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第122节
白沟河是海河支流大清河的北支下段,上段为拒马河,中段为北拒马河,曾为宋辽两国界河。
南军的目标就是北拒马河,全军将驻守此处。
此时三人各自带着亲兵,骑马在河边,看着河中滚滚而过的河水,表情都很凝重。
大伙久久无语,好似都在想着心事。
片刻之后,平安缓缓开口:“白沟河这河底下,不知埋了多少尸骨呐。”
盛庸叹道:“当年宋朝与金攻辽,十五万大军在此惨败,尸横遍野,死伤无数,据说宋军尸体连绵百里,惨绝人寰。”
“自古南边过来的兵马要打北边,必要走这白沟河。”瞿能无奈道。
这会要是朱高煦在,肯定要问,为啥一定要走白沟河?不能绕过去吗?
白沟河四通八达,南接河间,东接保定县,再往东能到津海,南方的粮草辎重都可以从海路和水道过来。
而且他们六十万大军需要水源,所以必须驻扎在这里,小点河道根本不够用。
盛庸这时又道:“听闻当年宋军与辽军交战激烈,难分上下,突然刮起了北风,尘土飞扬,接着还下起了拳头大小的冰雹,还大部份下在宋军阵中,宋军顿时惨败。”
说罢他抬头,发现平安和瞿能正在看他,三人面面相觑,同时感觉心里有点不舒服。
如今他们也是南军,同样是浩浩荡荡的大军北进,同样驻守在白沟河。
这和当年辽宋大战何等的相似。
平安不由全身一颤,苦笑道:“盛将军说的这么玄乎,万一刮个南风,咱们不就是胜了吗?”
说罢抬头看看天空,但此时天空万里无云,啥风也没有。
他不由问:“依两位将军看,燕军会驻守何处?”
“苏家桥”盛庸和瞿能几乎异口同声。
说完两人相互看了眼,同时微笑。
第150章 我朱高煦不在,你们还能不能赢?
苏家桥在保定以东,会通河以南,同样背靠水源,关键是驻守那边,可以分兵截断南军从海上的运输,这样南军只有从德州和河间一个方向的补给线。
以燕王的统兵能力,南军的两条补给线,海上和水道,肯定要截断一个,但截断水道的难,那只有截断海上。
平安闻言长叹:“李九江若重用两位将军,此战必胜。”
他向来心直口快,也容易得罪人,这会干脆直呼李景隆的小名。
对面瞿能和盛庸都是脸色微变。
盛庸赶紧哈哈一笑,用来掩饰尴尬:“当兵打仗,天经地仪,为了圣上和天下百姓,敢不尽力,平将军,希望咱们在战场上,多多配合才是。”
瞿能则道:“愿与两位,同心协力。”
说罢不约而同一抱拳,驾,带着各自亲兵转身而去。
尼娘的,平安心里骂着,这两混蛋真是滑头,就怕得罪李景隆。
如瞿能和盛庸所料,在南军陆续集合到白沟河的同时,四月二十日,燕军近二十万渡过玉马河,驻于苏家桥。
燕王先截断了南军海上补给,然后召集诸将开会。
会上李彬、李远等将都认为可从白沟河上游往南,与官军决战。
为啥要这么干?朱高煦这会也是认真的听着,好好学习。
现在从地图上看,南军沿白沟河中段,一字排开,大营由北往南,驻守在东岸,连绵数里。
他们在南军的东面,苏家桥。
如果直接往西,可以立马和南军在正面决战,但要面对南军六十万大军。
现在李彬和李远等将的意思,先往上方绕,大军全部绕到南军北面,从北往南打。
这样就是打的南军的左翼。
朱高煦一听就听懂了。
南军驻守兵马从北往南,一条长龙。
他们如果从东过去,双方就在正面对战,面对六十万大军,且容易被包围。
现在绕到北面,打南军北部的最左翼,可能变成二十万对十万,甚至五万。
要知道南军六十万大军连绵数里,最南部的兵马往北调,都要好一会。
打仗果然是门学问,朱高煦第一感觉到李远的能力。
李远刚投降后,徐祥就私下和朱高煦说过,李远的能力,在诸将之上,不弱于李彬和徐忠,甚至更强。
燕王采取了诸将的意思,立马决定把大军移往新城县以南。
新城县正好在白沟河南军的北面。
他这番运动可是要行军几十里,连南军都没想到,原本以为大伙会在雄县与保定县之间展开正面的大仗。
没想到燕军在二十三日晚上,来了个乾坤大挪移,除了留下少数兵马守苏家桥,全军近二十万人马,来到新城县以南。
瞿能和盛庸也算厉害,但没想到燕军居然这么胆小,不敢正面和他们打,跑到他们侧面,左翼去。
但南军还是留了一手,等燕军到了南军左翼,才知道对面全是精锐。
瞿能,平安皆在这边。
四月二十四日中午,燕王前锋先遇到南军步营,双方立展开大战,打了不到一个半时辰,南军崩溃,四下逃散。
燕王朱棣听到汇报大喜,立马下令骑兵追击,迫使南军左翼往南崩溃,从而带动南军北面的兵马混乱。
此时天色已晚,燕军趁胜追杀,正一头的劲,突然东侧炮声轰响,平安带着万余精骑一涌而出。
紧接着瞿能父子及俞通渊等将率领步兵从西侧杀出,现场炮声连绵,而且在南军刚刚崩溃的路上,居然埋着一种土地雷,明实录称“贼藏火器于地,俗所谓之一窠蜂、揣马丹者,发无不中,射人马皆穿。”
这种埋在地里的火器,炸起来威力不小,据称能把人马皆穿。
追击的燕军被炸的措手不及,死伤惨重,接着平安和瞿能的兵马杀至,燕军大败,边战边退。
朱棣看平安骑兵厉害,对身边诸将道:“平安竖子,以前常跟随我出塞,知道我用兵的方法,今天先破了他。”
他亲率一支精锐骑兵从北岸迂回到平安军后,想从后面袭击平安。
不料两军刚刚接触,瞿能看到平安腹背受敌,令俞通渊和滕聚引兵从侧翼杀来,俞的兵马皆是瞿能一手训练出来的川军,他们前排全是长枪兵,密密麻麻有如剌猬一般,后面是火铳兵,再后面是弓箭手。
瞿能上次攻打彰义门时,聚集了四百弓箭手,战后都没有归还,现在手上加上后继补充,已经接近八百,翻了近一倍。
南军步兵以长枪兵顶在前面,铳兵在中间,弓箭手在后排对着燕军骑兵就射,顿时现场惨叫连连,燕军又是死伤惨重,纷纷坠马。
燕王带着精骑左冲右突,面前的南军步兵越打越多,大量南军发现这边燕王大旗在,纷纷往这边挤。
眼看着情况危及,突然平安骑阵中一阵骚乱,接着被人冲出一条血口。
原来是朵颜三卫的蕃骑千户王狗儿和千户华聚等领兵杀了进来救朱棣,王狗儿勇武无比,箭不虚射,骑**绝,燕王看着他一边跑一边射,连射数箭,南军被射倒数人,一口气冲到燕王面前。
“好,好,你叫啥名字?”燕王大喜道。
“回大王,卑职王狗儿。”
燕王心想这名字太垃圾了,这些蕃人就是没文化。
但他现在也顾不上什么,赶紧带着残兵和王狗儿的兵马汇合,杀出条血路,回到自己主力那边。
冲出重围时,燕王突然发现南军不敢对着自己射箭,瞿能好多弓箭手本来都引箭准备射王狗儿的骑兵,但看到燕王一骑当先,居然没人敢射。
燕王大喜,想到京师中的传说,大侄子朱允炆说过“勿使朕背杀叔之名”,看来是真的。
当下燕王决定再试试,他胆子也大,亲自率军殿后,果然发现后面的南军不敢射他。
恰好此时天色越来越黑,南军也不敢追击,怕被燕军伏击,双方引军而还,各归大营。
燕王因为殿后,天色太暗后,居然迷了路,好在他下马看出河流的方向,才回到大营。
当天大战一下午,南军略有小胜,差点还把燕王朱棣围在北面,李景隆心中非常得意。
有了上次瞿能攻破彰义门和这次平安与瞿能小胜的经验,这李景隆决定给部下更大的自主权。
历史上把李景隆贬的一无是处,其实他第二次领兵六十万,打的比第一次好多了,要不是老天爷帮忙,真的有机会灭了朱棣。
当晚南军在大营中商定,他们要学燕军。
燕军上次明明从东面过来,却不与他们在东面交战,绕到北面,打他们左翼。
这次平安和瞿能决定绕更远,同样绕到北面,反绕向南军屁鼓后面,到时等双方交阵之后,从南军背后夹击。
为了机动性,南军给了平安上万骑兵,同时瞿能父子丢下所有步营,分到一万骑兵。
两万骑兵精锐给了平安和瞿能。
不得不说,李景隆这次指挥真没啥问题,至少他认可了这些大将们的能力。
当天凌晨天色还未亮,南军两万多精骑从白沟河西岸,沿着新安县外围,往北,绕向燕军后面。
-----
时间回到前一晚。
燕军新城县以南的大营。
燕军东面靠着琉璃河驻扎,保证水源的同时,保证了东面没有敌人能逼近。
其实当天驻营时,军中有两种声音,一是西面靠着琉璃河,那样不用防守西面,一是东面靠着琉璃河,那样不用防守东面。
当时李远、李彬等大将,提议大营东面靠着璃璃河,因为南军是西面靠着白沟河,这样双方就可以错开,隔河相望,无论谁要攻打谁,都要渡河。
但张玉、火真等提议和南军一样,西面靠河,这样进退自如,随时可以攻击南军。
燕王三思之后,采取了张玉和火真等心腹的说法,与南军一样,西面靠河。
他就是想最方便的攻击南军。
结果当天是第一时间攻击了南军,但是差点大败,要不是王狗儿等带着蕃骑从平安军中冲出一条口子,燕王朱棣都差点陷在阵中。
当晚回军之后,燕王召集各将议事。
他先表扬了王狗儿,还给他取了个好听的名字,叫王彦。
然后商议明天怎么打。
燕王和诸将在商议的时候,朱高煦站在左首中间,正在思索今天白天的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