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第138节
但是嫁那个给世子,却是令人头痛。
长女张嫣温柔善良,性格敦厚,从小都在礼让几位妹妹。
次女张婳冰雪聪明,但极为争强好胜,从小什么都要最好的。
按张辅的妻子李氏的说法,张嫣为人温柔,性格敦厚,与世子仁厚的性格较匹配,关键是,两年后张嫣就十四岁了,肯定要先嫁。
可是,张婳却更想嫁给世子。
这天一大早,张婳拉着姐姐张嫣悄悄来到前堂。
每天上午,如果没有兵事,张辅会在这里练武,身边有些护卫和亲信跟随。
张嫣一脸茫然,不知道妹妹为何拉自己来。
“嘘”张婳伸出手指,调皮的向她道:“别出声,你在这等着。”
张嫣无奈道:“父亲在练武,你别去打扰了。”
“我有急事。”张婳说完,摄手摄脚的跑到前面。
张嫣在原地等了会,看到张婳带着一个武将走了过来。
这武将叫张全,是张家的家将,张玉的心腹,现在跟着张辅。
“拜见大小姐。”张全也是莫名奇妙,不知道两位大小姐把自己叫来干什么。
“张全,你见过燕王三位小殿下没有?”张婳问道。
张全愣了下,然后点头:“都见过了。”
“三位小殿下都是如何?”张婳又道。
张全脸色微变,下意识左右看看,然后结结巴巴道:“卑职---和几位小殿下--也不熟啊。”
他怎么敢妄议燕王的儿子们。
张婳不高兴了:“你以前天天跟着爷爷,岂会不了解他们,说嘛,说嘛,我们不会和别人说的。”
张嫣似乎也想了解下世子,便好声道:“张百户知道什么就说什么,我们姐妹也只是随便听听,正所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咱们姐妹也只是好奇而已。”
说到这里,张嫣小脸微红,因为确实她也想了解,自己所想嫁世子是什么样的人。
张全应该比较尊敬张嫣,闻言后,脸色一正,想了想:“卑职大部份也都是听来的,亦只是远远的见过几位小殿下。”
他的意思,我说的未必是真,都是传言。
“恩恩恩,你说。”张婳笑着点头。
“大伙都传世子仁厚,端重,待人温和有礼,很受北平城文武官员的喜爱。”
张全说到这里,又加了句:“张将军在时,也与世子交好。”他现在说的张将军,自然是指张玉。
张婳眼神发光,乌漆漆的黑眼珠,在眼框里转来转去,不知在想什么。
她马上道:“高阳郡王呢?”
“高阳郡王---力能抗鼎,勇冠三军,咱们起兵靖难以来,高阳郡王多次大败对手,是大王麾下第一猛将。”
张婳脸上露出不以为然的表情,在她看来,通常四肢发达的,头脑一定很简单。
小小年纪的张婳,已经露出远超这个年纪的成熟和稳重。
张全又道:“三殿下很少露面,即使露面,也很少说话,卑职也没少听到有人谈论他。”
张全这么简单一说,张氏姐妹两人的脑海里,已经有人燕王三位儿子大概的形象。
但张婳还是不放过他,扭头看了眼姐姐后,脸色微红道:“张全,你给我们形容下,世子和高阳郡王的样子?”说罢还有不好意思的用手比划了下。
张全苦着脸,这怎么形容?
他也没啥文化,哪有这么多形容词。
他皱着眉想了好一会:“世子呢,就是,有点胖。”
“有多胖?”张婳表情一颤,似乎有点意外。
张全嘴巴动了动,也无法形容。
他知道张辅和燕王有了婚约,要嫁个女儿过去,肯定不能乱说。
张嫣这时柔声道:“世子仁厚端重,已经超过了这天下九成的人,妹妹以后选夫,切不可凭外表来喜好。”
张全深以为然的看了眼大小姐。
“知道啦。”张婳笑道:“知道姐姐不会以貌取人。”
说罢转向张全:“高阳郡王呢?”
张全没办法,只能道:“高阳郡王?高大威猛吧。”
他也没啥文化,想了半天就想到这个词。
打发走张全后,两姐妹手牵手回到张嫣的闺房。
然后双方你看我,我看你,大眼瞪小眼。
张嫣太了解妹妹了,今天突然把张全叫来,又问了这么多事,她就知道张婳想干嘛。
没等她开口询问,张婳突然直接道:“姐姐,我想嫁给世子。”
张嫣表情没啥变化,只是心中隐隐有些不舒服。
从小到大,张婳什么都要抢。
家里的新衣服,要给张婳先做,有什么好吃的,张婳先吃,有什么好玩的,张婳先玩,现在连嫁人,张婳都要先嫁吗?
但她性格温和谦让,从小到大也礼让贯了。
闻言只能调笑道:“张百户说的,世子有点胖哦?”
“姐姐说不能以貌取人。”张婳笑道:“都说世子仁厚,在外仁厚的男子,在内必定是个好夫婿。”
说罢她脸色微红的低下头。
张嫣沉默没有出声,脑子里有点短暂的混乱。
“姐姐。”张婳看到她表情不好,突然撒娇似的伸和拉住她的手。
张婳轻轻的摇着张嫣的手:“算我求求你了,我真的想嫁给世子。”
“你看我这么娇小,那高阳郡王高大威猛,如果嫁过去,我怎么受得了?”张婳有句话还没说出来,她自己私下也打听过,听说高阳郡王凶猛暴虐,在京师城就胡做非为,她当然不想嫁给这种人。
但关键的关键是,一旦两年后燕王靖难成功,世子可能变成太子的。
这才是张婳想嫁世子的最大原因。
张嫣这时心想,父亲只说我们当中有一个要嫁给世子,可没说另一个要嫁给高阳郡王。
但妹妹张婳如此的求她,也是这些年少有的画面。
她顿时就有点心软。
她犹豫了下,叹道:“从小到大,姐姐什么时候不让你了?”
张婳大喜。
第166章 大明第一良将出场
建文三年(1401年)二月十六日,燕王朱棣在姚广孝的建言下,决定再次出兵,这次他终于又带上了朱高煦,而张辅被留守北平,辅助世子。
因为对手换了盛庸,和上次一样,燕王在北平城留下大量的防守力量。
盛庸这人不讲武德,燕王怕他会派兵偷袭北平。
这样由于上次大败,加上要驻守北平附近各县府,燕王此次动员的兵力只有十万,比起上次,足足少了一半。
这会南军的情况是,在沧州被燕军攻破后,盛庸集合诸军二十万在德州,吴杰平安十万在真定、定州,约三十万主力,两地距离才两百多里。
燕王这次不想去攻城,一来他兵比上次少了一半,不占优势了,二来屯兵城下,会被两地的兵马首尾夹攻。
所以决定诱敌出战,各个击破。
开会的时候,朱高煦以为燕王一定要先打兵少的吴杰和平安了。
没想到燕王就是不按套路出牌,决定打盛庸。
朱高煦当时就在想,我是这么认为的,那么盛庸和吴杰那边,多半也以为燕王发兵,要先打好打的。
所以打仗,真的不能按正常套路出牌。
二月底,燕王带着十万大军再次来到滹沱河。
当初真定城下大战,南军惨败,于滹沱河中伏尸数万,当日南军疯狂跳入河中的画面,时常还能在朱高煦脑海中盘旋。
不过这次燕军驻扎在滹沱河的南支河边。
滹沱河有主道和支流,上次两军大战在滹沱河主河道上,位于晋州以北。
这次燕军因为要打德州的盛庸,选择距离德州更近的支流,位于衡水县以北。
燕军和以前一样,沿着河岸屯兵驻扎。
朱高煦骑马在滹沱河河边,想着上次里面尸积如山,满河浮尸,不由想到现在这水能喝吗?
这古代人打仗,还真不讲究。
他刚刚来到滹沱河边,正准备让部下扎营,突然前面有传令兵过来,说燕王叫他议事。
朱高煦赶紧抓马过去,到了燕王大营,发现大营里只有四五个人。
除了燕王和朱能、丘福,还有去年蔚州投降过来的李远,王忠。
“拜见父王”
“丘将军,朱将军,李将军,王将军。”
“高煦来啦。”
“高阳郡王”大伙相互先打了个招呼。
燕王简单的说明情况。
他要打盛庸,但不希望吴杰和平安过来夹攻自己,所以让朱高煦带李远和王忠的兵马,两部合计一万左右,去骚扰真定和定州,用来牵制他们。
这是个合情合理的战术,毕竟现在他们驻扎的位置在德州和真定的中间,现在谁也不知道燕王要打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