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第192节
以前他在战场上还有点瞧不起朱高煦,现在想想,感觉这朱高煦,比朱棣还可怕。
接着他们的船继续往西,很快来到田东县的平马驿。
这里是广西西面官方水驿道的最后一个点。
之后全是大山险路,只能靠马和人力。
这边还属于土司岑瑛管理,明军都没有人在这。
船还没到岸边,平安看到岸上聚集着好多马,骡和土人男女。
这是他第一次看到这么多土人,足足有数千人。
这边的马比较矮小,脚很短,也是利于行走山路,用来驼货。
严琛带着平安下船,对面有个黑乎乎的土人走过来,身边还跟着个汉人,应该是翻译。
严琛道:“这次我们给岑大人带来一千五百斤糖,一千五百斤盐,这样今年的盐糖和这次的费用都结了,另外,我家主人听闻岑大人又纳了小妾,再送十匹布,十匹绸,白银一千两。”
那土人应该能听懂部分,听到一半已经脸露喜色,汉人又翻译了一遍,土人大喜,咧着嘴道:“替我兄长多谢你们主人。”他居然能说大明官话,但听起来怪怪的,要仔细听才能听懂。
严琛又道:“我们下次来,应该是在明年四月份左右,如果有提前或变动,会派人来通知。”
“行。”
双方言语不通,所以说话也不多,这土人最后双手一挥,立马四周的土人都动了起来,纷纷开始上船,帮他们卸货,然后装到马和驴背上。
平安还看到有很多女性土人,背上背着一个大大的娄框,她们把一些轻便的布绸直接往里一扔,背着就能走。
在岸边足足忙了近一个多时辰,所有物资被卸下后,他们有序的排成长队,开始往云南方向走去。
一路过去数百里,很多地方山路崎岖,大军不便通行,但在土人脚下,他们背着重物,也能如履平地。
严琛带着平安走最前面,跟着向导,还各自分到一匹土人的短脚马。
平安发现严琛身边有人一边走一边在画图,立马知道他们在记下行经的路线和山川地形。
此时他已经快对汉王五体投地。
---------
永乐二年一月。
朱高煦来到广南府。
他是悄悄的过来,所以并没惊动当地知府和土官。
洪铮和孙城迎接了他,然后带着朱高煦一行,前往宝月关南岸二十里处。
这边是西洋江南侧最大的一片平原,中间有几座低山,原本当地土司会在这边平原里养马,朱高煦的人到了后,先霸占了,然后分出一片区域用来屯田,又准备在西南面的种甘蔗。
朱高煦到后,已经能看到江边现场多了很多建筑,治糖工厂已经盖的差不多。
沈济的徒弟王栎就在这里负责种甘蔗的事。
他已经娶妻生子,看起来也极为成熟,不再是当初被燕军灭门屠城的可怜少年。
王栎带着他们先看了看治糖工厂,然后一边向朱高煦解释他们的甘蔗地。
跟着朱高煦的盛庸奇怪的问:“乍没看到有甘蔗?”
王栎道:“现在大明有三种甘蔗,一种在二月份种,两种在四月份种,咱们用的是四月份种的,所以现在是整地,做沟,在做准备功夫。”
王栎说他们种的叫‘竹蔗’又名‘荻蔗’,因为皮坚节短难以食用,惟以榨糖,故又名糖蔗。
这也是其他地方专用榨糖的甘蔗。
盛庸听说过他的来历,更问:“都是梦溪笔谈上面的?”
“是的呢。”王栎说完,又赶紧加了一句:“我和老师,都实地查验过,广东人就是这么种的,这里也有好多我们请自广东的师傅们。”
朱高煦笑道:“这叫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
盛庸和王栎也不知有没有听懂,但都是笑了。
这时一阵微风吹来,空中有些恶臭,朱高煦发现他们已经来到甘蔗地前。
原来佃户们正在下菜饼。
这是宋朝就传下来的技术,朱高煦也不懂,王栎说了下,还挺麻烦的,因为现在没有发酵剂,用的也是梦溪笔谈上的技术,好像要蒸煮,在云南这边的天气下,三个月才能发酵成功,冬天时间则更长。
盛庸虽然不懂农业,但见远处稻田长势不错,也不由道:“大王重视农事很好,将来必然不会缺军粮。”
云南这边有两季稻和三季稻,但这会普遍是一季和两季。
一季集中在云南府附近各府,广南府是可以两季的。
他们早稻于十二月份播种,晚稻于七月份播种。
现在正是刚刚播下去的早稻。
朱高煦在这边圈了三十多万亩田地,大部份是种水稻,那怕亩产一石,一年也有几十万石。
身为穿越者,他当然知道粮食的重要性。
靖难后期,燕军也缺粮,这使燕王陆续放走了几万被抓的南军,因为实在养不起,他也不能杀这么多人。
如果燕王后期粮食足够,他的兵马还能更多。
朱高煦更知道当时朝廷对北平控制不严,压制不够,所以朱棣到后期才开始缺粮。
朱棣如果对上朱高煦,肯定会全面压制,优先要断朱高煦的粮盐糖。
这也是为什么朱高煦现在就要囤积的原因。
云南地处偏远,绝大部份的盐和糖全靠中原供应,到时一旦朱棣截断通行,他就只能靠自己。
“粮和盐,这是军中必不可少的东西。”朱高煦沉声道:“咱们一定要多多囤积。”
“广结粮,缓称王嘛。”盛庸笑道。
朱高煦这时问王栎:“我们能制白糖吗?”
王栎愣了下,摇摇头。
推荐明镜新书:《人在南宋,我与蒙古争天下》,希望大伙支持。
第221章 意外的发现
明初还是只能制红糖(黑糖),还有脱色的有点白的糖,类似后世的冰糖,而晶莹如雪的棉白糖似的,还得到明朝中期,福建人偶而发现的黄泥水淋糖法,也正因为这个发明,使当时的白糖成为与丝贯,瓷器并列的三大出口商品。
“还有白糖?”盛庸也奇怪的问。
“多试试,找人想想办法,可以把红糖变成白糖,像雪一样,可以卖高价。”朱高煦拍拍脑袋,可惜老子也想不起来。
王栎道:“殿下放心,我会想办法的。”表情极为认真。
朱高煦又道:“通知所有人,无论是谁,只要想到办法,把红糖转白,或者其他方面,包括种田,种甘蔗,能让技术飞进,增加产量的各种方法,都有重赏。”
“千两白银或同价的物品起步,良田珠宝,要啥有啥。”
朱高煦这一说,连盛庸也动容,毕竟明朝时的工匠和农夫们谁会看的起,哪有这么重奖的。
几人在外面转了几圈,中午在其中一个屯堡里随意吃了一点,又到附近转了转,在下午时,便回到宝月关南岸。
这边有个市场,主要是当地的土人,把各种山里的珍物,和特产,拿出来卖换,和当地的明人交易。
因为在朱高煦来之前,这边明人就三四百人,其中广南府有少数官员,绝大部份明军都在宝月关驻守,也就是明军在这边是最多的,所以土人们把市场弄在这里。
朱高煦数万人马到了后,除了在山上和各路口的,大部份营房和驻地也是以西洋江为主,土人见状,把市场弄的更大,每天都有上百个摊位在这里。
朱高煦他们下午到这里,也是因为这个时候的人最多。
月宝关原驻军已经全部被调走,换成了汉王三护卫的亲信。
当地四十个屯堡,每屯一百人每天都要训练,通常下午四点左右就休息。
这时,大量的人就会到现场来看看,有什么好玩好吃的东西可以更换。
土人们不收宝钞,但大明的铜钱和银子都收,更喜欢大明的盐,糖、布等物。
屯户没啥钱,但月宝关的驻军每月有军饷,是土人们眼中的富人。
朱高煦不但发钱,还发盐和糖,把三护卫好好的的拱着,这可是他的底子和最大的靠山。
好在朝廷分担了绝大部份军饷,朱高煦只是在朝廷支饷的前提上,又多派一点,所以一年总支出大概在十万两白银左右。
要不是前期靖难他赚了钱,这会可真干不起这么多的事情,养不了这么多兵马。
朱棣靖难时,完全靠燕王府多年积累,加上打仗破城时的抢掠,这才支撑起靖难军的饷银和用度。
朱高煦这才开府几年,能存多少银子,所以必须得自己做生意。
此时的市场上人声鼎沸,到处都是吆喝声,但大部份土人的话,明军都听不懂。
好在现场到处都有翻译,也有土人汉话说的比较溜,毕竟从大理王朝到宋和元,一直有汉人在这边。
朱高煦听了会,感觉像粤语,考虑到广南府和广西极近,距离昆明极远,这边处于两省交界处,他们的话像粤语也算正常。
云南这边现在傣族多点,而侬氏其实就是壮族,声音是偏粤语一点,只是比粤语更加难听懂。
如果他们一字一字慢慢说,朱高煦估计还能听懂部份。
但是只要说快点,朱高煦完全听不懂。
朱高煦带着盛庸、洪铮、孙城、王栎,还有宦官钟显,就这么几个人走在市场上,不远处的身后跟着一队亲兵。
听着四周吵闹的声音,看着土人和明人在讨价还价,甚至有种不真实的感觉。
盛庸他们更是听的一脸蒙,完全不知道四周的人在说什么。
他们几个衣服穿的不错,像是大官,所以土人们看到他们都会挥手,示意他们来看看货物。
很多人都会说:“便宜,便宜,看看,看看。”
这几个汉字他们都会说,但大多次翻来翻去就是这几个字。
朱高煦很有兴趣的看着摊位上的东西,发现大部份都是药材,应该是土人们自己种的,或者从山里挖出来的。
也有一些菌类,兽皮,还有当地人特有的织品,用各种布料混合织成,看起来花花绿绿,奇奇怪怪。
还有野山茶和花茶,朱高煦还专门问了问,那家伙正好汉话很溜,一顿猛说,说采自绝壁山崖,真宗野山茶。
朱高煦心想,不是说山人都纯朴吗?这牛皮吹的比朱棣还厉害?
看朱高煦没兴趣的样子,这人又看看朱高煦几人,像是军中大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