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汉风再起之帝国时代

汉风再起之帝国时代 第183节

  作为一个齐国人,应该是会感到幸福的。

  他们不仅挣得银钱更多,而且所享受的生活也更为丰裕。

  他们总能通过对新生事物不断地开发和研究,搞出一个又一个巨大的产业,除了为齐国人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发财机会,也为他们的国民提供了更多物质选择。

第293章 公共保障事业

  “这片街区面积超过二十万平方米,但是根据初步调查统计数据显示,就在这片狭窄的区域内建有大大小小的房屋五千一百六十多所,容纳了超过五千八百多个家庭。嗯,没错,许多住宅中居住的不止一个家庭。男人、女人和小孩,总共约有两万七千三百多人,不分男女老幼地挤在一起。在这些家庭中,有四分之三只有一个房间……”

  1732年7月2日,大兴府尹史昌燮在诸多官员的陪同下,正在视察大兴市辰安区一处庞杂而凌乱的外来移民棚户区。

  这里可以算是一个典型的肮脏且拥挤的贫民区,街道上人流穿行,附近的建筑物都是破烂不堪,而且密密麻麻,弥漫着压抑而沉重的气息。

  穿过狭窄的巷子,你会看到居民用木板和砖块搭建的简陋屋舍。这些房屋看起来像是随性搭建在一起的,没有任何规划和设计。屋顶下垂着腐朽的木梁,房间内的墙壁几乎都是粉刷不了的裸露砖块,闻起来有一股霉味。

  这里的移民们经常从附近菜市场的剩菜堆里里购买便宜的菜品,或是在旧货市场买二手货。商贩们都聚集在一個嘈杂的角落,他们枯燥的叫卖声打破了区域里的宁静,有时还会传来震耳欲聋的争吵声。

  在这个以移民为主的棚户区,粗鲁的孩子们奔跑着,他们的成长无法稳定地进行,甚至还有一些本该入学就读的大孩子也在疯跑着,缺失了应有的教育。

  小孩子们的游戏包括踢石头和捉迷藏,每片空地,都是他们的游乐场所,每个夜晚,也是他们的一个冒险开始。

  尽管充斥着生活的艰辛和阴郁气息,但这个区域的众多外来移民们仍然保持一种专属于他们的自豪感,眼神中也透出一股对未来的美好希望。

  他们形成了一个个紧密结合的小社区,共同面对着他们的艰难而奋斗的命运。

  “倘若发生特大型火灾,这里必将成为人间炼狱,几无幸免可能!”史昌燮皱着眉头说道:“此地务必要安排专人来管理,以防发生重大事故。”

  “回府尹大人。”辰安区民政事务官蒙正浩上前一步,朝史昌燮拱手应道:“我辰安区将该棚户区划分了五个特别管区,除了派出相应管理人员外,还从这些移民群体中选出百余名管事杂役,用于整个片区的日常治安和防火巡查工作,以确保该片区民生安全。另外,为了防患于未然,下官准备在附近挖掘数个灭火水池,以应对可能发生的火灾。”

  “嗯,很好。”史昌燮点了点头,说道:“这些人虽然都是外来移民,尚未正式入籍落户,但他们终究是我齐国不可忽视的群体,且不可置之不顾,如弃草芥,任其自生自灭。另外,你等身为亲民官,也不能被动地等待这些外来移民申请入籍。他们或者不**国法令,或者不通文牍,或者被人愚弄哄骗,未必知道如何入籍为民。故而,你们需主动向其宣告相关入籍规定和法令,为符合条件之移民从速落籍入户。毕竟,尔等辖地人口丰裕,民生康泰,也是政务考核的诸多标准之一。”

  “府尹大人说的是,下官定当遵从办理。”蒙正浩拱手应诺道。

  史昌燮深深地看了一眼对方,并不再多言,迈步继续向棚户区深处走去。

  在齐国,外来移民申请入籍落户,已然成为一门牵扯到诸多部门和人员的“大生意”。

  据闻,办理一个移民入籍申请,即使所有的条件都符合,但前前后后至少要花费三十块钱。

  中介牙人、办事书吏、担保提供人、移民官员,以及各路牛鬼神蛇,每道手续、每个经手人,或多或少都要从中分润一二。

  这片棚户区,人口两万多人,居住的外来移民就占了一大半,在属地官员和地下势力眼里,这就是数十万的“大买卖”!

  当然,作为一府主官,史昌燮前来视察这片聚集了大量外来移民的棚户区并不是想要解决他们的入籍落户问题,而是特意检查督导防火防灾工作的。

  一周前,位于北方建业府黑山市的一处棚户区突发火灾,烧毁房屋四百多间,造成三十多人死亡、一百六十多人受伤的惨重损失,震动全国。

  为此,皇帝陛下和内阁政府分别发出诏令和行政指示,勒令各个城市立即排查居民聚居区的火灾隐患,以避免再次发生此类重大火灾,减少人员伤害。

  各地政府若有懈怠或疏忽此类问题,造成不必要的人员和财产损失,将予以问责和处置。

  大兴市作为国内人口规模仅次于建业的第二大城市,东南工商业中心,常住居民已达六十八万余,若是再加上未入籍的外来移民和众多商贸流动人口,整个城市的人口数量可能会超过八十万。

  另外,大兴距离长安仅一百二十多公里,算是天子脚下,就更不能出现重大灾害事故了。

  所以,史昌燮便在这一天推却了所有政务活动,带领大批属官随从,开始检查和落实城中几处棚户区的防火防灾情况。

  尽管,他对繁杂纷乱的棚户区有所心理准备,但是,当他进行实地视察后,还是对棚户区糟糕的环境、恶劣的居住条件,以及人员簇聚的密集程度,感到十分的震惊。

  想不到在繁盛无比的大兴城里,竟然还有这般局促肮脏的居民集聚区。

  这着实有损我大兴的形象呀!

  “可否引入几家地产建筑公司,对这片棚户区进行一番大力改造?”史昌燮转头问身侧主管经济事务的布政官邵拱臣。

  “估计很难?”邵拱臣摇摇头说道:“这片棚户区面积之广、居民人数之多,远超任何一处居民区。若是想要推倒重建,那就必须先期营建数千套房屋,在妥善转移安置居民后,方能原址上逐步进行重建。这么一来,地产建筑公司会预先投入大笔资金,并且还要冒着棚户区重建后的不可测经营风险。在此情形下,可能不会有住宅建筑商人出头。”

  “普通的地产建筑开发商人自然不会接这个工程。”史昌燮说道:“但是,我们可以去问问那几家获得政府特许权的改善住宅开发公司,他们享受着帝国政策性优惠贷款利率,这个时候,就需要为政府公益住宅开发而承担起应有的责任和义务。”

  “府尹大人,若是将这片棚户区重建项目交给他们,怕是一时间接不下这么大的工程吧?”邵拱臣不无担忧地说道:“这么大的体量工程,可是要动用不少资金。要知道,国内众多银行和投资机构是不怎么愿意给改善住宅开发公司贷太多的款,以免影响他们的经营效益。”

  “若是一家接不下来,那就两家或者三家联合起来,共同将这个工程接下来。”史昌燮不容置疑地说道:“在资金筹措方面,我们可以帮他们向银行和金融机构施加一定的官府压力,也可以为他们提供相应的官方担保。”

  随着齐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不少城市面临严峻的城市住房短缺问题。于是,包括建业、大兴、威海、广陵、临淄等大城市出现了一种“改善住宅”形式,即在住房结构、设施和舒适度等方面符合住房立法所规定的最低标准,适合城市居民和进城务工农民租赁居住的住宅。

  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皇室基金会最早进入工人阶层改善住房领域,成立了一家住宅开发建设公司。该公司最初的宗旨目标就是“在保证回收成本的前提下,为困难城市居民的生活提供舒适和方便的住宅”。

  汉兴五年(1675年),内阁城乡住宅建设部在《关于城市住宅建设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要求城市行动起来,消灭贫民窟,为穷人建造更多的改善性住宅”。

  为此,各地政府将向此类改善性住宅开发建设公司提供优惠贷款,利息不超过4%,还款期限最长可达三十年。

  进入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齐国的改善性住宅开发公司获得了快速发展。

  在四十多年里,皇家住宅开发建设公司在各个城市一共修建了二十六万八千套公寓,万和居住宅建设公司修建了约二十二万套公寓,星河住宅建设公司也修建了超过十六万套公寓。

  这类住宅改变了齐国部分城市贫穷区域的灰暗面貌,出现了一种住房新气象。这些住宅虽然不能完全解决城市住房问题,但也大大缓和了各个城市中心区域的住房过度拥挤杂乱的状况。

  改善性住宅不是普通的商品住房,而是具有一定社会福利色彩的住房。改善性住宅公司是基于慈善理念参与住房建设与管理的,它们的利润大致被控制在5%左右。

  这些公司的主要资金来源是社会各界的慈善捐赠、皇室赞助、政府贷款以及民间投资。

  早在汉兴二年(1672年),内阁城乡住宅住宅建设部就会将贫民区、棚户区清理以后腾出的空地优先提供给改善性住宅公司,并督促这些公司在原址建造工人住宅,为工人阶层提供住房。

  作为城市公寓的早期形态,改善性住宅在齐国城市住房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齐国各个城市的改善性住宅公司会聘请了专业的住房建筑设计师,对普通工人阶层的住房进行了专门的设计,他们建造的房屋结构与风格虽然不尽相同,但这类住房仍有一些基本的共性。

  与其他住房相比,改善性住宅公司重视房屋结构中的房间分隔,会在建筑平面上植入重要的住房分隔理念,包括家庭之间的分隔以及每个家庭内部家庭成员之间的分隔,其中有避免道德和伦理混乱之因素。

  另外,这类房屋也注重自然采光和通风,连接自来水和排水系统,重视公共卫生,配备公用厨房、洗衣间和卫生间,符合《公共卫生法令》所规定的基本要求,因而也成为其后城市公寓开发的一种样本。

  改善性住宅与简陋的棚户区住房相比具有很大的反差,前者壮观整洁,设施齐全,后者低矮破败,环境恶劣。

  改善性住宅可以被视为一种高端的租赁住房,房租虽然高于私人住宅市场的租金,但按其住房品质,这样的房租并不算太高。

  这个时期的大兴,市中心房租就比较昂贵,一个单间平均每月房租大约三块钱,两间房为五块钱,三间房为六块五角钱。

  据估计,目前大兴工人的平均工资在每月十二块钱到十五块钱之间,房租一般占到工人收入的三分之一左右。

  皇家住宅建设开发公司的租客是一部分收入较高的工人,最穷的租客平均工资是每周14-16块钱。为了秉承普惠性原则,该公司开发和持有的公寓收费实际低于市场价的15%~20%,有时收费更低一些,因而其住宅受到了印刷业、珠宝制造业、设备生产、雕刻和机车制造行业工人的欢迎。

  不过,这类住宅数量有限,租客申请一般要等待两三年之久,大多数普通工人依然无法租住这类价低质高的公寓住宅。

  改善性住宅公司出于住房管理的需要,构建了一种与其他居民社区相隔离的封闭小区,据说该模式来自太祖皇帝的设计构想。因而,皇家住宅建设开发公司会用威严而封闭的铁栅栏或者围墙将其住宅与其他相邻的住房分隔开来,晚上大门紧锁,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社区,被称为“军营式的建筑风格”。

  另外,改善性住宅有非常具体的管理章程,对租客进行严格管理。皇家住宅开发建设公司的管理章程有二十五条之多,其中规定:除非每个申请者家庭成员接种传染疫苗或同意遵守《防疫法令》,并同意把每个受感染病例送往合适的医院,否则将不接受房间的申请;不允许拖欠房租;每周六应该清洗过道、盥洗室和厕所的窗户,在每天早上9点前清扫完毕,租客应该轮流清扫;洗好的衣服不应该挂到住房外面;垃圾不应该扔到门外或窗外;不能在房屋场所内养猫狗鸡鸭等。

  任何不遵守公寓管理规章的租客都将收到驱逐令。这种刻板的管理方式虽然为人诟病,但是,这些规定在某种程度上重塑了城市居民的生活习惯与习俗,公共卫生、疾病预防、自我约束、邻里尊重、举止文明以及遵守管理章程等成为现代城市居民应该具备的修养与行为方式。

  正如一位社会学者所表达的,改善性住宅是“植根于广大野蛮荒地之中的小块文明”。

  尽管这个论断有些言过其实,但在提升城市居民素质及其生活品质方面还是具有一定作用的。

第294章 希望

  黑灰色的天空下,一群穿着破旧工装的工人从工厂里走出来,他们大多满脸倦容,眼神中透露出一份无奈与疲惫。他们经过一座宽大的铁桥,下面是臭气熏天的河流。河边矗立着许多低矮的房屋,门窗破烂不堪,墙面苍白斑驳。

  狭窄的小巷里,靠墙而坐的老妇人咳嗽着,身边放置着几个货篮,摆着一些针头线脑之类的杂货。

  巷尾的地方挤了十几个孩子,簇聚在一起,不知道在做着什么游戏,低声细语,随后便爆发出一阵哄笑,四下开始追逐打闹,每个人脸上流露出纯真无邪而又无忧无虑的表情。

  不远处,有一群青年正在吹牛扯皮,他们的目光时不时瞄向附近的酒馆。

  酒馆门前站着几个摇摇欲坠的男人,他们面容狰狞,身上散发着酒气与汗臭味。门口贴着几张醒目的标语:“醇香啤酒”、“精酿烧酒”、“可口卤菜”,里面的喧闹声混杂着酒客们的嬉笑声与吵闹声。

  卢元祥拖着一身疲惫,慢慢地走进了这片密如织网的街巷,就着两边窗户发出的昏暗灯光,朝着自己租住的小屋摸去。

  “当家的,回来了。”听到开门声,屋里的妻子掀开隔断的帘布,探头望了过来,“饿了吧?锅里还剩了点稀饭,橱柜里有咸菜,稍稍垫垫肚子吧。”

  “蛋仔和小丫呢?……睡了吗?”卢元祥一屁股坐在长条凳上,伸手在桌上摸索了一阵,寻到水壶和瓷碗,估摸着倒了大半碗水,然后咕咚咕咚地一口喝完。

  “都睡下了。”妻子孙氏慢慢地走了过来,在墙角的柜子上摸到一包火柴,轻轻地划着火,将一盏煤油灯点亮。

  漆黑一团的小屋顿时明亮起来,将简陋而破败的景象也呈现出来。

  “咋把灯点亮了?就算摸着黑,我也能寻到饭食。”卢元祥看了一眼亮着的煤油灯,觉得有些浪费。

  这灯可烧的是钱呀!

  哦,还有那火柴,也老贵了。虽然用起来方便,但这么小小一包三十根,就要花三分钱。

  唉,在齐国什么都好,赚钱也多,但花钱的地方更多。

  一家四口人租住的这么一间小屋,巴掌大点地方,每月租金就要两块钱,折算成白银的话,那就是六两多。

  老天爷嘞,在大秦辛辛苦苦一個月,也未必能挣到二两银子!

  除了房租,还有日常花费,包括吃饭穿衣,生育养娃,偶尔喝个小酒,街上耍个乐子,一个月下来,再怎么省着花,都要三四块钱。

  自己在一家皮革厂做工,一个月的薪饷是九块钱,而妻子需要在家里照顾两个年幼的孩子,只能帮着人缝缝补补,浆洗衣物,也能赚两三块钱。

  这么一算,整个家庭每月收入能有十一二块钱,除去日常花销,还能存下近一半的钱,比起在大秦的日子,着实有盼头。

  唉,若是能入籍落户,拿到齐国正式的身份,那日子怕是会更好一点。

  就因为他们是外来移民,属于齐国的“非国民”身份,使得他在工厂里备受欺压,给的薪饷也是最低的。

  像他这种在工厂里已经工作了四年之久的熟手,按照齐国正常的工资水平,早就应该涨到十四五块钱了,说不定还有工服和餐费补贴,日子肯定会宽裕许多。

  但现在,他的工资也就比刚来的时候,只涨了两块钱,至于工服和餐费补贴,根本就没有。

  这就是同人不同命呀!

  就拿生育养孩子来说,齐国家庭凡是有新生儿诞生,每月都可以从官府哪里领取相应定额的粮油蛋奶票证,然后凭票在商铺享受价格折扣——据说,齐国刚刚建国那会,为了鼓励生育,增加人口,便立下了这个规定。

  这孩子到了两三岁时,还可以极低的价格将其送到公共的育婴堂、托儿所,交给专业的育儿妈子和妇人照顾,从而腾出手来继续生育或者从事自己的工作。

  当孩子年满六周岁,那便能免费就读官府开办的小学和中学,完成八年的义务教育。

  而像他们这种没有入籍的外来移民,是根本享受不到这种国家福利的。

  住着最为恶劣的环境,吃着最为廉价的食物,干着最为辛苦的工作,拿着最为低廉的工资。

  且熬着吧,等多攒下点钱,托个关系,将入籍给办了,再买一间温馨舒适的小屋,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现在这日子,最起码比在大秦要强多了。

  “当家的,怎么又喝起酒了?”妻子孙氏见他从橱柜下面拿出未喝完的烧酒,不由微蹙眉头。

  “喝口酒解解乏。”卢元祥笑了笑,取过一只大瓷碗,轻轻地倒了二两的样子,然后又将瓶口塞严,放了回去。

首节 上一节 183/26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我马谡只想作死

下一篇: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