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求求你,当个驸马吧 第752节
你有没有资格,不是你算了算。李世民掷地有声的说,顿了顿,补充道:或许你还不知道举荐你的人是赵牧吧。
赵牧?
李元轨内心越发吃惊。
他和赵牧交情不深,李元嘉和赵牧常有往来,好端端的,赵牧为何举荐他呢。
不过,赵牧向来眼光不俗,举荐他任职肯定绝非突然心血来潮。
眼瞧着李元轨神色犹豫,踌躇不定,李世民劝说:近年来你陆续在各州为官,把各地治理的井井有条,何况你弓马娴熟,武艺出众,战场杀敌不成问题,赵牧举荐后,朕思前想后,皇室内你的确最合适。
这...
李元轨依然犹豫不决,把他分封到萨珊,他没有任何怨言,甚至希望前去大展拳脚呢。怎奈帐下没有兵马,没有良将,域外危机四伏,险象环生,稍之不慎,命丧他乡。
思量片刻,李元轨欣然领命,起身走到殿中央,单膝跪地道:臣弟谨遵皇兄安排。
好。
李世民内心舒畅,高兴的叫起来,目光瞥向旁边的李道宗。
李道宗朗声说:元轨,陛下派你征战,特意为你准人的精锐,他们全权听你调遣。将来各地百姓迁徙过去,你可以随意募兵。再者,大军为出发前,你随意挑选百名自己信赖之人带走,若能经过战火历练活下来,将来统统作为你的臣子。
这...
此举超出李元轨预料之外,整个人激动万分,任由他挑选百名亲信带走,皇上分明给他以后铺路啊,急忙抱拳道谢:谢皇兄隆恩,臣弟绝不辜负皇兄的期盼。
第933章 李世民的安排
李世民选择扶持李元轨,任他挑选官吏,绝非突然兴起,意气用事。
他熟读史书,西域地图详尽于心,非常清楚长安前往西域道路遥远,挺进域外更相隔千山万水。
任何人率军占领,全处于山高皇帝远的地步。
一代人后,兴许还认大唐为主。
两代人呢,很容易割据自立,和朝廷脱离关系。
关键不论两汉,前隋,不管任何代价打下西域,但凡朝廷生变,衰落,驻守西域的精锐回京勤王,边防空虚或失去驻兵,当地势力或附近势力趁虚而入,卷土重来。
数代兵勇舍生忘死打下的疆域,无不得而复失,竹篮打水一场空。
前车之鉴,刻骨铭心。
他作为皇帝,希望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怎奈不得不以现实考虑。
务必以史为镜,不再犯前辈犯下的错误。
何况朝廷扶持李元轨征战,自然竭尽所能支持。
形成打下来,占得住,迁徙百姓据为己有。
即使将来李元轨的后裔自立,陇西李氏的血脉照样源远流长。大量百姓迁徙出去,也减缓大唐的人地矛盾,消弱内部矛盾。
一举两得。
一石二鸟。
李世民轻吮温茶,润了润嗓子,连声嘱咐说:十四弟,域外之大,超出你我想象,占领萨珊,迁徙百姓,使大唐势力延伸到域外。不光是你,皇室众多族人皆有机会封王,镇守一方,
像河间郡王似得建国,扩张李氏疆域,大唐声望。此战务必好好表现,建功立业,朝廷必有重赏。
李元轨热血澎湃,多年来,从未有过这等血脉喷张,他恨不得马上出宫,选拔贤良,领军奔赴沙场作战,起身作揖行礼,胸有成竹的说:皇兄放心,臣弟绝不辜负皇兄的期待。
从他记事以来,朝廷从来没有这么竭尽全力支持某位皇子,皇上玄武门之变登基,私下明里暗里提防皇室子弟。
李孝恭战功赫赫,为大唐打下半壁江山,早早请辞,做逍遥王爷。
今皇上安排他随军作战,派给精兵,破天荒的允许他挑选效忠自己的官吏,将来迁徙百姓后,更任由临时募集精锐。
这种鼎力支持,诸王内罕有类似的待遇。
若他不懂珍惜,不懂皇上何意,恐怕过于不识好歹,更白白错失良机。
谢恩之后,李元轨收敛兴奋之色,面容越发谦逊,行礼说:皇兄,王兄,还有什么吩咐,臣弟洗耳恭听。
李世民满意的颔首,叮咛说:十四弟,今后你独当一面,遇事不能优柔寡断,更不能心慈手软,该痛下杀手必须铁血无情。但朝廷迁徙百姓过去不容易,若无必要,不得滥杀。
唐人越多,你的地位越巩固,若百姓支持,南北朝诸国惨剧免不了再度上演,记住一句话,狄夷,禽兽也,知小礼而无大义,畏威而不怀德,强必寇盗,弱而卑伏,不顾恩义,务必切记。
谢皇兄提醒。李元轨欣然领命。
李道宗捋着胡须说:十四弟,此去相隔千山万水,西征将领打下萨珊,驱逐四面强敌,务必速速训练精兵,免得势单力薄,遭他人危及性命,诸将努力功亏一篑。
谢王兄。
李元轨点头领命。
皇上教他驭人之道,李道宗教他自保之法,此两点令他茅塞顿开,受益匪浅。
这时,李世民轻轻微微摆手说:去吧,早作筹备,大军随时出发。
喏。
李元轨领命,躬身退出殿内。
主角离去,酒宴依然在继续,李世民边喝酒边说:域外凶险,危机难料,希望赵牧没有相错人,希望朕没有相错人。
他希望李元轨西行建功立业,实现朝廷扩张之目的,稳稳立足于域外,宣扬大唐国威,驱逐域外势力。
关键,李元轨作为先行者,若能成功,陆续再封赏诸王前往域外,必然再无阻碍。
李道宗饮酒说:陛下,元轨能文能武,颇为出色,以前克己守礼,为诸王做表率,没有发挥的地方和机会。今若在萨珊自立为王,必是像赵牧说的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或许能做出一番成就,成为明君呢。..
希望吧。
李世民颔首,霍王究竟如何,唯有经历血与火的洗礼,亲自治理一方百姓才能验证。
封王之事尘埃落定,李世民目光转移到李道宗身上,叮咛说:道宗,必要时,你前去劝说赵牧,诸将内,唯独赵牧领兵朕才放心。再者,你该协助赵牧征战,熟悉域外环境,若能打下大片疆域,你随意选一处疆域镇守,自立。
闻声,李道宗非但没有高兴,急忙起身走到殿中央,单膝跪地说:陛下,微臣生是大唐的人,死是大唐的死人,愿镇守北疆,为陛下,为朝廷分忧解难。
有时候,他也羡慕李孝恭,远离长安,东征西讨,自立为王,可谓逍遥快活。又一想域外贫瘠,远离长安,总归没有大唐自在。
何况他已过不惑之年,再征战十余年,未必打下广袤的疆域。
你的忠诚和无所畏惧,朕心似明镜,该担起责任时,还得你担着。李世民好心劝说。
喏。
李道宗领命。
李承乾听着二人对话,情不自禁望向李世民,李道宗,神情紧张,犹豫的说:父皇,王叔,有句话高明憋了许久,不知当讲不讲?
有话直说,有什么不能说的。李世民高声说。
李道宗默不吱声,神色好奇望向李承乾,是什么话让李承乾犹豫不决。
李承乾深呼口气,直言不讳道:父皇封赏皇叔去萨珊,今后接连派遣皇室诸王前往,儿臣斗胆询问父皇是否考虑过岐王。岐王战功赫赫,执掌神武军,狼骑,薛仁贵训练长林军,为两军训练精兵悍将。
今大唐半壁江山,多为岐王或神武军,狼骑诸将打下来,也是岐王提出域外分封,连续封赏皇室诸王,而怠慢岐王,或许引起岐王心生抱怨,或者岐王内心希望分封域外自立呢。
毕竟,岐王有这个能力,也有这实力。
第934章 李承乾的担忧
赵牧?
李世民,李道宗闻之异口同声叫出赵牧名字。
他们面色诧异,复杂多变。
李承乾所言不假,赵牧的确有能力也有实力自立,域外封王赵牧堪称不二人选。
以前,李世民几度考虑封赏赵牧,不过,赵牧赵牧效忠于朝廷,效忠于他,平常同女眷卿卿我我,游山玩水,没有表现出半点封王自立的念头。
身为皇帝,他希望赵牧久居长安,为朝廷出谋划策。
有赵牧坐镇长安,储君之事肯定平安过渡,将来域外邦国造次,赵牧领兵平叛。
以赵牧而立之年的年纪,今后保李世民三十年。
所以,他从未询问过赵牧何意。
今李承乾突然提起,好像确实忽视赵牧的想法了。
李道宗面色诧异。
封王,赵牧?
好端端的,太子怎么提起赵牧了。
以他对赵牧的了解,赵牧钟意于逍遥的生活,对江山社稷兴致不高。
人心难测,海水难量。
保不齐赵牧内心藏着封王的念头呢。
李道宗抱拳向李世民说:陛下,长久来是没有询问过赵牧的想法?纵使赵牧非小肚鸡肠,斤斤计较之人,但也不能让功臣寒心。
闻声,李世民不禁陷入沉思。
赵牧对他,对大唐重要程度超出文臣武将。
发自内心而言,他不想把赵牧分封到域外,除去赵牧对朝廷的影响外,还有他私人的关系呢。长孙皇后凤体抱恙,需赵牧诊治,救命,他年迈时,赵牧或许有机会帮他续命。再者赵牧迎娶长乐为妻,高阳,安康等对赵牧深情款款,若赵牧域外自立,必然父女分离。
林林总总,赵牧久居长安才最合适。
不过,李承乾,李道宗言之有理,不能让功勋寒心。
思量许久,李世民斩钉截铁的说:朕说过,域外之大容的下诸王封王,若赵牧有建国之念,朕鼎力支持。
李承乾,李道宗默不吱声,支持李世民的做法。
接下来一段时间,朝廷诸事按部就班。
李元轨忙的不可开交,花费心思选拔官吏。
不久,赵牧,侯君集,李道宗等陆续呈上奏折,阐述各自作战策略。
东宫。
李承乾书房。
上一篇:大明:自曝穿越后,老朱心态崩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