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祖父是汉武帝 第96节
说白了,这些都是土地兼并的后果。
“焦卿,你说的这些都是根子上的问题,现在迫在眉睫的是要让这些失去家园失去土地的百姓先活下来,你有什么高见吗?”
太子听着这些,揉着额头,自从监国开始,皱眉揉额头成了常态,其实焦不疑说这些,他也知道,但是一时间根本就没有什么良策。
刘进看着自己的太子爹,头发都快白了,也有些感叹,当家不是那么好当的啊。
“臣,认为如果仅仅是要解决眼前的问题,可以从其他地方调配粮食,比如陈留等地都是产粮的好地方,可以暂时调配过来。”
说着,焦不疑又迟疑的说道:
“就是不知道会不会引起别的后果,毕竟,这是整个大汉都在面临的问题,单靠几个地方的粮草调配,会不会产生别的不好的后果呢?”
眼睛小心翼翼的看着太子。
刘进哑然失笑,这个焦不疑真是老滑头,果然当京兆尹的没一个简单的,这份心思就可以。
明显是不想背锅啊,瞎子算命两头堵,好的坏的都说了。
不过,刘进脑子里也在思考,焦不疑说得也有道理,后世就有过这样的状况,大饥荒的年代,从产粮大省川地等地调配粮食支援全国,明面上全国得救了,可后来川地却饿死了不少人,这事儿上哪说去?
第109章 刀子和胡萝卜
刘据沉着脸,显然对于焦不疑的话不满意,但是没有发作,转头看向刘进询问:
“进儿,你怎么看?”
刘进很想说一句我躺着看,但他的身份不允许。
“问题,好解决,也不好解决,眼前流民的问题很好解决,可以朝廷暂时向大族买粮,儿相信那些大族的家里必定粮仓里有着不少的存粮。长安城里不少的粮铺肯定也有存粮,应对眼前的危机不是问题。”
“买粮?他们趁机涨价怎么办?”
对于商人的尿性,刘据一清二楚,这样的时候不涨价都不对不起他们的身份。
刘进淡然一笑:
“涨价?儿觉得他们没机会涨价,儿提议成立一个崭新的机构,粮监会,由朝廷出面根据情况平抑粮价,谁敢涨那就看咱们的刀快不快了。”
刘进说完这句话,焦不疑瞳孔骤然缩在了一起,不可置信的看向了刘进,太狠了。
这是要断了这些大族的命根子啊,在这个时代,粮食是最好的货币,拿着金,拿着钱可能买不到粮食,但是拿着粮食绝对可以换到金钱。
如果真的有朝廷平抑粮价,不知道有多少大族要骂死眼前这位。
刘进没有停,继续说道:
“粮监会不仅要平抑粮价,还负责管理全天下的粮铺,现有的粮铺如果服从粮监会的管理,可以直接获得由粮监会颁发的售卖许可证,可以称之为执照。”
“凡是有执照的可以买卖粮食,没有的就不好意思了。”
焦不疑举手:
“太孙殿下,那如果民间自发的那种呢?如果百姓之间自己卖自己家的粮食给自己的邻居或者村民,这怎算?也犯法吗?”
刘进赞许的看了一眼焦不疑:
“自然不算了,孤说得是大宗交易,每年达到一定的销售额的店铺,像是这种自发的行为咱们不管,也管不过来。”
抓大放小。
就是这个意思。
百姓才几个钱?
“另外,粮监会可以再加一个功能,就是借贷,如果有百姓有余粮,可以存到粮监会的下属机构--粮行,不收费,有需要可以直在本郡或者本国的任意一粮行进行取出,兑换,当然也可以直接卖给粮行。”
刘进说得越来越详细,太子和焦不疑的眼神也越来越亮。
“只是这样的机构,百姓会给粮食存到这里面吗?而且也没有他解决百姓失去土地的问题啊。”
刘据问道,解决不了百姓失去土地的问题,说的再好也白搭,也是空中楼阁。
刘进神秘一笑:
“父亲,这就要说到粮行的另外一个功能了,平日里如果有百姓活不下去了,可以拿自己的土地抵押,按照一个比较合适的区间收取一定的利息,保证百姓来年能还上账。”
焦不疑听到这不由得惊呼:
“那咱们不就和那些大族一样了吗?”
合着,还是换汤不换药啊?
听到焦不疑的话刘进撇撇嘴:
“焦卿,不能这么说,咱们是按照一个合理的区间收利息,不是高利贷,主要是保证百姓能活下去,利息是次要的,甚至对于特别困难的,或者家里有人立下战功以及牺牲的可以适当放宽政策,象征性的收取利息,免息也不是不可以。”
焦不疑这才反应过来,可不是,如果真的能按照设想走下去,没准真是一条路子。
百姓有了粮行的贷款,自然不会去跟大族借高利贷,不去借高利贷,也就不会失去土地,自然也不会成为没有土地的流民了。
但新的问题也来了:
“太孙殿下,设想是很好,可是原本的那些借高利贷的大族肯定会百般阻挠,尤其是各个村落里,那些大族根深蒂固,甚至郡县的命令都没有大族的命令好用,这如何解决。”
焦不疑不愧是能臣,提出的问题都是十分的尖锐,但是又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刘据也是点点头,觉得有道理。
“焦卿说的在理。”
这个时代皇权不下乡,乡下更多的是村落自治,或者是宗族关系。
“这就是问题的关键,要保证这个粮行实行下去,需要两个要点,第一是朝廷要严厉打击高利贷,对于敢放高利贷的家族零容忍,不仅要罚款,还要杀鸡儆猴。”
“第二,杀鸡儆猴就需要刀子,借着粮行的春风,我们可以在村一级建立一个小机构,孤暂时想命名为村委会,每个大村可以管理数个小村,村委会由从军队里退伍的那些军人和贫困家庭的百姓优先担任主官,负责监管调查各地高利贷的情况,一旦发现有大族放高利贷,那对不起,直接由郡县一级受理,掏刀子。”
说着刘进的脸上露出一丝的狠色,如果是后世,这样可能会让人说没有人权,霸道,垄断。
但是现在可不是后世,天下是老刘家的,掌控着刀子,想拿谁开刀,完全不用跟谁打招呼。
现在的大族家里有部曲,但是也绝对没有到东汉那样的嚣张,敢跟朝廷抗衡。
可能会引起一定的动乱,但是有武帝镇压天下,只要刘进的太子爹不造反,那些大族绝对不敢动。
至于说颠覆朝廷的统治,你以为是东汉末年呢?
掌控着天下四十多年的武帝可不是吃素的,杀人是基操。
只要把军权牢牢的掌控住,谁想颠覆刘家的统治都不可能。
而且,大家族也没有到达东汉那种嚣张的地步,之所以那时候世家大族崛起,是因为起家用的是人家世家大族的支持,和后世的大唐一样,靠着世家大族崛起,李世民一辈子都在跟五姓七望与关陇八大家族作斗争。
可现在是大汉,是西汉。
皇帝才是这个天下的老大,那些大族远远没有达到可以操控天下的地步,这也是刘进敢提出如此激进想法的根本底气。
虽然,可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比如这些在朝堂为官的家族会反对,但是谁让自己是太孙呢,他爹是太子呢?敢反对就弄你。
你别说你不当官辞职威胁,又不是你一家懂知识懂文化,只要给足了好处,绝对有人往上扑。
就如同当初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一样,儒生不是生扑吗?成为武帝手中最利的刀子,和喉舌,为武帝歌功颂德。
而且,这个时代的文人还是要脸的,也有骨气,不是后世衍圣公投靠外族的时代。
儒学还是讲究皇权天授嘛。
随着对时代了解的越深,刘进就觉得当初自己的想法有些保守了,大族豪强真的好像没有自己当初想的那么强大!
第110章 嘿,昆仑奴好啊
看着意气风发的刘进,焦不疑和刘据面面相觑,但是毫不掩饰的是脸上震惊的神色。
刘据神色震惊的看着刘进道:
“如此激进的政策…….”
刘进摇摇头:
“父亲,这不是激进,而是一劳永益的办法,包括后续我们去推进民智都有帮助,要知道这天下还是穷苦人民多呢。”
终于,太子府里的论证算是结束了。
太子去了未央宫汇报了,这等大事,他觉得还是要跟皇帝通气。
可结果一样,和刘进一个待遇,那就是权力都给了你们了,你们自己去琢磨,老子不管。老子退休了,现在只想接着奏乐接着舞。
这可把太子殿下愁坏了,一夜没有睡着觉,翻来覆去的想刘进的对策。
直到第二日,这才顶着疲劳,召集群臣来商议。
但是刘进就不参与了,开会是最烦的了,哪有抱着媳妇睡觉香?
不过,午夜梦回,刘进有点好奇今天看到的那个女人,主要是因为这个女人在刘进面前展现出来的性格,很不古人。
起初,刘进听女人最开始说得话感觉是一个只知道嘤嘤嘤的林妹妹,后来跟自己叫板的时候,却截然不同,展现了一种完全不同于大汉普通女人的自主性。
再到后来,喝酒时的豪迈姿势,总觉得有点意思。
刘进起来的时候,大概已经是正午,书房里一群人不断地讨论声可以清晰的听见,摇摇头,带着几个随从就朝着东市溜达去了。
反正临近大婚了,刘进难得的能体会一把长安贵公子的待遇,能有一丝空闲的时光。
来到了大汉以后,一直为了活着不懈奋斗,终于现在地位稳固了,刘进也能放松一下了。
路上已经陆陆续续的有不少的百姓三五成群的朝着东市西市走着,朝着东市去的人穿着大多都是华贵一些,身上的绸缎珠宝不在少数。
尤其是女人居多,三五人一群互相叽叽喳喳的不知道聊着什么,身后跟着几个随着侍女或者私奴。
而朝着西市去的,穿着就简单的多,只要打眼一看,大家就会知道。哦,这是个百姓。
因为没有珠玉傍身,也没有奴隶随从,但脸上也没有什么太大的苦大仇深。
只是有些煞风景的是,偶尔会有一两个身穿破破烂烂的乞丐模样的人, 在街头的人群多的地方苦大仇深的跟人们讨着几个大子。
但刘进一看就知道这些人,不是流民,因为流民进不来城。
这些人是长安本土的乞丐,一个睡眼惺忪的,周围有好心人或者心善的女人会给这些乞丐几个赏钱。
换来乞丐的感谢。
刘进今日穿的其实并不是很特殊,一件常服,身上也没有什么珠玉,但多日在行伍间的气质还是能让乞丐一眼就看出来这不是普通人,乞丐自然也是很有眼色,笑嘻嘻的伸出一个破碗,朝着刘进说着吉祥话:
“这位公子,一看您就是大富大贵之人,赏小的几个赏钱吧,早上还没吃法呢。”
上一篇:大秦:我是不良帅
下一篇:大唐:我的老婆是李秀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