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第514节
李国用又是一番比划,土人们为他爬到树上,取来了种子。
第551章 空前强大的大明
橡胶树上有很多种子,但通常最少要六年生以上的大树种子是最好,所以李国用要求土人帮他们尽量的从二十米高以上的大树上取种子。
在土人爬树取种子时,李国用回头问部下:“我们还有多盐和糖?”
部下道,他们每人带了三斤盐和两斤糖,路上吃用了一些,还有好多。
“留下回程需要的,其余的都给他们。”
“好的东家。”
但头人对盐和糖虽然惊讶,却更想要别的。
头人指了指明人的兵器,特别是弓。
李国用的弩是明军给的,但弓是自己买的,他二话不说,扔了五把弓给部落。
头人大喜,又拿出一大堆食物和奇怪的饮料给李国用,李国用不要,就指着橡胶种子,头人连连点头,明白他的意思。
接下来他们在部落里住了半个月,李国用的人还教会他们怎么做弓,怎么做箭。
这部落等于鸟枪换炮,瞬息成为南美洲火力最强的部落。
三月初明人走时,部落为李国用采了一共六十袋,每袋两百粒,重约十斤不到,共十二万粒左右。
李国用拿出一把钢刀,先当着他们的面,扑哧把一棵不是很粗的树给砍了,看的头人眼都绿了。
接着比划了下,头人很快明白,派了三十个精壮跟着他们,每人帮他们扛了两袋。
三月初,李国用开始返程,其他东西除了少量兵器和帐篷是必须品,该扔的全扔给这个部落,让部落头人差点把嘴巴笑歪了。
此时回程速度就快了,天气好的话能走六七十里,走三天休息半天。
他们现在基本锻炼出来,个个体力耐力都有提升。
连李国用有时还要帮下面扛扛帐篷,背背弩,用来激励士气。
回程中大家精神高昂,走的也快。
也亏的他们前面走的慢,记号做的多,一路走还一路指给土人们看,怕他们回去迷路。
在历经辛苦之后,于洪熙十三年四月下旬回到海船所在。
回来后诸多明人纷纷狂吼,兴奋不止,但李国用傻眼了,因为发现少了一艘千料大船。
后来才知道,他们走后,有次海上狂风大作,海浪冲天,又没有避风港,其中一艘千料船被吹的撞到海边暗蕉,最后沉了。
李亮只来的及抢回少量物资,人员损失了四个。
李国用这么多人,在三千料大船上都能装的下,带着船多就是为了补给和防止损失,只要三千料船不倒,根本不用担心。
他在岸边好好休整了几天,于五月初出发回大明,在洪熙十四年(1420)年二月回到大明。
到大明时,除了三千料的南美洲号,其余的船都已经损失。
他去时带了两百四十多人,回来还余两百零六人,有三十多人死在路上。
李国用洪熙十二年二月出海,十四年二月回苏州,来回差不多正好两年时间,回来后更是感觉到大明日新月异,变化很大。
----
洪熙十年,盛庸率军出嘉峡关,洪熙十一年与瞿能联军打败沙哈鲁,取得了喀布尔的统治并成立阿汉省。
十二年,盛庸开始从西部攻打孟加拉王国。
之前明军一直在东部,交趾方向往孟加拉王国打,两军合攻之后,孟加拉王国灭亡,明军设孟加拉省,同时设总督,这是明朝第二个地方设总督。
十三年马哈麻汗举族西迁,东察合台汗国地盘主动让给明军,以避明军兵锋,同年平安在北方打崩瓦剌主力,瓦剌同样往西和北迁移,大明地盘空前强大,设大蒙省,以平安为总督。
李国用回来的洪熙十四年,按朱高煦策略,明军的五年战略,第二波五万明军,西进替换盛庸的那波明军。
同时西进的还有五万明军,专门负责镇守孟加拉省和阿汉省两地。
此时经过朱高煦过去五年多的移民,已经有约七十万户,两百多万汉人遍布阿汉省以东,包括原东察合台汗国地盘上。
而这些年大明通过鼓励生育,掠夺吞并,洪熙十三年底统计,全国人口接近上亿。
大明地盘更是空前强大,北到后世内外蒙,东到奴儿干,库岛,西到阿富汉喀布尔,南到澳大利亚和印度尼西亚。
整个亚洲,可以说除了东亚的高丽和东本,西亚的印度部份,斯里兰卡,部份巴基斯坦和部份乌兹别克往北的地区,还有少量暹罗,其余都纳于大明统治。
大明的边界,已经和欧洲相邻,很快欧洲诸国,必然会瑟瑟发抖。
李国用当天上岸,消息就通过信号塔传到京师,皇帝朱高煦立刻下令,召李国用进京,并吩咐,他不用急着赶路,好好休息,慢慢进京。
皇帝是这么说,李国用可不敢,连夜上船,前往京师。
京师皇城,朱高煦对着大明刚出产的镜子照了照,发现比较清晰,他已经四十岁了,步入中年,但这几年心态比较好,也没什么事,所以还没有白头发。
洪熙初他曾经有一次离开皇宫很久,还去了大员和大澳,之后在去年,他又出了次远门。
反正朝中现在运转很好,大臣们也适应没有皇帝的时候。
去年他去了阿汉省,主要是为以后那边的布局做了指示。
按他的策略,第一个五年,赶走沙哈鲁,夺下喀布尔和后世新、青、西等省地盘,并巩固移民。
第二个五年,步师从北往南,水师从南到北,夹攻打下印度、斯里兰卡,然后与交趾的明军东西两面合击,灭暹罗。
基本上只要明军发力,一年可以打下这些地方,但巩固和移民需要几年时间。
这两个五年都没有管逃到撒马尔罕的沙哈鲁,因为那边石油少。
等第三个五年,开始全力征服波斯,夺取波斯以西包括后世所有海湾国家。
到第四个五年,除了高丽和东本,整个亚洲朱高煦要拿到手上。
他算过,如果自己身体保持的好,没病没灾,那会也才五十五岁。
余生还有机会敲打下欧洲,就是不知道这一切能不能按自己规范的来。
但前五年的计划,他吞并了喀布尔以东所有地盘,并逐步移民,驻军,很好的筑固了大明的统治,对比起同样征服过这里的元蒙,朱高煦的逐步蚕食的方式,显然更稳,更好。
“兵部尚书孙亨、锦衣卫指挥使毛信觐见。”就在朱高煦对着照镜子时,大舅子孙亨和毛信进宫了。
第552章 为我们的子孙谋福利
原兵部尚书刘俊于洪熙十二年病逝,兵部侍郎孙亨接替,他的岳父,孙岩也在同年去逝,据说临终前还请皇帝早立太子。
皇后孙若男的长子是其外孙,孙岩关心也是正常,如今朱瞻壑已经二十二岁,朝中还有很多官员没见过。
他小学高中都在外地读,上大学时也没有知道他是皇子,大学毕业后,到云南任知县,目前就在云南,前年升任同知,云南当地无人知道他是皇子,而朝中大臣也只有毛信、孙亨、蹇义、黄福四个人知道。
这三人分别代表锦衣卫,兵部,吏部,加上首辅后,明里暗里负责对诸皇子在外任职的考核。
“让他们稍等,朕马上到。”朱高煦示意钟显和他往外走,走了几步他余光看到钟显,钟显年纪比他还小,不满四十,两鬓都有白发了。
前面说过,钟显老家是山西,有父母的,还有个弟弟,靖难前就由高阳郡王府照顾,目前弟弟钟诚在广州任知府,去年钟显父亲去世,他回家休息了几天,没等皇帝召他,匆匆回宫,朱高煦想想,钟显陪了他几十年,都没好好休息过。
别看很多人想跟着皇帝,但真的长时间跟着皇帝真不是人干的事,碰到朱高煦这样的好皇帝还好说,大部份皇帝都是跟的让人如履薄冰小心翼翼,说错一句话,做错一件事,都随时会被砍头,有的就算不砍你头,也能让你瞬息失宠。
钟显跟着朱高煦这么多年,也说错过话,做错过事,皇帝宽容,都没计较,两人相处极好。
但即使如此,年纪更轻的钟显都有白头发了,很显然,他每天依然是神经紧绷,小心应付着。
“上次你父亲去世,朕让你回家好好休息,你五天不到就回宫。”朱高煦边走边对钟显道。
钟显脸上露出小心翼翼的笑容:“奴婢忙生惯了,突然在家没事干,就想着陛下了。”
钟显父亲去世,家里会没事?肯定也忙,不过他也不敢呆久,还是很快回宫。
他当然很感谢皇帝,换成其他皇帝,你想出宫试试?
“李正这几年干的不错,从明天起让他先跟着朕。”朱高煦道:“你放个长假,你想想,是跟郑和去海外逛逛,还是带着母亲到大明各地转转。”
李正是钟显义子,这几年也时常跟着朱高煦,钟显闻言,脸上露出感动之色。
放后世,这是老板给员工放带薪年假,还是长长的年假。
钟显长年在皇宫跟着皇帝,每天精神紧绷着,其实对身体不太好,必要的放松也是可以的。
当然,古代人不吃这套啊,大伙都巴不得天天跟着皇帝,二十四小时加班可以不要加班费。
“先给你批半年,好好休息下,然后回来继续跟着朕。”
钟显知道皇帝对他好,动容道:“奴婢多谢陛下。”
朱高煦道,你也可以去广东去看看弟弟,不用赶时间,半年不够,一年都行。
钟显也好几年没看到弟弟,闻言有点心动,想带着母亲去广东散散心。
两主仆一边聊着天,很快来到东暖阁。
东暖阁也是朱高煦登基后加建的,毕竟历史上永乐朝还没有,这边距离乾清宫很近,皇帝召见大臣时,到这里比较方便。
孙亨和毛信早就在里面等着,看到皇帝纷纷跪拜。
朱高煦乐和和请他们起来,然后赐座。
洪熙最大的特色就是大臣们到皇帝这里来,基本都有座。
这是明朝其他皇帝,和唐宋都不具备的。
皇帝召他们来当然有事,首先是皇帝又有一批孩子轮到要出去了。
十年前长子朱瞻壑带着几个兄弟分出各地学习成长,从目前的结果来看,效果不错。
他们在学习和成长过程中,不但找到了自己的另一半,还结交了很多普通的朋友。
古代的皇族们,都喜欢和勋贵联姻,明初是最严重的时候,老朱儿子们娶的全是洪武勋贵,所以他杀起人来时,经常连累到儿子们的王妃,女儿们的驸马。
朱高煦没管儿女们的这些破事,让他们自己学习和成长中寻找,前几个儿女娶嫁的都是普通百姓家,或商人小官等,并且娶嫁的那边,除了成亲时皇帝封赏的礼品和银钱外,没有一家有封官升官赏勋的。
以前那种嫁给太子,太子妃全家飞黄腾达,当官捞钱的事在朱高煦这里行不通。
嫁给皇子之前家中是商人的,你们还是商人,朝廷也不会有任何优惠,家里要是农民的,还是农民,但无非就是皇帝赏赐了一部份,可以让你变的有些钱。
几位大皇子长年在外,满朝文武认识他们的没几个,这就有效减少的拉帮结派,相互竞争和攻击。
一般来说,如果皇帝没立太子,可能像康麻子时代那样,下面的皇子有各种人跟着,形成一个个当派势力,相互明争暗斗。
现在这些皇子都常年不在京师,认识的大臣都没有几个,身边全是普通朋友,这种拉帮结派的事就几乎不存在。