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第137节

  李贤心道果然如此,马上陪笑:“高阳王勇冠三军,战无不胜,真是少了高阳王都不行哎。”

  “你们的兵马损失大不大?”朱高煦这时反问。

  “回高阳王,末将带回来八百多骑。”李贤顿时表情黯暗。

  他当初跟着朱高煦时,有藩骑一千多。

  之前跟着朱高煦打仗时,都没啥损失,因为朱高煦用他们都是以掠射为主,如果要硬攻南军步营,都是朱高煦自己的兵马上。

  但这次跟着燕王出去,李贤的兵马多次被派出去冲阵南军,死伤不少,前后损失三百多。

  “这--”朱高煦闻言又惊又怒:“谁在指挥李将军的兵马?怎么会打成这样?”

  李贤脸色也不好看,嗡声嗡声的道:“是张玉。”

  朱高煦表情欲言又止,估计想骂张玉,又觉的不合适,毕竟张玉战死了。

  他只能装锤胸顿足状:“你部都是精锐射手,若小心谨慎,当不会有如此的损失。”

  李贤再也忍不住了,大声道:“若跟着高阳王,肯定不会打成这样。”

  他也是真心恼火,朱高煦不提这事也就罢了,他之前跟着朱高煦,发挥出蒙古人的骑射,损失小,打的轻松,没想到这次跟着张玉,一战损失四分之一,这怎么受得了。

  看到李贤暴发,朱高煦心中暗爽,表面赶紧好声道:“张将军打仗也是太猛,每仗必冲锋在前,哎,也算是员勇将。”

  李贤正想说点什么,朱高煦打断他:“现在也不是说这个的时候,张将军也为我父王捐躯,让人敬佩。”

  李贤满脸通红,我部落死了几百人呢。

  “李将军牺牲的这些兄弟,可都有家人?”朱高煦话题一转。

  李贤马上痛声道:“全都有家人,很多人上有父母,下有子女。”

  草原上每户人口还是不少的,因为他们都算是奴隶制,部落首领经常征兵打仗,每家每户都要出丁,所以大伙尽量让家里人口繁荣起来,除非天灾降临,粮食短缺或遇战争。

  “来人。”朱高煦突然大声道。

  外面钟显马上小跑进来:“殿下。”

  “你去找钱巽,让他准备五千两白银,一百袋盐,十袋糖,回头让李将军派人去取。”

  “是,殿下。”钟显很快退去。

  李贤表情动容,颤声道:“高阳王?”

  “战死的兄弟,都要抚恤一番,不能让兄弟们的家属寒了心。”朱高煦悲痛道:“不过--”

  他突然压低声音:“我怕有人恶意揣测,这种事尽量小心一点。”

  李贤重重点头:“末将明白,一切听高阳王的。”

  燕王没有抚恤,高阳王单独抚恤,这事传出去,肯定不好,李贤深以为然。

  当下两人商量了地方,由李贤指定个地方,朱高煦派人分批送去,李贤再自己处理。

  从高阳郡王府出来,门口几个藩将和一队亲兵围过来。

  “大人。”

  “大人。”

  “将军。”

  藩骑们叫大人,是主子的意思。

  李贤算是他们的主子,这些人大部份都是李贤的部众。

  李贤左右看看,现场有十几个人,他突然脸色大变:“tui ”,对着高阳郡王府门口吐了口水:“什么玩意,给点粮食都不行。”

  四周顿时一片骂声,大伙纷纷说高阳郡王不仗义。

  “走。”李贤上马后带着诸将士离开,回到自己府前时,有拔人向他分手告别。

  李贤带着四五个亲信进入府院。

  众人中还有人在骂高阳郡王,李贤突然道:“不要骂了。”

  大伙面面相觑。

  “高阳王非常仗义,给了咱们很多银子和盐糖。”

  “大人,哪刚才?”有人不解道?

  “刚刚有阿哈出的部下在。”也有人恍然大悟。

  阿哈出女儿嫁给燕王朱棣,现在已经算是燕王心腹,今天的事,肯定会传到燕王那边。

  众人这下懂了。

  但李贤却在心中很佩服高阳王。

  刚刚他说给点粮食都不行,就算高阳郡王给银给盐的事让大伙都知道了,众人也会以为,李贤要粮没要到,所以还是很不爽。

  北平城最近是很缺粮,秋粮产量剧跌,南军控制越来越严,很多想赚钱的粮商,都无法把粮运到北方。

  这也是为什么燕王打破沧州后,也不愿意再收降兵的原因。

  这也是为什么,后来燕王要直逼南京的原因,再拖下去,不用朝廷来打,北军都要崩溃。

  -----

  正月十六,在北平城欢度元宵的同时,燕军终于缓缓退回北平,也把悲伤带回了北平。

  东昌之战燕军损失惨重,前后折损近四五万人,是燕军靖难以来最惨重的败仗。

  很多人一夜失去父亲,兄弟,或丈夫,北平城哀伤遍地,军民士气大受重挫。

  但燕王是很有套路的人。

  二月初,他让姚广孝主持一场法事,祭祀阵亡将士,还亲手写了一遍祭文:“奸恶集兵,横加戕害,图危宗社。予不得已,起兵救祸,尔等皆摅忠秉义,誓同死生,以报我皇考之恩。今尔等奋力战斗,为我而死,吾恨不与偕,然岂爱此生?所以犹存视息者。以奸恶未除,大仇未报故也。不忍使宗社陵夷,令尔等愤悒于地下,兴言痛悼,迫切予心。”

  说罢,还把身上的锦袍脱下,扔在火炉中,表示自己要与所有兄弟同生共死。

  现场燕王声情并茂的哭诉,把燕军将士和家属们感动的无以复加,在一些群演的带头下,大伙纷纷狂呼,要支持燕王,继续奉天靖难。

  很多阵亡将士的家属都要投军效命,燕王趁势让他们顶替父兄,比如张辅接父职,直接统领中军,张勇接父职为指挥使(其父张兴)。

  这天是穿越后的朱高煦第一次看到张辅。

第165章 要嫁就嫁世子

  张辅其实已经二十六岁,不算年轻。

  但张玉在世时,他很少露面,只是在张玉帐下干着百户,而且每次重要的战役,张玉都保护他,不让他冲在前面,所以穿越过来的朱高煦几乎没看到过他。

  如今张玉阵亡,张辅也正式走到前台,而且还肩负起父亲的责任。

  朱高煦先远远的关注着张辅,发现这时的张辅已经非常沉稳,待人接物很有气度。

  等到祭祀完毕,大伙出了灵堂之后。

  朱高煦也快步凑上去,来到张辅身前。

  “张将军。”

  “见过高阳郡王。”张辅原本眼睛有点红,表情也略悲伤,看到朱高煦上前,马上抱拳执礼。

  朱高煦觉的张辅是聪明人,和这种人交流,什么‘节哀顺变’之类的客套话就没有必要,还是直接点好。

  “以后张将军要担大任,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地方尽管说。”朱高煦好声道。

  “不敢不敢。”张辅马上道:“咱们都是为大王效力。”

  两人只是说了一句话便停了下来,然后双方同时抬头观察对方。

  片刻之后,见张辅还不说话,朱高煦反应过来,看来是自己自讨没趣,他嘿嘿一笑:“张将军节哀顺变。”

  “多谢高阳王关心。”张辅又淡淡回了句。

  朱高煦不再多说,转身而去。

  张辅看了看朱高煦的身影,转身走到谭渊这边。

  谭渊正在观察他们,这时笑道:“高阳郡王和你说什么?”

  “没什么,高阳王关心末将。”张辅不动声色的道。

  “嘿嘿。”谭渊怪笑,这高阳郡王还想拉拢人不成?真是不自量力。

  两人边说边往外走,后面有甲兵追上,说大王有请张辅。

  张辅赶紧转身,跟着去找燕王。

  第二天朱高煦听到消息,燕王要娶张辅的妹妹,而且有意让张辅女儿嫁给世子。

  燕王即便后来当了皇帝后也没几个妃子,他这次肯主动娶张玉女儿,张辅妹妹,明显是拉拢人心,并做给部下们看。

  但他居然又要张辅的女儿嫁给世子,这点就很让人意外。

  朱高煦听到这消息后,心里隐隐不是滋味。

  虽然朱棣不止一次在他面前说,世子不行了,你要努力。

  但是世子所娶的妃子远远比自己的妃子更加的重要。

  张玉作为燕王第一心腹,燕王把他女儿嫁给世子,可见政制联姻的等级,远远超过朱高煦娶孙若男和韦沫儿。

  此时张辅有四个女儿,原历史嫁给世子的是次女。

  但这会燕王好像没和张辅说要嫁那个,因为张辅说要守孝,所以燕王只是打了招呼,连张辅妹妹也是先预定。

  按说这四个女儿里,可以挑一个嫁给朱高煦吧,但燕王并没有提这件事,可见燕王不想让张辅系的军将和朱高煦那怕搭上一丝关系。

  这会朱高煦要再是相信燕王说的世子多疾之类的话,就是傻子,他现在只相信一个道理,自己想要的东西,一定要靠自己去争取,指望别人的赏赐是不现实的。

  因为有些人能轻易的赏赐给你,也随时可以轻易的都收回去。

  朱高煦暗暗不爽的同时,张辅也在家里头痛。

  他以守孝为名拖延了两年。

  但妹妹和女儿们总是要嫁人的。

  他的四个女儿里,长女张嫣才十二岁,次女张婳才十一岁。

  两年之后,这两个女儿是可以嫁的。

首节 上一节 137/54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汉风再起之帝国时代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