制备、晶圆清洗、沉积、光刻、再次清洗……下面实验人员们,一丝不苟地执行着计划的流程。

  虽然实验材料条件有限,但他们在心底演练过千百遍。

  整个前期工艺流程,没有出现半点失误。

  最后——进入封装测试!

  封装是指将芯片封装在塑料、陶瓷或金属材料中,以保护芯片和实现引脚的外接。

  而测试,就是验证芯片功能和可靠性的最后步骤。

  当看到研究人员的手势示意后,王绶觉轻轻吐出一口浊气,沉稳有力的声音在实验室里响起:“封装完成,进行最后测试!”

  随着他的声音落下,实验人员迅速展开测试实验。

  ……

  “器件电学特性测试,成功。”

  ……

  “热循环测试,成功。”

  ……

  “温度冲击测试,成功。”

  ……

  “高温高湿测试,成功。”

  ……

  一个个测试不断完成,实验室内外安静得落针可闻,只听得见汇报结果的声音。

  知道最后一个“成功!”的报告响起,所有实验人员全部站立在原地,望向所长吴有望。

  后者激动地拿着话筒,用颤抖的语气宣布:

  “所有测试全部完成,集成度达到1086,功能表现各项数据均遥遥领先M帝!”

  “夏国第一块实用型芯片,成功了!”

  随着他的声音落下,李暮的耳边爆发出山呼海啸一般的欢呼声:

  “成功了!”

  “我们是世界第一!”

  “M帝佬,也不过如此,哈哈哈哈!”

  ……

  短短三年时间,从落后,到追赶,再到超越。

  无人知道他们付出了多少艰辛。

  他们终于等到了这一刻。

  听着这些欢呼声,李暮亦被情绪感染,不禁红了眼眶。

  那种在心底升起的自豪感和荣誉感,远比以前玩乐取得的任何成就要来得强烈。

  ……

  欢呼持续了很久很久。

  但为这足以载入史册的成就,所准备的庆典才刚刚开始。

第103章 世界第一,世界第一!

  南苑。

  消息传到的时候,领导和元领导正好在一起。

  两人极为高兴。

  “很好嘛,咱们也让M帝,尝尝在后面追赶是个什么滋味!”领导在院子里高兴地走来走去。

  这件事情,对于现在的夏国来说太振奋人心了。

  在M帝、老大哥都瞧不起他们,觉得他们搞不了高精尖科技的时候,他们不仅能搞,还把那些看不起他们的国家都远远甩在身后!

  元领导看见难得喜形于色的领导,不由笑道:“是个大好事,我看正好可以多加宣传,提振人心。”

  领导笑道:“对咯,是要宣传,不仅要让广大的人民群众知道这个好消息,更要让M帝和老大哥看看。”

  “告诉他们,咱们新夏国也能在尖端科技上,不比任何人差!”

  说完,领导又想起在报告中被秘书一笔带过的李暮,忍不住问道:“这个李暮,在这次的实验中表现得如何啊?”

  元领导眼中同样流露出一抹好奇之色。

  秘书笑道:“据半导体研究所方面说,李暮在这次实用型芯片的研制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副所长王绶觉甚至说:李暮让这次实用型芯片的研制时间,缩短了至少两年!”

  听着秘书讲述王绶觉的评价,领导和元领导同时露出惊讶之色。

  “这么说,他是这次技术突破的最大功臣咯!”元领导惊叹,“果然是有志不在年高,英雄不在年少啊!”

  领导脸上亦是笑道:

  “我当初就看这个娃娃不错,是个好苗子,没想到还是有点走眼喽,他这啊,已经是快长成参天大树咯!”

  “他这个年纪,有这种成就,确实很难得。”元领导同样感慨不已。

  从单晶炉开始,他也算一步步见证了李暮在半导体领域的火箭一般地崛起。

  元领导又道:

  “不过要怎么嘉奖他,又是个问题了。”

  “上次外汇的事,我把带了很多年的手表送给了他,这次总不能再送嘛!”

  “哈哈,我知道,我知道,这个你不用担心。”领导笑着摆了摆手,“这次是一件轰动全国,乃至世界的大事,我不亲自去看看,怎么能成。”

  ……

  就在领导和元领导商议着慰问的事的时候,李暮和王娅一起推着自行车,走在回校的路上。

  王娅的脸上,还残留着因激动而留下的红晕。

  她忽然转过头,对李暮道:“谢谢你。”

  “谢我什么?”李暮愣了下,看向王娅在晚风中明暗交杂的眼睛,里面似是隐隐泛出泪光。

  王娅扭回头,不想让他看见自己眼中的泪花,道:“谢谢你研制出了芯片。”

  “这有什么好谢的。”李暮摆摆手,“而且芯片的成功,也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

  “这里面有王所长,有黄教授,有陆教授,有很多很多人的努力,当然,也有伱。”

  “是啊,也有我。”王娅点点头,声音仿佛带着些许颤音。

  就像是在那个夜晚,只有她和邵亚楠两人在一起时一样。

  李暮忽然明白过来。

  他想了想,道:“其实你可以不用逼自己逼得那么紧,喜欢跳舞,就去跳好了,哪怕只是兴趣。”

  “你,你怎么知道?”王娅有点吃惊地扭过头,语气都变得结结巴巴。

  李暮歉意地笑了笑:“抱歉,那天不小心听到了。”

  “但我觉得邵亚楠其实说得没错,你已经足够努力了。”

  “你看,像你这个年纪,有几个能参与到这种国家级的研究中,还有不容忽视的贡献?”

  自从王娅进入半导体研究所,参与到研究后,李暮就很少有机会和她说话。

  这姑娘搞起研究来有点一根筋,或许是知道天赋不够,所以特别的努力。

  王娅沉默了一会儿,忽然抬起头白了李暮一眼:“你这话我都不知道你是在夸我,还是在夸你自己。”

  “不过,不管怎么说,谢谢你。”

  ……

  京工院。

  这两天,李暮听黄新华的话,就待在学校,哪儿都没去。

  芯片的研究暂时告一段落,他继续学习巩固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

  闲暇之余,他还会研究计算机的资料,为未来做做准备。

  研究成功的事,也在这种充实而忙碌的日子里,渐渐淡去。

  直到今天中午吃完饭,他正要去图书馆,忽然听见广播里传出一道中气十足的声音:

  “京工院的全体师生们,接下来我要播报一条好消息……”

首节 上一节 96/82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神豪,谁让他破坏商业规则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