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第194节
“拜见诸位将军。”杨武一一拜见诸人。
众将面不改色,应该知道朱高煦有话要说。
果然,朱高煦让杨武先给大家科普下这边的情况。
杨武在靖难初就跟随伯父杨立山往这边跑,并且常年在这边,已经对这里了如指掌。
过了元江,就进入巅峰期麓川的地盘(现在已经不是了),明朝初和中期,数次对麓川用兵,损耗不计其数,也没有得到有效的统治。
盛庸和平安果然很有兴趣的模样,如果是何福,对这里用过兵,可能会了解一点,但他两真是一无所知,所以很感兴趣。
杨武道:“麓川国起源于麓川路,当时隶属于元朝金齿都元帅府。至大三年(1310年),麓川土司自立为王,更名“思翰法”,意为“至高无上的虎天王”,中国史书则称其为思可法(或死可伐)。思可法称王之后,与元军多次交锋,双方对峙了四十多年,谁也奈何不了对方。元顺帝至正十五年(1355年),双方最终息兵,思可法接受元朝册封,称平缅宣慰司世袭宣慰使。”
杨武的第一段话就让两人动容。
麓川一地,当年就和元朝打了四十多年难分胜负,要知道麓川全盛时期的地盘,也就大概半个云南这么大。
这么想想,汉王说这边的土人不好惹,还真是的。
明军收复云南之时,思可法早已去世,此时的宣慰使是其次子思伦发(也有人认为思伦发乃思可法之侄)。思伦发慑于明军的战斗力,于洪武十七年八月遣使入朝,上故元所授宣慰司印。于是朱元璋下令改平缅宣慰使司为麓川平缅宣慰使司,仍以思伦发为宣慰使。
当时的情况,其实是大伙都是不服对方,但又忌惮对方。
明军知道麓川很强,但他们刚刚得到天下,得缓缓积累力量,了解麓川后,才决定动兵。
麓川也知道明军早晚会来攻,所以也拖延下时间。
此时的麓川正处于巅盛之时,势力范围除了今陇川(云南省德宏州)、猛卯(今云南省瑞丽市勐卯三角地)、遮放(位于今云南省芒市西南部,与缅甸接壤)三地外,在怒江以西有干崖、盏达、南甸、腾冲、潞江、芒市、户撒、腊撒,潞江以东澜沧江以西有孟定、耿马、孟琏、大候、湾甸、镇康,澜沧江以东有威远、镇沅、者乐,甚至木邦(辖境相当于今缅甸掸邦东北部地区)、孟养(今缅甸西北克钦邦境内),总面积占据大半个云南。
明朝廷当然不愿意让麓川就这么独立下去,老朱很快用起手段,先把远干、威远二府划给楚雄,又把麓川境内的镇康单独建府,镇康这位置,等于把麓川的地盘一分为二,分隔成南北两片,这让思伦法如何受的了。
于是洪武十八年,思伦法愤而起兵十万,拉开了明军征伐麓川的序幕。
当时明军从胡广调来五万多兵马,陕西和山西调来五万多,加上云南本地来自四川和陕西的屯兵五六万,又征调了心向明廷的五万土司兵马,共计二十余万,与思伦法十万土兵开始大战。
杨武这时道:“当时的通政使司经历杨大用作为皇帝特使前往云南,在各地土司之间来回斡旋,为朝廷筹集了五万人的土兵助阵,战争中,这些土兵作用也挺大的。”
盛庸和平安听到,俱是眼睛一亮,若有所思。
据说最后思伦法得到明军大举征兵的消息时,也随后动员了几乎所有能战的兵马,达到三十万之众。
杨武道:“麓川土司几乎人人皆能成兵,所以动员潜力巨大。”
“这是前任思汉法打下的基础,当年在元朝时,思汉法一面向元王朝进贡,求得“麓川路军民总管府总管”之职,为发展赢得了一个良好的环境,一面积极筹划统一大业,利用“麓川路军民总管府总管”的身份,以缔结联盟的“非武力征服”策略,兼并了附近各路,很快建立起一支强大的军队。
第223章 元江那氏
思汉法在军事上实行三丁抽一或五丁抽二的征兵办法,同时提倡尚武精神,鼓励人民舞枪弄棒,练习武术,并每年举行一次操练比武,奖励勇士,基本实现全民皆兵。
勐卯傣族“散则为民,聚则为军”,为民能耕田种地,进行生产;为军能上阵杀敌,攻城掠地,故思家军一时名声大振,归附者时有之。
简单来说,麓川这边,只要是成年,基本都能打仗,必要的时候,连妇女都能上阵,一样可以射箭持枪。
所以在和明军的对抗中,巅峰期,他们动员了三十多万人马。
当时镇守云南的沐英,带领三万精锐于定边一战,大败思伦法,沐英用火器惊扰了思伦法的大象兵,大象受到惊吓,回头冲乱了思伦法的兵马,明军因此大胜。
此战思伦法的兵马被斩首三万余,被活捉一万多。
思伦法吃了败仗后,更遣使求和,同时表示愿意向朝廷交税。
而明廷看到了思伦法强大的动员能力,知道要想完全打败思伦法,几乎不可能。
土司们吃了败仗后,往山里一缩,朝廷大军很难再攻进去。
这也是元朝为什么和麓川对峙了四十多年难分胜负的原因。
且当时云南全省汉人也没有三十万人,而思伦法能动员三十万土人,所以明廷也顺势就坡下驴,并对麓川提出了高额的战争赔偿:包括战马一万五千匹、象五百只、牛三万头、象奴三百人。一面要求将刀厮郎、刀厮养等一百三十七名罪人交由朝廷处置。思伦发乖乖听命。
说到这里,朱高煦道:“元江境内有南溪河、养马河、置曼章那等天然牧场,盛产象、马,每年向朝廷进贡象和马。”
想想思伦法当年向明朝廷赔偿战马一万五千,象五百只,牛三万头,就知道这地方有多好了。
而且现在朱高煦来的正是时候,这会明朝在这里只有元江府,没有升格为元江军民府。
如果他晚来一年,到了明年,原历史上,当地土司首领那荣赴京朝贡后,朱棣也感觉这地方挺好的,并把“元江知府”,晋升为元江军民府。
史称:“那荣肯万里来朝,赐宴于奉天门,特加虎符一道,嘉尔忠顺,赐尔虎符,传之子孙,永守藩土。”
之后,元江那氏土司,皆忠于明朝,明朝之后屡次征讨麓川,都出兵出力支持明朝廷,到明朝中期时,仅元江军民府东路军,就有战象八十头,兵马五万人。
即便到了清初,清顺治十六年(公元1659年),那氏第十六任知府那嵩还坚持抗清,并在很短的时间内传檄号召诸土司30多万人马并联合石屏总兵许铭臣等人大规模进行抗清活动。
平安和盛庸之前还觉的云南人口不多,又没战马,条件不算好,现在听杨武这么一说,就明白这边土司极众,且还有养马的地方。
“有马就好,有马就好,哈哈,这里的牧场不错。”平安最喜骑兵,听闻这里能养大量的战马,不由喜出望外。
朱高煦这时笑道:“现在的麓川傣族首领叫思行法。”
思行法的父亲在1399年去世,思行法于去年继承父职,为麓川平缅军民宣慰使司,宣慰使。
因为麓川是傣语中勐卯的汉语译称,所以他们内部自称为勐卯果占璧王国,因为其父去世,加上洪武三十年的刀干猛之乱,勐卯国势日微,境内大小土司也各有异志,这也是为什么,原历史上,明年元江土司那氏会千里奔赴南京,向明朝廷进贡的原因。
朱高煦又道:“思行法现在日子不好过,他隔壁的木邦、勐养(都是缅甸国)数次攻打他的地盘,内部各土司首领不服他,外面还有外敌,思行法,现在也需要支持。”
“建文时思行法已经遣使使向明朝廷求救过一次,此次的新使者刀氏刀门赖,刚刚经过昆明,又去京师求救了。”
原历史上,思行法接着又在永乐五年、六年、七年、九年,相继遣使贡献,同时报告木邦、勐养侵占边境等事,希望明王朝出面解决,但明政府多以“边境土官相互攻夺是平常之事,况且是非不明,不能随意责罚”为由不予过问,或让其自行解决。思行法最终都没从明王朝得到一个明确的答复。相反,木邦、勐养却在明王朝的扶持下,或者说是纵容下,不断侵占勐卯边境地带,日渐强盛起来。
所以刀门赖最终会在南京城被无视和敷衍。
但朱高煦不知道刀门赖在南京的待遇,所以他道:“咱们现在要做的事。”
“一是让南京的人让刀门赖产生厌恶,二是拉拢思行法,刀氏,那氏等当地强大的土司。”
其中刀氏土司,包括后来云南孟琏宣抚司、车里军民宣慰司、镇沅御夷府等几大地盘,仅这些面积接近四分之一云南大小。
“有了这三家土司支持,最少能得到五到十万土司兵马,而且粮食会无忧。”
“如何拉拢?”平安问。
盛庸则道:“汉王是否已经早就盘算。”
“走,让杨武带你们去拜见下那荣。”朱高煦道:“要得到云南最大的牧场和最好的战马,必须要过那荣这关。”
-----
元江古属西南夷地,蜀汉、西晋时名罗盘甸,属兴古郡地,元至元元年(1264)名罗盘部,属元江路治地,至元二年(1265)改为元江府,现在还叫元江府,一直到明年,朱棣见到那荣之后,才把元江府升为元江军民府。
云南那氏世袭当地,现知府叫那荣,境内有数大牧场,是麓川附近所有土司战马的供应地,商业和农业也非常发达。
自从刀干孟叛乱及思伦法去世后,经过这两件事的重挫,麓川一带的土司凝聚力就没有以前强了,以前逢年过节,和当地重要节日,各地首领都要汇聚一堂,现在思行法声望不够,每次召会,去的人越来越少。
所以当木邦、勐养两部攻打思行法时,麓川附近的各土司,都找各种借口,不再出兵帮忙。
那荣这两年虽然都去了,但眼看着来的人越来越少,也起了别样的心思。
思行法不行,完全没有其父的声望,更重要的是思行法能力也不够,做事优柔寡断,不够大胆,恨辣,众人看到他不够利害,自然不愿支持他。
那荣思来想去,打算亲自去趟明朝,因为他听说明朝皇帝已经换了,他想见见新皇帝。
那荣这个决定一出来,立马遭到全族反对。
儿子那邦更是强烈反对,主要是云南距离中原皇朝太远,而且这种遣使,不需要你首领出马,那邦更说,你真要去,儿子替你去。
隔壁思行法就自己没去,派了刀门赖。
估计原历史上,朱棣没理会思行法,可能就是思行法没亲自去,而那荣亲自去的原因。
但那荣还是坚持要亲自去中原皇朝,拜见朱棣。
“我已约了刀门赖,让他在昆明等我,我意已决,你们不要再说了,给我准备好进贡的礼物,三天后就出发。”当天那荣一口决定,三天后出发,与刀门赖汇合。
不料,第二天一大早,有人上门汇报,明商杨武来了。
这几年杨武以盐和糖,多次与那氏交易,用来换那氏的战马,但让那荣奇怪的是,杨武从来不拿马,都让他记在帐上,说是有一天,会一起来拿。
“快请。”那荣对杨武印象极好,而且女儿那柔好像和杨武关系也不错,这杨武每次过来,都会带点东西送给女儿那柔,只是听说,杨武已经成亲,而且明人向来看不上他们土人,所以那荣一直没敢开口。
外面有人去请杨武,杨武他们还没到,后面有人已经跑了进来:“阿爹阿爹,杨武来了吗?”
却见一个十六七岁的傣族小娘,看起来皮肤略黑,但脸型比较精致好看,正是他的宝贝女儿那柔。
那柔也是傣族爽朗的性格,敢爱敢恨,已经不下几次暗暗表态喜欢杨武。
但杨武像个木头似的,一直没啥反应,那柔每次气的半死,但杨武过来,每次又会贴心的给她带点小玩意,又会让她开心很久。
“来了来了,你快进去,像什么样,明人不喜欢这样的小娘。”那荣急道。
“我不,杨武不是普通的明人。”那柔道。
“。。”那荣。
那荣身后站着儿子那邦,那邦最疼爱这个妹妹,也很支持妹妹,此时他低声道:“杨武一年半载才来一次,阿爹有机会,一定要开口,不能耽误了阿妹的终身大事。”
那柔也不像明朝小娘那么害羞,闻言拼命点头,甚至道:“阿爹再不开口,我让阿哥提了。”
“你---你们---还要不要脸---”那荣气的脸上通红。
那荣这人很向往明人的生活,也处处都在学习明人文化,自从当了知府后,更在府中专门找人教授汉学,连妻女儿子们,都能说的一口汉语。
这也是后来那氏一直忠于明朝的根源。
其实元朝统治这里时,元人还愿意和他们联姻,和他们保持很好的关系,到了明人进入云南,汉人自以为中原正统,骨子里瞧不起他们当地土司,从来不肯与他们联姻。
即便是当年的沐英和现在的沐晟,思家曾多次提议与其联姻,都被婉拒。
第224章 大手笔
此时云南境内其他文官和武将就更不用说,俱以娶土人为耻。
只有少数屯民汉人,可能会聚土人,通常也会受到耻笑。
这也是那荣一直不敢和杨武提亲的原因之一。
万一被拒,他丢不起这个脸。
看到父亲气成这样,那邦赶紧道:“现在形势不一样了,我听说广南府那边,有汉王的佃户屯守,许多人都娶了族人,听说汉王比较开明,并且言而有信,还鼓励汉傣通婚,有军将兵士娶族人者,俱赏田赏银。”
那荣还没听过这事,不由愣道:“真的假的?”
“我骗阿爹干嘛。”那邦又道:“新平县也是如此,阿爹不信我的话,可以派人去问问,易氏、禄氏好多族人,都嫁给明人了。”
新平县附近的土司首领有易氏和禄氏,现在据说好多人都和明人通婚,关系进一步加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